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2

預見未來

常常有讀者問到:「你如何養成這樣的思考邏輯?」
我曾經試著用簡單的幾句話、淺顯易懂的案例或者條列式的清單來回答這樣的問題。然而最後卻發現,不論是上述的哪一種方法都無法完整的描述我的思考架構。

我認為一個好的思考架構必須要能夠適用在各樣的環境與議題,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我們必須同時注重各種不同面向的影響,當然更不可忽略這些參數之間的交互作用。而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之下,更是要了解我們應該如何調整這樣的架構。

聽起來很複雜,對吧?
是的,我從來沒說過思考會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建構思考架構的過程就像在拼拼圖一樣,我們希望盡可能的拼湊出一幅完整的圖案。如果我們拼的愈多,就能夠愈接近完整的樣貌,但若我們等到蒐集完整的拼圖後才作出結論,那麼就很可能因此失去了先機。在這樣的取捨過程中我們免不了需要不斷的試誤,才能夠知道哪些拼圖是我們應該投放最多心思,而哪些又對於最後的結果會有決定性的影響。

專注問題的本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老祖先的智慧永遠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的。

如果我們只學習,而不去思考其中的道理,我們就會迷惘而忽略了本質;如果我們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產生迷惑而耗盡心力。孔子在2500多年前所說的話,到了現在還依然適用。

從現實的條件來看,我從不懷疑在亞洲的教育體制之下,學生們有可能會在學習上有所怠惰。然而在亞洲,更多的問題其實是發生在我們雖然學習了很多東西,卻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也就是落入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境。

在這樣的訓練之下,當我們遇到任何問題時,我們只能針對每一個我們所面對的狀況,來從我們腦中的資料庫找出相對應的答案。這種方式在學校裡面是相當管用的,特別是在考試的時候,因為學校裡所採用的幾乎都是有標準答案的評量方式。然而,出了學校之後,我們往往要面對的都是一個全新的題目,沒有標準答案可以遵循,習慣標準答案的學生往往會因此無所適從,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在學校裡成績很好的學生,出了社會以後卻不見得表現很好的原因。
如果我們習慣了學而不思,就會忽略了事物的本質,並且很容易讓我們模糊了焦點,而失去了判斷的依據。舉例來說,當我們在討論核能發電到底安不安全,是不是一種低碳且乾淨的能源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先討論我們現存的電力供給是不是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當反對死刑的人權團體以誤判事件過多為訴求,因而呼籲廢止死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把重點放在改善法院誤判的情況,而非直接把結論導向廢止死刑?

回到問題的本質,才能讓我們的思考更有效率。

問對問題,才能發掘本質

我們知道專注於問題的本質是重要的,那麼,要如何才能發掘問題的本質?

蘇格拉底的論證方式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架構,那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直到最後必然會有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再需要提出問題,就能確認它是正確無誤的,那麼這就是知識理論的基礎。

同樣的架構我們也可用來思考事物的本質與任何問題的解答,也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問,直到發掘整個問題的本質。若我們的思考能夠直達問題的本質,那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我們所應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麼。舉前面棒球比賽的例子為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總冠軍,那麼,我們的思考與提問方式應該是:

怎麼樣才能贏得總冠軍?贏得更多比賽。
怎麼樣才可以贏得比賽?得分比對方多。
怎麼樣才可以得更多分?愈多人回到本壘就能得愈多分。
怎麼樣能讓更多人回到本壘?不停的上壘就能夠持續的讓更多人回到本壘。
怎麼樣能夠不停的上壘?選擇高上壘率的球員上場比賽。
其實只要五個問題,就可以顛覆美國職棒大聯盟100多年來的篩選球員機制。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來的更為重要。
因為解決一個問題需要的是技巧或者是技能,而提出一個問題,其實背後所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這需要的是創造力與想像力。

例如在前述的棒球案例中,如果這位總經理一開始所問的問題不是「如何贏得比賽」,而是想要去解決「如何找到替代失去的主力球員」的問題,我相信直到現在他應該還是困在傳統棒球的規則當中,而無法從中尋找到不一樣的機會。事實上,當時與他合作的球探就是一直朝向解決「找到替代失去的主力球員」的方向去思考,但在他們的總薪資受限的狀況之下,是永遠也跳不出這個困境的。

又或者在前述美國牛的案例中,如果我們的問題始終環繞著培林究竟是不是瘦肉精?瘦肉精究竟有沒有毒性?這樣永遠也無法觸及關鍵的問題核心。我們很可能因此貿然開放,最後卻發現根本無法取得其他的經濟利益,又或者可能因為貿然的拒絕,而損失了可能的經濟利益。除非我們問了正確的問題,也就是「開放美國牛究竟讓我們換到了什麼?」,我們才能得到重要的答案。

提出正確的問題,我們才能夠一步步的進入到問題的核心與本質,也才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而這遠比解決眼前的麻煩更為重要。

我如何看透泡沫的本質

那麼泡沫的本質是什麼?
我在演講中曾經遇到許多聽眾對於房地產泡沫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這是民族性的問題,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讓亞洲的房地產泡沫蓬勃發展;也有人認為是稅制的不完善,讓投資客們有了屯屋等待升值的機會;當然更有人認為這是建商與投機客聯手哄抬價格,所造成的掠奪窮人現象。

如同前面所說的,當我們無法看透問題的本質,我們自然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以泡沫而言,如果我們不知道泡沬因什麼而起,我們當然也很難判斷泡沫會因著什麼緣故破滅,而這對於我們判斷一個經濟體未來的發展與趨勢,將會出現很大的偏差。
如果我們認為房地產泡沫是民族性使然,那麼我們如何對於日本或者美國的房地產泡沫作出解釋?如果我們認為是稅制的問題,那麼過去十年來台灣的房屋稅與土地稅完全沒有作出任何調整,又怎麼會形成房價的大幅上漲?而建商與投機客並不是近年來才突然出現的行業,更無法解釋為什麼房地產價格是在最近幾年才開始大幅上升的現象。只要簡單的問幾個問題就可以釐清問題的本質。

房地產價格會否上漲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供給與需求觀念,也就是看看這個市場究竟是錢多?還是房屋多?如果是錢多,那麼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機會就大,如果是房屋多,自然價格上漲的機會就會小。其實歸根究柢,房地產泡沫的本質就是氾濫的貨幣而已。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房地產的價格是由貨幣數量所控制,那麼我們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台灣過去有著相當高的空屋率,然而房屋價格還會持續上漲?很簡單的原因,就是因為市場上充斥著更多的貨幣。同時,我們也可以了解,包括稅制的改革、合宜住宅的興建、土地法規的變動都沒有真正的抓到問題的核心,因此其對於房價所能產生的影響也就相對的微小。

簡單來說,貨幣氾濫就容易產生泡沫,當我們確立泡沫的本質是如此,那麼讓泡沫破滅的方式,就是將市場上的資金回收或者導引到其他的地方。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我們就不會把抑制或戳破泡沫的關鍵放在稅制、法規或是其他的打房措施,而是應該緊盯著央行的貨幣政策及國際資金的流向。2011年第三季,台灣的國際收支出現了近四年來的最大逆差金額,顯示有大量的資金向海外市場流出。台灣股市單季跌幅高達16.49%,而根據房仲業者信義房屋的台灣房屋價格指數顯示,同一個季度,正好是台灣房屋價格在近幾個季度以來首次出現下跌的跡象。

專注問題的本質,我們才能夠抓到思考的方向。


誰是NO.1 1980年代,由於《廣場協議》之後日圓兌美元大幅升值,美國資產對於日本人來說,變得相對便宜,日本企業紛紛捧著鈔票要收購美國企業。當時曾經發生一棟美國大樓出售價格為4億美元,而日本人為了想打破金氏紀錄,卻願出6億美元買下這棟大樓的荒謬行徑。日本企業在美國的收購行動於1989年達到巔峰,在這一年SONY以34億美元買下美國文化產業代表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而三菱集團則以13.73億美元買下美國紐約的知名地標洛克斐勒中心。

美國輿論甚至以「日本二度入侵珍珠港」來形容這樣的情境。

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 1930-)曾在《日本第一》(JapanNumber1)這本書中寫道,當時的美國深陷停滯性通膨,失業率接近二位數字,而日本工業競爭力優於美國,國民平均GNP已經超越美國,因此日本即將取代美國這世界霸主的地位。然而,這樣的預言卻是從來沒有實現。日本在1990年的泡沫破滅事件之後陷入了失落的二十年,與美國的國力差距是愈拉愈遠,當然這也讓前述在美國大肆採購的企業也蒙受了嚴重的虧損。

1989年,日本三菱地產公司收購了洛克菲勒中心,按當時1美元兌160日元的匯率計算,三菱的投資額為2,188億日元。但是,收購完成後,由於曼哈頓地產不景氣,實際租金不到原先設想的一半水準,而此時日元則繼續大幅度升值。經營不善又加上匯兌損失,1996年,三菱地產公司不得不宣布洛克菲勒中心專案失敗,並以3.08億美元的價格將它賣回給洛克菲勒集團,整起併購案損失超過10億美元。

20年後,中國GDP超日趕美,而美國則深陷次貸風暴的泥淖。一時之間,「中國第一」的論點又重新成為全世界熱門的話題,一般預料最快在2025年,遲至205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就會超越美國。美國皮尤公眾與媒體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 the Press)於2011年初所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目前全球的經濟強權,而只有31%的人認為美國經濟仍然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我們只把目光放在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後的這10年,或者次貸風暴後的這幾年,我們很可能真的會認為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強權,畢竟以中國近年來的經濟成長率來看,確實是遠遠的超越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然而我們只要將評估的時間拉長,把上一個挑戰美國霸權的日本放進來一起作比較,我們就可以發現,幾乎是一模一樣的1980年代的美國雖然在汽車工業上輸給了日本,然而卻在當時發展了電腦工業,諸如IBM、蘋果、微軟與戴爾都在當時陸續的加入了個人電腦市場的行列,這讓美國的個人生產力再次往上升級,因而彌補了汽車工業衰頹的局面,而重掌全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領先地位。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2010年之後的美國,IBM早在2004年就把個人電腦事業部門出售給中國聯想集團,而台灣的電腦品牌如宏碁與華碩也在近年來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占率,美國幾乎已經沒有自行生產電腦相關硬體設備的能力,甚至於連前一個世代的網路業者雅虎,也傳出要被中國阿里巴巴收購的消息。然而現在的美國所發展的則是新一世代的網路服務與軟體,諸如亞馬遜(Amazon)、臉書(Facebook)與蘋果等等,這些產業就有如1990年的電腦產業一樣,將會在未來帶領美國再度走出困境,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導者。

許多人認為光是靠著網路產業的發展,真能帶領整個美國的經濟向前邁進嗎?這樣的思考方式基本上是落入了線性的思考陷阱。以我們在第一章所舉的英國工業革命為例,科技發展的核心是蒸汽動力,這是人類首度以機械動力來取代人力、獸力或自然界的動能,這樣的發展模式所受惠的並不僅僅是製造與銷售蒸汽機的相關產業,當有了這樣的動力來源之後,所有過去以人力和獸力為動力的產業,都能因為動力來源的轉換而大幅增加生產的效率,例如紡紗機由人力與獸力改為蒸汽動能之後,就出現了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的狀態,甚至於在英國所生產的棉布價格還遠遠的低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棉布出口國印度。

同樣的現象也會發生在1980年電腦時代與現在的網路時代,當電腦行業興起,傳統的各項行業導入電腦系統之後,每個人的工作效率與產值也會出現大幅度的提升。當網路時代興起,雲端運算成為市場上普遍利用的營運模式,成本的節省與效率的提升都能讓這個經濟體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一個國家擁有科技領導的地位,其所受惠的並非只有科技公司,而是整體國家經濟實力與生產力的大幅提升。
反過來看,現在的中國與當年的日本一樣,同樣累積了嚴重的資產泡沫、同樣的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同樣的接收了美國上個世代的產業、同樣的大肆收購美國的資產,不一樣的是,現在的中國比當時的日本還窮、還老。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其實沒有任何的理由相信,中國會在20年,甚至於10年之後就成為世界的霸主。

有的時候,不需要放大鏡,更不需要望遠鏡,其實只要看看照後鏡,我們就能夠知道未來會發生些什麼事。 場景又要再度上演。

預見未來:王伯達的思考力與全球五大浪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