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2014

「中國你好!台灣再見?」Hello China; Goodbye Taiwan?

外資巴克萊證券表示,台灣科技硬體的ODM代工優勢漸失,品牌廠則面對中國聯想、華為等崛起,零組件的市占率也被中國廠商瓜分。如果台灣沒有重大變革,未來堪虞。

外資巴克萊證券25日以「中國你好!台灣再見?」(Hello China; Goodbye Taiwan?)為題,出具長達145頁的亞洲科技業分析報告,表達對台灣的擔憂。報告指出,中國科技業近年有三大轉變,第一是從「中國製造」晉級為「中國製」。

以往中國是台灣科技業最大的製造基地,但三十年練兵,從最早的筆電到如今的智慧手機,中國已從「白牌」變成可以跟國際品牌競爭,中國模組廠也從二線廠商打入國際大廠供應鏈,甚至搶走台廠的市占率,而且以聲學元件、電池、鏡頭模組、LED等領域最為明顯。今年1月,蘋果公布供應鏈名單,中廠的數量從2011年的7家增至2013年的12家,合計占iPhone材料成本(BOM)的比重,從7%增至11%。

巴克萊舉例,電池模組廠德賽,2012年之前還透過三星SDI和日本Sony,間接供貨給蘋果,但2013年,德賽已被列入蘋果供應商,直接交貨。

第二是中國從「供應者」變成「需求者」。根據Gartner、IDC估計,中國是智慧裝置(手機、PC、平板、電視)最大的單一國家市場,占全球總值的21%。

巴克萊形容,這麼大的市場,還有電子商務的配合,自然培養出科技廠的應變能力。人親土也親,中國廠商跟當地的電信商、網路平台配合得更好,也更知道消費者需求,例如小米手機就創造了廣大鄉民粉絲,華為酷派則與當地電信商密切合作。

第三,中國從「國內」轉向「全世界」。巴克萊指出,中國雖然有龐大內需市場,但很多科技廠早就放眼全球。中國IT內需市場有6-7成被中廠占據,再成長的空間不大。但在中國以外的智慧手機、PC、平板市場,中國品牌市占率只有14%-20%,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包括華為、聯想、TCL都已進軍歐美,而且砸錢毫不手軟,行銷手段也愈來愈靈活,透過併購或在國際大展如MWC、CES,打響知名度。

巴克萊指出,中國科技廠有政府在背後強力支持,相形之下,台灣卻缺乏像1980年代新竹科學園區這類有效的政策,如果再沒有重大變革,長期很難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