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015

殖民高級論:淺論日本時代台灣新詩的思潮前沿精神

蘇穩中

臺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外媒專訪表示被殖民越久越高級很丟臉。對歷史的解釋本來就是每人看法不一,丟不丟臉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從中找出歷史的反省,建構出台灣民族意識,這個民族意識之一,筆者認為是,有入世精神的人道主義。

以台灣過去被日本統治者殖民經驗來看,臺灣人從中孕育出精神層面的人道主義關懷,這類人道主義關懷富有反抗意識的精神,也是台灣人在日本統治時期相當鮮明的故事,甚至這種思潮也比當時中國各省有更高層次的文明涵養。

這種人道主義關懷具體表現在台灣的文學詩歌作品上,特別是突出的新詩表現。台灣於日治時期1922年左右才有新文學產生,翌年1923年才有施文杞用漢文口語寫新詩發表。以新詩的形式來發抒個人的意願,或是表達台灣整個民族的渴望,從一開始就隱含濃厚的抵抗精神。

如果從詩的抵抗意義來看,台灣新詩的成熟期,應該在1930年就開始。把1930年視為新詩成熟的起點有如下理由:

台灣的抗日政治運動到達了高潮,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民眾黨、台灣共產黨的活動,都不約而同進入蓬勃的階段;就在這一年,震驚世人的霧社起義事件也同時爆發。這種震撼性的政治運動,對當時台灣知識份子的衝擊是無可估計的,文學工作者表達他們對日本統治者的厭憎,在作品中相當徹底而直接。

日本學者下村作次郎也認為台灣新文學發展與台灣社會運動有密切的關係。他認為台灣的中文作家皆富於批判精神,尤其描寫對象都是日本人警察與台灣人村長(注:保正)。在1930年代所發表的類似作品中大抵收錄在李獻璋編的《臺灣小說選》,可知30年代是中文作品的發展時期。

學者陳芳明也認為在30年代中,台人作家與日人作家在互相競爭的環境中,也積極地從事寫作優秀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數量增加,而各種文學風格也應運而生,如都市文學、農民文學、左翼文學、新感覺派文學等等,但是寫實主義文學可以說是30年代文壇的主流,而寫實文學的抬頭,也帶動了台灣作家的批判精神。



台灣的新詩傳統,主要都是沿著寫實批判的路線在發展。自賴和、王白淵以降,一直到鹽分地帶文學集團的形成,都帶有左翼批判的精神。日本時期台灣左翼文學的特質,便是對當時社會中弱小的、受損害的農民和工人生活有著無比的關切,因此在日本時期文學作品中,有很大比例是反映在當時台灣社會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

日本時期的左翼文學忠實地紀錄了這群受損害、受屈辱的勞動人民的生活,並且也深刻地描述他們為了維持尊嚴、追求生活價值所展開的反抗行動。以文學作品做為抵抗殖民統治的武器,乃是日本時代台灣政治運動的重要特色之一。日本時期的台灣政治運動者,由於在殖民體制下不能獲得充分表達言論的自由,因此,文學道路自然就成為發抒心靈的途徑之一。正因為環境是這樣制約,台灣新文學一開始就奠下入世的傳統。

台灣的政治運動者,以詩和小說來表現他們對日本統治者的控訴,這種文學性格基本上是載道的文學。基此,以現實文學一詞來概括台灣新文學傳統的全部,並不為過。陳芳明認為政治運動與新文學運動的展開乃是一體兩面的,現實主義的文學剛好與日本殖民壓迫的本質相互呼應。

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確實有高級的一面,特別是台灣人以入世為作品的人道主義反抗文學,從1920年到1930年代整體台灣文學在日本統治下飛快進步,各類文學種類皆有,而以寫實文學蔚為主流,如果以台灣的華文寫作放在當時整個中華文學上比較,台灣文學確實是站在時代的前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