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中國領導人清楚,不斷膨脹的地方政府債務是國內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但他們顯然不知道的是,這種威脅究竟有多大。
在中國與美國官員本週舉行高級別會談前,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向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與影子銀行和地方政府債務相關的風險。
他指出,本屆政府當前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摸清地方融資平台的家底,國家審計署在2011年報告中公佈的最新估計數據是,2010年地方政府債務總計人民幣10.7萬億元(合1.74萬億美元),相當於當時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7%。
朱光耀表示,在普查過後,這個數字應該還會增加。
中國多數地方政府因不能直接舉債而創造了地方融資平台,以規避這種限制。地方融資平台在2009和2010年積累了大量債務,用於為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刺激計劃提供資金。
隨著國內經濟顯示出復蘇的跡象,中國政府在2011年曾遏制地方政府舉債行為,但隨後經濟的二次放緩則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再度上升。
國家審計署於6月份公佈了對36個地方政府(涉及223個融資平台公司)債務情況的審計結果。儘管很難說這份審計結果有多大的代表性,但其顯示,截止去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的政府債務餘額總計人民幣3.85萬億元,較2010年底上升12.9%。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圍繞地方政府償債能力的擔憂蔓延,特別是由於多數資金似乎已流入了龐大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創造回報的希望渺茫。向地方政府發放貸款也意味著,銀行業可向中小企業提供的信貸就會減少,而這些企業是可能推動經濟增速加快的。
朱光耀表示,截至上週,國內銀行業對地方融資平台的貸款餘額為人民幣9.45萬億元,不良率只有1%。
他指出,通過地方融資平台籌集的多數資金被投向了較好的基礎設施項目,政府對整體形勢是有信心的。
但政府對於允許銀行業繼續放貸的信心則不足。分析師表示,地方政府一直在從信託公司、租賃公司、理財產品、典當行甚至民間籌集資金來償還到期的銀行貸款,以便繼續建設。
這些信貸渠道(財政部可能尤為不清楚的領域)的成本要遠高於銀行貸款。鑒於不少地方政府的資金已經很緊張,它們目前並不完全具備償債能力。
或許信心少一點是對的。
Josh Chin / Dinny McMah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