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13

中國企業業績大幅放緩

日本經濟新聞

中國企業的業績持續低迷。2012年度上市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僅為2.6%,增速創雷曼危機爆發的2008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海運、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出現了鉅額最終虧損。同時股價已經降至年初以來的最低點,越來越多觀點認為上市企業的業績復甦腳步將放緩。

中國企業的財政年度均截至12月末,上市企業需要在4個月以內公佈財報。據《中國證券報》統計顯示,截至4月27日已發佈2012年度財報的2469家企業的合計凈利潤約為1.96萬億元。增長率與2011年度(增長11.6%)相比大幅下降。而銷售額增長12%,但過度競爭導致的銷售價格下跌、人工費和原材料上漲等成本增加均產生了消極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匯總的凈利潤(不含銀行等金融企業)比上年度減少14%。製造業和金融以外的服務業的業績明顯下滑。

業績尤為嚴峻的是鋼鐵、水泥和海運等產能過剩行業。國有最大海運企業中國遠洋由於受海運運費的大幅下跌影響,出現了95億元的最終虧損。由於其連續2年出現虧損,上海證券交易所提醒投資者稱該公司有可能退市。在鋼鐵行業,大型企業鞍鋼和馬鞍山鋼鐵分別出現了40億元左右的最終虧損。

鋼鐵、海運和水泥等行業以雷曼危機後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為契機,進行了鉅額設備投資。雖然暫時擴大了盈利,但由於公共投資的熄火,國內的建設需求陷入低迷。此外,歐洲債務危機導致中國出口銳減,結果產能過剩迅速加劇。

中國在去年9月批准了地方政府的1萬億元基礎設施投資,明確表現出刺激經濟的態勢,但地方政府無法如願從銀行籌措到必要的資金,2013年1~3月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較去年同期增長7.7%,再次出現放緩。目前,通過公共投資提振經濟的效果有限,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的供求改善低於預期。

中國上市企業中,國有銀行等金融業佔整體凈利潤的約一半,而在金融以外也大都是資源和鋼鐵等重工業及化學工業領域的國有企業。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認為,軟體、醫療、生物、IT(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在中國基本未發展起來,這是上市企業整體盈利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

中國企業的業績正成為股票市場低迷的最大原因。上證綜合指數26日收于2177點,創出年初以來最低點。僅為2007年10月創出的歷史高點(6124點)的大約3分之1。與去年底相比,上證綜合指數下跌4%。相比日經平均指數(上漲34%)等相比,「一枝獨熊」態勢明顯。

復甦腳步緩慢

在中國上市企業業績在2013年度有望走向復甦,但眾多觀點預測復甦腳步將放緩。國有企業的供應過剩問題仍得到未解決,同時H7N9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的擴大和反腐「節儉令」將對消費構成打擊。

總部位於北京市的中國國際金融發佈預測稱,2013年度上市企業整體的凈利潤將比上年度增長9%。如果不包含金融行業,則為增長7.6%。因為中國經濟於去年秋季觸底後呈現復甦態勢,但復甦腳步緩慢,消費層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以銷售北京烤鴨而聞名的全聚德集團於4月26日宣佈2013年1~6月的凈利潤可能比去年同期減少10~40%。該公司解釋稱公務員的接待需求正在下滑,而禽流感病毒也將帶來消極影響。此外,北京湘鄂情集團2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1~3月業績出現了6840萬元的最終虧損。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33%,出現明顯下滑。

此外,海運和鋼鐵行業的復甦腳步也很沉重。中國遠洋表示燃料費持續高位運行,供求關係的改善也難以樂觀。

(土居倫之 上海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