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16

台北要有芝加哥的志氣

蘇玉守

一九○九年芝加哥計畫(Burnham’s Plan of Chicago)被稱為美國二十世紀初最有遠見的都市規劃,當初由該市商會俱樂部為了發展經濟所主導的空間計畫,標榜著「別做零碎小計畫(Make No Little Plans)」,因而計畫透過整合性、系統系、區域性的理念,透過六大重點,使都市脫胎換骨,包括:1.改造湖岸整體環境;2.建立區域性公路體系;3.改善鐵路車站;4.建構效率的市區街道系統;5.增闢公園綠帶;6.發展市民與文化中心。

最有遠見的都市規劃奠定芝加哥五十年發展的基礎,成為人口成長最快速的都市,從一七○萬人增加到三六○萬人,當時為美國第二大城。一九六○年代可說是芝加哥的巔峰,市區經濟繁榮、大樓林立、公共設施完備、環境品質良善,再加上芝加哥河與密西根湖的汙染整治,大幅提升水質與水域環帶的發展。然而,一九七○年代產業結構轉型、去工業化、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白人郊區化等發展,使得社會治安惡化、種族隔離嚴重,社會上呈現「一個都市兩個世界」的現象,自此發展受限,人口大幅縮減,從三六○萬人降低到目前二七○萬人。

回首過去一世紀芝加哥發展史,惕勵我們一個偉大的都市必須建構在整合性、系統系、區域性的基礎而發展,在「資源環境、交通運輸、公共設施、文化發展、創新產業、包容社會」等主軸,持續深化發展。此外,過去氣候變遷及能源議題鮮少被納入空間規劃,但芝加哥在二十一世紀希望再次引領發展,透過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等再造都市,並帶動新興能源產業發展,當前最著名的是「芝加哥公共建設基金(Chicago Infrastructure Trust,CIT)」,二○一二年由Rahm Emanuel市長一手主導的芝加哥公共建設基金,該基金係向投資銀行與私人機構募集資金高達約新臺幣二千三百億元,透過這資金,再造芝加哥風華(Retrofit Chicago),全面提升公共運輸、建築物、學校與公園綠地等重要設施,並落實節能減碳之目標。

筆者二○一三年四月間到芝加哥參加美國規劃協會(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全國規劃會議,當時芝加哥市政府正帶頭進行市內多處公共建築物的再造規劃,約以新臺幣七十五億元的預算,規劃將公共建築物全面改造成「公共省能建築」,改造經費先由芝加哥公共建設基金先行支付,改造完工後,將計算市政廳等公共省能建築因改造後所省下來的空調、冷暖氣、燈光等電費及水費之差額效益,再行將省下費用償付給芝加哥公共建設基金的投資者。換句話說,芝加哥正在進行一場「建築物省能效益越多,私人投資報酬效益越大」的正向機制,芝加哥公私部門的夥伴合作,以再造都市風華為目標,落實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之在地責任,並創造新興綠能產業,帶動民間投資。這個創新機制目前也是也是全美國各個大都市與市長正在學習、觀望與研究的對象。

借鏡芝加哥,反觀人口相當的台北市或其他都市,未來如何將氣候變遷、環境防災、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等新興議題,納入都市發展的長遠、系統、前瞻規劃中,是政策制定者必須思考的主軸。政府可透過公共運輸、建築物、公共設施、能源設施等面向,做為都市再造風華的示範,並思考建立一個創新且具彈性的財務機制,引導私部門能投資在都市防災、節能減碳、再生能源,以期未來都能朝向一個更永續(Sustainable)、繁榮(Prosperity)、公平(Equity)、韌性(Resilient)的Super都市。

(作者為美國賓大都市與區域規劃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