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乃平
2014年全球經濟何去何從?各方預測各有出入,不外乎圍繞著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QE)減碼退場,對經濟所帶來的衝擊而轉。不過,造成世界經濟動盪不安的兩個罪魁禍首美國與歐盟,卻傳出了頗為正面的訊息,美國經濟正開始強勁復甦,歐盟也已漸漸從經濟衰退中走了出來。
去年第3季,美國經濟出乎意外的強勢復甦,GDP成長率先後上修3次,最後定在4.1%,為多年來所未見,估計全年約在2%-3%之間;除此之外,美國的對外貿易赤字大幅縮小,2005年時高達GDP的6.2%,去年竟降為2.2%,為16年來的新低;失業率回到7%,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在1.2%左右,今年的GDP成長估計在3%上下,頗為樂觀。
亂源在歐美外國家
從金融海嘯以來,美聯準會不斷的印鈔進補,將幾近崩潰的金融市場救起,再把停滯不前的經濟拉起來,厥功甚偉。因此,去年年底,才對外宣布QE將漸行身退,只不過如何將印製過多的鈔票回收,聯準會新主席葉倫將要煞費思量。
歐盟央行在2012年時宣布提供3年期1兆歐元的低利貸款給歐盟銀行,並且表示必要時將無限量購買出問題會員國的債券,變相的印鈔挹注資金,穩住危機。去年第4季又發現CPI突從2.2%降至0.9%,有通貨緊縮之虞,利率被迫從0.5%降為0.25%因應。而針對200多家問題銀行,一方面規劃成立銀行聯盟,另一方面則建立處理問題資產機制,準備開始清理問題銀行。
2014年真正的亂源就在美、歐以外的國家,過去在QE政策下,聯準會釋出的資金外流,造成國際金融市場中美元熱錢氾濫,新興國家受惠於低利率、寬鬆的美元資金,於金融海嘯中,異軍突起,經濟快速成長。2013下半年,在QE退場的威脅下,國際資金從新興國家抽出,新興國家立即感受到衝擊,股市大跌、匯率遽貶,不少國家經濟頓時進入困境,雖然後因QE暫緩,得以鬆了一口氣。
但是一旦QE真正退場,第二波衝擊即將到來,國際信貸由鬆轉緊,利率上升,資金緊縮,廉價外資不再,這時,資本市場不夠完善者,將難以因應,長期而言,依賴外資推動經濟的國家,經濟成長自然受限。易言之,2014年對新興國家來說,將是頗為艱辛的一年。
面臨變局,日本的安倍經濟在火中取栗,風險頗大,一時不慎,便會惹火燒身。中國步入全面經濟改革,利率自由化、資本帳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正次第進行,能否破浪而出,尚待觀察。印度新央行總裁銳意改革金融,是否禁得起考驗,亦有待證明。至於台灣,金融體制相對健全,也經過多次熱錢衝擊的考驗,應無大礙,惟需建立有效的台資回流機制,以因應國際資金緊俏,外資減少,對經濟的衝擊,至於其他的新興國家今年要自求多福了。
QE退場將激千層浪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在世界經濟展望所述,2014年處於全球經濟尋求新均衡過程中的非常時期,美國QE退場與大國的經濟調整,激起千層浪,執政者如何將舵把穩,業者如何在渾水中,尋得商機,都將是致勝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