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2013

仲丘用生命告訴我們的事 受苦 更要公平正義

蘇鈺茹

身為一位心理治療師,我聽到成大管理學院院長張有恆教授在洪仲丘追思晚會現場談話:「仲丘用生命告訴我們的事」,引用「意義治療學說」,思索受苦意義和理性態度處理人生挫折的部分。
洪仲丘案讓全民憤怒,大埔案讓民眾震驚,因為覺得這些人就如同你我;原本平凡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失去自己的性命、土地和家園。於是,許多公民自發地走上街頭、站出來抗議等等,表達生氣和憤怒。這和透過靜坐、追思晚會表達悲傷、難過和哀悼,全都一樣重要。

自發性上街追真相

在「意義治療學說」中,精神科醫生傅朗克(Viktor Frankl)所遇到的情況是在世界大戰,人人自危,納粹對所有猶太人進行無人性的虐待。最後他從自己在集中營受虐的經驗中發展出,人有解讀受苦意義的自由選擇,從中去了解受苦的意義,體會人性意志的最高層面。
之後,許多人在面對生命中的創傷、意外時,會引用「意義治療學說」,希望讓自己對於其中的無奈和無法理解有個出口,繼續人生的道路。
同樣身為教育公民的工作者,我認同張院長用「意義治療學說」,引導學生將悲傷化為思索受苦和人生意義的美意;但更應該引領學生,如何轉化對不公平、不正義,憤怒的力量,去做理性表達、思辨、批判,追求公平正義。表達情感沒有對錯,重要的是表達的方式;當民眾自發性地走上街頭抗議,背後是對生命意義和真相的渴望,不是不理性。

敬佩洪家理性訴求

我敬佩洪家人,面對如此大的生命創傷事件,卻能夠溫和又堅定、理性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政府、向大眾,清楚表達想法和訴求。而其背後,又是帶著多大的受苦和試著向生命理解這一切的深切傷痛。
今天,洪仲丘案,發生在沒有戰爭的平日,案件真相還未明,如果只是單單用「意義治療學說」,試著理解並告訴大家,洪仲丘這樣受苦的意義,只願正視悲傷,而不願正視生氣和憤怒的力量,這樣不是面對生命的意義。
生命不該只有從思索受苦中尋得,更應是身為一個人,表達對生命的熱忱、正義的權利和義務。

大學兼任講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