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2015

經濟靠中國只會走到窮途末路

馬政府不惜自我矮化搶搭亞投行列車,引發國人強烈質疑。何以馬政府缺乏審慎評估,便草率、急切展開加入亞投行的行動?深入分析,將會發現此舉隱含的思維,乃是馬政府一直將中國當成台灣經濟的出路。此種錯誤思維導致其中國政策愈陷愈深,走上了不歸路,嚴重損害台灣的利益。

馬政府認為加入亞投行,有助於台灣爭取所謂「一帶一路」的商機,但亞投行有意參加者眾,個個來頭不小,且皆是有所圖而來,因此馬政府顯然自認執行多年親中政策後,必然可以獲得中國當局的特殊禮遇。但是,我們要潑馬政府一盆冷水,期盼其由一頭熱的傾中政策清醒過來。這盆冷水便是兩岸經貿接觸近三十年,當初是台商佔盡優勢,如今已然主客易位,變成台商向中國搖尾乞憐,而中國卻高高在上,以施捨的姿態對台商予取予求。馬政府與中國的關係,亦大致如此。

事實上,馬政府中國政策之所以失敗,必須歸因於兩個錯誤觀念。首先,錯把向中國傾斜,當成國際參與,與全球網絡接軌。台灣以經貿立國,且無龐大的內需市場,必須與全球連結,才能維繫經濟成長,確實應該積極參與國際社會。遺憾的是,馬政府卻被意識形態矇蔽,竟然把國際參與議題,操作成台灣要向中國傾斜,掌握其崛起的商機,方可避免邊緣化。這是嚴重的扭曲。實情是我對中國經濟的參與(不論投資、人才、技術或貿易),從來都是過度傾斜,乃形成了「邊陲vs.核心」關係,早已被邊緣化了。

其次,中國無論在國內或國際市場上,已是台灣最強勁的對手。中國已經不再需要台灣的挹注,其重要的政策目標,是扶植本土產業的成長。過去二、三十年,台商參與了中國經濟發展,形成兩種類型:一是代工型台商,以出口為主;二是主打中國市場的內需型台商。前一種模式讓許多外移產業延續生命,尤以科技業為主;後者則有少數佼佼者,獨霸中國特定市場。但此兩者的成功,只對台商個人及其股東有益,卻留下台灣經濟停滯的後遺症。

尤甚者,今天中國台商的命運,就跟多數的歷史故事一樣,在幫助別人建立霸業後,馬上面對「狡兔死、走狗烹」的宿命。代工型台商面臨的不對稱競爭包括:租稅優惠被取消,工資上漲,與中國企業得到政策資源的挹注。中國尤其積極扶植科技業,如在半導體產業上,不但注入資金,更公然以國家權力介入,以反壟斷之名脅迫知名外商與中國企業合資,或將專利轉移。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產業最重要的根基,一旦被中國打倒,台灣科技產業恐將走到窮途末路。

另外,中國以資源挹注太陽能、LED等產業,不僅造成生產過剩,價格崩盤,而且在外國的反傾銷懲罰下,我相關產業更成了陪葬品。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內需型產業,中國企業一旦建立規模經濟,台商即使佔了先機,擁有高市佔率,仍不敵中國後起企業來勢洶洶。

可怕的是,兩岸經濟情勢逆轉,政治形勢亦隨之牽動。這次亞投行事件,蕭萬長在博鰲表達參加意願,卻受到習近平敷衍,蕭習會淪為握手寒暄的儀式,而中國更以國台辦層級接受台灣申請,加上中國媒體對此事的冷嘲熱諷,在在顯示台灣失去經濟獨立地位後,政治同樣受制於人。因此,馬政府必須認清一個殘酷的事實:中國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競爭者,不是夥伴關係;而台商在中國的營運,不論做為生產基地或市場,均已陷入困局,逐漸喪失競爭力與優勢。套用太陽花學運的流行語,如今中國對台灣經濟而言,是「B>Z」(弊大於利),而台灣對中國而言,亦只存在利用價值。所以,加入亞投行根本不是台灣的重要議題,我國最迫切的目標,乃是掙脫中國的制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參與美國主導的TPP,真正走向世界,才能找到活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