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2013

安倍應慎發“第四支箭”

英國 金融時報 戴維•皮林

現在是安倍晉三(Shinzo Abe)射出第四支箭的合適時機嗎?人們將太多的註意力放在了前三支箭上,以至於很多人完全忘記了還有第四支箭。所謂的第四支箭,是指從明年4月起,分兩個階段將消費稅上調一倍,至10%。一些人認為,第四支箭是最重要的,它是結束日本多年財政赤字的努力的開始。決定何時射出這第四支箭可能是安倍晉三必須做出的最棘手決定。

首先講述一下整件事到目前為止的情況。在去年12月上臺後不久,安倍晉三射出了第一支箭:11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用於對道路和橋梁進行改造。第二支箭射出時最為大張旗鼓,內容是承諾結束多年的通縮,他任命了一位明確承諾將致力於實現2%通脹目標的央行行長,為這支箭提供支持。第三支箭是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旨在提高長期經濟增速,很多人認為這支箭最疲弱無力。嚴格來說,第四支箭——即消費稅翻番——是第一支箭的一部分。安倍晉三承諾的不是擴張性財政政策,而是“靈活”的財政政策。如果他現在推動立法,從明年4月起開始提高消費稅(第一階段是提高到8%),我們就會理解“靈活”的意思:財政擴張之後是收縮。對於安倍晉三而言,問題是,這一戰略是否合適。

關註這點的人們達成的共識是,這種戰略絕對合適。更有甚者,他們將其視為安倍晉三將要經歷的“火的洗禮”。他們辯稱,如果“安倍經濟學”是動真格的,那麽,在修復日本搖搖欲墜的財政狀況的道路上,安倍晉三肯定不會畏懼走出這重要的第一步。

有幾點理由支持這一觀點。首先,日本的總債務占到GDP的240%以上,雖然凈債務所占比例為150%,稍微不那麽驚人。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日本基本赤字(不包括利息支付)與GDP的比例一直維持在4%左右,因此債務不斷擴大。在雷曼危機後(該事件對日本出口造成打擊)以及2011年海嘯(幾乎重創一切)之後的幾年,赤字與GDP之比飆升至近8%。這一情況現在略有改善,本財年,日本基本赤字預計將降至GDP的4.8%。然而,日本遲早需要整頓其財政狀況。增稅肯定是其中一部分。

第二個理由是,在支持率接近70%之際,安倍晉三應該開始行動。支持增稅的人士表示,如果他像外界預期的那樣,在下月領導他所在政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大獲全勝,那麽,他應利用手中的政治資本,做出一項不受歡迎——但必要——的決定。

第三,債券市場正密切關註。如果投資者嗅到一絲缺乏決心的味道,他們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這可能會大幅推升利率,增加債務清償成本;或者引發資金外逃。一些人辯稱,甚至連消費者也可能會因為消費稅上調而振作起來。李嘉圖等價理論假設,如果人們認為公共財政狀況不可持續,而且他們以後將被要求堵住這一漏洞,那麽他們更有可能把錢存入銀行。相反,如果他們認為財政狀況良好,那麽他們可能願意掏出錢包。這些理由都不錯,最後一條可能除外。辯稱那些口袋里的錢變少的消費者可能會支出更多的說法,需要完成信心的大飛躍。更有可能的是,他們會減少支出。

正因如此,安倍晉三有理由暫時停下腳步。如果他的優先任務是實現2%的通脹目標,那麽他有充足的理由暫緩上調消費稅。否則,日本將相當於一隻腳踏上貨幣政策的加速器,另一隻腳則踩下財政政策的制動踏板。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首席經濟學家保羅•謝爾德(Paul Sheard)認為,這將是一個錯誤。他和另外一些人回憶起了1997年消費稅上調的情況,人們批評該措施造成日本經濟陷入衰退,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批評不公平。

這場辯論還沒有水落石出。從根本上來說,其中存在重大的分歧。一個陣營的人們認為,貨幣和財政之箭本質上是一種膚淺的改善經濟的努力。他們辯稱,旨在提高生產率並修復公共財政的結構性改革要重要得多。在第二個陣營,人們辯稱,實現名義增長——主要是通過通脹——絕非膚淺之舉。日本的債務規模看上去相當巨大,原因就在於,由於通縮的緣故,名義GDP一直停滯在1990年的水平,稅收一直減少。如果通脹率為2%,假如實際經濟增速為1%至2%,那麽日本將實現3%至4%的名義增速。這將開始讓債務看上去變得更可控。換句話說,日本可能更擅長於通過通脹消除債務,而非通過削減或收縮來消除債務。

在某一時刻,日本可能將不得不提高消費稅——目前5%的水平並不算重。然而,安倍晉三應該花時間好好想想,現在是否是合適的時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