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015

正視「兩國兩制」的兩岸現況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外交政策》期刊(Foreign Policy)專訪時,針對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個中國」政策表示,雖然有人談「一國兩制」,「但我們應該談的也許是『兩國一制』(two countries, one system)」。他認為,共產黨不是一個競爭對手,而是一個「客戶」,「不管你喜不喜歡,中國都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他還說,兩岸合作比統一重要,如達成統一卻無法合作,也沒有意義。柯文哲挾著當選首都市長以及推動新政帶來的高人氣,就兩岸關係的談話,動見觀瞻,當然引起各界關注。

九合一選舉前,柯文哲即曾對「九二共識」提出質疑,北京隨即放話,指柯若不承認「九二共識」,將為今年台北、上海的「雙城論壇」增添變數。柯上任後,雖有政商要角藉拜會市府之便,鼓吹「九二共識」,倡議兩岸交流。台北市商業會更建議柯將「雙城論壇」擴大為「兩岸城市論壇」,將天津、深圳等城市納入合作對象,柯認為點子不錯,也認為兩岸應相互理解,彼此體諒,但不能預設定義不明的交流前提。柯選前質疑「九二共識」,選後拋出「兩國一制」,話題越來越尖銳犀利,是否因此造成兩岸城市交流議程受阻,尚有待觀察。

國民黨批評柯的直白發言,暴露根深柢固的獨派立場,指柯不該讓個人政治理念凌駕於市民福祉之上。中國官方回應說,北京對兩岸關係「基本立場明確」,態度低調,似不樂見事態擴大。但中國涉台代表性學者則嚴詞撻伐,如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周志懷警告柯要謹言慎行,若一再提倡「兩國一制」,恐不利未來兩岸城市交流。他呼籲柯學習陳菊成立「兩岸小組」,發言前多諮詢幕僚意見 。廈大台研院院長劉國深抨擊「兩國一制」說法,對中國「不友善、極為負面」,必然會在中國高層產生一些負面效應。他建議柯在對兩岸關係發表意見前,應先去台大政治系一年級修課,好好了解「國家」定義,否則還是回去當醫生。

柯文哲「兩國一制」的主張,其實包含客觀的敘述和主觀的期待兩部份:「兩國」是兩岸現狀的客觀陳述。台灣擁有土地、人民,定期直接選舉總統,維持一定的邦交國和國防戰力,是國際上不可忽視的經濟體。具備這樣的條件都不叫做國家,那什麼才能稱之為國家?劉國深要柯回去台大政治系一年級修課,好好了解「國家」的定義,真正需要補課的的恐怕是劉國深僵化且中毒太深的腦袋吧!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近日前公布民調顯示,國人支持台獨的比例達23.9%、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達60.6%,雙雙創下該機構這項調查的歷史新高。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32.5%、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3.5%,都降至歷史新低。這項調查也足以做為台灣人民國家認同的重要佐證。

兩岸政經制度殊異,社會文化差別亦極懸殊。中國採行極權專制,實施經濟管制,和台灣民主選舉、市場經濟,可說南轅北轍。就像柯文哲所言,兩岸若在普世價值上越接近、越一致的話,將來兩岸的合作才會更順利。現在兩岸社會、生活價值差異很大,硬湊在一起是問題,「兩制」也是貌合神離。北京儘管促統聲聲急,但也深知中國政經制度根本是票房毒藥,才會推出「兩制」做為掩幕彈。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說法,在台灣已無市場,「兩制」云云,當然也只是空頭支票。柯文哲提出兩國「一制」,反而是善意的表示,期待兩岸、主要是中國,能夠落實民主法治,尊重市場機制,拉近雙方的制度差距,形成更緊密的關係,如英國與美國的情形,在國際議題、區域合作等事項,彼此步調一致的,合作雙贏,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北京有識之士如能撥開眼前政治迷霧,從長遠角度看待兩岸關係,就不應該對柯文哲拋出的主張嗤之以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