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014

不改傾中政策 誰也救不了台灣經濟


借古諷今,一般是在野黨或知識份子譏刺執政者的批判方法。但是,馬英九執政下掀起的政治懷古風,如緬懷孫運璿、李國鼎、俞國華,甚至蔣經國時代;或是老將班師回朝風,例如蕭萬長又被馬英九賦予組成民間推動委員會任務,卻是執政者藉以轉移焦點,掩飾無能的手法。

馬政府如此操作的目的,在於塑造國民黨對台灣經濟的貢獻,以及國民黨人才濟濟,代代皆有才人出的印象;藉此歷史連結,凸顯馬英九執政不力,乃大環境之囿限,非其能力不足。其實,每個時代都有特殊的背景因素,孫、李、俞等人所處乃是台灣經濟剛起步的年代,多數發展條件屬於相對優勢,包括人力素質佳、勞動力充沛、土地價格便宜。企業營運成本低,使我出口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優勢競爭力,加上政府公權力、法令具有絕對的威權,在執行政策上能夠展現高度效率,包括犧牲環保、民眾權益,致能排除一切障礙,達成經濟之快速成長。

其次,當年的台灣不但具備低度發展國家邁向高度成長經濟體的必要條件,在國際大環境上又適逢美、蘇兩極對立的冷戰年代;中國、蘇聯、東歐與資本主義國家為敵,仇視自由化,其龐大人力尚未在全球勞動市場釋出,因此我國的勞力密集產業並未遭逢強大對手。而且,台灣在地緣政治上位於自由陣營對抗共產主義的前沿,受到美國的援助與扶植;加上學習日本這隻亞洲大雁成功的案例,乃創造出輝煌的經濟成就,與南韓、香港、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事實上,後來崛起的中國、東南亞國協,皆是循此步伐前進,找到了邁向成功之路,可見當時台灣若無孫、李、俞等人,經濟亦必躍進。更何況,當時台灣商人以一卡皮箱與一口破英文闖遍世界,打開了台灣商品的出路,才是我經濟成功的要素。這些事蹟不僅今人猶津津樂道,且有些成功的商人甚至認為,政府只要不當絆腳石,已屬萬幸,何來功勞之有?況且持平論之,台灣早年經濟得以發展,部分不得不歸功於日治時期的規劃與建設。日治時期台灣的水、電、交通、灌溉、公共衛生等基礎建設已粗具規模,教育漸次推廣,軟、硬體建設皆在當時亞洲的前端。而蔣介石來台後,初期將台灣當成「反攻大陸」的跳板,政府預算大抵用於軍事國防,幾無建設可言;到了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距離國民黨據台已近三十年了。

我們無意否認孫、李等人的貢獻,但他們的成就有一定的時空背景,而今日台灣經濟的病徵,本質上是轉型錯誤的併發症。台灣三十年的經濟發展,擁有厚實的經濟力量,但到了轉型時刻,卻未重視產業在本土深耕,反而任其外移,而且更以中國為唯一出口,不斷提高對中國的依賴度,導致「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病症發作,失業率攀升,實質所得倒退。尤甚者,馬政府之政策走向,對內無心改善投資環境,鼓勵製造業回流,對外亦無意與全球經濟接軌,只是想透過中國,以中國之附屬地位走向世界,故而越陷越深,幾近病入膏肓。

換言之,縱使孫運璿、李國鼎、俞國華等確有過人的能力、意志與執行力,但若馬英九不改向中傾斜政策,即使彼等復生,面對當前台灣之困局,亦恐束手無策。至於重新打出蕭萬長的招牌,更是可笑至極。馬英九競選第一任總統時,便以經濟總設計師之名包裝蕭氏,但贏得大選後,即棄之若敝屣,第二任更另覓競選副手,眼中豈有蕭萬長?俟政權再現危機,經濟崩潰在即,竟欲重施故技,再度抬出蕭氏做為號召。殊不知不僅蕭氏能耐已被看破手腳,馬英九的城府機謀,更已暴露無遺。故而,馬英九的藥方與思維不變,不論是古人再生或起用舊人,都救不了台灣經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