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2013

IMF:中國經濟改革刻不容緩

英國《金融時報》 歐陽德 北京報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隨著快速而不均衡的增長給中國政府、銀行和企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國實施關鍵經濟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與以往相比,IMF有關中國經濟的最新年度報告的警示意味更強烈。報告稱,中國日益迫切需要轉變其嚴重依賴信貸和投資的增長模式。

IMF表示,中國現有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正在製造脆弱性”,同時“盡管中國仍有抵禦沖擊的有效緩沖器,但安全邊界正在逐漸消失”。今年3月上任的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已誓言加大改革努力,但尚未採取任何重大舉措。

IMF表示,有必要採取“一輪果敢措施”,以確保中國經濟繼續保持成功。該機構補充稱,當務之急是“遏制整體信貸增長,阻止金融行業進一步累積風險。”
中國社會融資總量的存量(衡量經濟中信貸總量的一種標準)自2009年初以來增加60%以上,顯示杠桿率上升,導致資產負債表狀況惡化。IMF表示,尤其令人擔心的是,這些信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非傳統的金融體系安排的。

“再加上增長放緩,這不能不令人發問:這是可持續的前進道路嗎?”IMF亞太部副主任馬庫斯•羅德勞爾(Markus Rodlauer)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6月,中國曾爆發一場“錢荒”,原因是中國央行不願註入流動性,引發銀行間利率飆升,信貸市場短暫凍結。

IMF表示,這場流動性緊縮顯示,中國央行有意遏制信貸擴張,抑制風險較高的放貸形式。但羅德勞爾表示,中國需要通過加快解除利率管制,來解決導致市場扭曲的根源問題。

中國推動其經濟轉向消費拉動型模式的努力最近遭遇挫折。2011年,消費曾成為大於投資的增長貢獻因素,但2012年底的一輪小規模刺激逆轉了這個趨勢。IMF表示,“朝向在更大程度上基於消費者的經濟的決定性轉變尚未發生。”

IMF還對中國政府的實際債務水平發出警告。據IMF測算,若計入政府融資工具和預算外基金的債務,去年“實際政府債務”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5%。羅德勞爾表示,盡管這樣的債務負擔仍是可控的,但政府在財政上的迴旋餘地小於以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中國出台了巨大的刺激方案,推動了經濟增長,但也引發債務激增。隨著中國經濟再度放緩,一些地方官員和企業呼籲推出新一輪刺激。IMF敦促中國中央政府繼續抵制此類呼聲。IMF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7.75%,明年將增長7.7%,這兩個預測都處於區間高端。但IMF表示,其預測面臨的下行風險在近幾周有所增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