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派海軍阿力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進入中國西沙群島12海浬內海域航行。對於這一群島,越南也聲索主權。美國説,這次航行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而是維護航行自由。美國的這種行動,不可避免引起中國政府抗議,也給該地區帶來不安。
與此同時,東亞多數國家時間已臨近休假模式。2月8日,是多數東亞國家、地區的「春節」。自1872年(明治6年)改用太陽曆後,日本人逐漸忘掉「正月」習慣。今天除沖繩等部分地區,日本不再慶祝這個節日。目前,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朝鮮半島、越南、新加坡、蒙古、馬來西亞等地節日氛圍日漸濃厚。來自亞洲觀光的客人,滿懷喜悅、輕鬆,從空港、碼頭湧入日本城市、觀光景點。此時此刻,日本再次近距離體感亞洲傳統的躍動,作為一種傳統的春節,再次成為連接亞洲的紐帶。
1917年至1991年人類進行的那場宏大社會實驗結束後,亞洲終於從意識形態束縛中解放。此後的1/4世紀,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成長速度普遍高於已開發國家。目前東亞域內貿易增加,民眾收入普遍增加。可以説,東亞是東西冷戰終結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勝利者。
今天日本輿論對亞洲地區未來仍然悲觀。日前「言論NPO」發表的一份調查顯示,8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東北亞地區和平秩序「不穩定」。上述調查另一值得注意的結果是,33%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0年在東北亞地區尤其是南海地區可能發生衝突。另外,54%受訪者認為未來10年在東北亞地區,中國影響將進一步加強、更加不穩定。45%受訪者認為,未來在東北亞地區形成和平秩序,需要「維持勢力均衡」。
從現實角度看,今後相當長一段期間,在東北亞地區遏制中國崛起或驅逐美國勢力都不現實,而「維持勢力均衡」則可能加劇軍備競賽。如何迴避未來該地區可能發生的衝突?筆者以為,正確理解中國存在的持續增大,正確應對這場世界性力量轉移十分必要。該地區國家、人民之間,可以通過討論增進互信,該地區國家、人民還應與域外參與者之間對話、討論,增進理解。
今天,東亞地區人民最重視的是享受增長與繁榮。增長與繁榮,是實現該地區穩定的基礎。長期以來,日本對亞洲ODA,取得顯著效果。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援助亞洲國家。2015年底,在中國倡議下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必將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擴大、普及。目前,中日競相向亞洲國家輸出軌道技術、高速公路計劃和發電設備。其實,亞洲基礎建設資本、技術缺口很大,即使中日傾全力也未必能滿足新興亞洲的巨大需求。如果中日兩國能站在更高層次展開戰略合作,則兩國必定能為亞洲繁榮、持久和平及文明發展做出貢獻。
今天的東亞領土、領海糾紛,是近代國民國家發展的産物,很難在主權國家框架下根本解決。該地區各當事國,從短期看擱置爭議、維持現狀不失為明智之舉。從中期看,各國應向構築亞洲集體安全保障體系方向努力。從長期看,構築東亞命運共同體則是歷史必然。
東亞地區正在進入一個自由移動、頻繁交流的時代。2015年,1.2億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亞洲、世界。同時也有1.3億境外人員進入中國。目前包括東亞國家地區在內的37萬留學生在華學習,同時中國也有大量留學生分散在東亞各國。2015年,訪問日本外國遊客接近2000萬人,其中主要客源來自東亞。日本政府還希望繼續增加外國遊客訪日人數。
東亞國家、地區人民之間往來的飛躍增加,是亞洲整體發展、繁榮的結果。這種交流本身,意味著亞洲正出現「亞洲化運動」。所謂「亞洲化運動」,是指亞洲各國人民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日益趨同,形成文化共振。這種「亞洲化運動」,必將催生亞洲共同感覺、共同價值觀,促成「亞洲化時代」。筆者認為,亞洲的「亞洲化」,是亞洲集體安全保障的最迫切、最牢靠的基礎建設。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劉 迪 簡歷
杏林大學綜合政策學部教授,專欄作家。哈爾濱人。早稻田大學法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了(法學博士)。曾任人民日報國際部編輯記者、早稻田大學外國人研究員等。著有《現代西方新聞法制概述》、《三味日本》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