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2013
台灣已面臨再無退路的財政懸崖
甫開議的立法院為了王金平院長的關說風暴,天天演出「道歉秀」,雖然政治鬥爭更容易吸引電視台的攝影鏡頭,雖然馬英九堅持打擊司法關說,維護民主政治基石,或者王金平未來如何繼續執行立法院長職權,都是影響深遠的憲政課題,但不論是哪一派的政治人物獲得最終政治勝利,都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政府的財政狀況,已經面臨再無退路的財政懸崖。
回歸與人民生活相關的經濟活動,只能用乏善可陳描述,特別是政府財政急速惡化,已經走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懸崖邊緣,但馬對此似乎並不在意,也毫無對策。
馬曾經任命四任行政院長,從劉兆玄、吳敦義、陳冲到江宜樺,前面兩位讓中央政府公債暴增了1兆3千億元。馬第2任未滿兩年,雖然經濟景氣沒有重大波動,政府財政惡化的速度,卻已經如脫韁野馬,頻頻出現失控警訊。
日前行政院提報立法院的103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出現「編不出來」的窘境,支出面被固定的費用所擠滿,稅入面卻不斷下滑。實際上的收支短差高達3千億元,逼得財政部想出用國發基金出售800億元績優股,賣給政府四大基金,公然使出左手賣給右手的作帳手法,擠出帳面盈餘來繳庫。中華民國政府財政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已經到了眾人皆知、再也遮掩不住的地步。
9月初財政部例行公佈每月稅收進度,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許瑞琳根據稅收狀況,表示「今年稅收預估,將比預算數短收801億元」,短收的金額僅次於2009年的2,500億元、2003年的1,200億元,而且較去年的短徵金額暴增了近三倍。今年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短收了兩百多億元,證券交易所得稅編列964億元,但是到8月底才收到462億元,還不到預算目標的一半。另外,關稅、遺贈稅等都不如預期,只有土增稅一枝獨秀。
許瑞琳用「今年還不算最壞」來安慰驚嚇不已的社會大眾,實際上,從馬總統2008年上任後,稅收短徵的現象就成了常態。2009年因為金融海嘯,創下短徵2,500億元的歷史紀錄,當時以全球景氣衰退為理由來解釋,其後財政部以保守的估算編列預算,仍然持續出現短徵的局面。2010年短收506億元,去年短收258億元,今年擴大到800億元,過去極為罕見的短收現象,在馬總統任內成了稀鬆平常的狀況。
財政短收必然伴隨著舉債暴增。陳水扁總統八年任內,中央政府舉債增加了1.4兆元,馬總統第一任四年就增加了1.3兆元,如今年年瀕臨舉債法定上限,成了立法院發生政治衝突的最佳引爆點。中央政府舉債暴增的趨勢還在惡化,今年年初至7月底,中央政府公債發行餘額又增加了1,700億元,財政惡化的速度幾近失控。
審議103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是本會期立法院的重要任務,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國民黨籍召委盧秀燕與民進黨籍召委薛凌,都已各自提出改善財政收支的藥方。我們期待朝野立法委員,在國會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積極面對財政惡化的課題,就103年的預算,提出具體可行的開源節流方案,設法將這列失速的火車減速,避免奔向災難性的懸崖。
我們更要大聲呼籲,財政惡化的問題,不能只從現有的財政面來解決。馬總統、江院長與相關部會首長應該了解,財政惡化是台灣整體經濟結構惡化的病徵,我們的經濟結構雖然不斷在轉型,但是政府的財政並沒有跟上腳步。有些新興產業如旅遊業,大陸觀光客人數雖然大增,政府能夠新增的稅收卻很有限,原因就是我們的主管單位放任業界低價競爭,且利潤都被大陸與香港旅行業者瓜分殆盡。馬總統費盡全力打通了兩岸交流,最後的利益卻沒有進到我們政府與人民的口袋,民眾沒有分享好處,對國家財政也沒有貢獻。
馬英九本自身並不是財經專家,但是他必須從國家領導人的高度,匯集官員與民間力量,針對財政惡化的問題提出全面的解決方案。健康的財政是國家永續發展的基石,更是人民福祉的根本所繫。一個仰賴舉債度日、步步走向破產邊緣的政府,就算有清廉的政治、和平的兩岸,也只是如同建立在沙地上的閣樓,隨時可能崩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