1/17/2014

新興市場面對“大逆轉”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世界復蘇緩慢,這讓新興市場從中得到了一些間接好處。大型經濟體的央行拿出了史無前例的刺激舉措,壓低了安全資產的收益率,促使投資者為追求更高的收益率轉戰一個又一個海外投資地。在2010年至2013年間,流入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資金規模已猛漲至這些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和的約6%。

今年,資金涌入發展中國家的勢頭很可能會放緩。美聯儲(Fed)已決定逐步退出每月85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這將推高富裕世界的利率,促使倫敦金融城和華爾街的資產管理公司調整投資組合,增加對本國及周邊市場所發行證券的投資比重。盡管歐洲央行(ECB)和日本央行(BoJ)長期的寬松貨幣政策會減緩資金流出發展中國家的勢頭,但預計新興市場的企業和政府仍將面臨借款成本升高的局面。美聯儲去年5月宣稱將開始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時,印度、巴西等國的國債息差在4個月內擴大了80個基點。

在中低收入國家,政策制定者們面臨的關鍵問題是,這場“大逆轉”的到來會有多突然?世界銀行(World Bank)本周發布的一份報告讓我們有理由持樂觀態度。世界銀行預測,富裕世界提高利率的過程可能將是平緩的。2013年至2016年間,新興市場資金流入減少總量預計將僅相當於所有新興市場國民收入之和的0.6%。事實上,美聯儲去年12月宣佈縮減購債計劃後,市場的反應相對平靜,也證明瞭這種樂觀態度不無道理。

然而,利率陡升的風險仍然突出。同樣令人擔憂的是,可能受到潛在金融動盪沖擊的國家數量比我們通常料想的更多。英國《金融時報》本周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金融系統“急剎車”,那麽至少會有8個中等收入國家存在償付困難,既包括土耳其等早已因巨額經常賬戶赤字而受到關註的國家,也包括智利等近年受到市場青睞的國家。


這些經濟體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這些經濟體有必要削減對不穩定的短期債務的敞口。尤其是,許多非金融企業的穩定性確實堪憂。這些企業很大程度上與1997年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倒閉的銀行類似,外匯借款很高,如果匯率突然變動,這些企業很容易受到沖擊。

另一方面,即使全球資金狀況趨緊,新興市場也應努力維持自身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第一道防線需由央行構築,也就是加息,如巴西在本周三所做的那樣。及時提高利率能改變投資者的心理,但可能抑制經濟增長。更長遠的解決方案是推動結構性改革,以提高增長潛力。這是墨西哥自恩里克•培尼亞•涅托(Enrique Peña Nieto)當選總統以來選擇的道路。這輪改革不僅讓墨西哥得以保持比其他國家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還讓市場參與者有興趣在該國進行直接投資,這是一種比“熱錢”安全得多的外部融資方式。

富裕世界的經濟如能強勁復蘇,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將是大好消息。貿易將恢復增長,帶動發展中國家的出口行業興旺發展。但要讓形勢朝這種更樂觀的方向演變,新興市場必須增強自身的金融體系,減少對短期融資的依賴,並提高自身競爭力。如果新興市場國家想要確保經濟繼續平穩快速發展,那麽這是唯一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