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2013

真瓶裝假酒,食品造假席捲全球


,

英格蘭大多爾比——莫斯科農場(Moscow Farm)不太像是一個生產危險的假伏特加酒的國際有組織犯罪集團基地。它深藏於英國蒼翠鄉間的樹木掩隱中,從馬路上看是看不見的。

但是,就是在這個距一條單車道小路四分之一英里遠的地方,蒸餾了數以萬公升計的假烈酒,裝入真的伏特加瓶子,貼上幾乎亂真的假標籤及印花稅票,在全英國各地的街角商店裡出售。這種假的格蘭(Glen\'s)伏特加看起來很像真的。但是經分析發現,酒里摻入了漂白粉以淡化色澤,並且甲醇水平很高,大量飲用可能致盲。


沒人知道喝了這種酒的人受到了什麼傷害——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把自身的疾病跟他們喝的廉價酒聯繫起來,但是歐洲各地都出現了中毒事件的報道。例如,去年捷克共和國有20多人在飲用假酒後死亡。

今年,全歐洲範圍內都出現了在標為牛肉的產品中用廉價馬肉替代的情況,消費者、監管者及調查者的注意力大多集中於這一醜聞。但是,監管者及調查者說,這只是持續的經濟危機中食品造假現象的冰山一角。

調查者已經披露了上千起造假案件,使得人們質疑監管方的工作。犯罪分子為尋求便宜商品的購物者提供廉價日用品,包括假冒偽劣巧克力,兌了水的橄欖油,傑卡斯(Jacob』s Creek)葡萄酒,甚至還有堡林爵香檳(Bollinger Champagne)。正像馬肉醜聞所表現的那樣,甚至合法公司都有可能沾染食品造假的黑暗世界。

食品安全顧問公司Inscatech的首席執行官及總裁米切爾·維恩伯格(Mitchell Weinberg)說,「食品造假是個全球問題,在每個生產食品或種植糧食的國家,都在發生食品造假問題。幾乎每個有一點點經濟價值的成分都可能出現造假問題。」

最近,維恩伯格在諮詢公司歐洲食物鏈公司(FoodChain Europe)組織的一次會議上說,許多加工過的食品含有糖、香草、辣椒粉、蜂蜜、橄欖油或可可製品等被污染的調料。

這種造假越來越多地成為國際犯罪網絡的手段,非法交易牟取暴利的可能性吸引它們投身其中。而在這種非法交易中,大部分造假者永遠都不會被抓住。據調查者稱,這個伏特加造假集團的老闆凱文·艾迪肖(Kevin Eddishaw)利潤非常豐厚——不過是在將假酒量產之後。調查者估計艾迪肖的酒廠至少生產了16.5萬瓶假酒,使英國政府損失稅收230萬美元(約合1380萬美元)。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er Majesty』s Revenue and Customs)的刑事調查官羅迪·麥金農(Roddy Mackinnon)說,「他過得相當舒服,有幾處房產,有好車:一輛路虎,一輛奔馳。」

在莫斯科農場,該犯罪集團購置了價值至少在7.72萬美元的設備,採用現代工廠的生產技術(同時無視安全規定)。犯罪集團成員從真的格蘭伏特加酒廠的供貨商處購得真瓶子,貼上來自波蘭的假標籤,還假冒了箱子上的印花稅票。

麥金農說,「他們為假冒真品無所不用其極。他們非常專業,專註於細節。」

歐盟執法部門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認為,此案符合有組織犯罪集團利用經濟衰退牟利的模式。

歐洲刑警組織最近的一份報告稱,「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因此,造假者擴大了他們的造假產品種類。」除了傳統的假冒奢侈品之外,有組織的犯罪集團「現在也進行洗衣粉、食品、化妝品及藥品等日常消費品的造假」。

明尼蘇達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副教授肖恩·肯尼迪(Shaun Kennedy)估計,發達國家消費者購買的食品中有10%都摻了假。由於食品的利潤率常常是低於10%的,「如果稀釋2%,這就是很大的利潤」。他引用了美國食品生產協會(Grocery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一份報告稱,據估計,全球食品及消費品中的經濟摻假和制假給每年產業帶來的損失可能在100億到150億美元之間。

肯尼迪教授稱,「造假者通常無意於傷害任何人,因為這樣不利於招攬回頭客,但是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可能產生什麼後果。」

調查者稱騙術是五花八門的。簡單的騙術是將廉價產品充作名牌或頂級產品,像是用鯰魚冒充海狸,把養魚場產的鮭魚當野生鮭魚賣,或把雞場產出的雞蛋當做有機雞蛋或柴雞蛋賣。今年2月,德國官方開始調查涉嫌違反有機雞蛋及柴雞蛋生產規定的約160家農場。

還有的是將廉價原料摻入真的商品中,以提高利潤率。有的會在巧克力棒里摻入植物油,或者在石榴汁、紅酒、咖啡、蜂蜜、橄欖油里兌水、甜化劑或廉價替代品。

只要摻假,就有可能危害健康。英國的印度餐館因為在杏仁粉中攙花生粉而被起訴,因為這種摻假可能會危害過敏患者。食品專家稱,機油也在橄欖油的替代品之列。

另外一種騙術是,假冒知名品牌的包裝,包裝上寫着外語,使得消費者認為自己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轉外銷的真品。

在倫敦南部的一個倉庫,貿易標準部門官員展示了一些假冒偽劣食品,其中包括約300瓶假紅葡萄酒及假白葡萄酒,商標是傑卡斯。一個小細節讓這個看上去很難起疑心的假貨露了餡:造假者拼錯了真酒產地,把澳大利亞的Australia拼寫成了Austrlia。

旺茲沃思市議會(Wandsworth Council)的貿易標準官員拉塞爾·比格內爾(Russell Bignell)說,這些瓶子里一般都裝了廉價酒。但是他補充說,「其實我們不知道裡面裝了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