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
盧克•約翰遜
我一向對那些從事過多重職業的人嘖嘖稱嘆。他們是一群拒絕定型的人,一群樂於體驗各種角色(有時是同時體驗不同角色,更多的時候是先後體驗)以打破常規的人。對我而言,他們屬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那類商人——他們不斷變換著職業,在轉行時積累下新的技能,在不同領域取得巨大的成績。毫無疑問,作為一位企業家的真正樂趣之一是,你不會困在一個令人窒息的職業裡,你可以自由翱翔。
過去,人們對這種頻繁轉行的偏見遠不像現在這麼大。像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這樣的人並沒有被視為半吊子,儘管他曾當過作家、發明家、印刷工和政治家,還做過其它無數工作。但最重要的是,富蘭克林相信一點:人應在世上雁過留聲,不應虛度光陰。我的牆上貼著一幅英國皇家藝術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的海報(富蘭克林曾是該學會會員),海報上引述了富蘭克林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不願在辭世化作糞土後就立刻被人遺忘,那要么就寫點值得一讀的文字,要么就做點值得記載的事情。”
這類傳奇式的多面手肯定是些精力旺盛的人,永遠都不需停頓,同時譜寫著三種不同的人生,而我們其餘的人甚至在一種人生中都很難有所進展。不過,人們毫無理由必須在半個世紀裡執著於一條職業軌跡。既然在70歲前,我們可能都得為了生計而奔波,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計劃在中年之時轉向另一個奮鬥領域呢?如此一來,我們就可避免因固守一個行當而感到厭倦。
距我們更近的一個多面手是約翰•弗里曼(John Freeman)。他的開創性系列電視訪談節目《面對面》(Face to Face)曾在1958年至1962年間播出,該節目的DVD版剛剛由英國廣播公司(BBC)重新發行。弗里曼幹過的行當多得驚人。大學畢業後,他曾於二戰時期擔任軍官,任工黨議員10年,然後又當過廣播員、《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an)編輯、英國駐華盛頓大使、倫敦週末電視公司(LWT)董事長,最後在加州任大學教授。近日他度過了自己96歲的生日。在21世紀,有誰能像他這樣如此完美地實現職業轉換?恐怕這類人會被視為半瓶子醋或是沒什麼真本事的人。
然而,你在各行各業積累下的經驗無疑可以具有會非常寶貴的價值。如果你數十年來只專注於一個狹窄的行當,那麼你可能會變得目光狹隘、思維過時。我承認,要想在任何一行脫穎而出,“領域內知識”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20年的時間肯定足夠一個人真正地變成專家。接下來呢?拋棄所有受過的訓練、相關資質、人際網絡和參考點,無疑是令人心驚膽戰的一步。然而,在一種平淡無奇的環境中生活,又有何令人興奮之處呢?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把畢生在新領域獲取知識當作一個根本追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