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16
學會在風雨之中站立起來,卻同情那些跌倒的人們; 學會自制而後制人; 心靈要純潔,目標要高尚; 學著歡笑,但永不忘記如何哭泣; 勇往直前,但不忽略過去; 舉止莊重,但不過份嚴肅; 要謙沖為懷,才能記住真正偉大的單純; 要有真知的頭腦,也要有實力的謙和。
學會在風雨之中站立起來,卻同情那些跌倒的人們; 學會自制而後制人; 心靈要純潔,目標要高尚; 學著歡笑,但永不忘記如何哭泣; 勇往直前,但不忽略過去; 舉止莊重,但不過份嚴肅; 要謙沖為懷,才能記住真正偉大的單純; 要有真知的頭腦,也要有實力的謙和。
我佩服那些可以隱忍的人,將自己的苦痛掩映得那麼深,只取快樂與別人分享。 其實內心悲傷早已泛濫成災,卻看上去若無其事,歲月安好。
我佩服那些可以隱忍的人,將自己的苦痛掩映得那麼深,只取快樂與別人分享。 其實內心悲傷早已泛濫成災,卻看上去若無其事,歲月安好。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 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 會更加生動而幹凈。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 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 會更加生動而幹凈。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我們喜歡假設追尋夢想是件難事; 事實上,有那麼多扇門為你而開, 想不走進去才困難。 捨棄夢想,夢想會回來找你; 只要你願意再次追隨夢想, 第二扇神祕之門就會開啟。
我們喜歡假設追尋夢想是件難事; 事實上,有那麼多扇門為你而開, 想不走進去才困難。 捨棄夢想,夢想會回來找你; 只要你願意再次追隨夢想, 第二扇神祕之門就會開啟。
信仰與看不見的事物有關,希望來自不在眼前的事物。 Faith has to do with things that are not seen and hope with things that are not at hand.
信仰與看不見的事物有關,希望來自不在眼前的事物。 Faith has to do with things that are not seen and hope with things that are not at hand.
歐洲中世紀神學家 阿奎納 Thomas Aquinas
歐洲中世紀神學家 阿奎納 Thomas Aquinas
12/29/2016
這世界會因你的以身作則,而不是你的意見而改變。 The world is changed by your example, not by your opinion.
這世界會因你的以身作則,而不是你的意見而改變。 The world is changed by your example, not by your opinion.
巴西作家 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巴西作家 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12/26/2016
孤獨這種流行病吞噬著我們的生命
紐約時報
孤獨這種流行病吞噬著我們的生命
DHRUV KHULLAR2016年12月23日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社交孤立是一種不斷升級的流行病,人們日益認為它會對身體、精神和情感造成可怕的影響。
我和我的病人當時都知道他將不久於人世。
不是那種會拖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瀕死狀態。他可能會在當天死去。也可能是明天。如果不是明天,那就是後天。我應該電話通知某個人,某個他想見到的人嗎?
這樣一個人不存在,他告訴我。沒有直系親屬。也沒有親密的朋友。他或許在南部有一個侄女,但他們好多年都沒交談過了。
在我看來,唯有他的孤獨所帶來的傷感,能壓過他的死亡所帶來的傷感。
每一天,我都會在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看到這類情況的種種版本:一個年輕的男人在竭力對抗毒癮之際遭到友人的拋棄;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靠茶和烤麵包片度日,再也不能清理她那雜亂的公寓。在這些時刻,唯一一件比承受嚴重病痛更糟糕的事情,似乎就是獨自承受嚴重的病痛。
社交孤立是一種不斷升級的流行病——人們日益認為它會對身體、精神和情感造成可怕的影響。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說自己感到孤獨的美國成人的比例已經從20%上升到40%,整整多了一倍。
65歲以上的美國老人約有三分之一獨自居住,85歲以上者則有一半是如此。健康狀況差的人——尤其是有焦慮、抑鬱等情緒病的人——更有可能感到孤獨。想要談論重要的個人事務時,沒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最不可能找到傾吐對象。
一系列新研究表明,社會隔離對我們有害無益。社會交往較少的人睡眠模式會紊亂,免疫系統會發生變化,更容易出現炎症反應,體內壓力荷爾蒙的水平也更高。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孤獨會讓罹患心臟病和發生中風的風險分別增加29%和32%。
對來自70項研究和340萬人的數據進行了匯總的一項分析發現,處於社交孤立狀態的個人在接下來的7年內死亡的風險比普通人高30%,這種效應在中年人身上最為突出。
孤獨可能會讓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有所加快,孤立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比交際廣泛者多出一倍。這些影響的種子可以在很早的時候種下:即使調整了其他因素,處於社交孤立狀態的孩子在20年後的健康狀況也非常差。所有這些都表明,與肥胖、吸煙一樣,孤獨是導致早亡的重要風險因素。
關於社交孤立的事實證據頗為清晰。但人們對於該如何應對社交孤立還不甚瞭然。
孤獨是一個尤為棘手的問題,因為承認並宣示我們的孤獨會讓我們深深地感到羞恥。承認我們是孤獨的,就好像是承認我們在生活的某些最基本的方面遭遇了失敗:歸屬感,愛,依戀。它會觸及我們想要保全臉面的本能,從而讓求助變得更加困難。
在假期照顧住院治療的患者時,我對這一點看得尤為清楚。有些患者待在一個親友也沒有的房間裡打著點滴——壁掛式電視上放映的歡快的聖誕電影,尤為突顯了他們的孤獨。此外,不論住院與否,很多人都表示,他們在假期會感到更孤獨、更沮喪、更不滿。
新研究顯示,孤獨不一定是社交技巧糟糕、社會支持缺失的結果,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對社交提示不同尋常的敏感引發。孤獨的人更有可能對模糊的社交提示做出負面解讀,並進入一種自我保護的思維模式——從而讓問題變得更糟。這樣,孤獨就具有了傳染性:當一個人變得孤獨的時候,會退出自己的社交圈,導致其他人也如此行事。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學教授約翰·卡奇奧波(John Cacioppo)博士對各種應對孤獨的方法進行了測試。他經研究發現,最有效的干預以應對「非適應性社會認知」為重點——意即幫助人們重新審視他們與人互動和感知社交線索的方式。他正與美國軍方合作,研究社會認知培訓如何能夠有助於減少士兵在服役期間和退役後的孤立感。
老年人的孤獨有著不同的根源——常常是由家庭成員從家裡搬走或者親密的朋友過世引起。
專家稱,理想狀態下,鄰居和社區會密切關注這樣的老年人,並採取措施減少他們的社交孤立感。通過提供公車票折扣或者特殊交通服務,確保他們有便捷的出行方式,可以幫助他們維繫社會交往。
應該鼓勵信教的老年人繼續定期參加宗教儀式。有能力照顧小動物的人或許會享受寵物的陪伴。住在離父母或者祖父母輩很遠的地方的人,可以拜託鄰居定期查看其狀況。
但更加有組織的項目也在湧現。例如,帕洛·奧爾圖醫療基金會(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的保羅·唐(Paul Tang)博士受人人都能有所貢獻這一理念啟發,創建了一個跨越代際的服務交換項目,名為linkAges。
項目成員可以把自己想要求得幫助的事項發到網上:學吉他,找猜字遊戲玩伴,搭車去看醫生。然後其他人可以志願貢獻自己的時間和技能來滿足這些需求,再把相應的小時數「存進銀行」,等到他們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便可以提現。
「在美國,幾乎連敲響鄰居的房門都需要一個好理由,」唐告訴我。「我們想打破這些藩籬。」
該項目目前在加利福尼亞州有數百名成員,最近收到了來自羅伯特·伍德·詹森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的一筆資助,打算向美國其他地區拓展。
「我們這些醫學界的人必須自問:我們是在控制血壓,還是在提升人們的健康狀況和幸福感?」唐說。「我認為只有做到後者才能做到前者。」
一系列研究日益表明,我們內心最深處的直覺是正確的:人與人的交往在人類的幸福感中居於核心位置。當關係變淡的時候,要靠我們所有人去維繫;當關係尚未建立的時候,要靠我們所有人去建立。
Dhruv Khullar是麻省綜合醫院的住院醫師,他也在哈佛醫學院任職。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
孤獨這種流行病吞噬著我們的生命
DHRUV KHULLAR2016年12月23日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社交孤立是一種不斷升級的流行病,人們日益認為它會對身體、精神和情感造成可怕的影響。
我和我的病人當時都知道他將不久於人世。
不是那種會拖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瀕死狀態。他可能會在當天死去。也可能是明天。如果不是明天,那就是後天。我應該電話通知某個人,某個他想見到的人嗎?
這樣一個人不存在,他告訴我。沒有直系親屬。也沒有親密的朋友。他或許在南部有一個侄女,但他們好多年都沒交談過了。
在我看來,唯有他的孤獨所帶來的傷感,能壓過他的死亡所帶來的傷感。
每一天,我都會在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看到這類情況的種種版本:一個年輕的男人在竭力對抗毒癮之際遭到友人的拋棄;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靠茶和烤麵包片度日,再也不能清理她那雜亂的公寓。在這些時刻,唯一一件比承受嚴重病痛更糟糕的事情,似乎就是獨自承受嚴重的病痛。
社交孤立是一種不斷升級的流行病——人們日益認為它會對身體、精神和情感造成可怕的影響。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說自己感到孤獨的美國成人的比例已經從20%上升到40%,整整多了一倍。
65歲以上的美國老人約有三分之一獨自居住,85歲以上者則有一半是如此。健康狀況差的人——尤其是有焦慮、抑鬱等情緒病的人——更有可能感到孤獨。想要談論重要的個人事務時,沒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最不可能找到傾吐對象。
一系列新研究表明,社會隔離對我們有害無益。社會交往較少的人睡眠模式會紊亂,免疫系統會發生變化,更容易出現炎症反應,體內壓力荷爾蒙的水平也更高。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孤獨會讓罹患心臟病和發生中風的風險分別增加29%和32%。
對來自70項研究和340萬人的數據進行了匯總的一項分析發現,處於社交孤立狀態的個人在接下來的7年內死亡的風險比普通人高30%,這種效應在中年人身上最為突出。
孤獨可能會讓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有所加快,孤立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比交際廣泛者多出一倍。這些影響的種子可以在很早的時候種下:即使調整了其他因素,處於社交孤立狀態的孩子在20年後的健康狀況也非常差。所有這些都表明,與肥胖、吸煙一樣,孤獨是導致早亡的重要風險因素。
關於社交孤立的事實證據頗為清晰。但人們對於該如何應對社交孤立還不甚瞭然。
孤獨是一個尤為棘手的問題,因為承認並宣示我們的孤獨會讓我們深深地感到羞恥。承認我們是孤獨的,就好像是承認我們在生活的某些最基本的方面遭遇了失敗:歸屬感,愛,依戀。它會觸及我們想要保全臉面的本能,從而讓求助變得更加困難。
在假期照顧住院治療的患者時,我對這一點看得尤為清楚。有些患者待在一個親友也沒有的房間裡打著點滴——壁掛式電視上放映的歡快的聖誕電影,尤為突顯了他們的孤獨。此外,不論住院與否,很多人都表示,他們在假期會感到更孤獨、更沮喪、更不滿。
新研究顯示,孤獨不一定是社交技巧糟糕、社會支持缺失的結果,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對社交提示不同尋常的敏感引發。孤獨的人更有可能對模糊的社交提示做出負面解讀,並進入一種自我保護的思維模式——從而讓問題變得更糟。這樣,孤獨就具有了傳染性:當一個人變得孤獨的時候,會退出自己的社交圈,導致其他人也如此行事。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學教授約翰·卡奇奧波(John Cacioppo)博士對各種應對孤獨的方法進行了測試。他經研究發現,最有效的干預以應對「非適應性社會認知」為重點——意即幫助人們重新審視他們與人互動和感知社交線索的方式。他正與美國軍方合作,研究社會認知培訓如何能夠有助於減少士兵在服役期間和退役後的孤立感。
老年人的孤獨有著不同的根源——常常是由家庭成員從家裡搬走或者親密的朋友過世引起。
專家稱,理想狀態下,鄰居和社區會密切關注這樣的老年人,並採取措施減少他們的社交孤立感。通過提供公車票折扣或者特殊交通服務,確保他們有便捷的出行方式,可以幫助他們維繫社會交往。
應該鼓勵信教的老年人繼續定期參加宗教儀式。有能力照顧小動物的人或許會享受寵物的陪伴。住在離父母或者祖父母輩很遠的地方的人,可以拜託鄰居定期查看其狀況。
但更加有組織的項目也在湧現。例如,帕洛·奧爾圖醫療基金會(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的保羅·唐(Paul Tang)博士受人人都能有所貢獻這一理念啟發,創建了一個跨越代際的服務交換項目,名為linkAges。
項目成員可以把自己想要求得幫助的事項發到網上:學吉他,找猜字遊戲玩伴,搭車去看醫生。然後其他人可以志願貢獻自己的時間和技能來滿足這些需求,再把相應的小時數「存進銀行」,等到他們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便可以提現。
「在美國,幾乎連敲響鄰居的房門都需要一個好理由,」唐告訴我。「我們想打破這些藩籬。」
該項目目前在加利福尼亞州有數百名成員,最近收到了來自羅伯特·伍德·詹森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的一筆資助,打算向美國其他地區拓展。
「我們這些醫學界的人必須自問:我們是在控制血壓,還是在提升人們的健康狀況和幸福感?」唐說。「我認為只有做到後者才能做到前者。」
一系列研究日益表明,我們內心最深處的直覺是正確的:人與人的交往在人類的幸福感中居於核心位置。當關係變淡的時候,要靠我們所有人去維繫;當關係尚未建立的時候,要靠我們所有人去建立。
Dhruv Khullar是麻省綜合醫院的住院醫師,他也在哈佛醫學院任職。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
12/25/2016
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他並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陽光,卻在暗夜裡燃起火炬,給人們照亮道路,使他們走向黎明。
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他並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陽光,卻在暗夜裡燃起火炬,給人們照亮道路,使他們走向黎明。
中國作家 巴金
中國作家 巴金
真正充滿新發現的航程,不在於尋找新大陸,而是以不同的觀點看事情。 The real voyage of discovery consists not in seeking new lands but seeing with new eyes.
真正充滿新發現的航程,不在於尋找新大陸,而是以不同的觀點看事情。 The real voyage of discovery consists not in seeking new lands but seeing with new eyes.
法國作家 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法國作家 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2/22/2016
12/21/2016
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過去400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今天是「原住民族日」,中華民國政府第一次向原住民族道歉!總統蔡英文今天上午概述過去政權四百年來對原住民族造成的傷害,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說了十次道歉。公開道歉儀式邀請包括朝野立委等100名原住民代表參與。蔡英文強調,今天只是一個開始,「邁向和解的開始」。
蔡英文說,「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過去400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她說,現今生活周遭還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道歉,這是她今天代表政府道歉最重要的原因,把過去種種不公平視為理所當人,今天在此要扭轉這情況。
蔡英文表示,為何要向原住民道歉,「這塊土地早有人居住,有自己的生活、禮儀等等,但來了一群人,剝奪原先這群人的一切,成為異鄉人、非主流,這段歷史要正視,政府要真誠反省。
蔡英文說,不敢要求原住民族現在就原諒,光是口頭的道歉是不夠的,她也宣示正式啟動「總統府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委員會」,這是國家和原住民的對等關係。
總統致詞全文
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們憲法增修條文裡的「山胞」正式正名為「原住民」。這個正名,不僅去除了長期以來帶有歧視的稱呼,更突顯了原住民族是台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
站在這個基礎上,今天,我們要更往前踏出一步。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對於過去四百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我相信,一直到今天,在我們生活周遭裡,還是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道歉。而這個,就是今天我需要代表政府道歉的最重要原因。把過去的種種不公平視為理所當然,或者,把過去其他族群的苦痛,視為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是我今天站在這裡,企圖要改變和扭轉的第一個觀念。
讓我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為什麼要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台灣這塊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這些人原本過著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
歷史的發展是,後來的這一群人,剝奪了原先這一群人的一切。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邊緣。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正視,真相必須說出來。然後,最重要的,政府必須為這段過去真誠反省,這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
有一本書叫做「台灣通史」。它的序言的第一段提到:「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這就是典型的漢人史觀。原住民族,早在幾千年前,就在這塊土地上,有豐富的文化和智慧,代代相傳。不過,我們只會用強勢族群的角度來書寫歷史,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台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依傳統慣習維繫部落的秩序,並以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但是,在現代國家體制建立的過程中,原住民族對自身事務失去自決、自治的權利。傳統社會組織瓦解,民族集體權利也不被承認。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本來有他們的母語,歷經日本時代的同化和皇民化政策,以及1945年之後,政府禁止說族語,導致原住民族語言嚴重流失。絕大多數的平埔族語言已經消失。歷來的政府,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維護不夠積極,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當年,政府在雅美族(達悟族)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核廢料存置在蘭嶼。蘭嶼的族人承受核廢料的傷害。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雅美族(達悟族)人道歉。
自外來者進入台灣以來,居住在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首當其衝。歷來統治者消除平埔族群個人及民族身分,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平埔族群道歉。
民主轉型後,國家曾經回應原住民族運動的訴求。政府做過一些承諾、也做過一些努力。我們有相當進步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不過,這部法律,並沒有獲得政府機關的普遍重視。我們做得不夠快、不夠全面、不夠完善。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台灣號稱「多元文化」的社會。但是,一直到今天,原住民族在健康、教育、經濟生活、政治參與等許多層面的指標,仍然跟非原住民存在著落差。同時,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仍然沒有消失。政府做得不夠多,讓原住民族承受了一些其他族群沒有經歷過、感受過的痛苦和挫折。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我們不夠努力,而且世世代代,都未能及早發現我們不夠努力,才會讓各位身上的苦,一直持續到今天。真的很抱歉。
今天的道歉,雖然遲到了非常久,卻是一個開始。我不期望四百年來原住民族承受的苦難傷害,會只因為一篇文稿、一句道歉而弭平。但是,我由衷地期待,今天的道歉,是這個國家內部所有人邁向和解的開始。
請容我用一個原住民族的智慧,來說明今天的場合。在泰雅族的語言裡,「真相」,叫做 Balay。而「和解」叫做Sbalay,也就是在Balay之前加一個S的音。真相與和解,其實是兩個相關的概念。換句話說,真正的和解,只有透過誠懇面對真相,才有可能達成。
在原住民族的文化裡,當有人得罪了部落裡的其他人,有意想要和解的時候,長老會把加害者和被害者,都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不是直接道歉,而是每個人都坦誠地,講出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個說出真相的過程結束之後,長老會要大家一起喝一杯,讓過去的,真的過去。這就是Sbalay。
我期待今天這個場合,就是一個政府和原住民族之間的Sbalay。我把過去的錯誤,過去的真相,竭盡所能、毫無保留地講出來。等一下,原住民族的朋友,也會說出想法。我不敢要求各位現在就原諒,但是,我懇請大家保持希望,過去的錯誤絕不會重複,這個國家,有朝一日,可以真正走向和解。
今天只是一個開始,會不會和解的責任,不在原住民族及平埔族群身上,而在政府身上。我知道,光是口頭的道歉是不夠的,政府從現在開始,為原住民族所做的一切,將是這個國家是否真正能夠和解的關鍵。
我要在此正式宣布,總統府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我會以國家元首的身分,親自擔任召集人,與各族代表共同追求歷史正義,也會對等地協商這個國家往後的政策方向。
我要強調,總統府的委員會,最高度重視的,是國家和原住民族的對等關係。各族代表的產生,包括平埔族群,都會以民族和部落的共識為基礎。這個機制,將會是一個原住民族集體決策的機制,可以把族人的心聲真正傳達出來。
另外,我也會要求行政院定期召開「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委員會中所形成的政策共識,未來的政府,會在院的層級,來協調及處理相關事務。這些事務包括歷史記憶的追尋、原住民族自治的推動、經濟的公平發展、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健康的保障,以及都市族人權益的維護等等。
對於現代法律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我們要建立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透過制度化的設計,來緩和原住民族傳統慣習和現行國家法律規範之間,日益頻繁的衝突。
我會要求相關部門,立刻著手整理,原住民族因為傳統習俗,在傳統領域內,基於非交易的需要,狩獵非保育類動物,而遭受起訴與判刑的案例。針對這些案例,我們來研議解決的方案。
我也會要求相關部門,針對核廢料儲存在蘭嶼的相關決策經過,提出真相調查報告。在核廢料尚未最終處置之前,給予雅美族(達悟族)人適當的補償。
同時,在尊重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承認身分的原則下,我們將會在九月三十日之前,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
今年的十一月一日,我們會開始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部落公法人的制度,我們已經推動上路,未來,原住民族自治的理想,將會一步一步落實。我們會加快腳步,將原住民族最重視的「原住民族自治法」、「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等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
今天下午,我們就要召開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在會議中,政府會有更多政策的說明。以後每一年的八月一日,行政院都會向全國人民報告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執行進度。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達成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並建立原住民族的自治基礎,就是政府原住民族政策上的三大目標。
我要邀請在場的、在電視及網路轉播前的全體原住民族朋友們,一起來當見證人。我邀請大家來監督,而不是來背書。請族人朋友們用力鞭策、指教,讓政府實現承諾,真正改進過往的錯誤。
我感謝所有的原住民族朋友,是你們提醒了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腳踏的土地,以及古老的傳統,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這些價值,應該給予它尊嚴。
未來,我們會透過政策的推動,讓下一代的族人、讓世世代代的族人,以及台灣這塊土地上所有族群,都不會再失語,不會再失去記憶,更不會再與自己的文化傳統疏離,不會繼續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我請求整個社會一起努力,認識我們的歷史,認識我們的土地,也認識我們不同族群的文化。走向和解,走向共存和共榮,走向台灣新的未來。
我請求所有國人,藉著今天的機會,一起努力來打造一個正義的國家,一個真正多元而平等的國家。
謝謝大家。
蔡英文說,「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過去400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她說,現今生活周遭還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道歉,這是她今天代表政府道歉最重要的原因,把過去種種不公平視為理所當人,今天在此要扭轉這情況。
蔡英文表示,為何要向原住民道歉,「這塊土地早有人居住,有自己的生活、禮儀等等,但來了一群人,剝奪原先這群人的一切,成為異鄉人、非主流,這段歷史要正視,政府要真誠反省。
蔡英文說,不敢要求原住民族現在就原諒,光是口頭的道歉是不夠的,她也宣示正式啟動「總統府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委員會」,這是國家和原住民的對等關係。
總統致詞全文
二十二年前的今天,我們憲法增修條文裡的「山胞」正式正名為「原住民」。這個正名,不僅去除了長期以來帶有歧視的稱呼,更突顯了原住民族是台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
站在這個基礎上,今天,我們要更往前踏出一步。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對於過去四百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我相信,一直到今天,在我們生活周遭裡,還是有一些人認為不需要道歉。而這個,就是今天我需要代表政府道歉的最重要原因。把過去的種種不公平視為理所當然,或者,把過去其他族群的苦痛,視為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是我今天站在這裡,企圖要改變和扭轉的第一個觀念。
讓我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為什麼要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台灣這塊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這些人原本過著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
歷史的發展是,後來的這一群人,剝奪了原先這一群人的一切。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邊緣。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正視,真相必須說出來。然後,最重要的,政府必須為這段過去真誠反省,這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
有一本書叫做「台灣通史」。它的序言的第一段提到:「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這就是典型的漢人史觀。原住民族,早在幾千年前,就在這塊土地上,有豐富的文化和智慧,代代相傳。不過,我們只會用強勢族群的角度來書寫歷史,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台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依傳統慣習維繫部落的秩序,並以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但是,在現代國家體制建立的過程中,原住民族對自身事務失去自決、自治的權利。傳統社會組織瓦解,民族集體權利也不被承認。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族本來有他們的母語,歷經日本時代的同化和皇民化政策,以及1945年之後,政府禁止說族語,導致原住民族語言嚴重流失。絕大多數的平埔族語言已經消失。歷來的政府,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維護不夠積極,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當年,政府在雅美族(達悟族)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核廢料存置在蘭嶼。蘭嶼的族人承受核廢料的傷害。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雅美族(達悟族)人道歉。
自外來者進入台灣以來,居住在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首當其衝。歷來統治者消除平埔族群個人及民族身分,為此,我代表政府,向平埔族群道歉。
民主轉型後,國家曾經回應原住民族運動的訴求。政府做過一些承諾、也做過一些努力。我們有相當進步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不過,這部法律,並沒有獲得政府機關的普遍重視。我們做得不夠快、不夠全面、不夠完善。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台灣號稱「多元文化」的社會。但是,一直到今天,原住民族在健康、教育、經濟生活、政治參與等許多層面的指標,仍然跟非原住民存在著落差。同時,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仍然沒有消失。政府做得不夠多,讓原住民族承受了一些其他族群沒有經歷過、感受過的痛苦和挫折。為此,我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我們不夠努力,而且世世代代,都未能及早發現我們不夠努力,才會讓各位身上的苦,一直持續到今天。真的很抱歉。
今天的道歉,雖然遲到了非常久,卻是一個開始。我不期望四百年來原住民族承受的苦難傷害,會只因為一篇文稿、一句道歉而弭平。但是,我由衷地期待,今天的道歉,是這個國家內部所有人邁向和解的開始。
請容我用一個原住民族的智慧,來說明今天的場合。在泰雅族的語言裡,「真相」,叫做 Balay。而「和解」叫做Sbalay,也就是在Balay之前加一個S的音。真相與和解,其實是兩個相關的概念。換句話說,真正的和解,只有透過誠懇面對真相,才有可能達成。
在原住民族的文化裡,當有人得罪了部落裡的其他人,有意想要和解的時候,長老會把加害者和被害者,都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不是直接道歉,而是每個人都坦誠地,講出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個說出真相的過程結束之後,長老會要大家一起喝一杯,讓過去的,真的過去。這就是Sbalay。
我期待今天這個場合,就是一個政府和原住民族之間的Sbalay。我把過去的錯誤,過去的真相,竭盡所能、毫無保留地講出來。等一下,原住民族的朋友,也會說出想法。我不敢要求各位現在就原諒,但是,我懇請大家保持希望,過去的錯誤絕不會重複,這個國家,有朝一日,可以真正走向和解。
今天只是一個開始,會不會和解的責任,不在原住民族及平埔族群身上,而在政府身上。我知道,光是口頭的道歉是不夠的,政府從現在開始,為原住民族所做的一切,將是這個國家是否真正能夠和解的關鍵。
我要在此正式宣布,總統府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我會以國家元首的身分,親自擔任召集人,與各族代表共同追求歷史正義,也會對等地協商這個國家往後的政策方向。
我要強調,總統府的委員會,最高度重視的,是國家和原住民族的對等關係。各族代表的產生,包括平埔族群,都會以民族和部落的共識為基礎。這個機制,將會是一個原住民族集體決策的機制,可以把族人的心聲真正傳達出來。
另外,我也會要求行政院定期召開「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委員會中所形成的政策共識,未來的政府,會在院的層級,來協調及處理相關事務。這些事務包括歷史記憶的追尋、原住民族自治的推動、經濟的公平發展、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健康的保障,以及都市族人權益的維護等等。
對於現代法律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我們要建立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透過制度化的設計,來緩和原住民族傳統慣習和現行國家法律規範之間,日益頻繁的衝突。
我會要求相關部門,立刻著手整理,原住民族因為傳統習俗,在傳統領域內,基於非交易的需要,狩獵非保育類動物,而遭受起訴與判刑的案例。針對這些案例,我們來研議解決的方案。
我也會要求相關部門,針對核廢料儲存在蘭嶼的相關決策經過,提出真相調查報告。在核廢料尚未最終處置之前,給予雅美族(達悟族)人適當的補償。
同時,在尊重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承認身分的原則下,我們將會在九月三十日之前,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
今年的十一月一日,我們會開始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部落公法人的制度,我們已經推動上路,未來,原住民族自治的理想,將會一步一步落實。我們會加快腳步,將原住民族最重視的「原住民族自治法」、「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等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
今天下午,我們就要召開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在會議中,政府會有更多政策的說明。以後每一年的八月一日,行政院都會向全國人民報告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的執行進度。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達成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並建立原住民族的自治基礎,就是政府原住民族政策上的三大目標。
我要邀請在場的、在電視及網路轉播前的全體原住民族朋友們,一起來當見證人。我邀請大家來監督,而不是來背書。請族人朋友們用力鞭策、指教,讓政府實現承諾,真正改進過往的錯誤。
我感謝所有的原住民族朋友,是你們提醒了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腳踏的土地,以及古老的傳統,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這些價值,應該給予它尊嚴。
未來,我們會透過政策的推動,讓下一代的族人、讓世世代代的族人,以及台灣這塊土地上所有族群,都不會再失語,不會再失去記憶,更不會再與自己的文化傳統疏離,不會繼續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我請求整個社會一起努力,認識我們的歷史,認識我們的土地,也認識我們不同族群的文化。走向和解,走向共存和共榮,走向台灣新的未來。
我請求所有國人,藉著今天的機會,一起努力來打造一個正義的國家,一個真正多元而平等的國家。
謝謝大家。
12/19/2016
最強大的兩大戰士就是耐心與時間。 The two most powerful warriors are patience and time.
最強大的兩大戰士就是耐心與時間。 The two most powerful warriors are patience and time.
俄國文豪 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俄國文豪 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美必須以高尚的道德為根基,才是「真善之美」。沒有道德的美,就像花瓶裡的花,很快就枯謝。
美必須以高尚的道德為根基,才是「真善之美」。沒有道德的美,就像花瓶裡的花,很快就枯謝。
佛陀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淨空法師
佛陀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淨空法師
別以收成,而是播下的種子,來評價你的每一天。 Don’t judge each day by the harvest you reap but by the seeds you plant.
別以收成,而是播下的種子,來評價你的每一天。 Don’t judge each day by the harvest you reap but by the seeds you plant.
《金銀島》作者 羅伯路易斯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金銀島》作者 羅伯路易斯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你的任務不是預知未來,而是造就未來。Your task is not to foresee the future,but to enable it.
你的任務不是預知未來,而是造就未來。Your task is not to foresee the future,but to enable it.
《小王子》作者聖修柏里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小王子》作者聖修柏里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我們如果沒有和平,只因為我們忘記屬於彼此。 If we have no peace, it is because we have forgotten that we belong to each other.
我們如果沒有和平,只因為我們忘記屬於彼此。 If we have no peace, it is because we have forgotten that we belong to each other.
天主教聖人 德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天主教聖人 德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大河就是大河
龍應台
在港大演講“一首歌,一個時代”之前,我特別對身邊台灣和香港朋友們做了“微調查”,問他們:“你的啟蒙歌是什麽?” “啟蒙”,不一定得是兒時聽到學到的歌,而是,迴首想想什麽歌對你自己的成長歷程有著特別的意義。
幾乎每一個人都得認真地想一想才給得出答案。世代不同,答案不一樣。在台灣,老一輩的,也許會說出一首抗日時期的愛國歌曲,譬如《家在山那邊》或者1945年之前的一首日本民謠。年輕的有的提到像《橄欖樹》這類的校園民歌,有的提及正活躍當下的周傑倫。
香港的朋友,一番沉吟之後,往往想到的是英文歌。好幾個朋友選的都是約翰•列儂的Imagine。那充滿人道主義理想色彩的歌,感動了太多青春易感的心,而這首歌,列儂自己說,內容“幾乎就是個共產主義宣言”。
於是我最後決定,演講就從幾首歌詞內容經過多重意義轉換的外文歌曲說起。尤其是南斯拉夫電影《橋》的主題曲《啊朋友再見》,從農民的耕作民謠轉換成游擊隊歌曲,到了七十年代,透過電影的力量風靡了整個中國。
1940年代為了紀念被國民政府鎮壓而遇難的學生所寫的歌,輾轉到台灣變成了五十年代白色恐怖犧牲者步向刑場前的告別哀歌。歌曲,因為時空更替,與不同的集體記憶接軌而產生完全不同於初衷的意義,但是每一個意義都是真實的。
可容上千人的港大禮堂當天是滿座,大概一半港人,一半陸生,少許台灣人和其他地區的華人。聽眾合唱了好幾首歌,台灣人用國語合唱《綠島小夜曲》,一首包裝在愛情里的政治抗議歌;香港人用粵語合唱《友誼之光》,兩曲其實是同一首歌。當坐在第一排的周偉立教授回答說,他的啟蒙歌是《我的祖國》時,站在臺上的我,腦海如電光石火般閃過好些念頭。
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一首“紅歌”,身為大學副校長的周偉立在一千個師生面前不避諱地說自己的啟蒙歌曲是一首“紅歌”,需要勇氣。
但我欣賞他的誠實。七十年代的香港,尤其是七十年代的香港大學,所處的氛圍曾經被稱為“火紅的年代”,就如同1971年列儂發表的Imagine所傾訴的,那時的港大學生,在英國帝國統治的陰影中,是多麽憧憬那個紅色的“祖國”可以帶來公平正義和民族自尊。周偉立所說的“師兄們”,就是那“火紅的年代”里擁抱著純真信仰的一整代年輕人。他的“啟蒙”來自那個年代對理想最熱切、最激情的追求,由一首歌來代表,在他脫口而出的那一個剎那,我就懂了。
可是這首歌我沒聽過——我想聽,而且這一半陸人一半港人的場內,各自都有自己堅持的信念和立場,聽一首對方深愛但是自己不識的歌,不是最好的傾聽嗎?演講的最終目的,其實不在於講,而在於傾聽。
我的念頭全部都在一瞬間閃現:不管在本地政治正確不正確,讓我們聽聽這首歌吧。於是我當場邀請大家一起合唱。
聽眾開始唱時還有點害羞,零零落落的,但是旋律的優美有一種感染力,一會兒就唱開了。歌聲流盪,化解心中原有塊壘,坐在一旁不相識的人在唱歌時相視而笑,是多麽美好的事,我於是讓大家合唱的時間拉長一點,雖然演講時間已經所剩無幾。讓我驚訝的是,原以為大陸人之間會有代溝——也許年輕人不太會唱,但是發現年輕人一樣純熟地唱;原以為港人可能不太會,發現港人能唱的也很多。
一首歌,在不同的時空里,撞見不同的記憶,就產生不同的情愫和意義。在港大大堂里一千人坐在一起唱歌的那幾分鐘,在當下的情境里,唱的就是大河波浪,詠的就是稻花白帆,歌所帶出來的個人記憶當然不同,可能是往日初戀,可能是家國情懷,可能是某種不堪迴首,可能什麽都沒有,就是那簡單美麗的旋律;那是非常純凈的幾分鐘。
歌的意義會轉換,歌的溫柔力道強於刀劍,正好是我整個演講的核心。
有時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罷了。
在港大演講“一首歌,一個時代”之前,我特別對身邊台灣和香港朋友們做了“微調查”,問他們:“你的啟蒙歌是什麽?” “啟蒙”,不一定得是兒時聽到學到的歌,而是,迴首想想什麽歌對你自己的成長歷程有著特別的意義。
幾乎每一個人都得認真地想一想才給得出答案。世代不同,答案不一樣。在台灣,老一輩的,也許會說出一首抗日時期的愛國歌曲,譬如《家在山那邊》或者1945年之前的一首日本民謠。年輕的有的提到像《橄欖樹》這類的校園民歌,有的提及正活躍當下的周傑倫。
香港的朋友,一番沉吟之後,往往想到的是英文歌。好幾個朋友選的都是約翰•列儂的Imagine。那充滿人道主義理想色彩的歌,感動了太多青春易感的心,而這首歌,列儂自己說,內容“幾乎就是個共產主義宣言”。
於是我最後決定,演講就從幾首歌詞內容經過多重意義轉換的外文歌曲說起。尤其是南斯拉夫電影《橋》的主題曲《啊朋友再見》,從農民的耕作民謠轉換成游擊隊歌曲,到了七十年代,透過電影的力量風靡了整個中國。
1940年代為了紀念被國民政府鎮壓而遇難的學生所寫的歌,輾轉到台灣變成了五十年代白色恐怖犧牲者步向刑場前的告別哀歌。歌曲,因為時空更替,與不同的集體記憶接軌而產生完全不同於初衷的意義,但是每一個意義都是真實的。
可容上千人的港大禮堂當天是滿座,大概一半港人,一半陸生,少許台灣人和其他地區的華人。聽眾合唱了好幾首歌,台灣人用國語合唱《綠島小夜曲》,一首包裝在愛情里的政治抗議歌;香港人用粵語合唱《友誼之光》,兩曲其實是同一首歌。當坐在第一排的周偉立教授回答說,他的啟蒙歌是《我的祖國》時,站在臺上的我,腦海如電光石火般閃過好些念頭。
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一首“紅歌”,身為大學副校長的周偉立在一千個師生面前不避諱地說自己的啟蒙歌曲是一首“紅歌”,需要勇氣。
但我欣賞他的誠實。七十年代的香港,尤其是七十年代的香港大學,所處的氛圍曾經被稱為“火紅的年代”,就如同1971年列儂發表的Imagine所傾訴的,那時的港大學生,在英國帝國統治的陰影中,是多麽憧憬那個紅色的“祖國”可以帶來公平正義和民族自尊。周偉立所說的“師兄們”,就是那“火紅的年代”里擁抱著純真信仰的一整代年輕人。他的“啟蒙”來自那個年代對理想最熱切、最激情的追求,由一首歌來代表,在他脫口而出的那一個剎那,我就懂了。
可是這首歌我沒聽過——我想聽,而且這一半陸人一半港人的場內,各自都有自己堅持的信念和立場,聽一首對方深愛但是自己不識的歌,不是最好的傾聽嗎?演講的最終目的,其實不在於講,而在於傾聽。
我的念頭全部都在一瞬間閃現:不管在本地政治正確不正確,讓我們聽聽這首歌吧。於是我當場邀請大家一起合唱。
聽眾開始唱時還有點害羞,零零落落的,但是旋律的優美有一種感染力,一會兒就唱開了。歌聲流盪,化解心中原有塊壘,坐在一旁不相識的人在唱歌時相視而笑,是多麽美好的事,我於是讓大家合唱的時間拉長一點,雖然演講時間已經所剩無幾。讓我驚訝的是,原以為大陸人之間會有代溝——也許年輕人不太會唱,但是發現年輕人一樣純熟地唱;原以為港人可能不太會,發現港人能唱的也很多。
一首歌,在不同的時空里,撞見不同的記憶,就產生不同的情愫和意義。在港大大堂里一千人坐在一起唱歌的那幾分鐘,在當下的情境里,唱的就是大河波浪,詠的就是稻花白帆,歌所帶出來的個人記憶當然不同,可能是往日初戀,可能是家國情懷,可能是某種不堪迴首,可能什麽都沒有,就是那簡單美麗的旋律;那是非常純凈的幾分鐘。
歌的意義會轉換,歌的溫柔力道強於刀劍,正好是我整個演講的核心。
有時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罷了。
12/10/2016
知識還是不是力量
日本經濟新聞
很多年以前,去上海出差和幾個朋友到上海市政府拜會汪道涵先生(原上海市長),一見面,汪先生就慈眉悅目地説:「你們幾個是經濟學家,請問最近有什麼經濟學著作推薦我學習學習?關於經濟學研究有什麼新的動向?」那時汪先生已經從海協會會長退下,在家療養,可是求知欲遠遠比一般年輕人旺盛。
在日本的諸多城市當中,我比較不太喜歡的是大阪這個城市,他們見面打招呼喜歡説「賺了嗎?」這是一座商人氣息很濃的城市,上海也是商人氣息很濃的城市,商人氣息濃的城市不僅僅因為求知的人少,而且因為我本身就不喜歡商人,白居易説:商人重利輕別離。
説實話,我自己當年到日本留學,讓我興奮的是日本很早就把中國和歐洲的全套的歷史、哲學和文學的著作都不加刪節地翻譯成了日語。而日本的所有的圖書館都是對所有人開放的。小的時候,大喇叭裏經常高喊批判一個叫孟德斯鳩的人。我壓根不知道這個姓孟的何許人也,所以也就沒往心裏去,簡單的説,跟我沒關係。
到日本留學讀研究生的時候,讀到《法的精神》,我太震驚了,人類文明的精華;後來,又去讀托克威爾的《大革命與舊體制》,一連讀了三遍。我不得不説,文革時的中國人在人類文明面前太傲慢了,傲慢到無知,亦或可是説因為無知才傲慢。
我反覆説,我不和商人打交道,同時也不和官員交朋友。很多時候,權力比金錢更糟糕,因為權力很容易地就把人變成了魔鬼。熟悉官場的人都知道,那裏面充斥著無知、霸道、蠻橫。在官場上道理總是屬於權力最大的那個人的。更要命的是,今天的中國,權力欲和金錢欲牢牢的交織在一起了,社會的價值觀被深深地扭曲。
在國內的一家商場裏等電梯,旁邊走過來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談戀愛的話題居然是利潤和成本,還有條件。後來我問一個身邊的年輕朋友:「現在還有沒有為了愛情結婚的?」他説:「沒有。」這種對話也許有點極端,但應該反應了今天中國社會的現實。不是為了愛情結婚,那就不能叫談戀愛,應該叫談條件結婚。
幾年前央視記者在大街上採訪,問人家:「你幸福嗎?」被吐槽。今天的中國人考慮的不是幸福不幸福,而是不要落伍。在中國攀比一直是推動經濟泡沫的動力,而中國人的攀比心理愈演愈烈,比收入、比住房、比官位······。中國的家長喜歡説:「我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中國的孩子從很小就被教育和灌輸去和別人鬥。
我去過很多國家,在那裏看到的孩子,大多數享受著他們的童真和快樂。有一次問一個參加奧數的北京男孩:「你抓過蛐蛐嗎?」他的回答是:「叔叔,那是什麼?」今天的孩子的童年太蒼白了,沒有一點精彩。
我不明白的是,一個不重視知識的民族,為什麼還非要去爭一張文憑。有朋友告訴我:「今天的中國人情商太低」。那,我要問:「今天的中國人智商高嗎?」我看過一個統計,13億6000萬中國人每年人均讀書0.26本。如果這個統計是真的,那就太恐怖了。
中國的官員通常喜歡在外國人面前誇口:「中國是文明古國」。這些官員説的真好,中國的確是文明古國,但今天的中國很難説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要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家首先要全民重視知識。
柯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成功沒有秘訣,而是準備、努力工作、從錯誤中學習的結果。 There are no secrets to success. It is the result of preparation, hard work, 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
成功沒有秘訣,而是準備、努力工作、從錯誤中學習的結果。 There are no secrets to success. It is the result of preparation, hard work, 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
美國前國務卿 鮑爾 Colin Powell
美國前國務卿 鮑爾 Colin Powell
教育就是學習你甚至都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Education is learning what you didn’t even know you didn’t know.
教育就是學習你甚至都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Education is learning what you didn’t even know you didn’t know.
美國歷史學家 伯斯汀 Daniel J. Boorstin
美國歷史學家 伯斯汀 Daniel J. Boorstin
12/01/2016
好的行為為自己帶來力量,同時鼓舞他人也有好行為。 Good actions give strength to ourselves and inspire good actions in others.
好的行為為自己帶來力量,同時鼓舞他人也有好行為。 Good actions give strength to ourselves and inspire good actions in others.
古希臘哲學家 柏拉圖 Plato
古希臘哲學家 柏拉圖 Plato
11/30/2016
在愛之中總有些瘋狂,而在瘋狂之中總有些理智存在。There is always some madness in love. But there is also always some reason in madness.
在愛之中總有些瘋狂,而在瘋狂之中總有些理智存在。There is always some madness in love. But there is also always some reason in madness.
德國哲學家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德國哲學家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1/27/2016
翡冷翠在下雨
車抵翡冷翠時,正下著雨。帶一絲寒意的微雨,使整個翡冷翠的古老屋宇和曲折巷道都蒙上一層幽黯與晦澀,教人不禁興起思古之幽情。
這種雨,不大可也不小,有些兒令人不知所措。若要打傘,未免顯得造作而且不夠瀟灑;若收起了傘,不一會兒功夫頭髮和肩上都會淋濕,只好豎起外套的衣領了。
從豎起的衣領側頭向右方看。那是阿諾河,河面上也是一片濛濛的景象,在那濛濛之中橫亙著一座石橋,據說是二次大戰時少數倖免於炮難的橋。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的話,那一座橋和橋旁的街道,或即是但丁佇立癡望那位無比榮美的琵亞特麗切的遺跡吧。
就是這種歷史的聯想,文學藝術的聯想,使人不得不格外小心謹慎步履,豈單只是害怕雨水路滑而已。
翡冷翠狹窄的街道真的就在腳下了。前此只是從歷史的記述和別人的詩文中想像的這個城市,而今如此灰黯卻又鮮明地呈現在眼前。舉目四望,盡是繁密排列的古老房屋。當然,其中許多建築物幾度經歷天災兵禍的毀壞而又修復,不可能是十六世紀的原來面貌了。可是洪水氾濫過雨露浸蝕過,畢竟整座城都透露著一種蒼老的氣息。
蒼老,但是精緻,這是翡冷翠的建築物給人的印象。譬如說百花聖母瑪利亞教堂四周圍無數的大理石像,以及不留一點空隙的精雕細琢的圖紋,如何來形容才恰當呢?也許只能說「嘆為觀止」,但「嘆為觀止」四個字終嫌抽象,除非你親自瞻仰過,這個抽象的形容詞才始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牢牢保留在記憶裏。諺云「海枯石爛」,石以其不易爛,所以喻堅固不變。但翡冷翠多雨,使大理石的精緻建築物轉為黯淡。為此,每四年就得清潔修護全城的藝術殿堂。翡冷翠的祖先們藉大理石展現了他們的天才光芒,翡冷翠的子孫們便有責任辛勤的維護,使那光芒永照人寰。
地靈人傑,大理石是這個國家的特產,也是這個都城的榮耀根源。提到大理。石,如何能不聯想到米蓋蘭基羅?他的大衛王像栩栩如生巍巍地站在那裏。鬼斧神工的鑿痕,使人望而屏息。炯炯的眼神自白色的大理石後逼視著遠處的甚麼地方,結實有力的肌肉和手腳,甚至筋脈浮突都似乎蘊含著生命,大衛王就是這個樣子的,你相信。他果真是這個樣子嗎?其實是造像的藝術家告訴你,大衛王應該是這個模樣。米蓋蘭基羅曾經對出錢請他雕像的人說過:肉體會腐爛,印象會模糊,千百年後誰知道像不像其人,世人寧信我的雕像是真實的。傳說這位翡冷翠籍的藝術大師並不高大魁梧,他比人們心目中想像的矮得多,也醜得多。但矮和醜又有甚麼關係?正如他自己所說的,肉體形象都不可能永存,而今我們並不關懷他生前美醜的問題,只見一座座的大理石雕像屹立處處,儘管有的斷了手缺了腿,甚至有些連頭部也不知去向,但那也沒有關係,因為米蓋爾基羅已經在他的作品裏不朽了。
翡冷翠其實是因為人傑而致地靈。聖十字教堂可謂「翡冷翠的西敏寺」。這裡面安息著許多位藝術大師和其他卓越的人物。前面是但丁的雕像,他削瘦的臉上有一隻鷹勾鼻子,眼神憂傷而敏銳。雖然他的遺骸並不在此地,翡冷翠的人堅持要給這位偉大的詩人一席之地。至於米蓋爾基羅,翡冷翠的人當然要讓他安葬於此。他生前雕琢過無數的大理石像,死後其門徒也為他造了一個大理石像紀念,旁有三座女性石像,分別象徵看其人一生的三大成就:建築、雕刻與繪畫。天文學家伽利略的墓像與這位藝術家遙遙相望,靜立在大廳的對面,而伽利略注視的方向正是音樂家羅西尼石像的位置。其他哲人和政治家則又各據一隅。虔誠巡禮一番後,如同沐浴在人類的智慧餘澤之中。
翡冷翠稱為文藝復興搖籃之地,即因這個地方人文薈萃,人才輩出;然而天才倘無人賞識提攜,生活不得保障,便無由安心創作,則才智亦恐難發揮。從這個觀點上看,翡冷翠的梅迭契家族委實功德無量。這個家族富貴、有權勢,而又好藝術。許多翡冷翠當地及義大利其他地方的文人藝術家都受過他們的禮遇,如但丁、達文奇、米蓋蘭基羅和拉斐爾等人,都先後出入過其門庭。當時梅迭契一族顯赫無匹敵,但他們愛好文藝的傳統,終於使人才集中,而這個城市也就成為全義大利最具藝術氣息的重鎮了。然而,天下的威勢也沒有永不衰竭的,傳十三代後,梅迭契家族終於沒落;今天我們只能從其家族的私人教堂之輝煌遺跡憑弔想像一斑而邑。
梅迭契家族的私人教堂在曲折狹隘的巷道內。路面凹凸不平,街道兩旁盡是古舊的民房,樓下的部分多數已改成商店或餐廳。若要訪古,卻得先走經過這些現代裝飾的櫥窗和招牌前。雨水淋濕了光可鑑人的大玻璃窗和門扉,與土灰色斑斑駁駁的牆,及濕漉漉蒼老的石板路,構成有趣的對比。
古代的貴族自有其表現財富、顯耀威勢的具體辦法。看那些由各種不同質地與彩色排成的圖案與家徽,威尼斯以嵌玻璃的手藝著稱,而梅迭契家的教堂卻以大理石和花崗石取代了玻璃,其別出心裁,匠心獨運即在這一層區別上。當然這個教堂裏也少不了大理石雕像點綴空間,褪色的壁畫和頂畫也包圍了四周。在這裏,藝術的創作已經和宗教的崇敬、權勢的襯托,融和為一體;或許,這也正是藝術作品得以流傳的一種安全保障。不過,究竟私人教堂格局小,過多的裝飾反而減卻肅穆的宗教氣氛。這一點,恐怕是富貴的梅迭契家族建堂時始料未及的呢?
步出這座小型教堂,暮色已乘細細的雨絲自四面八方圍攏來。店鋪的燈光都亮起,招牌的霓虹燈也閃耀著。遊客的思古幽情未醒,街上行人卻正匆匆趕步,路旁賣明信片和土產的攤販也陸續在收理東西準備回家。
「生為翡冷翠的人,你一定很驕傲吧?」我禁不住這樣問那位中年的導遊者。
「我當然是很高興做一個翡冷翠的人啦。但是,說實在的,我可沒有天天生活在感動之中。人總是要顧及現實的。」最後那句話,他壓低了嗓門說。
這時,有鐘聲傳來。發自遠方近方、大大小小各寺院鐘樓的鐘聲齊響。每一個行人都習償地看一看自己的手錶。
「請對時吧。這是五點半的鐘聲。」導遊者附帶加了一句說明。
我也看了看手錶。一點三十分,這是臺北的時間。有一滴雨落在錶面上。
寫於68年12月,選自林文月,《遙遠》(台北:洪範,1981)
這種雨,不大可也不小,有些兒令人不知所措。若要打傘,未免顯得造作而且不夠瀟灑;若收起了傘,不一會兒功夫頭髮和肩上都會淋濕,只好豎起外套的衣領了。
從豎起的衣領側頭向右方看。那是阿諾河,河面上也是一片濛濛的景象,在那濛濛之中橫亙著一座石橋,據說是二次大戰時少數倖免於炮難的橋。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的話,那一座橋和橋旁的街道,或即是但丁佇立癡望那位無比榮美的琵亞特麗切的遺跡吧。
就是這種歷史的聯想,文學藝術的聯想,使人不得不格外小心謹慎步履,豈單只是害怕雨水路滑而已。
翡冷翠狹窄的街道真的就在腳下了。前此只是從歷史的記述和別人的詩文中想像的這個城市,而今如此灰黯卻又鮮明地呈現在眼前。舉目四望,盡是繁密排列的古老房屋。當然,其中許多建築物幾度經歷天災兵禍的毀壞而又修復,不可能是十六世紀的原來面貌了。可是洪水氾濫過雨露浸蝕過,畢竟整座城都透露著一種蒼老的氣息。
蒼老,但是精緻,這是翡冷翠的建築物給人的印象。譬如說百花聖母瑪利亞教堂四周圍無數的大理石像,以及不留一點空隙的精雕細琢的圖紋,如何來形容才恰當呢?也許只能說「嘆為觀止」,但「嘆為觀止」四個字終嫌抽象,除非你親自瞻仰過,這個抽象的形容詞才始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牢牢保留在記憶裏。諺云「海枯石爛」,石以其不易爛,所以喻堅固不變。但翡冷翠多雨,使大理石的精緻建築物轉為黯淡。為此,每四年就得清潔修護全城的藝術殿堂。翡冷翠的祖先們藉大理石展現了他們的天才光芒,翡冷翠的子孫們便有責任辛勤的維護,使那光芒永照人寰。
地靈人傑,大理石是這個國家的特產,也是這個都城的榮耀根源。提到大理。石,如何能不聯想到米蓋蘭基羅?他的大衛王像栩栩如生巍巍地站在那裏。鬼斧神工的鑿痕,使人望而屏息。炯炯的眼神自白色的大理石後逼視著遠處的甚麼地方,結實有力的肌肉和手腳,甚至筋脈浮突都似乎蘊含著生命,大衛王就是這個樣子的,你相信。他果真是這個樣子嗎?其實是造像的藝術家告訴你,大衛王應該是這個模樣。米蓋蘭基羅曾經對出錢請他雕像的人說過:肉體會腐爛,印象會模糊,千百年後誰知道像不像其人,世人寧信我的雕像是真實的。傳說這位翡冷翠籍的藝術大師並不高大魁梧,他比人們心目中想像的矮得多,也醜得多。但矮和醜又有甚麼關係?正如他自己所說的,肉體形象都不可能永存,而今我們並不關懷他生前美醜的問題,只見一座座的大理石雕像屹立處處,儘管有的斷了手缺了腿,甚至有些連頭部也不知去向,但那也沒有關係,因為米蓋爾基羅已經在他的作品裏不朽了。
翡冷翠其實是因為人傑而致地靈。聖十字教堂可謂「翡冷翠的西敏寺」。這裡面安息著許多位藝術大師和其他卓越的人物。前面是但丁的雕像,他削瘦的臉上有一隻鷹勾鼻子,眼神憂傷而敏銳。雖然他的遺骸並不在此地,翡冷翠的人堅持要給這位偉大的詩人一席之地。至於米蓋爾基羅,翡冷翠的人當然要讓他安葬於此。他生前雕琢過無數的大理石像,死後其門徒也為他造了一個大理石像紀念,旁有三座女性石像,分別象徵看其人一生的三大成就:建築、雕刻與繪畫。天文學家伽利略的墓像與這位藝術家遙遙相望,靜立在大廳的對面,而伽利略注視的方向正是音樂家羅西尼石像的位置。其他哲人和政治家則又各據一隅。虔誠巡禮一番後,如同沐浴在人類的智慧餘澤之中。
翡冷翠稱為文藝復興搖籃之地,即因這個地方人文薈萃,人才輩出;然而天才倘無人賞識提攜,生活不得保障,便無由安心創作,則才智亦恐難發揮。從這個觀點上看,翡冷翠的梅迭契家族委實功德無量。這個家族富貴、有權勢,而又好藝術。許多翡冷翠當地及義大利其他地方的文人藝術家都受過他們的禮遇,如但丁、達文奇、米蓋蘭基羅和拉斐爾等人,都先後出入過其門庭。當時梅迭契一族顯赫無匹敵,但他們愛好文藝的傳統,終於使人才集中,而這個城市也就成為全義大利最具藝術氣息的重鎮了。然而,天下的威勢也沒有永不衰竭的,傳十三代後,梅迭契家族終於沒落;今天我們只能從其家族的私人教堂之輝煌遺跡憑弔想像一斑而邑。
梅迭契家族的私人教堂在曲折狹隘的巷道內。路面凹凸不平,街道兩旁盡是古舊的民房,樓下的部分多數已改成商店或餐廳。若要訪古,卻得先走經過這些現代裝飾的櫥窗和招牌前。雨水淋濕了光可鑑人的大玻璃窗和門扉,與土灰色斑斑駁駁的牆,及濕漉漉蒼老的石板路,構成有趣的對比。
古代的貴族自有其表現財富、顯耀威勢的具體辦法。看那些由各種不同質地與彩色排成的圖案與家徽,威尼斯以嵌玻璃的手藝著稱,而梅迭契家的教堂卻以大理石和花崗石取代了玻璃,其別出心裁,匠心獨運即在這一層區別上。當然這個教堂裏也少不了大理石雕像點綴空間,褪色的壁畫和頂畫也包圍了四周。在這裏,藝術的創作已經和宗教的崇敬、權勢的襯托,融和為一體;或許,這也正是藝術作品得以流傳的一種安全保障。不過,究竟私人教堂格局小,過多的裝飾反而減卻肅穆的宗教氣氛。這一點,恐怕是富貴的梅迭契家族建堂時始料未及的呢?
步出這座小型教堂,暮色已乘細細的雨絲自四面八方圍攏來。店鋪的燈光都亮起,招牌的霓虹燈也閃耀著。遊客的思古幽情未醒,街上行人卻正匆匆趕步,路旁賣明信片和土產的攤販也陸續在收理東西準備回家。
「生為翡冷翠的人,你一定很驕傲吧?」我禁不住這樣問那位中年的導遊者。
「我當然是很高興做一個翡冷翠的人啦。但是,說實在的,我可沒有天天生活在感動之中。人總是要顧及現實的。」最後那句話,他壓低了嗓門說。
這時,有鐘聲傳來。發自遠方近方、大大小小各寺院鐘樓的鐘聲齊響。每一個行人都習償地看一看自己的手錶。
「請對時吧。這是五點半的鐘聲。」導遊者附帶加了一句說明。
我也看了看手錶。一點三十分,這是臺北的時間。有一滴雨落在錶面上。
寫於68年12月,選自林文月,《遙遠》(台北:洪範,1981)
11/26/2016
訊息
朵朵
上帝常常有許多話要告訴你,這個世界充滿了天使的訊息,但當你的內心充滿喧囂時,你什麼也聽不到,唯有靜默下來,你才能心領神會。
就像你日日經過那個牆角,從未注意那裡有一株小草花,某天在那個牆角停下來 凝神細看,才發現那株小草花是如此精緻美麗,而且她努力生長的姿態瞬間帶給了你某種領悟與勇氣。
緩慢下來,安靜下來。親愛的,別錯過了許多上天要給你的訊息。
上帝常常有許多話要告訴你,這個世界充滿了天使的訊息,但當你的內心充滿喧囂時,你什麼也聽不到,唯有靜默下來,你才能心領神會。
就像你日日經過那個牆角,從未注意那裡有一株小草花,某天在那個牆角停下來 凝神細看,才發現那株小草花是如此精緻美麗,而且她努力生長的姿態瞬間帶給了你某種領悟與勇氣。
緩慢下來,安靜下來。親愛的,別錯過了許多上天要給你的訊息。
人生護理站 無可奈何的人生
謝佳真
那是我仍是菜鳥護士時的事,我仍記得第一天到病房報到所見到的一幕,護理長親自餵食失明的精神科患者吃飯,攙扶著他一步步慢慢走著,抓著伯伯的手去觸摸病房的床椅,教伯伯認識病房的環境。
那是一個年邁的伯伯,雙眼看不見,子女對他棄之不顧,獨居的他不久後罹患了思覺失調症,拒食照服員幫他準備的便當,後因在家中自殺未遂而被強制住院治療。住院後伯伯仍對護理人員有很強烈的敵意,認為我們想加害於他,而後護理長開始一口口餵他吃飯,為了讓伯伯乖乖吃飯,我們亦仿效護理長的做法,也安撫著伯伯,一口口餵他吃飯。有一天,他終於開口對我們說:「護士小姐,謝謝妳們的照顧,在病房竟然比在家裡溫暖。」
其實伯伯的學歷很高,家境也相當富裕,栽培自己的兒女到大學畢業後,各自都相當有成就的兒女們,回家探望他和太太竟只是為了向他們借錢,後來太太去世了,財產幾乎都留給兒女,這時兒女竟然也都不要他了。衰老的身軀和失落的心靈使伯伯的獨居生活失色無奈,不久前因為一場無預警的跌撞,讓他失去了視力,更有輕生的念頭,餘生也只能在病房裡度過了。
伯伯要轉慢性病房的那日,我走進伯伯的病室為他量最後一次血壓,他握著我的手問我:「請問妳姓什麼?」
「伯伯,我姓謝。」
「謝小姐,謝謝妳這麼照顧我。」
我緊緊握住伯伯的手,那雙充滿著歲月痕跡的粗糙雙手,除了佈滿厚繭和皺褶,更寫著他一生的辛酸和無奈。我看見他的淚水緩緩流下,滴在我們緊握的手上。從那時開始,我就知道護理是我一生的志業。
那是我仍是菜鳥護士時的事,我仍記得第一天到病房報到所見到的一幕,護理長親自餵食失明的精神科患者吃飯,攙扶著他一步步慢慢走著,抓著伯伯的手去觸摸病房的床椅,教伯伯認識病房的環境。
那是一個年邁的伯伯,雙眼看不見,子女對他棄之不顧,獨居的他不久後罹患了思覺失調症,拒食照服員幫他準備的便當,後因在家中自殺未遂而被強制住院治療。住院後伯伯仍對護理人員有很強烈的敵意,認為我們想加害於他,而後護理長開始一口口餵他吃飯,為了讓伯伯乖乖吃飯,我們亦仿效護理長的做法,也安撫著伯伯,一口口餵他吃飯。有一天,他終於開口對我們說:「護士小姐,謝謝妳們的照顧,在病房竟然比在家裡溫暖。」
其實伯伯的學歷很高,家境也相當富裕,栽培自己的兒女到大學畢業後,各自都相當有成就的兒女們,回家探望他和太太竟只是為了向他們借錢,後來太太去世了,財產幾乎都留給兒女,這時兒女竟然也都不要他了。衰老的身軀和失落的心靈使伯伯的獨居生活失色無奈,不久前因為一場無預警的跌撞,讓他失去了視力,更有輕生的念頭,餘生也只能在病房裡度過了。
伯伯要轉慢性病房的那日,我走進伯伯的病室為他量最後一次血壓,他握著我的手問我:「請問妳姓什麼?」
「伯伯,我姓謝。」
「謝小姐,謝謝妳這麼照顧我。」
我緊緊握住伯伯的手,那雙充滿著歲月痕跡的粗糙雙手,除了佈滿厚繭和皺褶,更寫著他一生的辛酸和無奈。我看見他的淚水緩緩流下,滴在我們緊握的手上。從那時開始,我就知道護理是我一生的志業。
魚不需要爬樹
朵朵
「每個生命都是天才。然而,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評價一條魚有多少才幹,這條魚終其一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愛因斯坦曾經這麼說過。
你是否也曾經用爬樹的能力來要求像魚一樣的自己?是否聽信了別人對你任意的評價?是否因此自信喪失以致在暗夜裡失落神傷?
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魚不需要爬樹,鳥不需要游泳,你也不需要和任何人做比較。
與其以別人為標準,親愛的,不如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每個生命都是天才。然而,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評價一條魚有多少才幹,這條魚終其一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愛因斯坦曾經這麼說過。
你是否也曾經用爬樹的能力來要求像魚一樣的自己?是否聽信了別人對你任意的評價?是否因此自信喪失以致在暗夜裡失落神傷?
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魚不需要爬樹,鳥不需要游泳,你也不需要和任何人做比較。
與其以別人為標準,親愛的,不如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漂泊記事
郭梅霞
民國六十年代,鐵路尚未電氣化,由於外地求學,我常揹著背包立在人潮擁擠車廂,隨著火車行走軌道震動搖晃。溽暑盛夏,人人汗珠如雨,順著頭皮蜿蜒溜下,車廂內各種氣味蒸騰瀰漫,尿臊、汗臭、菸味,五味雜陳燻得一群人如廁內之蛆不住蠕動。
偶爾,也有人少時,乘客零落散置各方座位,共同品嘗寂靜味道,空盪車廂內只有饒舌空氣呶呶不休,看著民雄、田中、彰化……,一站接著一站,人上人下,人下人上,直達鐵軌終點。
迥異於白日的生龍活虎,厚重夜色包裹下的夜車,是一個個疲憊遲鈍的心靈,昏昏沈睡的臉上猶帶著白日倦容,白日未解難題也一一爬上他們鎖緊眉頭。等待在他們前方是什麼風景?不知道睡後,我是不是也和他們有一樣的臉孔?
害怕和他們一樣的夢境嗎?很多時候,我睜著一雙不睡的眼,頭抵玻璃窗,望著遠方的大地,眼瞳由一片漆黑逐漸清晰。農田、房屋、大樹、山巒……,不同景物在黑幕中剪出各自形影。
回想著,兒時在水尾山下外婆家聽到火車鳴笛聲,一屋孩子總是興奮地由屋內急急衝出,又跳又叫目送一列列冒著黑煙火車,經過碧綠田野,消失在遙遠樹叢中。
命帶驛馬,算命師一定少說這一項,如今真要計較起來,那一屋孩子一生坐火車次數加總起來竟不及我的一半。
身在車外羨慕車內人生,置身其中驀然驚覺,童年已經遠去,飛逝的火車其實承載更多的是寂寞與無奈,裝著沈重悲傷,奔向離愁。
搭火車的記憶,其實是一道不斷漂泊的生命風景,從這鄉流浪到那鄉,從少年到老年,生命不止,流浪不休!
民國六十年代,鐵路尚未電氣化,由於外地求學,我常揹著背包立在人潮擁擠車廂,隨著火車行走軌道震動搖晃。溽暑盛夏,人人汗珠如雨,順著頭皮蜿蜒溜下,車廂內各種氣味蒸騰瀰漫,尿臊、汗臭、菸味,五味雜陳燻得一群人如廁內之蛆不住蠕動。
偶爾,也有人少時,乘客零落散置各方座位,共同品嘗寂靜味道,空盪車廂內只有饒舌空氣呶呶不休,看著民雄、田中、彰化……,一站接著一站,人上人下,人下人上,直達鐵軌終點。
迥異於白日的生龍活虎,厚重夜色包裹下的夜車,是一個個疲憊遲鈍的心靈,昏昏沈睡的臉上猶帶著白日倦容,白日未解難題也一一爬上他們鎖緊眉頭。等待在他們前方是什麼風景?不知道睡後,我是不是也和他們有一樣的臉孔?
害怕和他們一樣的夢境嗎?很多時候,我睜著一雙不睡的眼,頭抵玻璃窗,望著遠方的大地,眼瞳由一片漆黑逐漸清晰。農田、房屋、大樹、山巒……,不同景物在黑幕中剪出各自形影。
回想著,兒時在水尾山下外婆家聽到火車鳴笛聲,一屋孩子總是興奮地由屋內急急衝出,又跳又叫目送一列列冒著黑煙火車,經過碧綠田野,消失在遙遠樹叢中。
命帶驛馬,算命師一定少說這一項,如今真要計較起來,那一屋孩子一生坐火車次數加總起來竟不及我的一半。
身在車外羨慕車內人生,置身其中驀然驚覺,童年已經遠去,飛逝的火車其實承載更多的是寂寞與無奈,裝著沈重悲傷,奔向離愁。
搭火車的記憶,其實是一道不斷漂泊的生命風景,從這鄉流浪到那鄉,從少年到老年,生命不止,流浪不休!
人與人之間
朵朵
驀然回首,你才發現和那個人之間已經愈走愈遠,彼此的身影就快要在對方的回眸中消失不見。
你有一些悵惘,一些傷感。還有一些留戀,一些懸念。
但你也知道人與人之間都是時效限定的因緣,像風中飛絮偶爾相遇,像水中浮萍錯身而過,留不下也抓不住,不是你能左右,你只能看著飛絮遠揚,看著浮萍漂流。
你同時也明白,對這一切釋然唯有釋然,只要在相處的時候曾經有過真心的交流,其實就已足夠。
11/25/2016
領導者知道方法、身體力行,並示範給別人看。 A leader is one who knows the way, goes the way, and shows the way.
領導者知道方法、身體力行,並示範給別人看。 A leader is one who knows the way, goes the way, and shows the way.
美國作家 麥斯威爾 John C. Maxwell
美國作家 麥斯威爾 John C. Maxwell
11/24/2016
學生來做工,教授拼業績,教授沒倫理,學生卻遭殃?!
台大論文涉假/校長犯錯學生上倫理課 陳芳明、廖運範批:荒謬!
最「反倫理」的思維:發生論文出問題時,先把年輕研究者被拖出去「砍頭」
黃筱珮、楊惠君
2006年12月,台大醫院接獲《Cancer》(癌症)期刊退稿通知信函,一篇由該院年輕的陳姓醫師撰寫的「女性肺腺癌的流行病學研究」疑有抄襲之嫌,台大醫學院召開倫理委員會,認定為作者英文不佳抄錄某篇文獻時「無心之過」,但「考量到台大是台灣學術界表率,應該有更高標準」因此,作出對第一作者陳姓醫師處以5年內不得升等的決議。
把年輕醫師當擋箭牌 國外學界都咋舌
但台大所謂「更高的標準」似乎是「選擇性裁決」,負責指導該醫師的「通訊作者」為時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現任台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作者還包括時任國科會主委、現為副總統陳建仁,均未獲任何處分。更諷刺的是,該案中「被抄襲」的原文作者甚至還替受處分的台大陳姓醫師抱屈,認為由於全球研究荷爾蒙替代療法的專家頂多十幾人,即使是專家也不見得會發現論文的架構有參考其他論文,不主張處罰陳姓醫師。
此事件後續在論文修正後,重新被《Cancer》(癌症)期刊接受、順利發表。但持續在國內、外學界討論的焦點,倒不在年輕醫師是否真是英文不佳的無心之過,而是台灣學界扭曲的倫理價值觀:學生的成就,理該歸功老師的指導;但學生的失誤,都是自己的錯。
本次台大再遭學術網路社群平台「PubPeer」揭露,2004到2016年間,刊載在包括《自然細胞生物學》國際一流癌症期刊論文涉嫌造假,問題論文中相關作者包括中研院院士洪明奇、院士兼台大校長楊泮池、擔任過國科會生物處長的高醫大副校長郭明良、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譚慶鼎等,都是重量級學者。結果,台大初步訣議,除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外,將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須上過學術倫理課程,才能進研究室做實驗,另引進應用軟體協助圖片判讀,又將問題重點偏移到「學生不受教」。
有學者直言,這真是學術界之恥和大不幸!這次出問題論文中,亦包括有2006年楊泮池掛名,與上述陳姓醫師事件幾乎同一時期,可見長期都是「不小心」的研究者。而且身為指導老師,掛名除了分享成果、也是為該論文背書,怎能推責?
台大學生也十分激憤,發起「拒絕背書」連署抗議。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也批,「太荒謬」,校長犯錯、竟要學生去上課。中研院士廖運範更直指「學生沒教好、老師應先負責」,過去有太多前例,論文出問題時,都是年輕的研究者最先被拖出去砍頭,躲在背後的老師顯得太沒擔當。
陳芳明:大學教育病態 凸顯蔡政府內閣無能
陳芳明接受採訪抨擊,此事顯出國內大學教育的病態與荒謬,尤其捲入造假事件的台大校長楊泮池公開表示「要加強學生的研究倫理教育課」,自己沒做好、卻要學生去上課,完全是錯誤的身教,沒有倫理可言。
陳芳明說,台灣大學教育充斥病態,每個人都在衝論文的量'到處掛名,重量級的教授因為已有學術地位,掛名有助於年輕研究者論文刊登的機會,但一掛名論文發生問題居然不負責,這樣對嗎?就像演員代言一個產品,發生問題沒有責任嗎?
「既然掛名,就要仔細檢視論文,否則論文好就沾光、拿好處;有問題就說自己部分沒問題,立刻切割,這很離譜!」陳芳明指出,學術研究是看整體價值,通篇論文是一體的,不會只看一部分。如果要到處掛名、衝量,可想而知一定稀釋品質。
「最荒謬的是發生問題叫學生去上倫理課」,陳芳明覺得這作法非常可笑,所謂的「倫理」是指有錯就承認、並且負責,才叫真倫理。今天台大校長捲入涉假風波,因應對策卻要學生去上課,這本身就是破壞倫理的作法,有錯不扛,竟還義正嚴辭要求學生。
陳芳明並認為,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科技部長楊弘敦公開說:「這樣的事情(指論文造假),古今中外、先進國家都會發生」。教育部長潘文忠也說:「楊泮池涉及的是違反學術倫理,不是校長行政工作有什麼疏忽,暫時不用辭職。」國內最高的學術龍頭發生這樣的事,內閣官員應該明辨是非,至少要讉責這是不對的,要求涉入者停職接受調查,但都沒有,如此處理方式讓人傻眼,恐怕讓人對蔡政府的印象更下一城,「蔡總統的民調恐怕會更低」。
廖運範:學界生態扭曲 校長要求年產千篇論文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日前質詢時指出,2002年到2006年國內教授發表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7萬多篇,但2010至2014年累積達13萬多篇,現在要謀大學教職、升等及得學術榮譽,都要看論文,大學教師為了生存,拚命生產論文、甚至造假。
身為學術研究者,廖運範剖析,國內接二連三發生學術論文造假,台大並非首例,可以預期也不會是最後一例,除非從制度面變革,學校的評等方式不能單看論文篇數、過度追求期刊衝擊指數(Impact Factor)的點數等,這些太過流於表面化。
「不要為了學問之外的東西去發表論文,例如升等、研究獎金等,而是以發掘真相、提供證據,以符合科學原則去發表論文才有意義。」正是因為太浮濫,廖運範說現在大部分的論文都不具參考價值。他曾經聽過一位醫學大學的校長演講,該校長說他接了校長之後,「要求1年1000篇論文的產出量」,還以此沾沾自喜,顯示根本不懂學術。
2006年台大醫院爆發陳姓醫師投稿《Cancer》(癌症)涉抄襲事件遭處分時,廖運範即為其抱屈,投書媒體指出,陳姓年輕主治醫師雖是論文第一作者,但共同掛名的通訊作者是師生關係,第一作者涉世未深,通訊作者失察造成的瑕疵,若要究責,應唯通訊作者是問,「未教於前、失察於後」,卻能從倫理委員會的懲處中全身而退,讓人不以為然,只對「菜鳥」重罰,可能因而斷送一位有潛力的醫師科學家之研究熱忱與前途。
時移事變,廖運範不改信念,他認為,論文有錯、抄襲或造假,通常都是學生最先被送出去砍頭,但「學生沒教好、老師應先負責」,更何況共同掛名,第一作者固然是主角,但通訊作者及共同作者也都難辭其咎。
廖運範認為應保護年輕的學術研究者。圖/楊惠君攝
台大工會「拒絕背黑鍋」連署逾250人
針對此次的台大論文事件,台大研究生協會、台大工會發起連署,要求教育部與台大莫將研究生與助理當作相關事件的代罪羔羊,不應強加額外的「學術倫理」課程製造研究生更多困擾;同時應對研究造假事件應徹底調查,設置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若利益衝突應迴避,避免教授包庇與干涉調查進行;涉案教授應負起政治責任並且懲處。
台大工會秘書長曾稚驊表示,論文造假事件發生很多次,經常都是年輕研究者被指名出來扛責任,但破壞學術倫理的事是結構性的問題,老教授有聲名,年輕教授想留在學術界,年輕研究者想產出好的結果滿足老師的要求、也累積自己名望和點數等,有點是「學術生產鏈」的意味,但出事情往往是年輕研究者背責任,這樣的「迴圈」應該被點破、進而改變。目前連署的團體、學生、研究生已逾250位。
連署全文如下:
學術黑手工,拒絕背黑鍋!針對臺大教授研究造假事件之聲明暨連署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臺灣大學工會
近期前臺大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郭明良先生,以及包含臺大校長楊泮池等多位台大教授涉嫌研究造假的事件,我們感到相當遺憾、臺大的名聲也因此蒙羞。事實上,近幾年類似事件所在多有,教授們為了生產更多論文以符合高教體制的評鑑,學生與助理成為最重要的勞動力來源;但當相關事件發生時,涉案教授卻往往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徒留「教育問題」與「學術倫理」等枷鎖,拴在研究生與助理身上。
一、學生來做工,教授拼業績
臺大作為「研究型大學」,學術工作的核心在於研究,研究生與助理、博士後研究員就成為最重要的底層勞動者。以臺大而言,約一萬七千名的研究生、其中上千名的研究生擔任兼任研究助理,另外還有兩千多名的專任助理,支撐起龐大的研究工作。但研究生助理的薪資不高、綁在教授的計畫下,還有論文指導的關係,研究生若想要好好生存在學術界、或至少獲得學歷,就不得不依賴教授,盡力為教授完成研究工作。
教授為了在學界生存、或者累積學術聲望,必須產出得以在學術期刊上累積點數的論文,更往往淪為資深教授濫權掛名的對象;大學為了競爭排名、獲取教育部補助,自然也更加看重這些評鑑制度。但是,教授除了研究之外,還身兼教學、行政,或者是在校外有著非份的職位,不一定有時間充實學術知識、認真進行研究。許多研究生與助理在不穩定的勞動條件與保障下,必須更加依賴教授;但教授與大學一方面放任研究過程,另一方面又要求產出重大、足以登上期刊換取點數的論文來拼業績,正是造假事件層出不窮的溫床。
二、教授沒倫理,學生卻遭殃?!
許多學科在訓練過程中早已納入「研究倫理」等內涵,但為何抄襲、造假事件仍層出不窮?因為包括教育部、大學校方等主事者,對於教授、對於高教制度問題,都沒有做出應有的檢討!即便學生可能涉及其中,但是當前述造假的迴圈沒有被點破、主事者卻一味指責是學生個人的「教育問題」,妄想虛晃一招「學術倫理」課程便想了事、卻無能針對涉案教授與高教制度做出檢討,無怪乎研究造假事件只會不斷發生!
如11月17日以及19日的新聞中,教育部高教司李彥儀司長、甚至涉嫌其中的臺大校長楊泮池都認為「是學生的錯」,「未來碩博士生開始寫論文前,都須接受學術倫理課程和認證」(引自17日新聞中教育部高教司發言),「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須上過學術倫理課程,才能進研究室做實驗」(引自19日新聞中楊泮池發言)。我們不曾看過,教育部用同等的說法來約束教授;涉嫌其中的當事人出來指責學生更是天下奇聞!這也證明了,在相關事件發生時,沒有獨立的調查來釐清真相、也沒有應有的懲處,讓教授總能夠安然脫身,研究生與助理卻要為了體制、為了教授背起黑鍋。
站在研究生與助理的立場,我們呼籲以下幾點訴求:
1. 教育部與臺大莫將研究生與助理當作相關事件的代罪羔羊,不應強加額外的「學術倫理」課程製造研究生更多困擾。
2. 教育部與臺大應對研究造假事件應徹底調查,設置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若利益衝突應迴避,避免教授包庇與干涉調查進行;涉案教授應負起政治責任並且懲處。
最「反倫理」的思維:發生論文出問題時,先把年輕研究者被拖出去「砍頭」
黃筱珮、楊惠君
2006年12月,台大醫院接獲《Cancer》(癌症)期刊退稿通知信函,一篇由該院年輕的陳姓醫師撰寫的「女性肺腺癌的流行病學研究」疑有抄襲之嫌,台大醫學院召開倫理委員會,認定為作者英文不佳抄錄某篇文獻時「無心之過」,但「考量到台大是台灣學術界表率,應該有更高標準」因此,作出對第一作者陳姓醫師處以5年內不得升等的決議。
把年輕醫師當擋箭牌 國外學界都咋舌
但台大所謂「更高的標準」似乎是「選擇性裁決」,負責指導該醫師的「通訊作者」為時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現任台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作者還包括時任國科會主委、現為副總統陳建仁,均未獲任何處分。更諷刺的是,該案中「被抄襲」的原文作者甚至還替受處分的台大陳姓醫師抱屈,認為由於全球研究荷爾蒙替代療法的專家頂多十幾人,即使是專家也不見得會發現論文的架構有參考其他論文,不主張處罰陳姓醫師。
此事件後續在論文修正後,重新被《Cancer》(癌症)期刊接受、順利發表。但持續在國內、外學界討論的焦點,倒不在年輕醫師是否真是英文不佳的無心之過,而是台灣學界扭曲的倫理價值觀:學生的成就,理該歸功老師的指導;但學生的失誤,都是自己的錯。
本次台大再遭學術網路社群平台「PubPeer」揭露,2004到2016年間,刊載在包括《自然細胞生物學》國際一流癌症期刊論文涉嫌造假,問題論文中相關作者包括中研院院士洪明奇、院士兼台大校長楊泮池、擔任過國科會生物處長的高醫大副校長郭明良、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譚慶鼎等,都是重量級學者。結果,台大初步訣議,除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外,將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須上過學術倫理課程,才能進研究室做實驗,另引進應用軟體協助圖片判讀,又將問題重點偏移到「學生不受教」。
有學者直言,這真是學術界之恥和大不幸!這次出問題論文中,亦包括有2006年楊泮池掛名,與上述陳姓醫師事件幾乎同一時期,可見長期都是「不小心」的研究者。而且身為指導老師,掛名除了分享成果、也是為該論文背書,怎能推責?
台大學生也十分激憤,發起「拒絕背書」連署抗議。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也批,「太荒謬」,校長犯錯、竟要學生去上課。中研院士廖運範更直指「學生沒教好、老師應先負責」,過去有太多前例,論文出問題時,都是年輕的研究者最先被拖出去砍頭,躲在背後的老師顯得太沒擔當。
陳芳明:大學教育病態 凸顯蔡政府內閣無能
陳芳明接受採訪抨擊,此事顯出國內大學教育的病態與荒謬,尤其捲入造假事件的台大校長楊泮池公開表示「要加強學生的研究倫理教育課」,自己沒做好、卻要學生去上課,完全是錯誤的身教,沒有倫理可言。
陳芳明說,台灣大學教育充斥病態,每個人都在衝論文的量'到處掛名,重量級的教授因為已有學術地位,掛名有助於年輕研究者論文刊登的機會,但一掛名論文發生問題居然不負責,這樣對嗎?就像演員代言一個產品,發生問題沒有責任嗎?
「既然掛名,就要仔細檢視論文,否則論文好就沾光、拿好處;有問題就說自己部分沒問題,立刻切割,這很離譜!」陳芳明指出,學術研究是看整體價值,通篇論文是一體的,不會只看一部分。如果要到處掛名、衝量,可想而知一定稀釋品質。
「最荒謬的是發生問題叫學生去上倫理課」,陳芳明覺得這作法非常可笑,所謂的「倫理」是指有錯就承認、並且負責,才叫真倫理。今天台大校長捲入涉假風波,因應對策卻要學生去上課,這本身就是破壞倫理的作法,有錯不扛,竟還義正嚴辭要求學生。
陳芳明並認為,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科技部長楊弘敦公開說:「這樣的事情(指論文造假),古今中外、先進國家都會發生」。教育部長潘文忠也說:「楊泮池涉及的是違反學術倫理,不是校長行政工作有什麼疏忽,暫時不用辭職。」國內最高的學術龍頭發生這樣的事,內閣官員應該明辨是非,至少要讉責這是不對的,要求涉入者停職接受調查,但都沒有,如此處理方式讓人傻眼,恐怕讓人對蔡政府的印象更下一城,「蔡總統的民調恐怕會更低」。
廖運範:學界生態扭曲 校長要求年產千篇論文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日前質詢時指出,2002年到2006年國內教授發表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7萬多篇,但2010至2014年累積達13萬多篇,現在要謀大學教職、升等及得學術榮譽,都要看論文,大學教師為了生存,拚命生產論文、甚至造假。
身為學術研究者,廖運範剖析,國內接二連三發生學術論文造假,台大並非首例,可以預期也不會是最後一例,除非從制度面變革,學校的評等方式不能單看論文篇數、過度追求期刊衝擊指數(Impact Factor)的點數等,這些太過流於表面化。
「不要為了學問之外的東西去發表論文,例如升等、研究獎金等,而是以發掘真相、提供證據,以符合科學原則去發表論文才有意義。」正是因為太浮濫,廖運範說現在大部分的論文都不具參考價值。他曾經聽過一位醫學大學的校長演講,該校長說他接了校長之後,「要求1年1000篇論文的產出量」,還以此沾沾自喜,顯示根本不懂學術。
2006年台大醫院爆發陳姓醫師投稿《Cancer》(癌症)涉抄襲事件遭處分時,廖運範即為其抱屈,投書媒體指出,陳姓年輕主治醫師雖是論文第一作者,但共同掛名的通訊作者是師生關係,第一作者涉世未深,通訊作者失察造成的瑕疵,若要究責,應唯通訊作者是問,「未教於前、失察於後」,卻能從倫理委員會的懲處中全身而退,讓人不以為然,只對「菜鳥」重罰,可能因而斷送一位有潛力的醫師科學家之研究熱忱與前途。
時移事變,廖運範不改信念,他認為,論文有錯、抄襲或造假,通常都是學生最先被送出去砍頭,但「學生沒教好、老師應先負責」,更何況共同掛名,第一作者固然是主角,但通訊作者及共同作者也都難辭其咎。
廖運範認為應保護年輕的學術研究者。圖/楊惠君攝
台大工會「拒絕背黑鍋」連署逾250人
針對此次的台大論文事件,台大研究生協會、台大工會發起連署,要求教育部與台大莫將研究生與助理當作相關事件的代罪羔羊,不應強加額外的「學術倫理」課程製造研究生更多困擾;同時應對研究造假事件應徹底調查,設置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若利益衝突應迴避,避免教授包庇與干涉調查進行;涉案教授應負起政治責任並且懲處。
台大工會秘書長曾稚驊表示,論文造假事件發生很多次,經常都是年輕研究者被指名出來扛責任,但破壞學術倫理的事是結構性的問題,老教授有聲名,年輕教授想留在學術界,年輕研究者想產出好的結果滿足老師的要求、也累積自己名望和點數等,有點是「學術生產鏈」的意味,但出事情往往是年輕研究者背責任,這樣的「迴圈」應該被點破、進而改變。目前連署的團體、學生、研究生已逾250位。
連署全文如下:
學術黑手工,拒絕背黑鍋!針對臺大教授研究造假事件之聲明暨連署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臺灣大學工會
近期前臺大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郭明良先生,以及包含臺大校長楊泮池等多位台大教授涉嫌研究造假的事件,我們感到相當遺憾、臺大的名聲也因此蒙羞。事實上,近幾年類似事件所在多有,教授們為了生產更多論文以符合高教體制的評鑑,學生與助理成為最重要的勞動力來源;但當相關事件發生時,涉案教授卻往往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徒留「教育問題」與「學術倫理」等枷鎖,拴在研究生與助理身上。
一、學生來做工,教授拼業績
臺大作為「研究型大學」,學術工作的核心在於研究,研究生與助理、博士後研究員就成為最重要的底層勞動者。以臺大而言,約一萬七千名的研究生、其中上千名的研究生擔任兼任研究助理,另外還有兩千多名的專任助理,支撐起龐大的研究工作。但研究生助理的薪資不高、綁在教授的計畫下,還有論文指導的關係,研究生若想要好好生存在學術界、或至少獲得學歷,就不得不依賴教授,盡力為教授完成研究工作。
教授為了在學界生存、或者累積學術聲望,必須產出得以在學術期刊上累積點數的論文,更往往淪為資深教授濫權掛名的對象;大學為了競爭排名、獲取教育部補助,自然也更加看重這些評鑑制度。但是,教授除了研究之外,還身兼教學、行政,或者是在校外有著非份的職位,不一定有時間充實學術知識、認真進行研究。許多研究生與助理在不穩定的勞動條件與保障下,必須更加依賴教授;但教授與大學一方面放任研究過程,另一方面又要求產出重大、足以登上期刊換取點數的論文來拼業績,正是造假事件層出不窮的溫床。
二、教授沒倫理,學生卻遭殃?!
許多學科在訓練過程中早已納入「研究倫理」等內涵,但為何抄襲、造假事件仍層出不窮?因為包括教育部、大學校方等主事者,對於教授、對於高教制度問題,都沒有做出應有的檢討!即便學生可能涉及其中,但是當前述造假的迴圈沒有被點破、主事者卻一味指責是學生個人的「教育問題」,妄想虛晃一招「學術倫理」課程便想了事、卻無能針對涉案教授與高教制度做出檢討,無怪乎研究造假事件只會不斷發生!
如11月17日以及19日的新聞中,教育部高教司李彥儀司長、甚至涉嫌其中的臺大校長楊泮池都認為「是學生的錯」,「未來碩博士生開始寫論文前,都須接受學術倫理課程和認證」(引自17日新聞中教育部高教司發言),「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須上過學術倫理課程,才能進研究室做實驗」(引自19日新聞中楊泮池發言)。我們不曾看過,教育部用同等的說法來約束教授;涉嫌其中的當事人出來指責學生更是天下奇聞!這也證明了,在相關事件發生時,沒有獨立的調查來釐清真相、也沒有應有的懲處,讓教授總能夠安然脫身,研究生與助理卻要為了體制、為了教授背起黑鍋。
站在研究生與助理的立場,我們呼籲以下幾點訴求:
1. 教育部與臺大莫將研究生與助理當作相關事件的代罪羔羊,不應強加額外的「學術倫理」課程製造研究生更多困擾。
2. 教育部與臺大應對研究造假事件應徹底調查,設置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若利益衝突應迴避,避免教授包庇與干涉調查進行;涉案教授應負起政治責任並且懲處。
如果把快樂專注在環境裡,很容易就被環境變化打倒。把快樂專注在內在靈魂與心裡,這份快樂才是永恆。
如果把快樂專注在環境裡,很容易就被環境變化打倒。把快樂專注在內在靈魂與心裡,這份快樂才是永恆。
旅美台裔動畫師 劉大偉
旅美台裔動畫師 劉大偉
陳芳明悼陳映真全文
陳芳明臉書悼陳映真全文:
[為了忘卻的紀念]
我生命中可敬的論敵陳映真,今天在北京去世。一種無可言喻的荒涼感,帶著悲傷,席捲而來。大我十歲的小說家,他在赴北京之前,與我就《台灣新文學史》的史觀發生激烈論戰。在這世紀之初,我與他各留下長達五萬字的交鋒,可能是我最難忘的記憶。文壇稱之為「雙陳大戰」,對我並未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我終於寫出這部生命之書。他與我在政治信仰上、意識形態上、藝術美學上,都呈現南腔北調的狀態。但是,無論兩人表達的語言有多極端,在情緒上有多亢奮,都無損我對他的尊敬。
今年在現代主義的專題研究課堂上,我依舊要求國教碩士班學生閱讀他的小說。至少,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仍然還是很高。今天幾家報紙來電話訪問,我都坦白承認,他是我年少時期的文學啟蒙者之一。我仍然清楚記得,在台大歷史研究所時期,香港出版了他的《陳映真選集》,置放在我床頭。每個晚上睡覺前,都要讀一篇書中的小說,好像在捧讀聖經那樣。那時,他還在獄中。直到我出國時,從未有過謀面的機會。
一九七五年他出獄時,我已經在海外讀書了。第二年,他與蘇慶黎創辦《夏潮》,記得我曾經在上面發表過兩首詩。但是,他日後陸續刊登的言論,似乎距離我越來越遠。第二年,我在《中外文學》發表了一篇散文「為了忘卻的紀念」,以幽微的文字隱隱向他告別。這個題目取自魯迅的散文,我挪用來暗示自己的心情。當年在研究所時期,曾經以他的小說「我的弟弟康雄」為主題,我改寫成同樣題目的詩,有意向他致敬,發表在《龍族詩刊》。沒有想到,短短過了三年,我已經慢慢離開他的文學領域。
從來也未曾預料,我在一九八O年代之後,斷斷續續與他發生了四場論戰。包括1. 台灣文學本土論的問題(1984)2.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評價問題(1987),3. 周明的《台中的風雷》之版權問題(1991)以及 4.《台灣新文學史》的史觀問題(2000~2001)。長達十餘年的對峙,已經在我靈魂深處烙下深刻的痕跡。
但是,他曾經是我文學的早期啟蒙者,我都謹記在心。在時代的浪潮沖刷之下,我選擇了與他截然不同的道路。許多無法解釋的事情,只能歸諸於時代的安排了。
我必須承認,在我的向晚的歲月裡,我一直特別努力,為的是讓他知道我是如何為自己的信仰而奮鬥。即使他已經病倒在北京的時候,我也未曾懈怠下來。他忠實於他的政治選擇,我也忠實於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許已經沒有對話的機會,我當然更堅持長期培養起來的強悍性格。
誠實來說,陳映真的離去,我內心裡有一種惆悵,更有一種寂寞感。今天晚上,我朝向陌生的北京,對這位可敬的論敵致上最高敬意。
[為了忘卻的紀念]
我生命中可敬的論敵陳映真,今天在北京去世。一種無可言喻的荒涼感,帶著悲傷,席捲而來。大我十歲的小說家,他在赴北京之前,與我就《台灣新文學史》的史觀發生激烈論戰。在這世紀之初,我與他各留下長達五萬字的交鋒,可能是我最難忘的記憶。文壇稱之為「雙陳大戰」,對我並未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我終於寫出這部生命之書。他與我在政治信仰上、意識形態上、藝術美學上,都呈現南腔北調的狀態。但是,無論兩人表達的語言有多極端,在情緒上有多亢奮,都無損我對他的尊敬。
今年在現代主義的專題研究課堂上,我依舊要求國教碩士班學生閱讀他的小說。至少,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仍然還是很高。今天幾家報紙來電話訪問,我都坦白承認,他是我年少時期的文學啟蒙者之一。我仍然清楚記得,在台大歷史研究所時期,香港出版了他的《陳映真選集》,置放在我床頭。每個晚上睡覺前,都要讀一篇書中的小說,好像在捧讀聖經那樣。那時,他還在獄中。直到我出國時,從未有過謀面的機會。
一九七五年他出獄時,我已經在海外讀書了。第二年,他與蘇慶黎創辦《夏潮》,記得我曾經在上面發表過兩首詩。但是,他日後陸續刊登的言論,似乎距離我越來越遠。第二年,我在《中外文學》發表了一篇散文「為了忘卻的紀念」,以幽微的文字隱隱向他告別。這個題目取自魯迅的散文,我挪用來暗示自己的心情。當年在研究所時期,曾經以他的小說「我的弟弟康雄」為主題,我改寫成同樣題目的詩,有意向他致敬,發表在《龍族詩刊》。沒有想到,短短過了三年,我已經慢慢離開他的文學領域。
從來也未曾預料,我在一九八O年代之後,斷斷續續與他發生了四場論戰。包括1. 台灣文學本土論的問題(1984)2.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評價問題(1987),3. 周明的《台中的風雷》之版權問題(1991)以及 4.《台灣新文學史》的史觀問題(2000~2001)。長達十餘年的對峙,已經在我靈魂深處烙下深刻的痕跡。
但是,他曾經是我文學的早期啟蒙者,我都謹記在心。在時代的浪潮沖刷之下,我選擇了與他截然不同的道路。許多無法解釋的事情,只能歸諸於時代的安排了。
我必須承認,在我的向晚的歲月裡,我一直特別努力,為的是讓他知道我是如何為自己的信仰而奮鬥。即使他已經病倒在北京的時候,我也未曾懈怠下來。他忠實於他的政治選擇,我也忠實於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許已經沒有對話的機會,我當然更堅持長期培養起來的強悍性格。
誠實來說,陳映真的離去,我內心裡有一種惆悵,更有一種寂寞感。今天晚上,我朝向陌生的北京,對這位可敬的論敵致上最高敬意。
陳映真1959年以第一篇小說〈麵攤〉在文壇嶄露頭角,其作品深受魯迅影響,多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情緒為主,筆鋒充滿憂鬱與苦悶的色調以及人道主義關懷,圖為其重要小說作品《將軍族》、《夜行貨車》、《山路》,而創辦的人間雜誌更是台灣報導文學先驅。(圖為網路圖片,圖片來源:陳芳明臉書)
11/23/2016
在人心的剛硬的時代,為人類書寫預言
余杰,中國人文及政治題材作家(小說家、評論家、散文家)
台灣基督徒作家宋澤萊訪談
宋澤萊簡歷:
本名廖偉竣,1952年生於台灣雲林縣二崙鄉。1976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此後長期任教於彰化縣福興國中。
1978年,以「打牛湳村系列小說」轟動文壇,成為鄉土文學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兩年間又出版《蓬萊誌異》等五本小說。1980年一度轉向參禪,後拋棄佛教,受洗成為基督徒,宗教信仰此後在其生命和創作成為至關重要的部分。
1981年獲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班。2007年自教職退休後,攻讀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2012年考取成功大學台文所博士班。
1979年美麗島事件對宋澤萊影響甚鉅,以此為分水嶺,他重新思考自己的身分,一連串政治文學作品顯現出銳利的批判性。1985年以《廢墟台灣》復出小說界,獲選為當年度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此後,魔幻寫實長篇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熱帶魔界》等更是以魔幻寫實主義風格在台灣文壇獨樹一幟。2002年出版短篇小說集《變成鹽柱的作家》、長篇小說《天上卷軸(上)》。還著有散文集《隨喜》,詩集《福爾摩莎頌歌》,論著《被背叛的佛陀》、《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灣文學三百年》等,以及台語詩集《一枝煎匙》、《普世戀歌》。曾獲吳濁流小說及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佳作獎、吳三連文學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等重要獎項。2013年獲國家文藝獎,為台灣對作家文學成就的最高肯定。
除了作家與教師的身分,宋澤萊也是台灣本土意識及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和理論奠基者,曾結合同好創辦《台灣新文化》、《台灣新文學》、《台灣 ê 文藝》等雜誌,顯示其推展台灣本土意識與新文化運動旺盛的活力與文學力量。
採訪緣起:
多年前,一位積極參與反核運動的台灣朋友推薦我讀《廢墟台灣》,我讀了之後大為感慨,這是華人世界中少有的預言文學,可以跟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女記者和俄語散文作家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代表作《車諾比的悲鳴》參照閱讀。我又得知,宋澤萊是一位基督徒,早年一度信奉佛教,後來對佛教做出系統批判,並在作品中彰顯基督信仰,由此對他更有興趣了。
上帝的安排真奇妙,我在訪問台灣期間,應「喚醒彰化青年聯盟」之邀請到彰化演講。主辦方正好安排我跟宋澤萊老師對談,而安排者就是宋老師的女兒、在彰化中學任教的廖婉婷。
那一次,我跟宋老師一見如故,有談不完的話。宋老師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純文學」作家,他的小說具有社會批判性,他也寫文化評論和社會評論,從不迴避「敏感」議題。宋老師是前衛出版社的老作者,我近年來也在前衛出版了幾本書。前衛有將我的書送給宋老師,他都有仔細閱讀,對我對政治評論頗為稱讚。
此後幾年間,我每次到台灣訪問,都會安排到彰化、鹿港的活動,並與宋老師對談過多次。每次對談,宋老師都認真準備、言之有物,我們時常撞擊出思想的火花。
以宋澤萊作品的深度和廣度而言,中國同代的作家中罕有人能企及。即便有諾獎殊榮在身的莫言,以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維度而論,未必比得上宋澤萊的作品那麽詭譎奇幻、天馬行空且具有強烈的政治批判意識。而在信仰與創作的融合上,宋澤萊像C. S. 路易士所說的那樣,用神話詮釋上帝之獨生愛子道成肉身來到人間、為人類的罪而死並復活的真理。
2016年4月,我有機會赴鹿港宋老師家中,那是鹿港老城外圍的老式聯排住宅,簡單樸素。我們長談大半天,完成了這篇訪談。
暴力家庭長大的孩子
余杰:宋老師,您是一位有草根氣質的知識分子,你本身就是農家子弟。比你更長一代的那些「高級外省人」作家,比如余光中、白先勇、李敖等人,我雖然讀過他們的很多作品,但對他們並無親近感,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刻意標榜的「我不是芸芸眾生」的東西,也就是中國傳統士大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傲慢。而當您走在街上,就是一名質樸無華的普通人,不像是一位國家文藝獎得主。我想請您從童年生活開始談起。
宋澤萊:我出生於雲林的一個普通農家,沒有顯赫的家譜。我的祖父有三個孩子,他們都受過教育,那是得益於日治時代教育的普及。其中,我的伯伯特別值得一提,他是當年少數留學日本的農家子弟,他選擇研讀農業,回到台灣,在西螺創辦了一所農業學校,就是今天的西螺高工。
戰爭時期,我父親被日軍征召到南洋作戰,在婆羅洲服役兩年,死裡逃生地回來了,以後就在學校當老師。另外一位叔父也在國中教書。我們家族很多人從事教育工作,影響我以後選擇做老師。
我的祖父還有四個女兒,其中有三個都是基督徒。我的小姑姑嫁給一位安息日會的牧師,我小時候由這位小姑姑帶大,長大後也曾去他們家小住。那時小姑姑已出來服事,幫助處理一些教會的事務。我的二姑姑,也嫁給一名傳道人,全家到山上,給原住民傳福音。
當時,我從三位姑姑和她們的家庭那裡體會到,有基督教信仰的人與無信仰的人相比,差別真的很大。那個時代的台灣物質生活匱乏、精神也很壓抑,但他們似乎從不憂愁。基督徒的喜樂和平安是別人所沒有的。我們家族有濃厚的基督教氛圍,我長大後不像一般人那樣對基督教有排斥感,覺得基督教還不錯。
余杰:但是,我在您的一篇文章中看到,您從小深受家庭暴力,童年並不幸福。家庭暴力是華人文化圈中普遍的現象;在加上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日本文化中就縱容家庭暴力。這是留在台灣的日本文化中一個相當負面的部分。
宋澤萊:是的,跟三位姑姑相比,我的父親沒有宗教信仰,憑藉著保羅所說的「人的天然本性」和日本教育作為為人處事的根本,活得非常辛苦。父母的感情也不好,始終沒有尋找到一個解決辦法。父親常常訴諸暴力,我是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中長大的。
父親在日治時期曾受教育,可算是農村社會的知識分子。然而命途的乖舛卻降臨在父親身上,他被迫當日本的二等兵,去南洋打戰,那段顛沛流離飽受戰亂煎熬的痛楚,正反應出時代悲劇,也在父親心中留下陰影。後來我讀文學作品,發現很多從戰場歸來的老兵都有暴力情結。
我曾在短篇小說集《黃巢殺人八百萬》的序文中提到這段歷史:「他或者告訴我遙遠的南方戰役,或者告訴我他的遭時不遇,之時,他總揮揮手,說:『真是悲哀的台灣青年啊!』有時,飲酒的他竟會悲泣。」沮喪的父親常有暴力行為產生,方能宣洩他內心的不滿。當我成為基督徒之後,常常思考:父親怎麼會變成這樣?是日本教育的影響,是戰爭後遺症,是本來就脾氣不好,還是因為酗酒?儘管他是老師,卻不能節制自己的暴力傾向。為何他會如此對待自己最愛的妻兒?我從基督教的信仰出發,方知人的天然本性的可怕。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生活在犯罪墮落之後的世界上,所以會很辛苦。
而我的母親,與台灣鄉下的一般婦人無異,由於忙於田事,是瘦黑操勞的女人,任勞任怨、悲苦地度過一生。在封建家庭中,母親肩負了家務和農事,不曾歇息片刻。我也記得她和父親間不愉快的生活,也看到她低垂著犬儒般的臉,把穀子交給債主而斷炊無措的情形,她沒有怨言、更無反抗。從小,一幕幕父親軟弱無助、暴力宣洩,母親逆來順受、沉默是金的畫面,烙印在我心中。她就像一棵挺立不動的樹幹牢牢地站立在那裡,而暗地裡開花結果,供大家食用。
我把自己的家庭當成整個台灣的縮影,我們這批戰後出生的一代,不是背負著整個台灣島的不幸和受辱,來到這個世界嗎?因此,「家庭環境」成為我日後寫作內容上相當重要的素材。
余杰:在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都很重視家庭倫理。但兩種文化的處理方式完全不一樣。據史書記載,唐朝鄆州人張公藝,九代同居,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藝取出一張紙寫下一百個忍字,唐高宗便賜號「百忍堂」,從此各地張姓大都以「百忍」為堂號,並列為祖訓。張公藝甚至作〈百忍歌〉教導子孫:「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其實,「忍」是一種很可怕的精神,它的背後是仇恨與壓抑。與之相反,聖經提倡的家庭倫理的原則是「愛」。「愛」與「忍」是何其不同!基督信仰對中國文明的更新,包括對家庭倫理的更新。
宋澤萊:的確,基督教家庭的夫妻生活總是比較和諧。我和我妻子在信基督教之後,夫妻之間的疏離馬上有了好轉,原因是有了共同的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不再會為了爭奪誰該為大,誰該聽誰的,而彼此遠離;同時有耶穌團結了我們,分散的就被聚攏。我們很能遵行基督的教訓,彼此寬大地體諒對方,甚至彼此認罪,最後就不再有衝突。所有的這教內的「弟兄姊妹皆平等」的觀念也影響了我們,因為夫妻就是自己的弟兄姊妹。這是非基督徒所無法體會的,也是中國文化或日本文化裡非常缺乏的;因為在中國文化或日本文化裡,不論家庭或一般社會,都分劃出了層層的「階級」,教人無法跨越,要超越那些階級的規定是很難的;即使能忍耐,恐怕也是動心忍性,恨意越深。
生在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融合起來的台灣文化裡,我是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小孩無法避免。幼年、少年、青少年的歲月比較難挨,尤其是突然的日本式毆打很難承受,不過還是熬了過來,也從小就培養了面對暴力、恐嚇、威脅的忍耐力。
另一方面,因為家境貧寒,我很早就需要像一般的農村孩子一樣,到田裡勞動,插秧割稻,都要幫忙。這樣,我對農民勞動的艱辛有了實際的體認,以後我在寫農民的生活時,就有切膚之痛,不致於紙上談兵。
蒼白早衰的青春時代
余杰:不過,你從小讀書就不錯,從窮鄉僻壤能考上台灣師範大學,也是一件讓家族榮耀的事情。
宋澤萊:台灣跟其他華人社會一樣,講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讀書」跟西方人追求純粹的真理和知識不一樣,只是「學而優則仕」,把讀書當作當官發財的敲門磚。
我上學以後,成績一直不錯,台灣的升學制度對學生很有壓力,我是在考試和競爭中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少年時代所讀的書都侷限在教科書,國中、高中對我來說,是一段無趣憋悶的時期。
然後,我從省立虎尾中學考上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當時、尤其是鄉下人家,確實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喜事。但我並不感到高興,因為我的理想是教育心理系,我對研究人的心理很有興趣。
大學時期,除了學習歷史方面的課程,更不停的吸收其他新知。當時,正逢現代主義思潮大行其道,尤其是社會科學,包含人類學、心理學和社會學,我最有興趣。大學前兩年,我的思想懵懵懂懂的,不懂得世界是什麽,只知道唸書,認識的人也侷限在一個狹小的範圍之內,沒有人可以引導我。我就自己找很多書看,去修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課程,去接觸這方面的經典,比如佛洛伊德的書,想要去探討比較深層的心靈問題。
特別是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出版了不少心理學的書,都是我汲取現代主義養分的來源。我已懂得從佛洛姆(Erich Fromm)的心理學研究去讀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小說。我發現文學家必須對心理學有所瞭解,也就是說洞察人心,否則不能寫出優秀的小說來。
余杰:也正是在這段時期,你的身體出了很大的問題,病痛折磨著你,讓你開始思考一般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不會觸及的生死問題。
宋澤萊:在求學的過程中,身上的宿疾一直困擾著我。那時,我腎臟結石、神經衰弱、支氣管炎、便中有血,好像是大好時光裡自折而早衰的蒲柳,臉上透著慘白的、死亡的顏色。
早在十七歲的時候,我的身心兩方面就開始發病,患了嚴重的腎結石,常常疼痛,大量出血。十九歲上台北去念師範大學時,已經沒有辦法在教室的椅子上連續坐兩個鐘頭,常常必須躺在學校宿舍床鋪上休息。家裡人認為,腎結石死不了人,不願管這件事。我只好自己買中藥和西藥服用,吃藥之後的副作用讓我開始畏光、害怕噪音,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身體一天天不好,卻想不出如何來解決。好幾次被送到醫院,大學四年差不多是在生病中度過。
那時,我血尿嚴重,臉色蒼白。當看到自己大量出血,感到和死亡很接近,覺得自己會死,有一種臨終的感覺,對死後的世界有了直覺性的領悟。對不幸的人、事、物有一種親切感,覺得四周圍常被身心破碎的人或是死者的影子所圍繞,精神狀態是相當悲慘的。
於是,我對自己的生命有了較深的反省:「我」這個存在是什麽?「我」是誰?「我」是由什麽成分組成?死後會怎樣?地獄是怎樣的?我不斷探討自我和生死的問題,已經趨向於一種哲學的思考。
那段時間,我認識了一批朋友,包括藝術界、文學界的,大家一起討論形而上的問題。我也閱讀很多美術家的傳記,比如命運不堪的梵谷、高更,還有很多小說和詩歌。我希望通過種種方法,看別人如何活著,然後來解決「為什麼會有我」和「我能做什麽」等問題。但是,最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我不能複製別人的生活,我的問題跟他們遇到的問題還是不一樣。
余杰:美國文學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寫過一本《疾病的隱喻》,其中探討文學與疾病的關係。您的經歷或許驗證了她的理論。那時,你逐漸發現,寫作可以療傷,並由此走上了文學道路,文學可以說是自我救贖的一種嘗試?
宋澤萊:我在大一的國文作文課發現寫文章能使精神獲得舒緩,就開始寫小說,靠寫小說抒發心靈和肉體的痛苦,在生命中找到了一個可以訴說的管道。身邊有人覺得我的小說還不錯,就鼓勵我去投稿,於是作品就登在台灣大學外文系系主任顏元叔所創辦的《中外文學》雜誌上面,受到一些讀者和文學界人士的注意。
那時的作品,今天看來很幼稚,說不上有自己的風格和深度。不過,那些作品充滿黑暗的童年記憶以及大量死亡、可憐的人們,這些題材我多年來始終沒有放棄。我的寫作風格一直到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後才逐漸改變,甚至有時文字變得頗為美麗,但仍然無法擺脫描寫那些可憐的人們。後來我成為基督徒之後才發現,耶穌不斷找尋可憐的下層人們當祂的夥伴、門徒,而我一直到今天都寫下層人,不正是效法耶穌嗎?
從「無我涅槃」的佛教到「愛人如己」的基督教
余杰:您曾經深入佛教團體和佛教思想。跟很多佛教或東方神秘主義宗教的信徒一樣,您一開始也是抱著通過修行改善身體和靈魂狀態的想法走進佛教的,但佛教並不能滿足你在靈魂上的求索?
宋澤萊:我大學畢業後回到中部,在國中教書。這時,我覺得要對自己的身體做改造,就找鍛鍊身體的書來看。一開始是學習打坐、練氣功、因是子靜坐法等。比如,練習如何入定,如何使自己的身體膨脹如一座山一樣。透過打坐,使身體入定,常常就有這些神秘的體驗發生。
然後就是服兵役,當兵回來後,身體慢慢好了。身體好了,就覺得繼續盲目打坐沒有意義,沒有動態的、對生命的追索。那是1970年代,台灣流行存在主義,以及鈴木大拙的思想。年輕人都在看,我也去找來讀,不太能看懂。我注意到鈴木大拙與胡適的那場辯論,覺得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胡適的世界我能理解,但鈴木大拙的那個世界我不能理解。我不明白他為什麼那樣想,超乎於邏輯之外思考問題。比如,我們一般人認為空跟色是對立的,但是鈴木大拙居然把它們等同起來。我覺得不可思議。
就這樣,我開始參禪。那時法鼓山的創辦人聖嚴法師開始出名,他是軍人退役後出家,跟隨東初老人,在北投農禪寺修行。他們的路數比較接近曹洞宗,有神秘主義的一面,但比較溫和。我剛回來的一兩年,就沿著這個路徑學習,是聖嚴早期的學生。
那時的修行,一日三餐非常簡陋,稀飯加豆腐乳,很辛苦。但由此對佛教有了非常深入的瞭解,彷彿打開一道窗,最後就「開悟見性」了。我的開悟與歷史上的香嚴和尚所經驗到的「香嚴擊竹」(聽到石頭被丟擲到竹林中所發出的清脆擊打聲,就開悟了)是一樣的。
開悟的經驗讓我體會到:個體如何變成宇宙本體;極小可以變成極大;「一」可以變成「一切」的神秘道理。這就是大乘佛教中的「一粒沙就是一天堂,一朵花就是一世界」的奧義,也就是《華嚴經》的萬物相等同、相互含攝的道理。由於萬物皆是無限的本體,這樣,相對的世界就等同起來,黑暗就是光明,光明就是黑暗。這種「萬物等同」的思想,有點像《莊子·齊物論》。由此神秘主義的世界的一扇門打開了:老莊不都是在講這個境界嗎?天主教中的神秘主義者、斯賓諾莎、埃克哈特、新柏拉圖學派、諾斯底主義、印度哲學、伊斯蘭蘇菲派、尼采……都在傳達這樣的觀念。
我由禪宗進入到大乘佛教,讀了《大藏經》的般若系經典、如來藏系的經典以及印度教的吠陀經典、奧義書經典,旁及歐洲上古哲學,對於歐亞大陸神秘宗教的體驗有了基礎。這些神秘教的體驗可以說萬變不離其宗,就涵蓋在這一悟之中,它被千千萬萬亞洲、歐洲的神秘教信徒視為「無上的真理」。
然後,我對禪宗和大乘佛教開始有了質疑:如果遵循「不二法門」,也就是說黑暗等同光明、男等同女、殺生等於不殺生,兩邊皆變成「一」,這樣就將人間正面的價值全都摧毀了,留下一團混沌模糊的東西。人只能在裡面混,沒有辦法積極努力。既然不貪就是貪,那麽戒律就被毀壞了。這就帶來人格分裂的危險。比如,星雲曾經說,一般的殺人是罪,而政府、國家的殺人就是除暴安良;可見殺人是不可以的,也是可以的;一般的淫亂是罪,而以女色度眾生的因緣就符合佛法;可見淫亂是不可以的,但是也是可以的。那麽,一切都可以和稀泥,一起都「同體」了。只是,既然真理是這樣,假如上帝與魔鬼同體、地獄天堂不分,我們又何必追求宗教信仰呢?
這種「佛魔同體論」也是印度教、老莊思想、大乘佛教最深奧部分。在現實政治層面,國民黨的二二八屠殺,共產黨的天安門屠殺,都可以解釋成為了維護憲政體制和國家安全的正義之舉。我不能接受這樣的觀念,轉而進入原始佛教(小乘)。小乘的佛法是直樸的、平實的、分辨是非善惡的,是你我可以經驗的。我認為應當堅持佛教原初的教義,轉回到南洋的小乘佛教之中。
我再用這樣的觀念透視華人的思想方式和心靈的結構就發現,中國的老莊思想和印度傳來的大乘佛教,改變了中國原始儒教中樸素的「區別心」,也改變了華人的基本性格與思考模式,變得特別會是非不分、混水摸魚,或者就像是胡適所說的「差不多先生」的那種個性。原來,孔子特別強調要有所區別,比如君子與小人就該區分開來,才能邁向修身、處世之路。可惜從唐朝的韓愈之前儒家就變了,到了宋明理學,儒教被佛教和道教滲透更厲害,華人的讀書人表面尊奉儒家,暗地裡所懷抱的是佛教與道教,不再相信區別,只相信真理在不分別中,這簡直是陽奉陰違,背叛儒教!
如今有人倡導復興儒家,我認為要復興唐以前的儒家是可以的,只要把儒家思想裡的封建階級觀念去除,極力加入基督教文化裡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就會美好起來。但是,千萬不要保留宋明理學或更次等的儒學,以免耽溺於印度教或道教的玄想,忽視了現實世界。我要向復興儒學的人問一個問題:如果說儒家可以融和印度人的佛教以及道教思想,為什麼你們不想辦法融合西方人的基督教思想?你們不想要使儒家思想更優美嗎?
這樣,我一個人與大乘佛教對立起來。1989年,我在《自立早報》副刊發表評論〈來一場革命吧!台灣佛教!〉批評釋昭慧、印順、星雲、大乘龍樹,結果引發一場論戰。我才知道,佛教並不是一種寬容的宗教,此後我一有言論,就會被他們封鎖,他們買了《被背叛的佛陀》及其續集,然後燒掉。據說台灣和東南亞一共燒了幾千冊。這種舉動增加了我的版稅收入,但焚書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舉動,只有納粹和共產黨才做這種事情。在孤立中,我對台灣人和華人的精神世界非常失望。
余杰:我對佛教思想沒有研究。但我觀察到,在現實層面,台灣的佛教基本上與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同構」。這不足為怪,佛教進入中國之後,迅速演變成一種建制宗教,為皇帝提供「精神按摩」。原始佛教中怒目金剛、捨身飼虎的那些精髓都沒有了。在台灣的民主運動中,基督教長老教會是中流砥柱,卻很少聽說佛教有過參與。
宋澤萊:是的。我多年觀察,發現台灣的佛教界樂於被國民黨「御用」。在台灣的民主運動中,國民黨大量構陷民主人士於獄,佛教界並沒有秉承藥師如來反對刑獄的精神去勸解國民黨,卻在一場又一場的「護國法會」中為這個政黨乞求續命。他們還隱藏了一種流亡本質,不願在台灣本土化,不願學習台語,轉移財產在外國設立道場。他們更隱藏了一種權力及金錢的嗜好。所謂南星(星雲)北聖(白聖),星雲企業性的佛光山觀光區的經營,以及白聖死亡時覆蓋的黨旗,都說明了這些佛教徒涉入了世俗漩渦的深度。
人心剛硬的時代
余杰:您是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這項殊榮可謂「榮神益己」。最讓我敬重的是,你在頒獎典禮上發表的得獎感言,儼然就是一篇牧師的佈道詞。只是佈道的場所不是教會的講壇,而是冠蓋雲集的文藝盛會。很多知識分子基督徒,有一種「以福音為恥」的心態,不敢在其他知識分子面前表達自己的信仰,基督徒的身分好像會讓別人覺得你很愚昧似的。您在演講表達了要在一個人心剛硬的時代為上帝寫預言的決心,雖然這個時代不再是先知的時代,但先知的使命沒有結束,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成為說出真理、帶領身邊的人「因真理、得自由」的先知式的人物。
宋澤萊:我在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的得獎感言中,首先講述了我對聖經的理解。聖經這本完成於上古時代的書籍,其實就是一本記載著大量預言的書籍。在〈使徒行傳〉第一節到第十一節,記載著耶穌經過被釘十字架、埋葬、復活後,整整有四十天的時間,又和他的門徒們相聚的若干故事。在耶穌即將飛升天堂的那一天,當著門徒的面,說了一些簡短的預言:「當聖靈降在你們身上時,你們會忽然具備巨大的神能,能摧垮猶太人和一切外邦人的阻擋,最終就會把基督教傳到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球盡頭。」當耶穌說這些話時,事情還沒有發生;不過兩千年之後的今天,基督教果然已經廣傳世界,就是地球的南北極,都存在著信仰它的人。《聖經》裡還有一些文學家比路加更大膽,直接書寫自己從神那裡體會到的、聽到的預言,約翰所寫的〈啟示錄〉就是一個典範。
在現代文學中,我景仰的有三位預言作家。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是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可算是時代的先知。1921年,他寫了詩作《荒原》。詩人筆下的「荒原」土地龜裂、石頭燒紅,草木凋萎,人類精神恍惚渙散,上帝與人、人與人之間不再有聯繫。接著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於1932年發表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赫胥黎假設將來有一個人類社會,人類被劃分成五個階級,第五階級被強制以人工的方式導致腦性缺氧,把人變成癡呆。這本小說預言了如今的科技社會,所有的人都在科技人員的管理底下,過著被制約的生活,毫無主動性可言。另一位是歐威爾(George Orwell),他在1948年出版了《一九八四》這本描寫極權監控統治下的新社會小說。這本小說預言了如今現代化政府的社會控制手段和人們的無奈。
以上三位都是英國作家,卻可以代表同時代全球的預言作家。他們預言的犀利和神權時代的預言家可說不相上下;但是他們已經沒有中古世紀的預言文學家那麼幸運了。首先,他們已經不能用神的名義說預言。同時,沒有信仰的現代人的人心已經剛硬了,他們對任何預言毫不在乎,痞子一般的現代人似乎說:「我們不在乎你們的預言,不管世界變得如何,習慣了就好!」因此,自從眾多的作家做了預言以後,如今這個世界看起來仍然一樣虛無,科技控制越來越囂張,獨裁專制日甚一日。
時間來到了後現代的今天,預言更難寫。由於人心的剛硬更甚,對於所有的預言已經發展出更痞的說詞,他們說:「也許預言是對的,但是我們不怕,因為災難會在別的國家身上發生,可就是不會發生在我們的國家裡。」
儘管如此,我仍然要寫關於這個時代的預言。三十年前,我在《廢墟台灣》預言台灣人由於漠視公害撲擊的威力和核能發電廠潛在的危險性,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終於導致核電廠爆炸,台灣瞬間變成一座巨大的廢墟,台灣人幾乎全部滅絕。自1985年出版這本書以來,身為作者的我的心情並不輕鬆,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中,我多麼害怕自己的預言成真!因為它已經完全猜中了烏克蘭的「車諾比事件」和日本的「福島事件」。這兩個事件的悲慘情況,恰巧和《廢墟台灣》所寫的一模一樣;如果發生在台灣,台灣當然只能變成一片廢墟。
我擔心的還不只是無法完全操控的核分裂本身,而是台灣的人心比世界各國更加剛硬,吉凶不分。歷來主政的人的心更是剛硬中的剛硬,他們患了唯利是圖、貪圖目前的惡性心病,對於核電廠的興建從不曾鬆手,卻是草率行事。我感到危機就要發生。
文學創作的幾個階段
余杰:除了基督教作家和預言作家的身分之外,您還是台灣鄉土文學和人權文學的代表人物。請您再從這兩個維度做一些分享。
宋澤萊:我的創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段落:最早是在大學期間,在那四年裡面,一邊求學,一邊摸索如何寫小說,主要是學習寫作技巧。我開始寫心理小說,但當時年紀輕,對社會也沒有太多認識,只能寫自己的心理,是一種體驗性的、自傳性的寫作。
那時,我受到弗洛姆影響,將弗洛姆的理論小說化,挖掘到人的破壞性。弗洛姆是一位精神科醫生,他對希特勒和史達林都有很多研究,對極權政治有獨到的分析。他有一本書名叫《逃避自由》,討論人為什麼逃避自由,即便在自由地區也要放棄自由?我運用弗洛姆的心理學理論寫人類的破壞性、虐待性,深入精神和心理歷程的層面。有人讀了我的小說驚歎說,二十幾歲的人居然寫得出如此洞察人心的小說!其實,不是我有多麽了不起,而是弗洛姆了不起。
余杰:我也受弗洛姆的影響很大。這位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終身對極權主義、大屠殺、集中營的起源問題感興趣。這大概也是經歷過二二八屠殺和天安門屠殺的台灣和中國都應當重視他的原因吧。弗洛姆專門研究過「人類的惡意侵犯、惡意性和殘忍性」,並發展出「戰爭發動心理學」或者「破壞心理學」。他發出這樣的追問:從一方面說,許多種動物都會同類相鬥,人也是一樣。但從另一方面說,在千萬種同類相鬥的動物中,人卻是唯一相殘的動物——人是唯一的集體屠殺者,唯一不能適應他自己的社會的生物。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他的結論是,唯有愛和自由能戰勝仇恨、奴役和殺戮。如果人們能及時發現自己熱力追隨的領袖心中那些抑制的性格特徵——諸如自戀、虐待症、全能欲望、冷漠無情、無意識間對自己人格的出賣,這世間將獲得別一樣的新生。
宋澤萊:後來,從大學畢業後,我就離開了心理小說的寫作。我開始接觸到社會,過著社會化的生活。我曾經抽煙、喝酒、嚼檳榔,交際很廣泛。跟一些政治界的人做農村運動,去瞭解農村的貧困。長期以來,台灣用農業來輔助工業,犧牲農業、壓低稻米和農產品的價格,為工人做免費的便當。這一經濟政策使得青年轉移到都市,進入加工出口區,到加工廠當廉價工人,這樣老闆賺錢就更多了。
犧牲農業獲得工業發展,日本、英國、中國都是如此。日本後來有回饋農村,農民的日子比較好過。但台灣至今沒有這樣做,直接將農村犧牲掉。最近有錢的企業還來徵收農村耕地,發生了大埔事件等農村的抗爭。
我在農村長大,比較瞭解農村的狀況。所以第二階段就寫農村小說,把政府對農村的漠視、剝奪寫出來。農村題材的作品中,《打牛湳村》比較有名。這個題材我寫了四、五本書,長篇和短篇都有,因此被歸為鄉土作家。我希望以小說構建「福爾摩沙庶民圖」。
余杰:宋老師,您的鄉土題材的作品,讓我聯想起沈從文。在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中,左翼作家寫鄉村,基本上是刻意用馬列主義、階級觀念來圖解鄉村。即便是魯迅這樣的大師也是如此,所謂「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他自己是一個回故鄉訪問的「旁觀者」。而沈從文是少數的真正的「鄉下人」,他靠直覺來寫農村,而不是靠意識形態來統籌安排。我發現您也是如此。很多台灣的所謂鄉土作家,根本沒有在農村生活過,也沒有幹過一天的農活。而您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您就生活在書中的鄉村人物中間。
宋澤萊:台灣有個人類學的教授曾對我說,要他們人類學家把農村寫得像《打牛湳村》那麼仔細、深入是不可能的,它超過了一般人類學的調查。這位教授也許說得對,我曾閱讀過美國人類學家前來調查台灣農村的《小龍村》那本名著,我也覺得那本書雖然非常用心,還是沒有真正寫到農民的心聲,是不勞動的人的旁觀作品,流於浮面了。
我自幼生在農村,在動筆寫《打牛湳村》之前,已經整整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年以上,寫農村的勞動與農村的被剝削狀況,既不必觀察,也不需理論,都是日常農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除非你真正的勞動,且自幼就生長在那裡,才能真正瞭解台灣的農村真相是什麼。《打牛湳村》暴露的農村問題,現在依然有效,是台灣農村的最根本問題。
寫完農村題材之後,我的創作進入第三個階段,是美麗島事件之後,我轉向寫台灣更加廣闊的社會問題。
比如,台灣社會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的公害問題。我生活的鹿港發生了反杜邦設廠運動,是台灣環保運動的起點。我開始關注環保問題,而環保問題中最為迫在眉睫的是什麽問題呢?是核電廠的問題。
八零年代中期,蔣經國還活著時,台電炮製出一個駭人聽聞的口號:要在台灣修建二十座核電廠,把台灣的海岸線包圍起來!那時,已經發生了美國三浬島的核射外洩事故,這樣的事故若發生在台灣,彈丸之地的台灣難以承受。如果建造二十座核電廠,只要有一座出問題,整個台灣就毀掉了。
我想要對此寫文章,但不知道如何寫。蔣經國還活著,台灣還處在戒嚴體制下,若要直接寫評論,沒有媒體敢刊登,作者還可能被抓捕。我就考慮用小說的方式來寫,寫成科幻形式的作品,總能過關吧?我就寫了十萬字的小長篇《廢墟台灣》,寫未來台灣因為核電爆炸而毀滅的情形。
寫作倒是很順利,很快完成。但投稿的過程卻很艱辛。我給《中國時報》副刊,卻遭到退稿。編輯說,你這篇東西雖很好,但我將它刊登出來,我的職位就不保了,因為核電是國民黨的既定政策,非議核電等於是對抗黨國。我就跟他們商量,是不是可以刊登部分章節?他們回答說,部分章節也不能刊登。
既然報紙無法發表,我就只好出書,就找本土的前衛出版社出版。十萬字正好是一本小書。出版社對此書的定位是「核能災害預測小說」。1985年這本書出版,起初幾乎沒有人買,台灣人的反應並不敏捷。大半人都認為作者在危言聳聽。有經濟學家和核能研究者看到之後,非常生氣,將書丟在地上踩。
結果,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蘇聯發生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人們這才發現核電廠的危險近在咫尺。這本書幾個月間賣了數萬本,成為當年十大暢銷書之一。前幾年,日本福島再次發生海嘯地震引發核電廠事故,對日本人的心靈傷害和打擊非常巨大,此書在台灣也再度熱銷。
其實,現在油頁岩開採技術出現突破,石油非常便宜,實在沒有必要冒險去建核電廠。但台灣還是有很多人躍躍欲試,他們背後是龐大的利益集團。
這個階段之後,我的創作重點又轉向基督教文學、魔幻寫實主義文學。
文學家踐行誡命 如同水裡救火
余杰:您也是台灣「人權文學」的最早倡導者。你較早直接書寫「二二八」這個禁忌的題材。在小說《抗暴的打貓市》中,有對蔣介石父子掀起偶像崇拜的嘲諷,也寫到慘絕人寰的屠殺場景,如文學評論家陳建忠所言:「宋澤萊是以屠殺的角度來看待二二八事件,他所著重的,與其說是重視那段駭人聽聞的歷史,毋寧說他是追究了屠殺者及其幫凶的歷史責任。」您的作品就構成了一個嚴峻的人權法庭。
我很喜歡你的人權文學論集《誰怕宋澤萊》,這本三十年前的老書,放在後太陽花時代公民社會勃興的台灣來看,一點也不過時。不過,那個時候,你的觀點引起很大的非議,即便是所謂的進步陣營,也對你有一場圍剿。
文學評論家陳芳明曾經用「美麗島傷痕文學」來命名之,傷痕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個概念。後來,你提出人權文學之後,他非常認同,並認為「它的涵蓋面比較廣泛縱深,它暗含了台灣文學抗爭的、落實的、積極的精神」。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是,當時,您還不是基督徒,就已經從聖經真理出發闡釋人權的來源。人因為被上帝所造才享有尊嚴、自由和權利。而人權又離不開上帝的律法,特別是上帝頒發給人類的「十誡」。
宋澤萊:我最早整理出了《台灣人權文學小史》,從日治時代的賴和、楊逵、楊華一直寫到當代的楊青矗、黃春明、王禎和、施明正、林雙不、呂秀蓮等人,台灣文學就是一頁爭人權的文學史。當人權把人定義為「須擁有四大自由」的生物時,已經飽含了眾多人類的共識。而當人類尚未辨別出那個定義時,作家就應率先將之指出。我提出,「人權文學」就是要作家勇於反抗統治者「反人權」的行為,作家應該為人類爭取「人民對自由權、平等權、受益權、參政權的充分獲得,不容打折扣」。
在《誰怕宋澤萊》這本書中,有一篇最重要的文章,也是引起最大爭議和反駁的文章〈文學·誡命·人權·法治〉。我在這篇文章中指出,人權不能離開道德和誡命。在這個去道德、去誡命的時代,講道德和誡命當然為那些「進步分子」不容。
但在我看來,宗教誡命是人類在信仰的歷史階段所遺留的可貴資產,它總是朝向對人類惡德的指控,希望禁戒人類本性裡惡德所不可避免會犯下的過錯,那些惡德正是人類使自己陷身慘境的最大原因。在我們這個去聖已遙遠的時代裡,我們能對誡命的理解愈來愈淺薄。我們原本應當清楚地看出來,我們的大半痛苦是因為違背誡命,但在無休止的焦慮、彷徨、恐懼中,我們的眼睛被自己矇住了,乃誤認眼前的都是敵人,誡命也是敵人,將誡命踩在腳下。然而,我們必須回到誡命,文學家踐行誡命也如同水裡救火。
我在文章中點名批評了某些作家說:由台灣眾多有名作家對「道德」「誡命」的反對,顯露出台灣文學的困境,一個比一個通向道德識別力破毀的頂點。我們的文學家彷彿竟成了惡德的傳聲筒,變成破毀真善的先鋒!捨去了真善,美何能單獨存在?
余杰:正如你對佛教領域中釋昭慧的批評,顯示了你的先見之明,近年來此人已將當年的「進步」面紗全面脫去,為深陷環保風暴和腐敗醜聞的慈濟辯護,暴露出威權主義的本質。你也是很早就對陳映真提出批評的人,八十年代他還是左翼文學教父,批評他簡直就是「政治不正確」,難怪你這個初生牛犢會招致長輩們的圍攻。但到了今天,陳映真虛假的左派面目已然暴露無遺,他已墮落成中共的國家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的幫凶。三十年後,讀您三十年前的評論文字,仍然感到暢快淋漓。
宋澤萊:在台灣的佛教裡,釋昭慧將來必然還會有驚人的舉動,也還會引起人們的公憤;這是大乘佛教無法避免的,我總覺得台灣大乘佛教裡頭實在很不乾淨,是佛魔同體、戒與不戒同體的世界,彷彿時刻都會發生問題,也不知道有誰能收拾它,真可怕。在文壇上,台灣現代主義流行的1970、1980時代,作家都持道德、價值的相對論,好像一旦相信道德、戒條,就會被視為傻瓜。陳映真的私徳還很不錯,畢竟他是神學家庭出身。有些沒有宗教信仰的文學人的品性就很壞,我當時年輕,聽了覺得很害怕。所有的這些,都是因為毀壞、不信道德戒條的結果。
我們知道,一個民族的道德好,民族就強盛;假若道德衰敗,人民要活著尚且不能,更不要說什麼強盛。我們也知道以色列民族是靠上帝的誡命、保持民德而維持下來的,甚至復興了他們的國家。由此可知,台灣的未來,包括中國的未來,也在於讓全盤的宗教自由以及人權得以展開,以期在民德被破滅殆盡時以誡命、人權做憑藉,而這也是文學家不可怠慢的使命。
本名廖偉竣,1952年生於台灣雲林縣二崙鄉。1976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此後長期任教於彰化縣福興國中。
1978年,以「打牛湳村系列小說」轟動文壇,成為鄉土文學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兩年間又出版《蓬萊誌異》等五本小說。1980年一度轉向參禪,後拋棄佛教,受洗成為基督徒,宗教信仰此後在其生命和創作成為至關重要的部分。
1981年獲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班。2007年自教職退休後,攻讀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2012年考取成功大學台文所博士班。
1979年美麗島事件對宋澤萊影響甚鉅,以此為分水嶺,他重新思考自己的身分,一連串政治文學作品顯現出銳利的批判性。1985年以《廢墟台灣》復出小說界,獲選為當年度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此後,魔幻寫實長篇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熱帶魔界》等更是以魔幻寫實主義風格在台灣文壇獨樹一幟。2002年出版短篇小說集《變成鹽柱的作家》、長篇小說《天上卷軸(上)》。還著有散文集《隨喜》,詩集《福爾摩莎頌歌》,論著《被背叛的佛陀》、《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灣文學三百年》等,以及台語詩集《一枝煎匙》、《普世戀歌》。曾獲吳濁流小說及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佳作獎、吳三連文學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等重要獎項。2013年獲國家文藝獎,為台灣對作家文學成就的最高肯定。
除了作家與教師的身分,宋澤萊也是台灣本土意識及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和理論奠基者,曾結合同好創辦《台灣新文化》、《台灣新文學》、《台灣 ê 文藝》等雜誌,顯示其推展台灣本土意識與新文化運動旺盛的活力與文學力量。
採訪緣起:
多年前,一位積極參與反核運動的台灣朋友推薦我讀《廢墟台灣》,我讀了之後大為感慨,這是華人世界中少有的預言文學,可以跟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女記者和俄語散文作家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代表作《車諾比的悲鳴》參照閱讀。我又得知,宋澤萊是一位基督徒,早年一度信奉佛教,後來對佛教做出系統批判,並在作品中彰顯基督信仰,由此對他更有興趣了。
上帝的安排真奇妙,我在訪問台灣期間,應「喚醒彰化青年聯盟」之邀請到彰化演講。主辦方正好安排我跟宋澤萊老師對談,而安排者就是宋老師的女兒、在彰化中學任教的廖婉婷。
那一次,我跟宋老師一見如故,有談不完的話。宋老師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純文學」作家,他的小說具有社會批判性,他也寫文化評論和社會評論,從不迴避「敏感」議題。宋老師是前衛出版社的老作者,我近年來也在前衛出版了幾本書。前衛有將我的書送給宋老師,他都有仔細閱讀,對我對政治評論頗為稱讚。
此後幾年間,我每次到台灣訪問,都會安排到彰化、鹿港的活動,並與宋老師對談過多次。每次對談,宋老師都認真準備、言之有物,我們時常撞擊出思想的火花。
以宋澤萊作品的深度和廣度而言,中國同代的作家中罕有人能企及。即便有諾獎殊榮在身的莫言,以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維度而論,未必比得上宋澤萊的作品那麽詭譎奇幻、天馬行空且具有強烈的政治批判意識。而在信仰與創作的融合上,宋澤萊像C. S. 路易士所說的那樣,用神話詮釋上帝之獨生愛子道成肉身來到人間、為人類的罪而死並復活的真理。
2016年4月,我有機會赴鹿港宋老師家中,那是鹿港老城外圍的老式聯排住宅,簡單樸素。我們長談大半天,完成了這篇訪談。
暴力家庭長大的孩子
余杰:宋老師,您是一位有草根氣質的知識分子,你本身就是農家子弟。比你更長一代的那些「高級外省人」作家,比如余光中、白先勇、李敖等人,我雖然讀過他們的很多作品,但對他們並無親近感,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刻意標榜的「我不是芸芸眾生」的東西,也就是中國傳統士大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傲慢。而當您走在街上,就是一名質樸無華的普通人,不像是一位國家文藝獎得主。我想請您從童年生活開始談起。
宋澤萊:我出生於雲林的一個普通農家,沒有顯赫的家譜。我的祖父有三個孩子,他們都受過教育,那是得益於日治時代教育的普及。其中,我的伯伯特別值得一提,他是當年少數留學日本的農家子弟,他選擇研讀農業,回到台灣,在西螺創辦了一所農業學校,就是今天的西螺高工。
戰爭時期,我父親被日軍征召到南洋作戰,在婆羅洲服役兩年,死裡逃生地回來了,以後就在學校當老師。另外一位叔父也在國中教書。我們家族很多人從事教育工作,影響我以後選擇做老師。
我的祖父還有四個女兒,其中有三個都是基督徒。我的小姑姑嫁給一位安息日會的牧師,我小時候由這位小姑姑帶大,長大後也曾去他們家小住。那時小姑姑已出來服事,幫助處理一些教會的事務。我的二姑姑,也嫁給一名傳道人,全家到山上,給原住民傳福音。
當時,我從三位姑姑和她們的家庭那裡體會到,有基督教信仰的人與無信仰的人相比,差別真的很大。那個時代的台灣物質生活匱乏、精神也很壓抑,但他們似乎從不憂愁。基督徒的喜樂和平安是別人所沒有的。我們家族有濃厚的基督教氛圍,我長大後不像一般人那樣對基督教有排斥感,覺得基督教還不錯。
余杰:但是,我在您的一篇文章中看到,您從小深受家庭暴力,童年並不幸福。家庭暴力是華人文化圈中普遍的現象;在加上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日本文化中就縱容家庭暴力。這是留在台灣的日本文化中一個相當負面的部分。
宋澤萊:是的,跟三位姑姑相比,我的父親沒有宗教信仰,憑藉著保羅所說的「人的天然本性」和日本教育作為為人處事的根本,活得非常辛苦。父母的感情也不好,始終沒有尋找到一個解決辦法。父親常常訴諸暴力,我是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中長大的。
父親在日治時期曾受教育,可算是農村社會的知識分子。然而命途的乖舛卻降臨在父親身上,他被迫當日本的二等兵,去南洋打戰,那段顛沛流離飽受戰亂煎熬的痛楚,正反應出時代悲劇,也在父親心中留下陰影。後來我讀文學作品,發現很多從戰場歸來的老兵都有暴力情結。
我曾在短篇小說集《黃巢殺人八百萬》的序文中提到這段歷史:「他或者告訴我遙遠的南方戰役,或者告訴我他的遭時不遇,之時,他總揮揮手,說:『真是悲哀的台灣青年啊!』有時,飲酒的他竟會悲泣。」沮喪的父親常有暴力行為產生,方能宣洩他內心的不滿。當我成為基督徒之後,常常思考:父親怎麼會變成這樣?是日本教育的影響,是戰爭後遺症,是本來就脾氣不好,還是因為酗酒?儘管他是老師,卻不能節制自己的暴力傾向。為何他會如此對待自己最愛的妻兒?我從基督教的信仰出發,方知人的天然本性的可怕。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生活在犯罪墮落之後的世界上,所以會很辛苦。
而我的母親,與台灣鄉下的一般婦人無異,由於忙於田事,是瘦黑操勞的女人,任勞任怨、悲苦地度過一生。在封建家庭中,母親肩負了家務和農事,不曾歇息片刻。我也記得她和父親間不愉快的生活,也看到她低垂著犬儒般的臉,把穀子交給債主而斷炊無措的情形,她沒有怨言、更無反抗。從小,一幕幕父親軟弱無助、暴力宣洩,母親逆來順受、沉默是金的畫面,烙印在我心中。她就像一棵挺立不動的樹幹牢牢地站立在那裡,而暗地裡開花結果,供大家食用。
我把自己的家庭當成整個台灣的縮影,我們這批戰後出生的一代,不是背負著整個台灣島的不幸和受辱,來到這個世界嗎?因此,「家庭環境」成為我日後寫作內容上相當重要的素材。
余杰:在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都很重視家庭倫理。但兩種文化的處理方式完全不一樣。據史書記載,唐朝鄆州人張公藝,九代同居,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藝取出一張紙寫下一百個忍字,唐高宗便賜號「百忍堂」,從此各地張姓大都以「百忍」為堂號,並列為祖訓。張公藝甚至作〈百忍歌〉教導子孫:「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其實,「忍」是一種很可怕的精神,它的背後是仇恨與壓抑。與之相反,聖經提倡的家庭倫理的原則是「愛」。「愛」與「忍」是何其不同!基督信仰對中國文明的更新,包括對家庭倫理的更新。
宋澤萊:的確,基督教家庭的夫妻生活總是比較和諧。我和我妻子在信基督教之後,夫妻之間的疏離馬上有了好轉,原因是有了共同的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不再會為了爭奪誰該為大,誰該聽誰的,而彼此遠離;同時有耶穌團結了我們,分散的就被聚攏。我們很能遵行基督的教訓,彼此寬大地體諒對方,甚至彼此認罪,最後就不再有衝突。所有的這教內的「弟兄姊妹皆平等」的觀念也影響了我們,因為夫妻就是自己的弟兄姊妹。這是非基督徒所無法體會的,也是中國文化或日本文化裡非常缺乏的;因為在中國文化或日本文化裡,不論家庭或一般社會,都分劃出了層層的「階級」,教人無法跨越,要超越那些階級的規定是很難的;即使能忍耐,恐怕也是動心忍性,恨意越深。
生在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融合起來的台灣文化裡,我是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小孩無法避免。幼年、少年、青少年的歲月比較難挨,尤其是突然的日本式毆打很難承受,不過還是熬了過來,也從小就培養了面對暴力、恐嚇、威脅的忍耐力。
另一方面,因為家境貧寒,我很早就需要像一般的農村孩子一樣,到田裡勞動,插秧割稻,都要幫忙。這樣,我對農民勞動的艱辛有了實際的體認,以後我在寫農民的生活時,就有切膚之痛,不致於紙上談兵。
蒼白早衰的青春時代
余杰:不過,你從小讀書就不錯,從窮鄉僻壤能考上台灣師範大學,也是一件讓家族榮耀的事情。
宋澤萊:台灣跟其他華人社會一樣,講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讀書」跟西方人追求純粹的真理和知識不一樣,只是「學而優則仕」,把讀書當作當官發財的敲門磚。
我上學以後,成績一直不錯,台灣的升學制度對學生很有壓力,我是在考試和競爭中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少年時代所讀的書都侷限在教科書,國中、高中對我來說,是一段無趣憋悶的時期。
然後,我從省立虎尾中學考上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在當時、尤其是鄉下人家,確實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喜事。但我並不感到高興,因為我的理想是教育心理系,我對研究人的心理很有興趣。
大學時期,除了學習歷史方面的課程,更不停的吸收其他新知。當時,正逢現代主義思潮大行其道,尤其是社會科學,包含人類學、心理學和社會學,我最有興趣。大學前兩年,我的思想懵懵懂懂的,不懂得世界是什麽,只知道唸書,認識的人也侷限在一個狹小的範圍之內,沒有人可以引導我。我就自己找很多書看,去修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課程,去接觸這方面的經典,比如佛洛伊德的書,想要去探討比較深層的心靈問題。
特別是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出版了不少心理學的書,都是我汲取現代主義養分的來源。我已懂得從佛洛姆(Erich Fromm)的心理學研究去讀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小說。我發現文學家必須對心理學有所瞭解,也就是說洞察人心,否則不能寫出優秀的小說來。
余杰:也正是在這段時期,你的身體出了很大的問題,病痛折磨著你,讓你開始思考一般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不會觸及的生死問題。
宋澤萊:在求學的過程中,身上的宿疾一直困擾著我。那時,我腎臟結石、神經衰弱、支氣管炎、便中有血,好像是大好時光裡自折而早衰的蒲柳,臉上透著慘白的、死亡的顏色。
早在十七歲的時候,我的身心兩方面就開始發病,患了嚴重的腎結石,常常疼痛,大量出血。十九歲上台北去念師範大學時,已經沒有辦法在教室的椅子上連續坐兩個鐘頭,常常必須躺在學校宿舍床鋪上休息。家裡人認為,腎結石死不了人,不願管這件事。我只好自己買中藥和西藥服用,吃藥之後的副作用讓我開始畏光、害怕噪音,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身體一天天不好,卻想不出如何來解決。好幾次被送到醫院,大學四年差不多是在生病中度過。
那時,我血尿嚴重,臉色蒼白。當看到自己大量出血,感到和死亡很接近,覺得自己會死,有一種臨終的感覺,對死後的世界有了直覺性的領悟。對不幸的人、事、物有一種親切感,覺得四周圍常被身心破碎的人或是死者的影子所圍繞,精神狀態是相當悲慘的。
於是,我對自己的生命有了較深的反省:「我」這個存在是什麽?「我」是誰?「我」是由什麽成分組成?死後會怎樣?地獄是怎樣的?我不斷探討自我和生死的問題,已經趨向於一種哲學的思考。
那段時間,我認識了一批朋友,包括藝術界、文學界的,大家一起討論形而上的問題。我也閱讀很多美術家的傳記,比如命運不堪的梵谷、高更,還有很多小說和詩歌。我希望通過種種方法,看別人如何活著,然後來解決「為什麼會有我」和「我能做什麽」等問題。但是,最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我不能複製別人的生活,我的問題跟他們遇到的問題還是不一樣。
余杰:美國文學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寫過一本《疾病的隱喻》,其中探討文學與疾病的關係。您的經歷或許驗證了她的理論。那時,你逐漸發現,寫作可以療傷,並由此走上了文學道路,文學可以說是自我救贖的一種嘗試?
宋澤萊:我在大一的國文作文課發現寫文章能使精神獲得舒緩,就開始寫小說,靠寫小說抒發心靈和肉體的痛苦,在生命中找到了一個可以訴說的管道。身邊有人覺得我的小說還不錯,就鼓勵我去投稿,於是作品就登在台灣大學外文系系主任顏元叔所創辦的《中外文學》雜誌上面,受到一些讀者和文學界人士的注意。
那時的作品,今天看來很幼稚,說不上有自己的風格和深度。不過,那些作品充滿黑暗的童年記憶以及大量死亡、可憐的人們,這些題材我多年來始終沒有放棄。我的寫作風格一直到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後才逐漸改變,甚至有時文字變得頗為美麗,但仍然無法擺脫描寫那些可憐的人們。後來我成為基督徒之後才發現,耶穌不斷找尋可憐的下層人們當祂的夥伴、門徒,而我一直到今天都寫下層人,不正是效法耶穌嗎?
從「無我涅槃」的佛教到「愛人如己」的基督教
余杰:您曾經深入佛教團體和佛教思想。跟很多佛教或東方神秘主義宗教的信徒一樣,您一開始也是抱著通過修行改善身體和靈魂狀態的想法走進佛教的,但佛教並不能滿足你在靈魂上的求索?
宋澤萊:我大學畢業後回到中部,在國中教書。這時,我覺得要對自己的身體做改造,就找鍛鍊身體的書來看。一開始是學習打坐、練氣功、因是子靜坐法等。比如,練習如何入定,如何使自己的身體膨脹如一座山一樣。透過打坐,使身體入定,常常就有這些神秘的體驗發生。
然後就是服兵役,當兵回來後,身體慢慢好了。身體好了,就覺得繼續盲目打坐沒有意義,沒有動態的、對生命的追索。那是1970年代,台灣流行存在主義,以及鈴木大拙的思想。年輕人都在看,我也去找來讀,不太能看懂。我注意到鈴木大拙與胡適的那場辯論,覺得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胡適的世界我能理解,但鈴木大拙的那個世界我不能理解。我不明白他為什麼那樣想,超乎於邏輯之外思考問題。比如,我們一般人認為空跟色是對立的,但是鈴木大拙居然把它們等同起來。我覺得不可思議。
就這樣,我開始參禪。那時法鼓山的創辦人聖嚴法師開始出名,他是軍人退役後出家,跟隨東初老人,在北投農禪寺修行。他們的路數比較接近曹洞宗,有神秘主義的一面,但比較溫和。我剛回來的一兩年,就沿著這個路徑學習,是聖嚴早期的學生。
那時的修行,一日三餐非常簡陋,稀飯加豆腐乳,很辛苦。但由此對佛教有了非常深入的瞭解,彷彿打開一道窗,最後就「開悟見性」了。我的開悟與歷史上的香嚴和尚所經驗到的「香嚴擊竹」(聽到石頭被丟擲到竹林中所發出的清脆擊打聲,就開悟了)是一樣的。
開悟的經驗讓我體會到:個體如何變成宇宙本體;極小可以變成極大;「一」可以變成「一切」的神秘道理。這就是大乘佛教中的「一粒沙就是一天堂,一朵花就是一世界」的奧義,也就是《華嚴經》的萬物相等同、相互含攝的道理。由於萬物皆是無限的本體,這樣,相對的世界就等同起來,黑暗就是光明,光明就是黑暗。這種「萬物等同」的思想,有點像《莊子·齊物論》。由此神秘主義的世界的一扇門打開了:老莊不都是在講這個境界嗎?天主教中的神秘主義者、斯賓諾莎、埃克哈特、新柏拉圖學派、諾斯底主義、印度哲學、伊斯蘭蘇菲派、尼采……都在傳達這樣的觀念。
我由禪宗進入到大乘佛教,讀了《大藏經》的般若系經典、如來藏系的經典以及印度教的吠陀經典、奧義書經典,旁及歐洲上古哲學,對於歐亞大陸神秘宗教的體驗有了基礎。這些神秘教的體驗可以說萬變不離其宗,就涵蓋在這一悟之中,它被千千萬萬亞洲、歐洲的神秘教信徒視為「無上的真理」。
然後,我對禪宗和大乘佛教開始有了質疑:如果遵循「不二法門」,也就是說黑暗等同光明、男等同女、殺生等於不殺生,兩邊皆變成「一」,這樣就將人間正面的價值全都摧毀了,留下一團混沌模糊的東西。人只能在裡面混,沒有辦法積極努力。既然不貪就是貪,那麽戒律就被毀壞了。這就帶來人格分裂的危險。比如,星雲曾經說,一般的殺人是罪,而政府、國家的殺人就是除暴安良;可見殺人是不可以的,也是可以的;一般的淫亂是罪,而以女色度眾生的因緣就符合佛法;可見淫亂是不可以的,但是也是可以的。那麽,一切都可以和稀泥,一起都「同體」了。只是,既然真理是這樣,假如上帝與魔鬼同體、地獄天堂不分,我們又何必追求宗教信仰呢?
這種「佛魔同體論」也是印度教、老莊思想、大乘佛教最深奧部分。在現實政治層面,國民黨的二二八屠殺,共產黨的天安門屠殺,都可以解釋成為了維護憲政體制和國家安全的正義之舉。我不能接受這樣的觀念,轉而進入原始佛教(小乘)。小乘的佛法是直樸的、平實的、分辨是非善惡的,是你我可以經驗的。我認為應當堅持佛教原初的教義,轉回到南洋的小乘佛教之中。
我再用這樣的觀念透視華人的思想方式和心靈的結構就發現,中國的老莊思想和印度傳來的大乘佛教,改變了中國原始儒教中樸素的「區別心」,也改變了華人的基本性格與思考模式,變得特別會是非不分、混水摸魚,或者就像是胡適所說的「差不多先生」的那種個性。原來,孔子特別強調要有所區別,比如君子與小人就該區分開來,才能邁向修身、處世之路。可惜從唐朝的韓愈之前儒家就變了,到了宋明理學,儒教被佛教和道教滲透更厲害,華人的讀書人表面尊奉儒家,暗地裡所懷抱的是佛教與道教,不再相信區別,只相信真理在不分別中,這簡直是陽奉陰違,背叛儒教!
如今有人倡導復興儒家,我認為要復興唐以前的儒家是可以的,只要把儒家思想裡的封建階級觀念去除,極力加入基督教文化裡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就會美好起來。但是,千萬不要保留宋明理學或更次等的儒學,以免耽溺於印度教或道教的玄想,忽視了現實世界。我要向復興儒學的人問一個問題:如果說儒家可以融和印度人的佛教以及道教思想,為什麼你們不想辦法融合西方人的基督教思想?你們不想要使儒家思想更優美嗎?
這樣,我一個人與大乘佛教對立起來。1989年,我在《自立早報》副刊發表評論〈來一場革命吧!台灣佛教!〉批評釋昭慧、印順、星雲、大乘龍樹,結果引發一場論戰。我才知道,佛教並不是一種寬容的宗教,此後我一有言論,就會被他們封鎖,他們買了《被背叛的佛陀》及其續集,然後燒掉。據說台灣和東南亞一共燒了幾千冊。這種舉動增加了我的版稅收入,但焚書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舉動,只有納粹和共產黨才做這種事情。在孤立中,我對台灣人和華人的精神世界非常失望。
余杰:我對佛教思想沒有研究。但我觀察到,在現實層面,台灣的佛教基本上與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同構」。這不足為怪,佛教進入中國之後,迅速演變成一種建制宗教,為皇帝提供「精神按摩」。原始佛教中怒目金剛、捨身飼虎的那些精髓都沒有了。在台灣的民主運動中,基督教長老教會是中流砥柱,卻很少聽說佛教有過參與。
宋澤萊:是的。我多年觀察,發現台灣的佛教界樂於被國民黨「御用」。在台灣的民主運動中,國民黨大量構陷民主人士於獄,佛教界並沒有秉承藥師如來反對刑獄的精神去勸解國民黨,卻在一場又一場的「護國法會」中為這個政黨乞求續命。他們還隱藏了一種流亡本質,不願在台灣本土化,不願學習台語,轉移財產在外國設立道場。他們更隱藏了一種權力及金錢的嗜好。所謂南星(星雲)北聖(白聖),星雲企業性的佛光山觀光區的經營,以及白聖死亡時覆蓋的黨旗,都說明了這些佛教徒涉入了世俗漩渦的深度。
人心剛硬的時代
余杰:您是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這項殊榮可謂「榮神益己」。最讓我敬重的是,你在頒獎典禮上發表的得獎感言,儼然就是一篇牧師的佈道詞。只是佈道的場所不是教會的講壇,而是冠蓋雲集的文藝盛會。很多知識分子基督徒,有一種「以福音為恥」的心態,不敢在其他知識分子面前表達自己的信仰,基督徒的身分好像會讓別人覺得你很愚昧似的。您在演講表達了要在一個人心剛硬的時代為上帝寫預言的決心,雖然這個時代不再是先知的時代,但先知的使命沒有結束,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成為說出真理、帶領身邊的人「因真理、得自由」的先知式的人物。
宋澤萊:我在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的得獎感言中,首先講述了我對聖經的理解。聖經這本完成於上古時代的書籍,其實就是一本記載著大量預言的書籍。在〈使徒行傳〉第一節到第十一節,記載著耶穌經過被釘十字架、埋葬、復活後,整整有四十天的時間,又和他的門徒們相聚的若干故事。在耶穌即將飛升天堂的那一天,當著門徒的面,說了一些簡短的預言:「當聖靈降在你們身上時,你們會忽然具備巨大的神能,能摧垮猶太人和一切外邦人的阻擋,最終就會把基督教傳到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球盡頭。」當耶穌說這些話時,事情還沒有發生;不過兩千年之後的今天,基督教果然已經廣傳世界,就是地球的南北極,都存在著信仰它的人。《聖經》裡還有一些文學家比路加更大膽,直接書寫自己從神那裡體會到的、聽到的預言,約翰所寫的〈啟示錄〉就是一個典範。
在現代文學中,我景仰的有三位預言作家。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是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可算是時代的先知。1921年,他寫了詩作《荒原》。詩人筆下的「荒原」土地龜裂、石頭燒紅,草木凋萎,人類精神恍惚渙散,上帝與人、人與人之間不再有聯繫。接著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於1932年發表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赫胥黎假設將來有一個人類社會,人類被劃分成五個階級,第五階級被強制以人工的方式導致腦性缺氧,把人變成癡呆。這本小說預言了如今的科技社會,所有的人都在科技人員的管理底下,過著被制約的生活,毫無主動性可言。另一位是歐威爾(George Orwell),他在1948年出版了《一九八四》這本描寫極權監控統治下的新社會小說。這本小說預言了如今現代化政府的社會控制手段和人們的無奈。
以上三位都是英國作家,卻可以代表同時代全球的預言作家。他們預言的犀利和神權時代的預言家可說不相上下;但是他們已經沒有中古世紀的預言文學家那麼幸運了。首先,他們已經不能用神的名義說預言。同時,沒有信仰的現代人的人心已經剛硬了,他們對任何預言毫不在乎,痞子一般的現代人似乎說:「我們不在乎你們的預言,不管世界變得如何,習慣了就好!」因此,自從眾多的作家做了預言以後,如今這個世界看起來仍然一樣虛無,科技控制越來越囂張,獨裁專制日甚一日。
時間來到了後現代的今天,預言更難寫。由於人心的剛硬更甚,對於所有的預言已經發展出更痞的說詞,他們說:「也許預言是對的,但是我們不怕,因為災難會在別的國家身上發生,可就是不會發生在我們的國家裡。」
儘管如此,我仍然要寫關於這個時代的預言。三十年前,我在《廢墟台灣》預言台灣人由於漠視公害撲擊的威力和核能發電廠潛在的危險性,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終於導致核電廠爆炸,台灣瞬間變成一座巨大的廢墟,台灣人幾乎全部滅絕。自1985年出版這本書以來,身為作者的我的心情並不輕鬆,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中,我多麼害怕自己的預言成真!因為它已經完全猜中了烏克蘭的「車諾比事件」和日本的「福島事件」。這兩個事件的悲慘情況,恰巧和《廢墟台灣》所寫的一模一樣;如果發生在台灣,台灣當然只能變成一片廢墟。
我擔心的還不只是無法完全操控的核分裂本身,而是台灣的人心比世界各國更加剛硬,吉凶不分。歷來主政的人的心更是剛硬中的剛硬,他們患了唯利是圖、貪圖目前的惡性心病,對於核電廠的興建從不曾鬆手,卻是草率行事。我感到危機就要發生。
文學創作的幾個階段
余杰:除了基督教作家和預言作家的身分之外,您還是台灣鄉土文學和人權文學的代表人物。請您再從這兩個維度做一些分享。
宋澤萊:我的創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段落:最早是在大學期間,在那四年裡面,一邊求學,一邊摸索如何寫小說,主要是學習寫作技巧。我開始寫心理小說,但當時年紀輕,對社會也沒有太多認識,只能寫自己的心理,是一種體驗性的、自傳性的寫作。
那時,我受到弗洛姆影響,將弗洛姆的理論小說化,挖掘到人的破壞性。弗洛姆是一位精神科醫生,他對希特勒和史達林都有很多研究,對極權政治有獨到的分析。他有一本書名叫《逃避自由》,討論人為什麼逃避自由,即便在自由地區也要放棄自由?我運用弗洛姆的心理學理論寫人類的破壞性、虐待性,深入精神和心理歷程的層面。有人讀了我的小說驚歎說,二十幾歲的人居然寫得出如此洞察人心的小說!其實,不是我有多麽了不起,而是弗洛姆了不起。
余杰:我也受弗洛姆的影響很大。這位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終身對極權主義、大屠殺、集中營的起源問題感興趣。這大概也是經歷過二二八屠殺和天安門屠殺的台灣和中國都應當重視他的原因吧。弗洛姆專門研究過「人類的惡意侵犯、惡意性和殘忍性」,並發展出「戰爭發動心理學」或者「破壞心理學」。他發出這樣的追問:從一方面說,許多種動物都會同類相鬥,人也是一樣。但從另一方面說,在千萬種同類相鬥的動物中,人卻是唯一相殘的動物——人是唯一的集體屠殺者,唯一不能適應他自己的社會的生物。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他的結論是,唯有愛和自由能戰勝仇恨、奴役和殺戮。如果人們能及時發現自己熱力追隨的領袖心中那些抑制的性格特徵——諸如自戀、虐待症、全能欲望、冷漠無情、無意識間對自己人格的出賣,這世間將獲得別一樣的新生。
宋澤萊:後來,從大學畢業後,我就離開了心理小說的寫作。我開始接觸到社會,過著社會化的生活。我曾經抽煙、喝酒、嚼檳榔,交際很廣泛。跟一些政治界的人做農村運動,去瞭解農村的貧困。長期以來,台灣用農業來輔助工業,犧牲農業、壓低稻米和農產品的價格,為工人做免費的便當。這一經濟政策使得青年轉移到都市,進入加工出口區,到加工廠當廉價工人,這樣老闆賺錢就更多了。
犧牲農業獲得工業發展,日本、英國、中國都是如此。日本後來有回饋農村,農民的日子比較好過。但台灣至今沒有這樣做,直接將農村犧牲掉。最近有錢的企業還來徵收農村耕地,發生了大埔事件等農村的抗爭。
我在農村長大,比較瞭解農村的狀況。所以第二階段就寫農村小說,把政府對農村的漠視、剝奪寫出來。農村題材的作品中,《打牛湳村》比較有名。這個題材我寫了四、五本書,長篇和短篇都有,因此被歸為鄉土作家。我希望以小說構建「福爾摩沙庶民圖」。
余杰:宋老師,您的鄉土題材的作品,讓我聯想起沈從文。在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中,左翼作家寫鄉村,基本上是刻意用馬列主義、階級觀念來圖解鄉村。即便是魯迅這樣的大師也是如此,所謂「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他自己是一個回故鄉訪問的「旁觀者」。而沈從文是少數的真正的「鄉下人」,他靠直覺來寫農村,而不是靠意識形態來統籌安排。我發現您也是如此。很多台灣的所謂鄉土作家,根本沒有在農村生活過,也沒有幹過一天的農活。而您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您就生活在書中的鄉村人物中間。
宋澤萊:台灣有個人類學的教授曾對我說,要他們人類學家把農村寫得像《打牛湳村》那麼仔細、深入是不可能的,它超過了一般人類學的調查。這位教授也許說得對,我曾閱讀過美國人類學家前來調查台灣農村的《小龍村》那本名著,我也覺得那本書雖然非常用心,還是沒有真正寫到農民的心聲,是不勞動的人的旁觀作品,流於浮面了。
我自幼生在農村,在動筆寫《打牛湳村》之前,已經整整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年以上,寫農村的勞動與農村的被剝削狀況,既不必觀察,也不需理論,都是日常農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除非你真正的勞動,且自幼就生長在那裡,才能真正瞭解台灣的農村真相是什麼。《打牛湳村》暴露的農村問題,現在依然有效,是台灣農村的最根本問題。
寫完農村題材之後,我的創作進入第三個階段,是美麗島事件之後,我轉向寫台灣更加廣闊的社會問題。
比如,台灣社會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的公害問題。我生活的鹿港發生了反杜邦設廠運動,是台灣環保運動的起點。我開始關注環保問題,而環保問題中最為迫在眉睫的是什麽問題呢?是核電廠的問題。
八零年代中期,蔣經國還活著時,台電炮製出一個駭人聽聞的口號:要在台灣修建二十座核電廠,把台灣的海岸線包圍起來!那時,已經發生了美國三浬島的核射外洩事故,這樣的事故若發生在台灣,彈丸之地的台灣難以承受。如果建造二十座核電廠,只要有一座出問題,整個台灣就毀掉了。
我想要對此寫文章,但不知道如何寫。蔣經國還活著,台灣還處在戒嚴體制下,若要直接寫評論,沒有媒體敢刊登,作者還可能被抓捕。我就考慮用小說的方式來寫,寫成科幻形式的作品,總能過關吧?我就寫了十萬字的小長篇《廢墟台灣》,寫未來台灣因為核電爆炸而毀滅的情形。
寫作倒是很順利,很快完成。但投稿的過程卻很艱辛。我給《中國時報》副刊,卻遭到退稿。編輯說,你這篇東西雖很好,但我將它刊登出來,我的職位就不保了,因為核電是國民黨的既定政策,非議核電等於是對抗黨國。我就跟他們商量,是不是可以刊登部分章節?他們回答說,部分章節也不能刊登。
既然報紙無法發表,我就只好出書,就找本土的前衛出版社出版。十萬字正好是一本小書。出版社對此書的定位是「核能災害預測小說」。1985年這本書出版,起初幾乎沒有人買,台灣人的反應並不敏捷。大半人都認為作者在危言聳聽。有經濟學家和核能研究者看到之後,非常生氣,將書丟在地上踩。
結果,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蘇聯發生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人們這才發現核電廠的危險近在咫尺。這本書幾個月間賣了數萬本,成為當年十大暢銷書之一。前幾年,日本福島再次發生海嘯地震引發核電廠事故,對日本人的心靈傷害和打擊非常巨大,此書在台灣也再度熱銷。
其實,現在油頁岩開採技術出現突破,石油非常便宜,實在沒有必要冒險去建核電廠。但台灣還是有很多人躍躍欲試,他們背後是龐大的利益集團。
這個階段之後,我的創作重點又轉向基督教文學、魔幻寫實主義文學。
文學家踐行誡命 如同水裡救火
余杰:您也是台灣「人權文學」的最早倡導者。你較早直接書寫「二二八」這個禁忌的題材。在小說《抗暴的打貓市》中,有對蔣介石父子掀起偶像崇拜的嘲諷,也寫到慘絕人寰的屠殺場景,如文學評論家陳建忠所言:「宋澤萊是以屠殺的角度來看待二二八事件,他所著重的,與其說是重視那段駭人聽聞的歷史,毋寧說他是追究了屠殺者及其幫凶的歷史責任。」您的作品就構成了一個嚴峻的人權法庭。
我很喜歡你的人權文學論集《誰怕宋澤萊》,這本三十年前的老書,放在後太陽花時代公民社會勃興的台灣來看,一點也不過時。不過,那個時候,你的觀點引起很大的非議,即便是所謂的進步陣營,也對你有一場圍剿。
文學評論家陳芳明曾經用「美麗島傷痕文學」來命名之,傷痕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個概念。後來,你提出人權文學之後,他非常認同,並認為「它的涵蓋面比較廣泛縱深,它暗含了台灣文學抗爭的、落實的、積極的精神」。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是,當時,您還不是基督徒,就已經從聖經真理出發闡釋人權的來源。人因為被上帝所造才享有尊嚴、自由和權利。而人權又離不開上帝的律法,特別是上帝頒發給人類的「十誡」。
宋澤萊:我最早整理出了《台灣人權文學小史》,從日治時代的賴和、楊逵、楊華一直寫到當代的楊青矗、黃春明、王禎和、施明正、林雙不、呂秀蓮等人,台灣文學就是一頁爭人權的文學史。當人權把人定義為「須擁有四大自由」的生物時,已經飽含了眾多人類的共識。而當人類尚未辨別出那個定義時,作家就應率先將之指出。我提出,「人權文學」就是要作家勇於反抗統治者「反人權」的行為,作家應該為人類爭取「人民對自由權、平等權、受益權、參政權的充分獲得,不容打折扣」。
在《誰怕宋澤萊》這本書中,有一篇最重要的文章,也是引起最大爭議和反駁的文章〈文學·誡命·人權·法治〉。我在這篇文章中指出,人權不能離開道德和誡命。在這個去道德、去誡命的時代,講道德和誡命當然為那些「進步分子」不容。
但在我看來,宗教誡命是人類在信仰的歷史階段所遺留的可貴資產,它總是朝向對人類惡德的指控,希望禁戒人類本性裡惡德所不可避免會犯下的過錯,那些惡德正是人類使自己陷身慘境的最大原因。在我們這個去聖已遙遠的時代裡,我們能對誡命的理解愈來愈淺薄。我們原本應當清楚地看出來,我們的大半痛苦是因為違背誡命,但在無休止的焦慮、彷徨、恐懼中,我們的眼睛被自己矇住了,乃誤認眼前的都是敵人,誡命也是敵人,將誡命踩在腳下。然而,我們必須回到誡命,文學家踐行誡命也如同水裡救火。
我在文章中點名批評了某些作家說:由台灣眾多有名作家對「道德」「誡命」的反對,顯露出台灣文學的困境,一個比一個通向道德識別力破毀的頂點。我們的文學家彷彿竟成了惡德的傳聲筒,變成破毀真善的先鋒!捨去了真善,美何能單獨存在?
余杰:正如你對佛教領域中釋昭慧的批評,顯示了你的先見之明,近年來此人已將當年的「進步」面紗全面脫去,為深陷環保風暴和腐敗醜聞的慈濟辯護,暴露出威權主義的本質。你也是很早就對陳映真提出批評的人,八十年代他還是左翼文學教父,批評他簡直就是「政治不正確」,難怪你這個初生牛犢會招致長輩們的圍攻。但到了今天,陳映真虛假的左派面目已然暴露無遺,他已墮落成中共的國家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的幫凶。三十年後,讀您三十年前的評論文字,仍然感到暢快淋漓。
宋澤萊:在台灣的佛教裡,釋昭慧將來必然還會有驚人的舉動,也還會引起人們的公憤;這是大乘佛教無法避免的,我總覺得台灣大乘佛教裡頭實在很不乾淨,是佛魔同體、戒與不戒同體的世界,彷彿時刻都會發生問題,也不知道有誰能收拾它,真可怕。在文壇上,台灣現代主義流行的1970、1980時代,作家都持道德、價值的相對論,好像一旦相信道德、戒條,就會被視為傻瓜。陳映真的私徳還很不錯,畢竟他是神學家庭出身。有些沒有宗教信仰的文學人的品性就很壞,我當時年輕,聽了覺得很害怕。所有的這些,都是因為毀壞、不信道德戒條的結果。
我們知道,一個民族的道德好,民族就強盛;假若道德衰敗,人民要活著尚且不能,更不要說什麼強盛。我們也知道以色列民族是靠上帝的誡命、保持民德而維持下來的,甚至復興了他們的國家。由此可知,台灣的未來,包括中國的未來,也在於讓全盤的宗教自由以及人權得以展開,以期在民德被破滅殆盡時以誡命、人權做憑藉,而這也是文學家不可怠慢的使命。
有格局的領導人
台大論文涉造假事件案情愈演愈烈,台大生命科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高醫大副校長郭明良研究團隊,日前經學術網路社群平台「PubPeer」陸續揭露,刊登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論文涉嫌圖像、數據造假,有疑慮的論文達11篇,台大校長楊泮池列名共同作者也有4篇。但迄今,郭明良僅「口頭請辭」台大教職,楊泮池則「靜待調查」。
事件在台大及學術界持續發酵,不僅台大校內學生發起連署,要求涉案者負起政治責任,與楊泮池同為中研院士的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兼研究部主任陳培哲接受採訪時,直言:「有格局的領導人,應該就會自己辭職!」
陳培哲:學校名譽重於個人名譽
對此,與楊同為中研院士及台大「同事」的陳培哲不以為然,他認為:「有格局的領導人,應該就會自己辭職!」他並以諾貝爾醫學獎得主David Baltimore為例,遭質疑論文造假第一時間就辭去校長職務,因為Baltimore珍視學校名譽重於個人名譽,辭職以保護學校名譽。
事件在台大及學術界持續發酵,不僅台大校內學生發起連署,要求涉案者負起政治責任,與楊泮池同為中研院士的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兼研究部主任陳培哲接受採訪時,直言:「有格局的領導人,應該就會自己辭職!」
對此,與楊同為中研院士及台大「同事」的陳培哲不以為然,他認為:「有格局的領導人,應該就會自己辭職!」他並以諾貝爾醫學獎得主David Baltimore為例,遭質疑論文造假第一時間就辭去校長職務,因為Baltimore珍視學校名譽重於個人名譽,辭職以保護學校名譽。
「台灣學術界接二連三發生學術醜聞,學術界兩大龍頭都捲入漩渦,包括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深陷浩鼎股票爭議、以及近來的台大校長楊泮池的論文疑造假疑雲,讓人感慨。」陳培哲說。
「回顧台灣早年的學術界人士,包括前台大校長傅斯年、中研院長胡適,都是大家很敬重的學術領導人,現在完全不同了。」陳培哲說,學術擔承的風骨和見識不同往昔。他直言「翁啟惠當初戀棧職位,最後才形同『被辭職』,如今楊泮池的作法,與當初翁啟惠有什麼差別?」
他說,「格局是自己創造的」,想想,如果是傅斯年校長和胡適院長,他們捲入這種醜聞,會如何反應?看看全世界的頂尖大學研究所校長或院長,人家是如何處理的?
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得主David Baltimore1997年擔任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校長。1999年他於一名博士後研究員van Parijs兩篇刊登在《Immunity》期刊的論文掛名通訊作者,隔年,van Parijs到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之後van Parijs遭檢舉在MIT做的實驗造假,MIT開始調查,van Parijs很快被解聘離職,此次尚未波及Baltimore本人。2005年又有人在《New Scientist》雜誌質疑Baltimore與van Parijs共同發表於Immunity期刊的那兩篇論文造假,此次Baltimore選擇自己向Caltech校方申請調查,同時也自行辭去Caltech校長職務。。
陳培哲說,這代表Baltimore把大學的聲譽,放在比自己聲譽更優先,更珍視、更保護,因而辭職負責。
學術研究如果不純粹 造假事件只會一再重演
陳培哲語重心長的說,近來年國內論文造假的事件層出不窮,這是學術界的墮落,也是因為「有興趣做研究的人少了,大部分都是把學術研究當成升官發財的工具。」台大前校長傅斯年曾與師生共勉的一句話:「我們貢獻這所大學于宇宙的精神」,而宇宙的精神在於追求真理的概念,如今看來,這樣的精神恐怕式微了。
陳培哲認為,過去學術研究者把學術當生命,單純對學術研究有興趣,不論外在條件如何都努力做好,但現在學術研究多被當成手段,目標是要以此去得到功名利祿,獲取更多的金錢、更高的地位,「當然就會Cutting the corner(抄捷徑)」,一點都不足為奇。
「若自身對學術研究的心態正確,當然不會欺騙,為何要騙自己呢?如果只是把學術研究當成工具做給別人看,那就不同。」
單純的學術研究是什麼?陳培哲舉例,好比有學者畢生投入研究甲骨文,這有什麼利潤可言?就是把過去歷史搞清楚,把不懂的事弄明白,如此而已,而不是拿這個去求取什麼回報。因為,「研究本身就是一種回報!」
陳培哲指出,學術研究大部分都是失敗的,「就是因為不懂才要研究」,學術精神就是「失敗再努力做好,一點、一點慢慢進展」。但如今台灣的大學太浮濫了,且多數都追求產業化、職業化,學術單位動不動就談錢、談專利,有興趣純粹做研究的人少了,追逐名利的多了,類似的事件恐怕只會一再重演。
「回顧台灣早年的學術界人士,包括前台大校長傅斯年、中研院長胡適,都是大家很敬重的學術領導人,現在完全不同了。」陳培哲說,學術擔承的風骨和見識不同往昔。他直言「翁啟惠當初戀棧職位,最後才形同『被辭職』,如今楊泮池的作法,與當初翁啟惠有什麼差別?」
他說,「格局是自己創造的」,想想,如果是傅斯年校長和胡適院長,他們捲入這種醜聞,會如何反應?看看全世界的頂尖大學研究所校長或院長,人家是如何處理的?
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得主David Baltimore1997年擔任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校長。1999年他於一名博士後研究員van Parijs兩篇刊登在《Immunity》期刊的論文掛名通訊作者,隔年,van Parijs到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之後van Parijs遭檢舉在MIT做的實驗造假,MIT開始調查,van Parijs很快被解聘離職,此次尚未波及Baltimore本人。2005年又有人在《New Scientist》雜誌質疑Baltimore與van Parijs共同發表於Immunity期刊的那兩篇論文造假,此次Baltimore選擇自己向Caltech校方申請調查,同時也自行辭去Caltech校長職務。。
陳培哲說,這代表Baltimore把大學的聲譽,放在比自己聲譽更優先,更珍視、更保護,因而辭職負責。
學術研究如果不純粹 造假事件只會一再重演
陳培哲語重心長的說,近來年國內論文造假的事件層出不窮,這是學術界的墮落,也是因為「有興趣做研究的人少了,大部分都是把學術研究當成升官發財的工具。」台大前校長傅斯年曾與師生共勉的一句話:「我們貢獻這所大學于宇宙的精神」,而宇宙的精神在於追求真理的概念,如今看來,這樣的精神恐怕式微了。
陳培哲認為,過去學術研究者把學術當生命,單純對學術研究有興趣,不論外在條件如何都努力做好,但現在學術研究多被當成手段,目標是要以此去得到功名利祿,獲取更多的金錢、更高的地位,「當然就會Cutting the corner(抄捷徑)」,一點都不足為奇。
「若自身對學術研究的心態正確,當然不會欺騙,為何要騙自己呢?如果只是把學術研究當成工具做給別人看,那就不同。」
單純的學術研究是什麼?陳培哲舉例,好比有學者畢生投入研究甲骨文,這有什麼利潤可言?就是把過去歷史搞清楚,把不懂的事弄明白,如此而已,而不是拿這個去求取什麼回報。因為,「研究本身就是一種回報!」
陳培哲指出,學術研究大部分都是失敗的,「就是因為不懂才要研究」,學術精神就是「失敗再努力做好,一點、一點慢慢進展」。但如今台灣的大學太浮濫了,且多數都追求產業化、職業化,學術單位動不動就談錢、談專利,有興趣純粹做研究的人少了,追逐名利的多了,類似的事件恐怕只會一再重演。
想像出的障礙無法被克服,但真的障礙可以。 Imaginary obstacles are insurmountable. Real ones aren’t.
想像出的障礙無法被克服,但真的障礙可以。 Imaginary obstacles are insurmountable. Real ones aren’t.
美國生涯規劃作家 歇爾 Barbara Sher
11/21/2016
如果是選民,我的一票投給誰?
如果是選民,我的一票投給誰?
文/陳師孟
商人與政客、真小人與偽君子,哪種人容易應付些?當台灣的國際處境有求於人時,哪一種人可能較有著力點?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不只是一般民眾而已,連政治嗅覺最靈敏的美國主流媒體,同樣栽在「二選一」的賭盤。以事後諸葛來評斷的話,其實要預測這次大選結果並不像表面上那麽容易,主因之一在於選舉過程最大的「看點」或「爭點」,不在候選人的競選政見,而在候選人本身的人格特質;客氣一點的把兩人說成是「商人 vs 政客」,一個是在商言商、一個是口是心非;刻薄一點的則說成是「真小人 vs 偽君子」,一個是唯利是圖、另一個是表裡不一。明明要選出的是國家元首,卻被迫在「兩害」中「取其輕」,的確有些棘手。
但我們台灣人在嘲笑美國人之先,也應該要反省自己:八年前我們不是也曾選出一個既是偽君子、又是真小人的馬英九總統,而且落選者的水準還遠遠在他之上。這位總統從學生時代就充當獨裁政黨的海外「職業學生」,專門以打小報告、製造黑名單為能事,這不是小人行徑的話,什麽才是?在他回台之後,立即成為獨裁者重點栽培的樣板人物,也由真小人順利晉升到偽君子。風光歷任了各種黨政要職,毫無建樹,卻扶搖直上。一朝羽翼既豐,就反噬起同黨的黨主席與總統,更不用說打著「反貪腐」旗幟,道貌岸然地羅織種種罪名,對反對黨前總統趕盡殺絕。直到他也下台了,大家才看清他本身在位期間的違法亂政,這若不是偽君子的話,什麽才是?這樣的貨色會贏得多數選票、當選總統,是台灣民主歷程上無可磨滅的恥辱。
藉機罵罵馬英九;再回到美國大選。
最後雖然多數美國人民還是選擇支持外在形象較佳的希拉蕊,但因為採用了「選舉人制」的間接選舉方式,反而被言詞粗鄙的川普拿下勝利,以致引起後續若干騷動抗議。不過遊戲規則老早已訂下,美國人民應該會有「願打服輸」的基本民主素養,不至於像2004年連戰與馬英九的無賴罵街。
藉機再罵罵馬英九;現在回到我們的主題。
就台灣人而言,誰比較適合做下一任的美國總統,最重要的考量當然是:誰對台灣未來的生存與安全比較有利。這個觀察角度固然與美國民眾不同,但在兩位候選人就這個議題都少有著墨的情況下,我們也只好仿傚美國民眾,依照兩人的人格特質來做判斷;也就是說,商人與政客、或真小人與偽君子,哪一種人容易應付些?當台灣的國際處境有求於人時,哪一種人可能較有著力點?
最近一位朋友在他臉書上感歎說:「在我記憶中的美好世界逐漸崩解的今天…」,是的,但在我們記憶中做為自由世界守護者的美好美國,不等到今天就早已崩解。當我們回顧美國對台政策的演變,就發現美國政府早已由二戰後期創設聯合國時所強調的「普世價值」,轉向為「美國利益」,以致台灣在過去近半個世紀,受盡了美國的擺佈。
自尼克森總統在1970年上台,就是台灣命運逆轉的開始,這位典型政客是在越戰中期接替發動越戰的詹森,他的就職演說表示:「歷史所能賞賜的最高榮譽就是和平製造者 (peacemaker)」,公開打臉他的前任。之後他就與季辛吉國務卿親訪中國,向毛匪澤東伸出橄欖枝,這時毛所策動的「文化大革命」正搞得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最經典的一段畫面是,尼克森刻意安排與當時的中國總理周匪恩來握手合照,因為十多年前美國的杜勒斯國務卿曾公開拒絕與周握手,尼克森在表達歉意。1972年「上海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就此成為美國的外交定調,不但表示「台海兩邊都主張只有一個中國」,而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尼克森真的是想做為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和平使者嗎?當然不是。他只是想利用中俄之間的緊張關係,拉攏中國對抗蘇聯,並進而自越戰的泥淖中抽身,完全沒有把中國正在上演的人權浩刼放在心上,更別說台灣前途了。不幾年,尼克森陷入「水門案」醜聞,偽君子的面目被掀開,但對台灣的傷害已無可挽回。其後卡特總統宣布美中建交,終止前後25年的「台美共同防禦條約」,台灣成了真正的國際孤兒。
希拉蕊的先生柯林頓總統對台灣也相當不友善,1999年李登輝總統提出「特殊兩國論」時,被他與江匪澤民指責為「麻煩製造者 (troublemaker)」公然羞辱,好像協助防衛台灣,就有權力把台灣當「細漢的」,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都要看他臉色。2000年阿扁總統當選,他有見於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居然獲得相當民意的支持,心中不滿、但又不便公然否認台灣的民意取向與民主選舉,只好給阿扁穿小鞋,阿扁總統還未就職,美方就傳達「四不」的說法,做為安排與中國當局對話的前提,結果阿扁「迫於形勢」說了,對方卻毫無反應。次一任的小布希總統,一般認為對台灣不錯,但只是相對於之前的幾任;他對阿扁2003年「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宣告,也極度不滿,據說當年在 APEC 與胡匪錦濤會面時,也用了「麻煩製造者」一詞。美國總統棄友求榮就叫「和平製造者」,台灣總統捍衛國格就叫「麻煩製造者」,這不是政客才會有的嘴臉嗎?
什麽,扯太遠了?好的,那就來看看這次力挺希拉蕊的歐巴馬總統,他任內對台灣有什麽「善意」。這可不是扯太遠,因為希拉蕊競選陣營的外交政策顧問都承認,她會「延續歐巴馬的對台政策」。
2008年底歐巴馬勝選,胡匪錦濤以元首熱線表達祝賀,在交談中兩人一致認為,發展美中關係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而且是全球整體的利益,這是歐巴馬的初試啼聲,也是他不久推動「美中峰會」(G-2) 的預告。2009年11月他訪問中國時以台灣為伴手禮,重申「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2012年2月在白宮接見習匪近平時,明說他「拒絕任何台獨主張」。或許有人會說,歐巴馬政府一再表明遵守美國國會在1979年通過的「台灣關係法」,要出售防禦性武器結台灣。但他就任時國會通過的對台軍售,一拖再拖。又因為中國發出警告,若售予台灣要求的66架 F-16C/D 新機,「是冒著中美兩國誤判對方的風險,可能導致意外的全面攤牌」,美國趕緊宣布只幫台灣提昇既有的145架 F-16A/B 戰機雷達性能。《經濟學人》評論說:「這讓台灣完全不能感受到安全有所提高」。但即使這個打折後的方案,最後也遭到刪除,所以不久又有美國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軍備不斷擴張,台海均勢無以維持,2014年國會友台議員再度呼籲軍售台灣時,歐巴馬明知中國軍力已非台灣能抗衡,仍然選擇裝聾作啞,有人判斷原因之一竟然是中國國家主席習匪近平將於2015年訪美,必須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總統如此,國務院當然上行下傚。目前 AIT 的梅建華 (Kin Moy) 處長在2014年3月仍擔任國務院「東亞與亞太事務副助卿」時,曾被指派接受眾議院「台灣關係法35週年公聽會」的質詢,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 (Ed Royce),亞太小組主席夏波 (Steve Chabot) 及其他多位眾議員提出各種對歐巴馬政府的要求,包括放寬兩邊高層官員互訪的限制、准許台灣加入區域聯合軍演、出售先進武器給台灣、支持台灣進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等,梅建華從頭到尾實問虛答、支吾其詞,把困難全推給「一中政策」,好像「一中政策」等於是規範猶太人生活言行的十誡與律法,美方任何行政措施或執行細節都有規定一樣。當會議主席要求國務院根據東亞情勢發展來檢討「一中政策」本身的存廢時,他回答:「中台關係從來沒有像目前這麽好」。這個說法的始作俑者,當然就是我們自己那位沒出息的馬英九,但由美國人口中說出,更覺刺耳。
最後再罵一次馬英九,最好他聽到。
我們不是想批評梅建華對台灣不懷好意,但這種只知聽命行事的官員,對台灣實在沒三小路用:今年9月他和蔡英文總統共同出席一場研討會時,信誓旦旦地表示:「台灣在亞洲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且對於區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美國肯定這些貢獻,並且將繼續支持台灣發展更多的國際空間。」言猶在耳,9月底「國際民航組織」(ICAO) 在中國籍秘書長柳芳主導下,不但拒發邀請函給台灣、並且警告各國代表發言不得提議聲援「第三國」,否則麥克風消音。我們對中國人的小鼻小眼作風可以理解,怪的是美國代表有做出任何支持台灣的動作嗎?一點都沒有。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11月初的「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台灣希望以觀察員身份受邀,但同樣遭到封殺。該組織更過份地選出一個中國籍的孟宏偉為新秘書長,此人是中國公安部副部長,黨性堅強、罔顧人權、敵視台灣。我們對中國會推出這種鷹派來爭取國際組織的領導職位,不感意外,但美國如果真想讓台灣有機會發揮對國際社會的實質貢獻,對中國的野心會完全束手無策嗎?不能聯合其他會員尋求替代人選嗎?是不能還是不為呢?
台諺有謂:「一隻嘴、唬纍纍」,用來形容美國傳統政治人物頗為傳神;這些人有口慧而實不至,公開承諾變成虛應故事,甚至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心裡沒有一絲不安。難怪這幾年屢屢傳出「棄台論」的主張,《經濟學人》老早在2011年就指出:「美國可能考慮台灣已經是一個戰略上的負債,…與其因而招惹中國,不如把台灣當做一塊碎肉丟去安撫他」。我們不敢說美國政府真的會如此無情無義,但我們心知肚明這些政治人物─包括希拉蕊─早已以所謂的「核心利益」取代了「共同價值」,做為美國對外政策─包括對台政策─的準則,我們如果還是相信長期浸淫在「建制」(establishment) 以內的希拉蕊會有利於台灣,最好要有「我以真心換絕情」的心理準備。
但川普的商人本性不是更像梁惠王嗎?「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台灣難道不會更慘?
的確,川普很可能是梁惠王同一掛的,但和生意人做生意至少有一點好處:只要價錢談妥,生意就做得成;和政客談生意的麻煩是,他不會告訴你價碼,你以為成交了也不能保證生意做得成,無論結果如何,他都說得出一番道理,讓你拿他莫可奈何。川普10月底在賓州蓋蒂斯堡 (Gettysburg) 提出他當選後的「百日維新」藍圖,臚列了多項對外政策,是他覺得美國做了「冤大頭」,他不能容忍下去;這些多半是事實,所以只要「價碼」談好,並非無解。譬如川普不滿「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佔了美國的便宜,因此只要這些國家肯提高國防預算,問題不就解決了。同樣,川普揚言自日本撤出駐軍,因為三萬美軍駐日的費用太高,而租用機場軍港又招致民間抗議,這也是實情,因此只要日本肯分擔經費,擺平民怨,也不難解決。川普考慮中止「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因為美國降低關稅換到的只是一些「智財權保護」等空洞的承諾,所以這些國家只要提出更具體實質的交換條件,並非不能再議。川普認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一向對加、墨更有利,主張重新協商,也沒有超出一種做生意的常規,長期的生意往來若自覺吃虧,當然可以重談。至於川普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從事不公平的貿易競爭,這一項倒是希望永遠不得解決。
為台灣計,我們應該改變與美國互動的模式,不要再想用「普世價值」、「民主理念」、「反共陣營」之類的意識型態符號,做為台美關係的黏著劑,而多思考與川普「在商言商」的方案,譬如高薪聘用美國退伍軍人來台成為「傭兵」,進入軍中擔任軍校教官、三軍部隊教練、或後勤軍事顧問,甚至可以像1950年代聘請日本軍官組成「白團」,訓練高階將領一樣;軍中長官素質的提升,可以成為台灣募兵制的成功關鍵。另如一位工程界的朋友所建議,對全美各州數以千計極待進行的橋樑更新工程,提出物超所值的報價與貸款計畫,提供台灣具有「比較利益」的零組件設計與製造,派出優秀的工程專家,結合美國的在地勞工,一舉解決美國地方財政困窘的難題。再如主動將南海樞紐的太平島讓給美軍使用,讓美國在南海獲得一處就地保護航權的基地。在菲律賓與美國漸行漸遠的當下,無疑多了些誘因。這些建議在希拉蕊手中,都可能因為對中國的顧忌而胎死腹中,川普卻可能會仔細打打算盤。
說了一大篇,最後我們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麽連美國這種民主老大哥,用的是選舉的民主方式,還不能選出真正的聖賢來當總統呢?
二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有一句名言:「除了歷來所有曾經試用過的政府體制之外,民主是最壞的一種」,乍聽之下,這好像在說選舉制度也不過爾爾,只是目前還沒想到更好的實踐民主的辦法。但其實他這句話的前半段是:「在這個罪惡苦難 (sin and woe) 的世界,沒有人會假裝民主是全知全能的 (perfect and all-wise)」。所以,我們在責怪投票制度之前,應該先檢討何以這是一個「罪惡苦難」的世界,以致於「選賢與能」變成「兩害相權」或「劣幣驅良幣」?再引用一次我那位朋友的感歎:「記憶中的美好世界逐漸崩解」,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罪惡苦難」、「美好崩解」的根源,民主又能如何?
(本文轉載自《綠色逗陣》如果是選民,我的一票投給誰?特此致謝。)
文/陳師孟
商人與政客、真小人與偽君子,哪種人容易應付些?當台灣的國際處境有求於人時,哪一種人可能較有著力點?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不只是一般民眾而已,連政治嗅覺最靈敏的美國主流媒體,同樣栽在「二選一」的賭盤。以事後諸葛來評斷的話,其實要預測這次大選結果並不像表面上那麽容易,主因之一在於選舉過程最大的「看點」或「爭點」,不在候選人的競選政見,而在候選人本身的人格特質;客氣一點的把兩人說成是「商人 vs 政客」,一個是在商言商、一個是口是心非;刻薄一點的則說成是「真小人 vs 偽君子」,一個是唯利是圖、另一個是表裡不一。明明要選出的是國家元首,卻被迫在「兩害」中「取其輕」,的確有些棘手。
但我們台灣人在嘲笑美國人之先,也應該要反省自己:八年前我們不是也曾選出一個既是偽君子、又是真小人的馬英九總統,而且落選者的水準還遠遠在他之上。這位總統從學生時代就充當獨裁政黨的海外「職業學生」,專門以打小報告、製造黑名單為能事,這不是小人行徑的話,什麽才是?在他回台之後,立即成為獨裁者重點栽培的樣板人物,也由真小人順利晉升到偽君子。風光歷任了各種黨政要職,毫無建樹,卻扶搖直上。一朝羽翼既豐,就反噬起同黨的黨主席與總統,更不用說打著「反貪腐」旗幟,道貌岸然地羅織種種罪名,對反對黨前總統趕盡殺絕。直到他也下台了,大家才看清他本身在位期間的違法亂政,這若不是偽君子的話,什麽才是?這樣的貨色會贏得多數選票、當選總統,是台灣民主歷程上無可磨滅的恥辱。
藉機罵罵馬英九;再回到美國大選。
最後雖然多數美國人民還是選擇支持外在形象較佳的希拉蕊,但因為採用了「選舉人制」的間接選舉方式,反而被言詞粗鄙的川普拿下勝利,以致引起後續若干騷動抗議。不過遊戲規則老早已訂下,美國人民應該會有「願打服輸」的基本民主素養,不至於像2004年連戰與馬英九的無賴罵街。
藉機再罵罵馬英九;現在回到我們的主題。
就台灣人而言,誰比較適合做下一任的美國總統,最重要的考量當然是:誰對台灣未來的生存與安全比較有利。這個觀察角度固然與美國民眾不同,但在兩位候選人就這個議題都少有著墨的情況下,我們也只好仿傚美國民眾,依照兩人的人格特質來做判斷;也就是說,商人與政客、或真小人與偽君子,哪一種人容易應付些?當台灣的國際處境有求於人時,哪一種人可能較有著力點?
最近一位朋友在他臉書上感歎說:「在我記憶中的美好世界逐漸崩解的今天…」,是的,但在我們記憶中做為自由世界守護者的美好美國,不等到今天就早已崩解。當我們回顧美國對台政策的演變,就發現美國政府早已由二戰後期創設聯合國時所強調的「普世價值」,轉向為「美國利益」,以致台灣在過去近半個世紀,受盡了美國的擺佈。
自尼克森總統在1970年上台,就是台灣命運逆轉的開始,這位典型政客是在越戰中期接替發動越戰的詹森,他的就職演說表示:「歷史所能賞賜的最高榮譽就是和平製造者 (peacemaker)」,公開打臉他的前任。之後他就與季辛吉國務卿親訪中國,向毛匪澤東伸出橄欖枝,這時毛所策動的「文化大革命」正搞得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最經典的一段畫面是,尼克森刻意安排與當時的中國總理周匪恩來握手合照,因為十多年前美國的杜勒斯國務卿曾公開拒絕與周握手,尼克森在表達歉意。1972年「上海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就此成為美國的外交定調,不但表示「台海兩邊都主張只有一個中國」,而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尼克森真的是想做為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和平使者嗎?當然不是。他只是想利用中俄之間的緊張關係,拉攏中國對抗蘇聯,並進而自越戰的泥淖中抽身,完全沒有把中國正在上演的人權浩刼放在心上,更別說台灣前途了。不幾年,尼克森陷入「水門案」醜聞,偽君子的面目被掀開,但對台灣的傷害已無可挽回。其後卡特總統宣布美中建交,終止前後25年的「台美共同防禦條約」,台灣成了真正的國際孤兒。
希拉蕊的先生柯林頓總統對台灣也相當不友善,1999年李登輝總統提出「特殊兩國論」時,被他與江匪澤民指責為「麻煩製造者 (troublemaker)」公然羞辱,好像協助防衛台灣,就有權力把台灣當「細漢的」,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都要看他臉色。2000年阿扁總統當選,他有見於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居然獲得相當民意的支持,心中不滿、但又不便公然否認台灣的民意取向與民主選舉,只好給阿扁穿小鞋,阿扁總統還未就職,美方就傳達「四不」的說法,做為安排與中國當局對話的前提,結果阿扁「迫於形勢」說了,對方卻毫無反應。次一任的小布希總統,一般認為對台灣不錯,但只是相對於之前的幾任;他對阿扁2003年「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宣告,也極度不滿,據說當年在 APEC 與胡匪錦濤會面時,也用了「麻煩製造者」一詞。美國總統棄友求榮就叫「和平製造者」,台灣總統捍衛國格就叫「麻煩製造者」,這不是政客才會有的嘴臉嗎?
什麽,扯太遠了?好的,那就來看看這次力挺希拉蕊的歐巴馬總統,他任內對台灣有什麽「善意」。這可不是扯太遠,因為希拉蕊競選陣營的外交政策顧問都承認,她會「延續歐巴馬的對台政策」。
2008年底歐巴馬勝選,胡匪錦濤以元首熱線表達祝賀,在交談中兩人一致認為,發展美中關係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而且是全球整體的利益,這是歐巴馬的初試啼聲,也是他不久推動「美中峰會」(G-2) 的預告。2009年11月他訪問中國時以台灣為伴手禮,重申「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2012年2月在白宮接見習匪近平時,明說他「拒絕任何台獨主張」。或許有人會說,歐巴馬政府一再表明遵守美國國會在1979年通過的「台灣關係法」,要出售防禦性武器結台灣。但他就任時國會通過的對台軍售,一拖再拖。又因為中國發出警告,若售予台灣要求的66架 F-16C/D 新機,「是冒著中美兩國誤判對方的風險,可能導致意外的全面攤牌」,美國趕緊宣布只幫台灣提昇既有的145架 F-16A/B 戰機雷達性能。《經濟學人》評論說:「這讓台灣完全不能感受到安全有所提高」。但即使這個打折後的方案,最後也遭到刪除,所以不久又有美國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軍備不斷擴張,台海均勢無以維持,2014年國會友台議員再度呼籲軍售台灣時,歐巴馬明知中國軍力已非台灣能抗衡,仍然選擇裝聾作啞,有人判斷原因之一竟然是中國國家主席習匪近平將於2015年訪美,必須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總統如此,國務院當然上行下傚。目前 AIT 的梅建華 (Kin Moy) 處長在2014年3月仍擔任國務院「東亞與亞太事務副助卿」時,曾被指派接受眾議院「台灣關係法35週年公聽會」的質詢,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 (Ed Royce),亞太小組主席夏波 (Steve Chabot) 及其他多位眾議員提出各種對歐巴馬政府的要求,包括放寬兩邊高層官員互訪的限制、准許台灣加入區域聯合軍演、出售先進武器給台灣、支持台灣進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等,梅建華從頭到尾實問虛答、支吾其詞,把困難全推給「一中政策」,好像「一中政策」等於是規範猶太人生活言行的十誡與律法,美方任何行政措施或執行細節都有規定一樣。當會議主席要求國務院根據東亞情勢發展來檢討「一中政策」本身的存廢時,他回答:「中台關係從來沒有像目前這麽好」。這個說法的始作俑者,當然就是我們自己那位沒出息的馬英九,但由美國人口中說出,更覺刺耳。
最後再罵一次馬英九,最好他聽到。
我們不是想批評梅建華對台灣不懷好意,但這種只知聽命行事的官員,對台灣實在沒三小路用:今年9月他和蔡英文總統共同出席一場研討會時,信誓旦旦地表示:「台灣在亞洲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且對於區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美國肯定這些貢獻,並且將繼續支持台灣發展更多的國際空間。」言猶在耳,9月底「國際民航組織」(ICAO) 在中國籍秘書長柳芳主導下,不但拒發邀請函給台灣、並且警告各國代表發言不得提議聲援「第三國」,否則麥克風消音。我們對中國人的小鼻小眼作風可以理解,怪的是美國代表有做出任何支持台灣的動作嗎?一點都沒有。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11月初的「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台灣希望以觀察員身份受邀,但同樣遭到封殺。該組織更過份地選出一個中國籍的孟宏偉為新秘書長,此人是中國公安部副部長,黨性堅強、罔顧人權、敵視台灣。我們對中國會推出這種鷹派來爭取國際組織的領導職位,不感意外,但美國如果真想讓台灣有機會發揮對國際社會的實質貢獻,對中國的野心會完全束手無策嗎?不能聯合其他會員尋求替代人選嗎?是不能還是不為呢?
台諺有謂:「一隻嘴、唬纍纍」,用來形容美國傳統政治人物頗為傳神;這些人有口慧而實不至,公開承諾變成虛應故事,甚至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心裡沒有一絲不安。難怪這幾年屢屢傳出「棄台論」的主張,《經濟學人》老早在2011年就指出:「美國可能考慮台灣已經是一個戰略上的負債,…與其因而招惹中國,不如把台灣當做一塊碎肉丟去安撫他」。我們不敢說美國政府真的會如此無情無義,但我們心知肚明這些政治人物─包括希拉蕊─早已以所謂的「核心利益」取代了「共同價值」,做為美國對外政策─包括對台政策─的準則,我們如果還是相信長期浸淫在「建制」(establishment) 以內的希拉蕊會有利於台灣,最好要有「我以真心換絕情」的心理準備。
但川普的商人本性不是更像梁惠王嗎?「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台灣難道不會更慘?
的確,川普很可能是梁惠王同一掛的,但和生意人做生意至少有一點好處:只要價錢談妥,生意就做得成;和政客談生意的麻煩是,他不會告訴你價碼,你以為成交了也不能保證生意做得成,無論結果如何,他都說得出一番道理,讓你拿他莫可奈何。川普10月底在賓州蓋蒂斯堡 (Gettysburg) 提出他當選後的「百日維新」藍圖,臚列了多項對外政策,是他覺得美國做了「冤大頭」,他不能容忍下去;這些多半是事實,所以只要「價碼」談好,並非無解。譬如川普不滿「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佔了美國的便宜,因此只要這些國家肯提高國防預算,問題不就解決了。同樣,川普揚言自日本撤出駐軍,因為三萬美軍駐日的費用太高,而租用機場軍港又招致民間抗議,這也是實情,因此只要日本肯分擔經費,擺平民怨,也不難解決。川普考慮中止「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因為美國降低關稅換到的只是一些「智財權保護」等空洞的承諾,所以這些國家只要提出更具體實質的交換條件,並非不能再議。川普認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一向對加、墨更有利,主張重新協商,也沒有超出一種做生意的常規,長期的生意往來若自覺吃虧,當然可以重談。至於川普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從事不公平的貿易競爭,這一項倒是希望永遠不得解決。
為台灣計,我們應該改變與美國互動的模式,不要再想用「普世價值」、「民主理念」、「反共陣營」之類的意識型態符號,做為台美關係的黏著劑,而多思考與川普「在商言商」的方案,譬如高薪聘用美國退伍軍人來台成為「傭兵」,進入軍中擔任軍校教官、三軍部隊教練、或後勤軍事顧問,甚至可以像1950年代聘請日本軍官組成「白團」,訓練高階將領一樣;軍中長官素質的提升,可以成為台灣募兵制的成功關鍵。另如一位工程界的朋友所建議,對全美各州數以千計極待進行的橋樑更新工程,提出物超所值的報價與貸款計畫,提供台灣具有「比較利益」的零組件設計與製造,派出優秀的工程專家,結合美國的在地勞工,一舉解決美國地方財政困窘的難題。再如主動將南海樞紐的太平島讓給美軍使用,讓美國在南海獲得一處就地保護航權的基地。在菲律賓與美國漸行漸遠的當下,無疑多了些誘因。這些建議在希拉蕊手中,都可能因為對中國的顧忌而胎死腹中,川普卻可能會仔細打打算盤。
說了一大篇,最後我們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麽連美國這種民主老大哥,用的是選舉的民主方式,還不能選出真正的聖賢來當總統呢?
二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有一句名言:「除了歷來所有曾經試用過的政府體制之外,民主是最壞的一種」,乍聽之下,這好像在說選舉制度也不過爾爾,只是目前還沒想到更好的實踐民主的辦法。但其實他這句話的前半段是:「在這個罪惡苦難 (sin and woe) 的世界,沒有人會假裝民主是全知全能的 (perfect and all-wise)」。所以,我們在責怪投票制度之前,應該先檢討何以這是一個「罪惡苦難」的世界,以致於「選賢與能」變成「兩害相權」或「劣幣驅良幣」?再引用一次我那位朋友的感歎:「記憶中的美好世界逐漸崩解」,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罪惡苦難」、「美好崩解」的根源,民主又能如何?
(本文轉載自《綠色逗陣》如果是選民,我的一票投給誰?特此致謝。)
最真誠的一種尊重,就是確實地聆聽他人的話語。One of the most sincere forms of respect is actually listening to what another has to say.
最真誠的一種尊重,就是確實地聆聽他人的話語。One of the most sincere forms of respect is actually listening to what another has to say.
美國作家 麥克吉爾 Bryant H. McGill
美國作家 麥克吉爾 Bryant H. McGill
11/19/2016
令人心情放鬆的音樂
Outside》神經科學研究:十首最能令人心情放鬆的音樂
歌曲可以設為手機鬧鈴,當成起床號使用,但也可以反過來,讓人放鬆想睡覺嗎?
LIU BOON KAN
很多人都有聽音樂放鬆心情的習慣,但怎樣才算最有效呢?有神經學家就通過反覆實驗,整理出十首相信是世界上最令人心情放鬆的音樂。
歌曲可以設為手機鬧鈴,當成起床號使用,但也可以反過來,讓人放鬆想睡覺嗎?
LIU BOON KAN
很多人都有聽音樂放鬆心情的習慣,但怎樣才算最有效呢?有神經學家就通過反覆實驗,整理出十首相信是世界上最令人心情放鬆的音樂。
聽音樂可以放鬆心情,但你有想過哪些歌,放鬆心情的功效特別強嗎?(圖:插畫家Maria Fabrizio作品)
音樂治療是一種流行的療程,可讓人放鬆心情,有助恢復健康。不少地方的原住民社會,亦有以音樂改善健康的文化。
來自英國的神經科學家則透過科學研究,選出最能夠舒緩情緒的音樂。
首先,參與研究人士會被要求盡快完成一幅難度很高的拼圖,以增加參與者的壓力情緒,然後再讓他們聆聽不同音樂。研究人員會同時透過儀器檢測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包括大腦活動、心跳、血壓和呼吸速率等)。
結果顯示,一首名為〈Weightless〉的音樂,減壓效果最佳,可令參與者的焦慮整體減少65%,平常生理休息率(usual physiological resting rates)可減低35%。
有趣的是〈Weightless〉這首音樂的創作目的,就是為了減壓。創作團隊Marconi Union在創作過程中,與聲音治療師合作,細心編排所有和聲、節奏和低音線,以降低聽者的心跳速度、降血壓和降低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
負責領導這項研究的Dr. David Lewis-Hodgson更形容:
「〈Weightless〉實在是太有效,很多女士因此昏昏欲睡,我呼籲各位,聽這首音樂時切忌駕駛,因為實在太危險。」
研究團隊所選的十首減壓音樂:
十、〈We Can Fly〉by Rue du Soleil(Café Del Mar)
九、〈Canzonetta Sull’aria〉by Mozart
八〈Someone Like You〉by Adele
七、〈Pure Shores〉by All Saints
六、〈Please Don’t Go〉by Barcelona
五、〈Strawberry Swing〉by Coldplay
四、〈Watermark〉by Enya
三、〈Mellomaniac(Chill Out Mix)〉by DJ Shah
二、〈Electra〉by Airstream
一、〈Weightless〉by Marconi Union
音樂治療是一種流行的療程,可讓人放鬆心情,有助恢復健康。不少地方的原住民社會,亦有以音樂改善健康的文化。
來自英國的神經科學家則透過科學研究,選出最能夠舒緩情緒的音樂。
首先,參與研究人士會被要求盡快完成一幅難度很高的拼圖,以增加參與者的壓力情緒,然後再讓他們聆聽不同音樂。研究人員會同時透過儀器檢測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包括大腦活動、心跳、血壓和呼吸速率等)。
結果顯示,一首名為〈Weightless〉的音樂,減壓效果最佳,可令參與者的焦慮整體減少65%,平常生理休息率(usual physiological resting rates)可減低35%。
有趣的是〈Weightless〉這首音樂的創作目的,就是為了減壓。創作團隊Marconi Union在創作過程中,與聲音治療師合作,細心編排所有和聲、節奏和低音線,以降低聽者的心跳速度、降血壓和降低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
負責領導這項研究的Dr. David Lewis-Hodgson更形容:
「〈Weightless〉實在是太有效,很多女士因此昏昏欲睡,我呼籲各位,聽這首音樂時切忌駕駛,因為實在太危險。」
研究團隊所選的十首減壓音樂:
十、〈We Can Fly〉by Rue du Soleil(Café Del Mar)
九、〈Canzonetta Sull’aria〉by Mozart
八〈Someone Like You〉by Adele
七、〈Pure Shores〉by All Saints
六、〈Please Don’t Go〉by Barcelona
五、〈Strawberry Swing〉by Coldplay
四、〈Watermark〉by Enya
三、〈Mellomaniac(Chill Out Mix)〉by DJ Shah
二、〈Electra〉by Airstream
一、〈Weightless〉by Marconi Union
11/16/2016
情何以堪?
呂秋遠
對於五名上將、十一位中將、十六位少將,五十餘顆星星在北京閃閃發光,參加習總書記主持的「紀念空一格孫中山誕辰150週年」這種事,彷彿看到百貨公司週年慶,一群人搶著失心瘋一樣。
基本上,在這些人的眼裡,已經完全沒有敵我意識之分。他們眼裡當然沒有中華民國,只有一個現實強大的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次的所謂「紀念空一格孫中山誕辰」,不是紀念國父,中國沒有國父這種東西,他們稱空一格孫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這次的紀念會,索性直接宣稱共產黨繼承了空一格孫中山的精神。然後,這些將領喜沾沾的說,自己在北京講了很多次中華民國,已經問心無愧。
喔,我也可以在北京講很多次啊!讓我來舉例:空一格孫中山先生是中華民國的國父,曾經創建中華民國。雖然中華民國已經不再,但空一格孫中山精神永遠不死。
短短四句話,我講了三次中華民國,只是習總書記應該會給我好孩子貼紙,不會把我送進秦城監獄。至於說,台灣政府沒有舉辦這樣的紀念會,所以才去參加中國的紀念會,那就更詭異了。聯電沒有辦尾牙,所以經理們就揪團去台積電參加?因為大家都是電子業,不要分這麼細,這樣對嗎?
這個國家的總書記,正在要求其他國家霸凌台灣。因為中國,我們不能參加國際刑警組織、世界民航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連將領最愛的馬英九前總統,都被星洲日報更改成「台灣前領導人」,而這五十顆星星,竟然就這麼殞落,直接到北京人民大會堂,聆聽習總書記的教誨。
吳斯懷中將不知道有沒有看過金庸寫的倚天屠龍記?周芷若冷笑對張無忌說,「咱們從前曾有婚姻之約,我丈夫此刻卻是命在垂危,加之我今日沒傷你性命,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罵我不知廉恥、水性楊花。」
張無忌急著說,「咱們只需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它作甚?」
周芷若冷回應,「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當吳中將說,他問心無愧時,不曉得知不知道周芷若問心有愧,因為她怕天下英雄罵她不知廉恥、水性楊花。
咳,月圓的時候,我們還是來聽歌吧!
「領錢時候,你是真的退休非常早。到了中國,你也真是狠得不得了。
納稅的人應該都知道,那是一種什麼味道。能不能愛台灣,別吵?
你說我太偏愛台灣,你很受不了。我說你太熱愛中國,我也快瘋掉。
當兵的人應該都知道,說不出那是種什麼味道。
到北京的日子,你好不好?你好靠腰。
星星堆滿天,也不能比月圓。
在我心裏面,有那麼一點,對土地固執,和對台灣的堅持。
星星堆滿天,我還是最愛月圓。
你中你的毒、你中你的邪,你無藥可解,愛中國付出一切。
你中你的毒、你中你的邪,你付出一切,為中國付出一切。」
對於五名上將、十一位中將、十六位少將,五十餘顆星星在北京閃閃發光,參加習總書記主持的「紀念空一格孫中山誕辰150週年」這種事,彷彿看到百貨公司週年慶,一群人搶著失心瘋一樣。
基本上,在這些人的眼裡,已經完全沒有敵我意識之分。他們眼裡當然沒有中華民國,只有一個現實強大的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次的所謂「紀念空一格孫中山誕辰」,不是紀念國父,中國沒有國父這種東西,他們稱空一格孫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這次的紀念會,索性直接宣稱共產黨繼承了空一格孫中山的精神。然後,這些將領喜沾沾的說,自己在北京講了很多次中華民國,已經問心無愧。
喔,我也可以在北京講很多次啊!讓我來舉例:空一格孫中山先生是中華民國的國父,曾經創建中華民國。雖然中華民國已經不再,但空一格孫中山精神永遠不死。
短短四句話,我講了三次中華民國,只是習總書記應該會給我好孩子貼紙,不會把我送進秦城監獄。至於說,台灣政府沒有舉辦這樣的紀念會,所以才去參加中國的紀念會,那就更詭異了。聯電沒有辦尾牙,所以經理們就揪團去台積電參加?因為大家都是電子業,不要分這麼細,這樣對嗎?
這個國家的總書記,正在要求其他國家霸凌台灣。因為中國,我們不能參加國際刑警組織、世界民航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連將領最愛的馬英九前總統,都被星洲日報更改成「台灣前領導人」,而這五十顆星星,竟然就這麼殞落,直接到北京人民大會堂,聆聽習總書記的教誨。
吳斯懷中將不知道有沒有看過金庸寫的倚天屠龍記?周芷若冷笑對張無忌說,「咱們從前曾有婚姻之約,我丈夫此刻卻是命在垂危,加之我今日沒傷你性命,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罵我不知廉恥、水性楊花。」
張無忌急著說,「咱們只需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它作甚?」
周芷若冷回應,「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當吳中將說,他問心無愧時,不曉得知不知道周芷若問心有愧,因為她怕天下英雄罵她不知廉恥、水性楊花。
咳,月圓的時候,我們還是來聽歌吧!
「領錢時候,你是真的退休非常早。到了中國,你也真是狠得不得了。
納稅的人應該都知道,那是一種什麼味道。能不能愛台灣,別吵?
你說我太偏愛台灣,你很受不了。我說你太熱愛中國,我也快瘋掉。
當兵的人應該都知道,說不出那是種什麼味道。
到北京的日子,你好不好?你好靠腰。
星星堆滿天,也不能比月圓。
在我心裏面,有那麼一點,對土地固執,和對台灣的堅持。
星星堆滿天,我還是最愛月圓。
你中你的毒、你中你的邪,你無藥可解,愛中國付出一切。
你中你的毒、你中你的邪,你付出一切,為中國付出一切。」
年金改革什麼呢?這些人還能領終身俸嗎?
我國退將參加中國官方舉辦的孫中山誕辰紀念活動,根據中國中央電視台拍攝畫面,我國退將不僅聆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詞,更在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播放時起身肅立。立委昨痛批,這些退將除背叛自身信仰,更損及國家利益、軍隊士氣,應追回這些人的退休俸。
包括國民黨前副主席詹春柏、前秘書長許水德、新黨主席郁慕明、世盟總會長饒穎奇等藍營大老,以及吳斯懷等卅多名退將,十一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百五十週年誕辰紀念大會」。根據中國央視拍攝的畫面,主辦單位在紀念活動開始前,播放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包括我國退將與國民黨大老等在場人士紛起身肅立。詹春柏、許水德等藍營大老也紛起立
立委王定宇痛批,退將們參加官方活動,聽到中國國歌後竟肅然起敬,代表其背叛過去的宣誓,背叛其跟隨的前總統蔣介石以及國民黨,更全面背叛自身信仰,但這些退將還領取台灣的高額退休俸祿,損及國家利益,影響軍隊士氣,如我國仍付這些退將退休俸,「台灣納稅人應改名叫做冤大頭!」
包括國民黨前副主席詹春柏、前秘書長許水德、新黨主席郁慕明、世盟總會長饒穎奇等藍營大老,以及吳斯懷等卅多名退將,十一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百五十週年誕辰紀念大會」。根據中國央視拍攝的畫面,主辦單位在紀念活動開始前,播放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包括我國退將與國民黨大老等在場人士紛起身肅立。詹春柏、許水德等藍營大老也紛起立
立委王定宇痛批,退將們參加官方活動,聽到中國國歌後竟肅然起敬,代表其背叛過去的宣誓,背叛其跟隨的前總統蔣介石以及國民黨,更全面背叛自身信仰,但這些退將還領取台灣的高額退休俸祿,損及國家利益,影響軍隊士氣,如我國仍付這些退將退休俸,「台灣納稅人應改名叫做冤大頭!」
立委蔡適應也痛批,退將起身肅立,代表這些人對我國的國家忠誠,恐有非常嚴重的瑕疵。
立委徐永明說,退將做出這樣的事情,「這已經不是個人行為,是集體背叛!」如果退將的效忠對象未變,退將們應出面澄清,但如果效忠對象已改變,就不該再領台灣退休俸。
立委馬文君認為,雖然一般人參加活動,聽到國歌多會起立,但嚴格來說,由此事可見,退將的「敏感度比較弱一點」,這部分應該多加注意。
根據國安局掌握的名單及已公開的影片內容,至少五上將、十一中將、十六少將參與上述活動,超過卅二位退將、逾五十三顆「星星」。
「義勇軍進行曲」在中國對日作戰期間時被傳唱。中國共產黨一九四九年取得政權後,先將「義勇軍進行曲」做為「代國歌」,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一九八二年將該歌正式訂為國歌。
立委馬文君認為,雖然一般人參加活動,聽到國歌多會起立,但嚴格來說,由此事可見,退將的「敏感度比較弱一點」,這部分應該多加注意。
根據國安局掌握的名單及已公開的影片內容,至少五上將、十一中將、十六少將參與上述活動,超過卅二位退將、逾五十三顆「星星」。
「義勇軍進行曲」在中國對日作戰期間時被傳唱。中國共產黨一九四九年取得政權後,先將「義勇軍進行曲」做為「代國歌」,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一九八二年將該歌正式訂為國歌。
有一項影響當事人權益至為重大的提案,在國會無異議通過了。
案由主要是針對若干退役將領參加中共的所謂「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五十周年」活動,在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談話而起,立法委員要求國防部徹查後,取消這些人的退休俸。我們希望這個建議不要只是雷聲大雨點小,要切實執行並且擴大來檢討。
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契約精神,對於退休的軍公教,台灣公民之所以同意支付稅金以維持其離開崗位後的生活尊嚴,係因為這些公職服務人民並效忠這個國家。如果有人背棄了這個前提,等同自行撕毀對人民莊嚴的約定,則一切權利義務關係自然無以為繼。
這個事件之所以被當作指標性案例受到注意,在於十一月十一日當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的這節目,場所特殊,是中共黨政高層的集會辦公處所;與會者特殊,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親自與會訓話;時間特殊,在台灣政黨輪替、中共六中全會、美國大選揭曉之後的新局變動之刻。尤其,習近平在會中講的是孫中山真正繼承者、中國共產黨正統論。
有關國共互爭中國歷史之解釋權一節,絕大多數台灣人無意介入,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場子,大彈取代中華民國之調,這些自稱是中華民國信徒的退休老人們,國安局統計居然高達三十二名退將、合計五十三顆星星在座,這些人就算事前沒料到這情況,事中也可以起身拂袖而去,事後更應即時發表聲明,以表忠誠、以明心跡才是,結果他們彷彿雲淡風輕,什麼都沒做,於是一票人等正襟危坐,全成了中共中央電視台鏡頭一再掃描存證的最佳統戰、回歸道具。
二○一六年的最新民意早就顯示,過去八年的兩岸交流秩序應該徹底轉型,重新調整到對等、尊重的正軌上健康運行。曾任敏感職務者,儘管過了三年管制期,不再受赴中規定所限,但是所有言行仍受國內法律的規範,以及民意的約束。對於吃碗內、看碗外的人員,納稅人確實沒有動機與義務要繼續掏腰包豢養他們。新政府上台已近半年,調適過渡期已過,建立新的價值與典範的時候到了。
事實上,何止這些退休將領、高官、教授們的忠誠疑慮讓大家側目?更荒誕的是,這些年高頻率被破獲的共諜案,特別是以提供敵國情資等具體行動賣台,嚴重危害國家安全,違背了武德與榮譽;然進入司法程序,在冗長的必要審理程序過後,因各種因素使然,最後雖經判刑定讞,卻多予社會量刑違反比例原則的觀感。
例如,被稱為「史上最大共諜網」的鎮小江案,涉案的退役人員最高竟僅宣判二年十個月徒刑,而且整個過程無損其繼續享有退休俸,這些層出不窮的漏洞如果不盡快彌補,如何殺雞儆猴、以儆效尤?無怪乎有美國學者撰文:馬政府時期是中國間諜在台灣最活躍的黑暗十年。既損害台灣,也讓國際對台灣失去信任。
有鑑於此,掌握國會多數席位的執政黨立委,不能只是就政治效應顯著的國民黨大老、退將開刀;對於業經三審定讞的共諜案,不但擺明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且著手行動協助消滅中華民國與人民,這些更具實質傷害者,所應給予的應然懲戒,也該全面檢討相關法令的疏漏,給予詳密的補遺;而一律取消該等的終身俸與獎章,亦是國人可普遍認同對叛國者最起碼的裁罰。
不論是清查參加中共高層活動的退休人員,或是進一步針對竊取國家機密提供外國者的罰則訂定,都是實踐國家存在的治理範疇。新時代的兩岸關係,不能重蹈中國出招、台灣棄權的「一中」覆轍,台灣要自證存在,不必多招,如果真能有效執行人民所授權的國家公權力,就已充分足夠。
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契約精神,對於退休的軍公教,台灣公民之所以同意支付稅金以維持其離開崗位後的生活尊嚴,係因為這些公職服務人民並效忠這個國家。如果有人背棄了這個前提,等同自行撕毀對人民莊嚴的約定,則一切權利義務關係自然無以為繼。
這個事件之所以被當作指標性案例受到注意,在於十一月十一日當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的這節目,場所特殊,是中共黨政高層的集會辦公處所;與會者特殊,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親自與會訓話;時間特殊,在台灣政黨輪替、中共六中全會、美國大選揭曉之後的新局變動之刻。尤其,習近平在會中講的是孫中山真正繼承者、中國共產黨正統論。
有關國共互爭中國歷史之解釋權一節,絕大多數台灣人無意介入,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場子,大彈取代中華民國之調,這些自稱是中華民國信徒的退休老人們,國安局統計居然高達三十二名退將、合計五十三顆星星在座,這些人就算事前沒料到這情況,事中也可以起身拂袖而去,事後更應即時發表聲明,以表忠誠、以明心跡才是,結果他們彷彿雲淡風輕,什麼都沒做,於是一票人等正襟危坐,全成了中共中央電視台鏡頭一再掃描存證的最佳統戰、回歸道具。
二○一六年的最新民意早就顯示,過去八年的兩岸交流秩序應該徹底轉型,重新調整到對等、尊重的正軌上健康運行。曾任敏感職務者,儘管過了三年管制期,不再受赴中規定所限,但是所有言行仍受國內法律的規範,以及民意的約束。對於吃碗內、看碗外的人員,納稅人確實沒有動機與義務要繼續掏腰包豢養他們。新政府上台已近半年,調適過渡期已過,建立新的價值與典範的時候到了。
事實上,何止這些退休將領、高官、教授們的忠誠疑慮讓大家側目?更荒誕的是,這些年高頻率被破獲的共諜案,特別是以提供敵國情資等具體行動賣台,嚴重危害國家安全,違背了武德與榮譽;然進入司法程序,在冗長的必要審理程序過後,因各種因素使然,最後雖經判刑定讞,卻多予社會量刑違反比例原則的觀感。
例如,被稱為「史上最大共諜網」的鎮小江案,涉案的退役人員最高竟僅宣判二年十個月徒刑,而且整個過程無損其繼續享有退休俸,這些層出不窮的漏洞如果不盡快彌補,如何殺雞儆猴、以儆效尤?無怪乎有美國學者撰文:馬政府時期是中國間諜在台灣最活躍的黑暗十年。既損害台灣,也讓國際對台灣失去信任。
有鑑於此,掌握國會多數席位的執政黨立委,不能只是就政治效應顯著的國民黨大老、退將開刀;對於業經三審定讞的共諜案,不但擺明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且著手行動協助消滅中華民國與人民,這些更具實質傷害者,所應給予的應然懲戒,也該全面檢討相關法令的疏漏,給予詳密的補遺;而一律取消該等的終身俸與獎章,亦是國人可普遍認同對叛國者最起碼的裁罰。
不論是清查參加中共高層活動的退休人員,或是進一步針對竊取國家機密提供外國者的罰則訂定,都是實踐國家存在的治理範疇。新時代的兩岸關係,不能重蹈中國出招、台灣棄權的「一中」覆轍,台灣要自證存在,不必多招,如果真能有效執行人民所授權的國家公權力,就已充分足夠。
11/15/2016
不要順著路走。朝沒有路的方向走,然後留下足跡。 Do not go where the path may lead, go instead where there is no path and leave a trail.
不要順著路走。朝沒有路的方向走,然後留下足跡。 Do not go where the path may lead, go instead where there is no path and leave a trail.
美國19世紀詩人 愛默森 Ralph Waldo Emerson
美國19世紀詩人 愛默森 Ralph Waldo Emerson
11/14/2016
11/13/2016
如果機會沒有來敲門,你就為自己打造一扇門。 If opportunity doesn’t knock, build a door. 美國喜劇演員 米頓伯洛 Milton Berle
如果機會沒有來敲門,你就為自己打造一扇門。 If opportunity doesn’t knock, build a door.
美國喜劇演員 米頓伯洛 Milton Berle
美國喜劇演員 米頓伯洛 Milton Berle
11/12/2016
我們為什麼預測錯了?
BBC
美國大選結果,我們為什麼預測錯了?喬木北京外國語大學傳媒副教授
美國總統選舉落幕。儘管克林頓夫人最終獲得了比特朗普更多的選民票,但她丟掉了太多的州。根據美國選舉規則,比她獲得更多代表州的選舉人票的特朗普當選。很多人不僅沒料到結果,連過程都沒有想到。原來想著克林頓夫人會一路領先,卻恰恰相反。
普通大眾分析判斷錯誤還可理解,但是有太多的專家、學者、專業人員、權威媒體和機構,都預測錯誤。最有意思的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老師曾慶捷,這位留美多年的政治學博士,投票前在校內的學習交流平台上,稱「希拉里肯定贏。作為研究政治的學者,如果連這麼一個簡單預測都做不對的話,就不用來給你們上課了。」
曾博士上的課是《政治學原理》。選舉揭曉後,他又留言:「同學們,我已經沒有臉再見大家了,但是下周的課還是要上的,也會有期中考試。但是大家不用複習了,因為政治學所有的常識都沒什麼用了。」
我作為研究政治傳播的學者,並有美國、日本、埃及等國的實地觀選經驗,也被狠狠打臉。視野所見,預測錯誤的中外專家實在太多。我們為什麼會錯呢?
精英意識的缺陷
此次預測錯誤,被普遍認為是精英意識的失敗。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我們這些人都被稱為精英。精英倒不是一定擁有權力、財富,他們也會鄙視官二代、富二代。
精英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或者擁有專業知識,成為學者、工程師、財經分析師、時事評論員;或者在媒體和各種公共平台有很多發聲渠道,點評公共事務、國內外問題。
精英不分左中右、或自由派保守派,比如網絡大V王小山、正能量代表周小平,儘管二人價值觀截然對立,但這次都看好希拉里,並公開和網民打賭,輸了要直播吃什麼什麼。
客觀中立的科學家饒毅,作為美國歸來的北京大學著名教授,也看好希拉里。結果出來後,打賭的不復再言。饒毅則有點惱羞成怒,在微信朋友圈表示和支持特朗普的絕交。
精英儘管觀點立場各異,但共用一種話語體系和行為方式。比如不會公開說髒話、不侮辱女性、不族群歧視,要有紳士風度,「政治上正確」。政治家當然要政治上正確,公眾人物更要注意言行。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次共和黨的布什父子總統、眾議院議長瑞恩等黨內大佬,在特朗普的下流語言醜聞曝光後,和許多共和黨的州長、議員等表示不再支持他。
精英意識最主要的體現是專業主義,就是在某個事上,我們比你懂得多、有經驗、更在行。特朗普就是個商人、娛樂明星,沒有任何從政經驗,除了避稅,也沒參與過公共事務。他沒有政治和公共治理的常識,就是攻擊別人,信口開河,怎麼能當總統、管理國家呢?
但是在政壇默默無聞的特朗普,如果遵從精英意識,堅持政治上正確、具有專業主義,別說進入最後的選舉,就是共和黨內的提名、初選他也通不過。不靠另闢蹊徑、大放厥詞、亂拳狂舞,誰會注意他呢?特朗普本人也是精英,但是他靠反精英的言行做派出名,並將這種風格發揮到極致,迅速在政壇躥紅。
作為一個網紅政客,特朗普的成功,正是迎合了網絡時代的特點。網絡是平的,沒有等級,外行可以挑戰精英,群氓經常戲弄英雄;眾聲喧嘩,有吸引力就有影響力;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美國。
而普通的美國人,太渴望改變了。看看特朗普贏得的眾多中西部、南部各州,他們經常失望於華盛頓紐約等東部政治精英鼓吹的民主自由,也沒有從西部的加州、西雅圖等工商高科技的全球化繁榮中繼續獲益。他們不滿傳統的政治精英,厭惡一成不變的政治模式。而橫空出世的特朗普,剛好迎合了他們換人、換口味、換一種模式和可能的心態。
精明的特朗普深諳網絡特點和民眾心態,而精英們還在依靠過時的經驗、不變的民調、同樣被精英把持的媒體,進行分析預測,能不犯錯嗎?
媒體和民調的誤導
信息社會,媒體對人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傳統的報刊廣電,由於歷史和門檻,仍然被精英把持。不管是自由還是保守,主流媒體對政治模式和政客做派,有一整套固定的認識和報道模式。而特朗普的玩法完全不同,媒體不適應、排斥,進而普遍不看好他。媒體的報道傾向強化了精英們的認識,而頻頻在媒體露面的精英又固化了報道的導向。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看傳統媒體的時候,媒體和附在其上的精英,不光自說自話、自娛自樂,最終招致渴望變化、模式切換的人們的逆反。許多人說不過專家,信不過媒體,但可以用選票表達好惡。
民意調查這麼多年日臻完善,但不管是媒體還是專業調查機構,都採取樣本調查的方式。媒體如果針對自己的觀眾調查,觀眾受媒體的影響,結果自然和媒體的立場觀點差不多。可是網絡時代又有多少人在看這些「政治上正確」的主流媒體?媒體的民調又有多大的代表性和廣泛性,而不是為支持或驗證自己的報道而做?
專業民調機構在大眾中的隨機取樣確有代表性,但是類似電話問答、街頭訪談、問卷邀請的調查方式,很難確保人們的不敷衍、不撒謊。特別是對特朗普這樣充滿爭議的人物,為了避免外界對自己立場的非議,會有人在被調查時表達的,和心裏想的不一致,更是在投票的時候改變主意。而且信息的發達,導致太多的民調,結果是研究選舉的精英還在拿民調說事,而大眾早已不在乎泛濫的民調,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實際上還存在網絡的投票民調,由於其虛擬性、沒法識別年齡、國籍、變換身份、重覆投票等特點,不被專業媒體和民調機構所採信。但網絡民調對「網紅」特朗普的追捧,不會影響專家精英,卻會影響網民和選民,使他們在投票時選擇順應網絡輿論。
價值傾向在現實的映射
美國內外的精英們,特別是一些擁有媒體資源的意見領袖,許多和希拉里有一樣的價值傾向,自然看好她。過去是看見了才相信(Seeing is believing),現在則是相信什麼,就希望看到什麼(Believing is seeing)。因為認同希拉里的理念,就認為她能贏,用信念強化對現實的認識。
特別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自由派人士,因為認同希拉里在人權、網絡自由、陳光誠事件上的言行,從推動中國現實變化的角度考慮,或者選擇看美國主流媒體而被誤導,或者注重和美國同行的交流,如美國有300多政治學教授公開信反對特朗普,而沒有更多了解普通美國選民的感受,忽視了不同於以往的選情變化。
這與其說是距離、身份、心理的問題,不如說是價值觀導致的對現實的曲解,正如精英不接地氣,遠離了選民一樣。如此這般,我們能不錯嗎?
奔湧的民粹主義洪流
日本經濟新聞
川普的勝利也許可以被稱之為「革命」。美國國民將核武器的按鈕以及經濟和政治的變革交到了一個過激的另類手上。這種衝擊是決定脫歐的英國國民的投票所無法比擬的。
「我要重建美國,使美國夢復活」,共和黨的房地産大亨唐納德·川普當地時間9日淩晨在紐約大聲宣佈。共和黨時隔8年重新奪回政權,同時也在參議院和眾議院贏得徹底勝利。
這是一次史上罕見的兩位低人氣候選人爭奪誰相對更好一些的總統大選。儘管民主黨候選人、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以川普歧視女性的言論和逃稅問題展開猛攻,但依然沒有打倒川普。
德國經濟學家曼努埃爾·芬克等分析了20個已開發國家在1870~2014年實施的約800例議會選舉。結果顯示,在遭遇金融危機的國家,民粹主義政黨和極右政黨的得票率平均增加3成。
美國也被捲入了民粹主義的洪流,國內意見被完全撕裂。背景是心懷不滿和憤怒的普通民眾的反抗。
全球化帶來的傷痛加上金融危機的打擊讓中低收入層的痛苦加劇。對持續增加的移民和人種構成的變化,以及允許同性婚姻和墮胎等的社會變化感到憤怒的保守派白人階層也不在少數。
但現有政權被統治階層控制,聽不到普通民眾的聲音。達到忍耐極限的中低收入階層和白人階層對主流派失去信心,為了尋求真正的變革而轉向非主流派,這應該就是川普旋風的本質。
美國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説,「川普抓住了普通人的弱點,撕開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封印」。排斥自由貿易的擴大和移民流入,欲關閉國門的「美國主義(美國至上主義)」的危險性無法否認。
雖然美國經濟一直保持強勁的復甦勢頭,但受技術革新停滯和老齡化的影響,依然苦於潛在增長率的降低。美國國會前預算局局長道格拉斯·霍爾茨·埃金表示,「反對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以及建設阻止墨西哥非法移民流入的高牆不會成為經濟復甦的藥方」。
潛在的經濟不安也逐漸誘發了對外孤立主義。「在外交和安全保障的世界裏沒有如同市場一樣的‘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功能)。因此需要美國這只‘看得見的手’」,美國外交協會會長理查德·哈斯向倡導重新審視與日本和歐洲的同盟關係的川普敲響了警鐘。
川普對選民的承諾並不會那麼容易實現。但自由和多元化的美國將發生顯著變化,社會嚴重分裂和民主主義的劣化可能性不會消失。全球將在擔心經濟的收縮均衡和國際秩序空白的情況下,進入緊張的4年。
日本經濟新聞華盛頓支局長 小竹洋之
川普的勝利也許可以被稱之為「革命」。美國國民將核武器的按鈕以及經濟和政治的變革交到了一個過激的另類手上。這種衝擊是決定脫歐的英國國民的投票所無法比擬的。
「我要重建美國,使美國夢復活」,共和黨的房地産大亨唐納德·川普當地時間9日淩晨在紐約大聲宣佈。共和黨時隔8年重新奪回政權,同時也在參議院和眾議院贏得徹底勝利。
這是一次史上罕見的兩位低人氣候選人爭奪誰相對更好一些的總統大選。儘管民主黨候選人、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以川普歧視女性的言論和逃稅問題展開猛攻,但依然沒有打倒川普。
德國經濟學家曼努埃爾·芬克等分析了20個已開發國家在1870~2014年實施的約800例議會選舉。結果顯示,在遭遇金融危機的國家,民粹主義政黨和極右政黨的得票率平均增加3成。
美國也被捲入了民粹主義的洪流,國內意見被完全撕裂。背景是心懷不滿和憤怒的普通民眾的反抗。
全球化帶來的傷痛加上金融危機的打擊讓中低收入層的痛苦加劇。對持續增加的移民和人種構成的變化,以及允許同性婚姻和墮胎等的社會變化感到憤怒的保守派白人階層也不在少數。
但現有政權被統治階層控制,聽不到普通民眾的聲音。達到忍耐極限的中低收入階層和白人階層對主流派失去信心,為了尋求真正的變革而轉向非主流派,這應該就是川普旋風的本質。
美國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説,「川普抓住了普通人的弱點,撕開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封印」。排斥自由貿易的擴大和移民流入,欲關閉國門的「美國主義(美國至上主義)」的危險性無法否認。
雖然美國經濟一直保持強勁的復甦勢頭,但受技術革新停滯和老齡化的影響,依然苦於潛在增長率的降低。美國國會前預算局局長道格拉斯·霍爾茨·埃金表示,「反對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以及建設阻止墨西哥非法移民流入的高牆不會成為經濟復甦的藥方」。
潛在的經濟不安也逐漸誘發了對外孤立主義。「在外交和安全保障的世界裏沒有如同市場一樣的‘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功能)。因此需要美國這只‘看得見的手’」,美國外交協會會長理查德·哈斯向倡導重新審視與日本和歐洲的同盟關係的川普敲響了警鐘。
川普對選民的承諾並不會那麼容易實現。但自由和多元化的美國將發生顯著變化,社會嚴重分裂和民主主義的劣化可能性不會消失。全球將在擔心經濟的收縮均衡和國際秩序空白的情況下,進入緊張的4年。
日本經濟新聞華盛頓支局長 小竹洋之
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
日本經濟新聞
亨利·保爾森是2008年爆發雷曼危機時的美國財政部長,也是一位知名的中國通,他對中美之間的保護主義正在抬頭深感憂慮。
「中國向美國的商業開放非常重要」,保爾森日前在香港演講中發出這樣的呼籲。美國國內的氣氛證明瞭這一點,「‘為什麼中國是封閉市場,而我們卻非要開放市場’的觀點在政策制定者中越來越得到認同」。
美國的焦躁與不安
眾所週知,中國對外商投資的審查非常嚴格,出資會受到限制。對此,美國國內的不滿正在加劇,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結論。
「保護主義的趨勢明顯高漲」,保爾森對於反全球化,尤其是正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大國之間産生共振的反全球化感到擔憂。
保爾森是一位非常堅定的經濟全球化的信徒,其職業本身就與全球化有著難以割捨的關係。
冷戰結束後,全球化在上世紀90年代呈加速推進趨勢,作為高盛集團的投資銀行家,保爾森為跨國企業的併購(M&A)和募資提供過許多建議,並於1999年升任高盛的首席執行官(CEO)。2006年擔任財政部長後,主導了為避免中美摩擦而磋商經濟問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正因為如此,對於美國總統大選中出現的反全球化,尤其是對華警惕論高漲深感憂慮。
「中國向美國的商業開放非常重要」,保爾森日前在香港演講中發出這樣的呼籲。美國國內的氣氛證明瞭這一點,「‘為什麼中國是封閉市場,而我們卻非要開放市場’的觀點在政策制定者中越來越得到認同」。
美國的焦躁與不安
眾所週知,中國對外商投資的審查非常嚴格,出資會受到限制。對此,美國國內的不滿正在加劇,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結論。
「保護主義的趨勢明顯高漲」,保爾森對於反全球化,尤其是正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大國之間産生共振的反全球化感到擔憂。
保爾森是一位非常堅定的經濟全球化的信徒,其職業本身就與全球化有著難以割捨的關係。
冷戰結束後,全球化在上世紀90年代呈加速推進趨勢,作為高盛集團的投資銀行家,保爾森為跨國企業的併購(M&A)和募資提供過許多建議,並於1999年升任高盛的首席執行官(CEO)。2006年擔任財政部長後,主導了為避免中美摩擦而磋商經濟問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正因為如此,對於美國總統大選中出現的反全球化,尤其是對華警惕論高漲深感憂慮。
保爾森向中國發出這樣的呼籲:「美國民眾對經濟增長沒達到預期目標焦躁不安,對美國政府的不作為感到憤怒。因此川普(的保護主義言論)觸動了美國人的心弦。希望中國能理解這種狀況」,對經濟持續低迷,美國民眾已到了忍無可忍地步的情況進行了説明。
無論是希拉蕊還是川普當選,上任後都將面臨著美國民眾的這一不滿。這樣下去,美國的保護主義勢頭及中美關係緊張都會持續下去嗎?
目前全球市場只是表面上顯得平靜,實際上投資者正在著手防範保護主義的風險。
大型投資管理企業富達國際的香港基地負責亞洲股票投資的楊恩(Catherine Yeung)發出警示:「不要忽略中國企業正在國外展開併購的問題」。
反全球化不是答案
中國企業不斷收購美國企業,如海爾集團今年用56億美元收購了美國通用電氣(GE)的家電業務等。根據調查公司迪羅基(Dealogic)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124起,收購額357億美元,打破了歷史最高記錄。
隨著國內市場的成熟,中國企業需要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由於不再有低工資的優勢,今後要想創造利潤,需要獲取已開發國家企業的先進技術,製造出高附加值的産品。
但美國的保護主義意識高漲,如果對併購活動加以阻攔的話,中國企業將失去成長的機會。事實上10月就有傳聞,美國投資管理公司黑石集團已經取消了將所持酒店出售給中國企業的計劃。原因是酒店地處美國海軍基地附近,在美國出現了以安全原因反對出售的觀點。
如果這種觀念進一步得勢的話,恐怕有可能出現中國不甘於在經濟上受到打擊,作為報復手段會走向新的保護主義的可能。這種「中美保護主義戰爭」無疑會嚴重威脅世界經濟。
曾有人向辭去財長的保爾森尋問政治家的問題。他是這樣回答的:「民主主義的現實狀況是,人們總是提出超出(稅收等)支付能力的要求。因此,毫不猶豫地推行不受歡迎的政策才能體現出政治領導能力」。在雷曼危機最困難時期,為了通過用稅收救助癱瘓的金融機構這一不受歡迎的政策,保爾森曾費盡週折來説服政治家。
而這也是明年1月上任的新一屆美國總統所面臨的課題。反全球化雖然能贏得眼前的選票,卻不是真正的答案。以企業業務外包(將業務委託給海外)和移民流入而産生的就業不穩定為首,全球化的確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市場經濟一定會看清楚如何在消除負面影響的同時推進全球化的。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 梶原誠
無論是希拉蕊還是川普當選,上任後都將面臨著美國民眾的這一不滿。這樣下去,美國的保護主義勢頭及中美關係緊張都會持續下去嗎?
目前全球市場只是表面上顯得平靜,實際上投資者正在著手防範保護主義的風險。
大型投資管理企業富達國際的香港基地負責亞洲股票投資的楊恩(Catherine Yeung)發出警示:「不要忽略中國企業正在國外展開併購的問題」。
反全球化不是答案
中國企業不斷收購美國企業,如海爾集團今年用56億美元收購了美國通用電氣(GE)的家電業務等。根據調查公司迪羅基(Dealogic)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124起,收購額357億美元,打破了歷史最高記錄。
隨著國內市場的成熟,中國企業需要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由於不再有低工資的優勢,今後要想創造利潤,需要獲取已開發國家企業的先進技術,製造出高附加值的産品。
但美國的保護主義意識高漲,如果對併購活動加以阻攔的話,中國企業將失去成長的機會。事實上10月就有傳聞,美國投資管理公司黑石集團已經取消了將所持酒店出售給中國企業的計劃。原因是酒店地處美國海軍基地附近,在美國出現了以安全原因反對出售的觀點。
如果這種觀念進一步得勢的話,恐怕有可能出現中國不甘於在經濟上受到打擊,作為報復手段會走向新的保護主義的可能。這種「中美保護主義戰爭」無疑會嚴重威脅世界經濟。
曾有人向辭去財長的保爾森尋問政治家的問題。他是這樣回答的:「民主主義的現實狀況是,人們總是提出超出(稅收等)支付能力的要求。因此,毫不猶豫地推行不受歡迎的政策才能體現出政治領導能力」。在雷曼危機最困難時期,為了通過用稅收救助癱瘓的金融機構這一不受歡迎的政策,保爾森曾費盡週折來説服政治家。
而這也是明年1月上任的新一屆美國總統所面臨的課題。反全球化雖然能贏得眼前的選票,卻不是真正的答案。以企業業務外包(將業務委託給海外)和移民流入而産生的就業不穩定為首,全球化的確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市場經濟一定會看清楚如何在消除負面影響的同時推進全球化的。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 梶原誠
11/11/2016
台灣如何尋求出路
藍弋丰
美國大選結果讓全球許多觀察家跌破眼鏡,尤其是金融圈與產業圈,選前多數操作,幾乎都押錯寶,選後恐慌性全球崩盤。選前許多人戲稱這次大選若希拉蕊勝選是「美國第一位女總統」,但若川普當選則是「美國最後一位總統」,言下之意川普當選等於世界末日,不料川普真的當選,美國影響全球,恐慌逃避也無處可去,只能「面對他,處理他」。
在川普諸多主張中,對台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川普將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台灣從全球貿易中起家,當前的許多經濟問題也都出自於此,近年來,台灣面臨轉型關頭,但不論是扁、馬政府,所考慮的通通都還是台灣如何在全球貿易中找到定位,只是方向不同,但卻從未考慮到萬一全球貿易時代不再,台灣將如何自處。
事實上,還不用川普上台來築起貿易壁壘,全球貿易成長趨勢就已經反轉,2016年第一季,全球貿易額已經無成長,2016年第二季反轉向下萎縮0.8%。美國2015年進出口總額下跌超過2,000億美元,2016年前9月又再下滑4,700億美元,是美國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經濟成長中貿易額卻下跌。
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1990年代,經濟每成長1%,帶動全球貿易成長2.5%,然而,到了近年來,這個趨勢反轉,經濟每成長1%,只帶動全球貿易成長0.7%,這個現象的成因,從中國來看,很容易看出答案:1990年代中國製造產品中有60%零組件需進口,如今降至 35%。
還不用川普上台,全球就已經在往「各做各的」的方向前進,當川普上台,築起貿易壁壘,從人類歷史經驗來看,勢必造成各國也以貿易壁壘報復,於是全球貿易將受到嚴重阻礙,人類將進入全球貿易受阻、萎縮的新時代。台灣在全球貿易時代都要結束的時候,還在每天思考出口導向,要在全球貿易鏈中找到定位?這不啻是想在雪崩的地面上往上爬,終究徒勞無功。
台灣終究是一個需要貿易的國家,總不可能凡事自給自足,需要進口,就需要出口來創匯,才有外匯能進口。那麼,台灣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必須調整過去出口導向的心態,台灣積極發展的所有產業都是以出口為目標,即使是觀光業都想著是要賺取外國觀光客的外匯,這個基本想法就有邏輯上的嚴重問題,台積電賺了很多外匯,台幣就會升值,對外國旅客來台觀光不利,反之亦然。全部都發展出口產業,結果是所有努力通通彼此抵消,央行還要想辦法壓低匯率,導致美國抨擊台灣控制匯率,人為壓低匯率釋出太多新台幣,更造成浮資流竄,炒作房地產而使得貧無立錐之地。
發展的正確藍圖,應該是發展成對的進口出口產業,進口多了,匯率下跌,有利於出口產業,出口成長了,匯率又上升,有利於進口產業,怎會全數發展出口產業?過去這個錯誤想法就已經造成嚴重問題,進入川普時代,將遇上更大危機,因為川普政府勢必對台灣控制匯率興師問罪。
因此,在川普時代,首要規劃就是要從一切政策迷信出口導向的想法,轉變為貿易平衡的規劃。
當這個轉變完成,下一個重要的觀念轉變,是從「走出去」改變為「海納百川」。
過去台商在全球征戰,帶著一只小皮箱就跑到半個地球遠到處做生意,這是全球化時代的榮景,當全球化走上回頭路,各國紛紛築起貿易壁壘,出門只會處處碰壁,過去的做法行不通了,那該怎麼辦?
穆罕默德有個有名的故事。他曾率領四十門徒在山谷中講道,強調只要有信心,萬事都能成功,其中一位門徒對此感到懷疑,便指著一座遠山,問穆罕默德:「有信心,就能讓那座山過來,讓我們站在山頂嗎?」
於是穆罕默德對著山大喊:「山,過來!」
不論喊了幾次,當然,山不會過來。此時,穆罕默德告訴門徒們:「山不過來,我們過去。」
穆罕默德率領門徒爬山,最終攻頂,的的確確地站在山頂上了。
面對川普時代,台灣的應對方式也跟這個故事的啟示一樣,全球緊閉大門,走不出去了,那我們就敞開大門,把全球化迎進台灣,讓台灣成為全球貿易壁壘下,少數自由開放的樂土,使得全球的人才、技術、資金,都很容易、很願意來台灣投資經營,於是台灣的年輕人,不再需要提著一只皮箱走遍全世界,而是生長在台灣,就能接觸全世界。
台灣目前在公司經營、引進外籍人才、外資等方面,有無數不必要且擾人的限制,如今正努力思考諸如《公司法》的修正,以及稅務的調整等等,面對川普時代,執政者必須加快腳步,盡快破除台灣過去過時法令的諸多干擾,把台灣打造成一個自由島,如此一來,將可在貿易壁壘時代發光發熱,否則,想在全球貿易壁壘中試著到處敲門,終究是猛吃閉門羹而已。
美國大選結果讓全球許多觀察家跌破眼鏡,尤其是金融圈與產業圈,選前多數操作,幾乎都押錯寶,選後恐慌性全球崩盤。選前許多人戲稱這次大選若希拉蕊勝選是「美國第一位女總統」,但若川普當選則是「美國最後一位總統」,言下之意川普當選等於世界末日,不料川普真的當選,美國影響全球,恐慌逃避也無處可去,只能「面對他,處理他」。
在川普諸多主張中,對台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川普將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台灣從全球貿易中起家,當前的許多經濟問題也都出自於此,近年來,台灣面臨轉型關頭,但不論是扁、馬政府,所考慮的通通都還是台灣如何在全球貿易中找到定位,只是方向不同,但卻從未考慮到萬一全球貿易時代不再,台灣將如何自處。
事實上,還不用川普上台來築起貿易壁壘,全球貿易成長趨勢就已經反轉,2016年第一季,全球貿易額已經無成長,2016年第二季反轉向下萎縮0.8%。美國2015年進出口總額下跌超過2,000億美元,2016年前9月又再下滑4,700億美元,是美國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經濟成長中貿易額卻下跌。
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1990年代,經濟每成長1%,帶動全球貿易成長2.5%,然而,到了近年來,這個趨勢反轉,經濟每成長1%,只帶動全球貿易成長0.7%,這個現象的成因,從中國來看,很容易看出答案:1990年代中國製造產品中有60%零組件需進口,如今降至 35%。
還不用川普上台,全球就已經在往「各做各的」的方向前進,當川普上台,築起貿易壁壘,從人類歷史經驗來看,勢必造成各國也以貿易壁壘報復,於是全球貿易將受到嚴重阻礙,人類將進入全球貿易受阻、萎縮的新時代。台灣在全球貿易時代都要結束的時候,還在每天思考出口導向,要在全球貿易鏈中找到定位?這不啻是想在雪崩的地面上往上爬,終究徒勞無功。
台灣終究是一個需要貿易的國家,總不可能凡事自給自足,需要進口,就需要出口來創匯,才有外匯能進口。那麼,台灣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必須調整過去出口導向的心態,台灣積極發展的所有產業都是以出口為目標,即使是觀光業都想著是要賺取外國觀光客的外匯,這個基本想法就有邏輯上的嚴重問題,台積電賺了很多外匯,台幣就會升值,對外國旅客來台觀光不利,反之亦然。全部都發展出口產業,結果是所有努力通通彼此抵消,央行還要想辦法壓低匯率,導致美國抨擊台灣控制匯率,人為壓低匯率釋出太多新台幣,更造成浮資流竄,炒作房地產而使得貧無立錐之地。
發展的正確藍圖,應該是發展成對的進口出口產業,進口多了,匯率下跌,有利於出口產業,出口成長了,匯率又上升,有利於進口產業,怎會全數發展出口產業?過去這個錯誤想法就已經造成嚴重問題,進入川普時代,將遇上更大危機,因為川普政府勢必對台灣控制匯率興師問罪。
因此,在川普時代,首要規劃就是要從一切政策迷信出口導向的想法,轉變為貿易平衡的規劃。
當這個轉變完成,下一個重要的觀念轉變,是從「走出去」改變為「海納百川」。
過去台商在全球征戰,帶著一只小皮箱就跑到半個地球遠到處做生意,這是全球化時代的榮景,當全球化走上回頭路,各國紛紛築起貿易壁壘,出門只會處處碰壁,過去的做法行不通了,那該怎麼辦?
穆罕默德有個有名的故事。他曾率領四十門徒在山谷中講道,強調只要有信心,萬事都能成功,其中一位門徒對此感到懷疑,便指著一座遠山,問穆罕默德:「有信心,就能讓那座山過來,讓我們站在山頂嗎?」
於是穆罕默德對著山大喊:「山,過來!」
不論喊了幾次,當然,山不會過來。此時,穆罕默德告訴門徒們:「山不過來,我們過去。」
穆罕默德率領門徒爬山,最終攻頂,的的確確地站在山頂上了。
面對川普時代,台灣的應對方式也跟這個故事的啟示一樣,全球緊閉大門,走不出去了,那我們就敞開大門,把全球化迎進台灣,讓台灣成為全球貿易壁壘下,少數自由開放的樂土,使得全球的人才、技術、資金,都很容易、很願意來台灣投資經營,於是台灣的年輕人,不再需要提著一只皮箱走遍全世界,而是生長在台灣,就能接觸全世界。
台灣目前在公司經營、引進外籍人才、外資等方面,有無數不必要且擾人的限制,如今正努力思考諸如《公司法》的修正,以及稅務的調整等等,面對川普時代,執政者必須加快腳步,盡快破除台灣過去過時法令的諸多干擾,把台灣打造成一個自由島,如此一來,將可在貿易壁壘時代發光發熱,否則,想在全球貿易壁壘中試著到處敲門,終究是猛吃閉門羹而已。
美國大選的台灣啟示錄
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總統,在聯邦參眾兩院及州長選舉也都掌有過半席次,形成完全執政局面。川普勝出,大出各方意料之外,一向對政經變局過度反應的金融市場因此一度動盪不安。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友人,政經外交關係密切,觀察並積極因應美國大選結果,特別是川普當選的意義及新局發展,是我國必要的課題。
從競選過程看,川普最大的特色是充滿不確定性。他是政治素人,沒有公職或軍職經歷,商人從政,反體制而顛覆傳統政治,常惹爭議,被指為不適格或甚至「可悲之人」。儘管投票前各方不看好,選戰辯論也居下風,他終於勝出,反映美國人民對現狀充滿憤懣而亟思改變的心態,白人藍領族群尤其普遍。這一思變的民心,充滿民粹且未必理性,卻強而有力,足以讓新聞媒體、專家學者及政客跌破眼鏡。必須強調,不僅川普個人勝選,共和黨也出人意外地全面獲勝,顯示美國有向右偏移轉而更保守內向的政治變局。
如今當選,各界所最關心的,是「候選人川普」與「川普總統」之間,會有多少差異。「候選人川普」在防杜非法移民、對富人降稅、削減歐巴馬健保、放棄TPP、撤銷巴黎氣候協定、要求盟國分擔防衛費用、放棄北約盟邦、對中國進行貿易戰…主張,加上侮辱女性、威脅穆斯林及移民的言論,在在引發關切。各方擔心,「候選人川普」的「美國第一」倡議一旦實施,戰後至今兩黨執行的國際主義逆轉,經貿全球化受阻、保護主義盛行;其結果有如經濟學者克魯曼所說,全球將陷入經濟衰退,或如《紐約時報》所宣稱,美國因此墮入險境。
不過,由於「候選人川普」的立場多變,政策主張未必一貫,對「川普總統」的未來施政作為,現今僅止於揣測,各方解讀不一;金融市場從乍聞川普開票領先的驚慌下挫到後來的拉升回穩,就是顯例。同時,川普的勝選演說中規中矩,一改選戰中的口無遮攔,矢言做「全民總統」,也有選民走向街頭抗議其勝選,展現美國民主特色;「川普總統」即令恣意妄為,獨斷獨行,仍受制衡。
對我國來說,共和黨一向相對友善,大選期間其政綱納入雷根總統當年的「六項保證」,不會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如今共和黨掌控國會兩院,對我友好議員大都連任,台灣連線共同主席也不變,國會及美國新政府國安外交團隊,是我應著力的重點。另一方面,美國對我國國防經費偏低不無質疑,面對川普強調友邦承擔較多軍費的新局,我國自應以行動展現對自我防衛的決心,並強化自衛能量。
至於美中經貿可能的衝突,或將殃及中國台商,也不免拖累我國經濟,這也正是蔡英文政府致力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的道理。從而,新南向及拓展國際經貿的努力更須確實推動。尤其川普曾點名台灣,「搶美國人的工作」,在TPP前景多艱之際,加緊經貿自由化腳步,增進對美投資或「新東向」,避免一再被指干預匯率,都是面對新挑戰應有的作為。
另外,美國大選對我國的啟發,還在其同一天選舉的州檢察官及公民投票;台灣司法公信力有問題,選舉檢察官或可列為司法改革的議題。公投是美國選舉一大亮點,在州及地方政府由公民發動,今年比較受矚目的是加州、麻州等幾個州通過開放「休閒用」吸食大麻;其他如提高最低工資、廢除死刑、增設賭場、增稅、強化槍枝管制等措施也經公民直接議決。華盛頓特區還把成第五十一州的倡議,交付公投。
台灣實行公投已十多年,但這一直接民權受到諸多框限,門檻太高,審議委員會濫權尤受詬病。旨在打破公投「鳥籠」的修正法案正在立院待審,掌國會多數的民進黨就此有不容推卸的責任。美國總統大選吸引全球關注,我國也不例外;但把公投法修好,使台灣早日如美國那般,行公投有如家常便飯,應是許多國人的期盼。
從競選過程看,川普最大的特色是充滿不確定性。他是政治素人,沒有公職或軍職經歷,商人從政,反體制而顛覆傳統政治,常惹爭議,被指為不適格或甚至「可悲之人」。儘管投票前各方不看好,選戰辯論也居下風,他終於勝出,反映美國人民對現狀充滿憤懣而亟思改變的心態,白人藍領族群尤其普遍。這一思變的民心,充滿民粹且未必理性,卻強而有力,足以讓新聞媒體、專家學者及政客跌破眼鏡。必須強調,不僅川普個人勝選,共和黨也出人意外地全面獲勝,顯示美國有向右偏移轉而更保守內向的政治變局。
如今當選,各界所最關心的,是「候選人川普」與「川普總統」之間,會有多少差異。「候選人川普」在防杜非法移民、對富人降稅、削減歐巴馬健保、放棄TPP、撤銷巴黎氣候協定、要求盟國分擔防衛費用、放棄北約盟邦、對中國進行貿易戰…主張,加上侮辱女性、威脅穆斯林及移民的言論,在在引發關切。各方擔心,「候選人川普」的「美國第一」倡議一旦實施,戰後至今兩黨執行的國際主義逆轉,經貿全球化受阻、保護主義盛行;其結果有如經濟學者克魯曼所說,全球將陷入經濟衰退,或如《紐約時報》所宣稱,美國因此墮入險境。
不過,由於「候選人川普」的立場多變,政策主張未必一貫,對「川普總統」的未來施政作為,現今僅止於揣測,各方解讀不一;金融市場從乍聞川普開票領先的驚慌下挫到後來的拉升回穩,就是顯例。同時,川普的勝選演說中規中矩,一改選戰中的口無遮攔,矢言做「全民總統」,也有選民走向街頭抗議其勝選,展現美國民主特色;「川普總統」即令恣意妄為,獨斷獨行,仍受制衡。
對我國來說,共和黨一向相對友善,大選期間其政綱納入雷根總統當年的「六項保證」,不會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如今共和黨掌控國會兩院,對我友好議員大都連任,台灣連線共同主席也不變,國會及美國新政府國安外交團隊,是我應著力的重點。另一方面,美國對我國國防經費偏低不無質疑,面對川普強調友邦承擔較多軍費的新局,我國自應以行動展現對自我防衛的決心,並強化自衛能量。
至於美中經貿可能的衝突,或將殃及中國台商,也不免拖累我國經濟,這也正是蔡英文政府致力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的道理。從而,新南向及拓展國際經貿的努力更須確實推動。尤其川普曾點名台灣,「搶美國人的工作」,在TPP前景多艱之際,加緊經貿自由化腳步,增進對美投資或「新東向」,避免一再被指干預匯率,都是面對新挑戰應有的作為。
另外,美國大選對我國的啟發,還在其同一天選舉的州檢察官及公民投票;台灣司法公信力有問題,選舉檢察官或可列為司法改革的議題。公投是美國選舉一大亮點,在州及地方政府由公民發動,今年比較受矚目的是加州、麻州等幾個州通過開放「休閒用」吸食大麻;其他如提高最低工資、廢除死刑、增設賭場、增稅、強化槍枝管制等措施也經公民直接議決。華盛頓特區還把成第五十一州的倡議,交付公投。
台灣實行公投已十多年,但這一直接民權受到諸多框限,門檻太高,審議委員會濫權尤受詬病。旨在打破公投「鳥籠」的修正法案正在立院待審,掌國會多數的民進黨就此有不容推卸的責任。美國總統大選吸引全球關注,我國也不例外;但把公投法修好,使台灣早日如美國那般,行公投有如家常便飯,應是許多國人的期盼。
約15: 4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
約15: 4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
11/10/2016
11/09/2016
現在就行動,採取行動永遠不嫌太晚。 The time for action is now. It’s never too late to do something.
現在就行動,採取行動永遠不嫌太晚。 The time for action is now. It’s never too late to do something.
《小王子》作者 聖修柏里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小王子》作者 聖修柏里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11/07/2016
尋找幸福的真義
英國《金融時報》
尋找幸福的真義
信仰與獲利不矛盾,矛盾源自割裂道德與經濟
數千年來,圍繞賺取利潤與信仰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的辯論從未停止。收取利息符合道義嗎?貸款是對窮人的剝削嗎?說得更簡單一點,你能在擁有財富的同時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嗎,抑或是,為了保持高尚的心,你必須要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嗎?
今年的復活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再次思考這些令人糾結的問題的機會。利用這個機會,我們還可以想想,哪些東西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哪些又是真正重要的。去年,在華爾街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外,示威者發起了針對一些資本主義行為的抗議活動。在示威者看來,他們無法接受這些行為,尤其是銀行的行為。如今,這場運動或許已漸漸平息,但核心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盡管有人更嚮往簡樸的生活,但信仰與獲利之間並不矛盾。賺錢謀生沒有錯:我們本就是要享受富足的生活的。之所以會產生矛盾,是因為我們將道德與經濟進步割裂開來,並將後者與幸福劃上了等號。
其實,資本主義本身並沒有錯。資本主義理論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它提倡個體自由。但正如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經指出的,雖然我們有選擇的自由,但我們不應隨意剝奪他人的自由。
存在爭議的,不是利率的高低,或是我們所住房子的大小。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應該如何對待彼此:也就是要遵循“黃金法則”。這一法則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希望受到怎樣的待遇,就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因此,我們必需採取更有力的行動來減少資本主義帶來的傷害,無論是企業不當行為造成的環境破壞,還是商品供應鏈上的工人們受到的不良待遇,盡管這種商品是我們全都渴望擁有的。股東的責任不僅在於賺取利潤。獲得利潤的方式同樣重要。
通過大量研究我們得知,最近幾十年中,盡管西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在增長,但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對於金錢,我們不應崇拜,也不能只考慮我們自己的利益——這會讓我們有一種飢餓感,而它是無法通過占有更多的商品來填補的。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應該享受所有塵世間的財富和商品?不。盡情享受吧。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它們。要想擁有崇高的精神就只能過清苦的生活,或是認為辛勤勞作不應得到回報,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重要的是,在貪婪和知足之間找到平衡,並且弄清楚,對我們而言,什麽才是快樂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錢是永遠不夠的”感覺,尤其是當我們見識了豐厚的銀行業獎金時。可我們真正需要多少呢?使我們真正感到快樂的又是什麽呢?於是,與人攀比以及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Thorstein Veblen)所稱的炫耀性消費就成了勢在必行之事。我們不應在意別人的看法,盡管真的做到並不容易。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剋服資本主義的缺陷呢?有人建議開徵“羅賓漢稅”(Robin Hood tax),也就是“托賓稅”(Tobin tax)。但風險在於,這種稅對投資者造成的打擊也許要超過對銀行的打擊。而它將通過何種方式來抑制銀行的高風險行為,也尚不明確。
我們無法通過徵稅來限制銀行的危險行為,也不能指望它能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沒能解決導致這類行為的根本原因。我們只是在治療“病癥”,而不是在治療病人,我們在自欺欺人。
投資者應該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要求更多的投資產品對社會負起責任,同時向基金經理要求更高的回報。他們可以要求提高透明度,並對那些實際上對大眾福利無益的高杠桿率產品提出反對。
對銀行家來說,他們要拋棄戈登•蓋科(Gordon Gekko)的思維模式,並放棄拿人錢財而不對之負責的想法,要做到這點很難,但卻十分重要。當然,在理想的世界中,銀行家會提出符合客戶最佳利益和長期財務安全的建議,而不是為銀行家和交易員賺取最高短期傭金的建議。銀行及其股東可以通過推動激勵機制改革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不僅僅是坐等政府監管機構引入新規。
對企業而言,它們能做的是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讓承擔社會責任不再只是一樁“善舉”,而成為日常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行動,通過慈善,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
因此,我們能夠利用資本主義來謀生,不是去投機取巧謀取暴利,而是真誠地服務於他人,同時,在賺取利潤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無損於他人。每一個人都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確,造物主所造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是的,即便銀行家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為前南非開普敦大主教,貝蒂娜•格倫布魯姆(Bettina Gronblom)為“不止為了營利”(Not Just for Profit)的首席執行官
信仰與獲利不矛盾,矛盾源自割裂道德與經濟
數千年來,圍繞賺取利潤與信仰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的辯論從未停止。收取利息符合道義嗎?貸款是對窮人的剝削嗎?說得更簡單一點,你能在擁有財富的同時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嗎,抑或是,為了保持高尚的心,你必須要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嗎?
今年的復活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再次思考這些令人糾結的問題的機會。利用這個機會,我們還可以想想,哪些東西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哪些又是真正重要的。去年,在華爾街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外,示威者發起了針對一些資本主義行為的抗議活動。在示威者看來,他們無法接受這些行為,尤其是銀行的行為。如今,這場運動或許已漸漸平息,但核心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盡管有人更嚮往簡樸的生活,但信仰與獲利之間並不矛盾。賺錢謀生沒有錯:我們本就是要享受富足的生活的。之所以會產生矛盾,是因為我們將道德與經濟進步割裂開來,並將後者與幸福劃上了等號。
其實,資本主義本身並沒有錯。資本主義理論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它提倡個體自由。但正如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經指出的,雖然我們有選擇的自由,但我們不應隨意剝奪他人的自由。
存在爭議的,不是利率的高低,或是我們所住房子的大小。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應該如何對待彼此:也就是要遵循“黃金法則”。這一法則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希望受到怎樣的待遇,就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因此,我們必需採取更有力的行動來減少資本主義帶來的傷害,無論是企業不當行為造成的環境破壞,還是商品供應鏈上的工人們受到的不良待遇,盡管這種商品是我們全都渴望擁有的。股東的責任不僅在於賺取利潤。獲得利潤的方式同樣重要。
通過大量研究我們得知,最近幾十年中,盡管西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在增長,但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對於金錢,我們不應崇拜,也不能只考慮我們自己的利益——這會讓我們有一種飢餓感,而它是無法通過占有更多的商品來填補的。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應該享受所有塵世間的財富和商品?不。盡情享受吧。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它們。要想擁有崇高的精神就只能過清苦的生活,或是認為辛勤勞作不應得到回報,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重要的是,在貪婪和知足之間找到平衡,並且弄清楚,對我們而言,什麽才是快樂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錢是永遠不夠的”感覺,尤其是當我們見識了豐厚的銀行業獎金時。可我們真正需要多少呢?使我們真正感到快樂的又是什麽呢?於是,與人攀比以及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Thorstein Veblen)所稱的炫耀性消費就成了勢在必行之事。我們不應在意別人的看法,盡管真的做到並不容易。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剋服資本主義的缺陷呢?有人建議開徵“羅賓漢稅”(Robin Hood tax),也就是“托賓稅”(Tobin tax)。但風險在於,這種稅對投資者造成的打擊也許要超過對銀行的打擊。而它將通過何種方式來抑制銀行的高風險行為,也尚不明確。
我們無法通過徵稅來限制銀行的危險行為,也不能指望它能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沒能解決導致這類行為的根本原因。我們只是在治療“病癥”,而不是在治療病人,我們在自欺欺人。
投資者應該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要求更多的投資產品對社會負起責任,同時向基金經理要求更高的回報。他們可以要求提高透明度,並對那些實際上對大眾福利無益的高杠桿率產品提出反對。
對銀行家來說,他們要拋棄戈登•蓋科(Gordon Gekko)的思維模式,並放棄拿人錢財而不對之負責的想法,要做到這點很難,但卻十分重要。當然,在理想的世界中,銀行家會提出符合客戶最佳利益和長期財務安全的建議,而不是為銀行家和交易員賺取最高短期傭金的建議。銀行及其股東可以通過推動激勵機制改革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不僅僅是坐等政府監管機構引入新規。
對企業而言,它們能做的是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讓承擔社會責任不再只是一樁“善舉”,而成為日常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行動,通過慈善,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
因此,我們能夠利用資本主義來謀生,不是去投機取巧謀取暴利,而是真誠地服務於他人,同時,在賺取利潤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無損於他人。每一個人都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確,造物主所造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是的,即便銀行家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為前南非開普敦大主教,貝蒂娜•格倫布魯姆(Bettina Gronblom)為“不止為了營利”(Not Just for Profit)的首席執行官
漢字、創造力和諾貝爾獎
日本經濟新聞
村山宏
不久前,美國報紙刊登的一篇文章稱,中國人因為使用漢字而無法培養創造力。文章認為,由於從小就花費大量時間用於學習漢字,中國人很難獲得抽象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如果根據這種觀點進行推理,那麼將會得出使用漢字的日本人也缺乏創造力的結論。不過,也可以作另一種解釋,那就是由於日本人使用的漢字少於中國,相比中國人,日本人學習漢字所花費的時間也更少。而最終得出的奇怪結論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人就獲得了培養創造力的時間,於是就比中國人更有創造力。
的確,掌握漢字非常困難。在筆者上小學的時候,由於不擅長漢字,在考試時經常不及格。筆者曾經最討厭把不會寫的漢字在筆記本上抄寫10遍的作業。日本除了漢字之外還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而平假名和片假名兩者加在一起也不過大約100個文字,如果全部學會,就能夠書寫任何文章。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兒童的確非常痛苦。因為如果記不住漢字就無法寫文章。「母親到鄰居家串門,現在我看家」。日本的6歲兒童可以利用平假名寫出這樣的句子。但是,中國的兒童如果不會寫「母親」、「鄰居」或「串門」等等漢字,就不能寫出完整的句子。如果同樣以6歲兒童進行比較,顯然日本的兒童更能寫出內容複雜的句子。
在筆者小的時候,日本小學生必須掌握的漢字為6百個左右。另一方面,筆者聽説中國小學生必須掌握大約2千個漢字,這讓筆者感到大吃一驚。日本人在高中畢業之前能夠掌握2千個左右的漢字,但筆者聽説在相同的階段,中國學生要掌握至少4千個漢字,這更加讓人驚詫。中國政府普及簡體字的初衷也是為了減輕學習負擔,讓更多人能夠獲得讀書能力。
那麼,掌握英語與學習漢字相比是否更加輕鬆呢?筆者在進入中學後,開始由於記不住英語單詞而頭疼不已。英語拼寫看似有規則,但實則並非如此。如果按照發音拼寫字母,根本不能成為正確的拼寫。筆者的考試再一次屢屢遭遇不及格,這回的作業變成了時常被迫把不會的英語單詞每個抄寫10遍。小刀在英語中為「knife」,但首字母「k」卻不發音。雖然恐怕在過去是發音的,但如今在任何人口中都不發音。但卻必須將「k」放在單詞的最前面。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因此英語非常難記。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擔任美國副總統的丹•奎爾(Mr. Dan Quayle)在參觀小學時,想要教小學生「馬鈴薯」(potato)這個單詞的寫法,結果卻寫成了「potatoe」,出了洋相。不過筆者覺得,不會有哪個美國人或者英國人能夠完全記住像英語這樣拼寫不規則的單詞。
筆者在進入大學後選擇法語作為了第二外語。法語規則非常完善,拼寫基本也與發音如出一轍。但從背誦中被解放出來的喜悅轉瞬即逝,因為很快就遇到了新問題。那就是法語的所有名詞都必須區分陽性和陰性,如果不記住這種區別,就無法書寫文章。與此同時,還有英語無法望其項背的複雜的時態和動詞變化在等著你。動詞變化非常複雜,甚至連成年法國人也會經常弄錯。而語法也比英語複雜得多。法國小學生要經常手裏拿著動詞變化表反覆專心致志地背誦。當然,筆者在大學裏的法語考試又遭遇了不及格。
實際上,日語也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在中文裏,漢字讀音基本上是一個,而在日語中,則最少有2個讀音。甚至有3個、4個、5個乃至更多讀音。筆者能知道漢字的中文發音,卻不知道日語的第2個讀音的情況也有不少。
在日本教育體制下被強制學習了很多語言之後,筆者注意到,「不管哪種語言,需要背誦的任務量都基本相差無幾」。根據每種語言的特性,只是花費時間的部分有所不同而已。以將多種語言雜糅到一起的英語為例,雖然拼寫毫無規則,學習起來要花費大量時間,但語法卻比較簡單,是外國人很容易使用的語言。這也是英語在全球商務場合被大量應用的原因之一。而法語的時態和語法都非常嚴密,掌握起來非常費力。但是,這種語言能夠清晰地表現事物和抽象思維。而法語適於用來描述法律、哲學以及數學等就是這個原因。而漢語雖然寫起來非常麻煩,但閱讀時卻是最為方便的語言。只要看到漢字,就能基本理解文章的含義。但英語和法語掃一眼根本無法了解文章中寫了哪些內容。
不管是哪種語言,其核心部分都必須進行背誦。也就是説,並非只有中國兒童正在承受背誦問題的困擾。不得不説,認為由於要學習漢字使得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會減少,於是就無法培養獨創性思維的觀點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即使中國人缺乏獨創性,也是因為教育和社會評價體系存在問題。封建時代的中國創造了科舉制定,當時的青年為金榜題名需要掌握龐大數量的知識。而在如今,中國所稱的聰明人也是指擁有大量知識的人。而在歐美,發現或者發明某種新事物的人才被稱為聰明人,並受到高度評價。在獨創性受到高度評價的社會,人們當然就會在獨創性上一較高下。
日本雖然沒有中國那麼嚴重,但仍然是偏重考試的學歷社會。與獨創性相比,知識的數量更受重視,這與中國相同。因此,日本一直因無法培養具有高度獨創性的人才而飽受批評。但是,幾乎每年都會有日本人在諾貝爾獎涉及的科學領域獲獎,其原因何在呢?實際上,其中大部分獲獎者創造成績都是在美國的大學。甚至有些學者取得的成績在日本得不到重視,反而是在美國的大學獲得了其研究具有獨創性的評價。一旦離開日本這個社會,日本的科學家就可以與歐美人進行競爭,並開始培養獨創性。可以説,這種情況是社會整體評價體系使然。
這也適用於中國人。眾多優秀中國科學家在美國的大學培養了獨創性,他們的論文也受到了高度評價。甚至日本一流科學家都屢次表示,「20年後,中國諾貝爾獎獲獎者或許將不斷誕生」。不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其才能都是在美國開花結果,這讓人感覺氣憤,但重視獨創性的美國社會也值得讚賞。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要想培養獨創性,就有必要儘快改變人才和業績評價體系。
不論怎麼説,在不遠的將來,日本人和中國人競相獲得諾貝爾獎的時代將到來。到那時,美國媒體肯定又會大肆宣揚另一種奇談怪論:「由於有了漢字,日本人和中國人才獲得了獨創性」。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亞洲部副部長。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
的確,掌握漢字非常困難。在筆者上小學的時候,由於不擅長漢字,在考試時經常不及格。筆者曾經最討厭把不會寫的漢字在筆記本上抄寫10遍的作業。日本除了漢字之外還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而平假名和片假名兩者加在一起也不過大約100個文字,如果全部學會,就能夠書寫任何文章。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兒童的確非常痛苦。因為如果記不住漢字就無法寫文章。「母親到鄰居家串門,現在我看家」。日本的6歲兒童可以利用平假名寫出這樣的句子。但是,中國的兒童如果不會寫「母親」、「鄰居」或「串門」等等漢字,就不能寫出完整的句子。如果同樣以6歲兒童進行比較,顯然日本的兒童更能寫出內容複雜的句子。
在筆者小的時候,日本小學生必須掌握的漢字為6百個左右。另一方面,筆者聽説中國小學生必須掌握大約2千個漢字,這讓筆者感到大吃一驚。日本人在高中畢業之前能夠掌握2千個左右的漢字,但筆者聽説在相同的階段,中國學生要掌握至少4千個漢字,這更加讓人驚詫。中國政府普及簡體字的初衷也是為了減輕學習負擔,讓更多人能夠獲得讀書能力。
那麼,掌握英語與學習漢字相比是否更加輕鬆呢?筆者在進入中學後,開始由於記不住英語單詞而頭疼不已。英語拼寫看似有規則,但實則並非如此。如果按照發音拼寫字母,根本不能成為正確的拼寫。筆者的考試再一次屢屢遭遇不及格,這回的作業變成了時常被迫把不會的英語單詞每個抄寫10遍。小刀在英語中為「knife」,但首字母「k」卻不發音。雖然恐怕在過去是發音的,但如今在任何人口中都不發音。但卻必須將「k」放在單詞的最前面。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因此英語非常難記。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擔任美國副總統的丹•奎爾(Mr. Dan Quayle)在參觀小學時,想要教小學生「馬鈴薯」(potato)這個單詞的寫法,結果卻寫成了「potatoe」,出了洋相。不過筆者覺得,不會有哪個美國人或者英國人能夠完全記住像英語這樣拼寫不規則的單詞。
筆者在進入大學後選擇法語作為了第二外語。法語規則非常完善,拼寫基本也與發音如出一轍。但從背誦中被解放出來的喜悅轉瞬即逝,因為很快就遇到了新問題。那就是法語的所有名詞都必須區分陽性和陰性,如果不記住這種區別,就無法書寫文章。與此同時,還有英語無法望其項背的複雜的時態和動詞變化在等著你。動詞變化非常複雜,甚至連成年法國人也會經常弄錯。而語法也比英語複雜得多。法國小學生要經常手裏拿著動詞變化表反覆專心致志地背誦。當然,筆者在大學裏的法語考試又遭遇了不及格。
實際上,日語也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在中文裏,漢字讀音基本上是一個,而在日語中,則最少有2個讀音。甚至有3個、4個、5個乃至更多讀音。筆者能知道漢字的中文發音,卻不知道日語的第2個讀音的情況也有不少。
在日本教育體制下被強制學習了很多語言之後,筆者注意到,「不管哪種語言,需要背誦的任務量都基本相差無幾」。根據每種語言的特性,只是花費時間的部分有所不同而已。以將多種語言雜糅到一起的英語為例,雖然拼寫毫無規則,學習起來要花費大量時間,但語法卻比較簡單,是外國人很容易使用的語言。這也是英語在全球商務場合被大量應用的原因之一。而法語的時態和語法都非常嚴密,掌握起來非常費力。但是,這種語言能夠清晰地表現事物和抽象思維。而法語適於用來描述法律、哲學以及數學等就是這個原因。而漢語雖然寫起來非常麻煩,但閱讀時卻是最為方便的語言。只要看到漢字,就能基本理解文章的含義。但英語和法語掃一眼根本無法了解文章中寫了哪些內容。
不管是哪種語言,其核心部分都必須進行背誦。也就是説,並非只有中國兒童正在承受背誦問題的困擾。不得不説,認為由於要學習漢字使得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會減少,於是就無法培養獨創性思維的觀點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即使中國人缺乏獨創性,也是因為教育和社會評價體系存在問題。封建時代的中國創造了科舉制定,當時的青年為金榜題名需要掌握龐大數量的知識。而在如今,中國所稱的聰明人也是指擁有大量知識的人。而在歐美,發現或者發明某種新事物的人才被稱為聰明人,並受到高度評價。在獨創性受到高度評價的社會,人們當然就會在獨創性上一較高下。
日本雖然沒有中國那麼嚴重,但仍然是偏重考試的學歷社會。與獨創性相比,知識的數量更受重視,這與中國相同。因此,日本一直因無法培養具有高度獨創性的人才而飽受批評。但是,幾乎每年都會有日本人在諾貝爾獎涉及的科學領域獲獎,其原因何在呢?實際上,其中大部分獲獎者創造成績都是在美國的大學。甚至有些學者取得的成績在日本得不到重視,反而是在美國的大學獲得了其研究具有獨創性的評價。一旦離開日本這個社會,日本的科學家就可以與歐美人進行競爭,並開始培養獨創性。可以説,這種情況是社會整體評價體系使然。
這也適用於中國人。眾多優秀中國科學家在美國的大學培養了獨創性,他們的論文也受到了高度評價。甚至日本一流科學家都屢次表示,「20年後,中國諾貝爾獎獲獎者或許將不斷誕生」。不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其才能都是在美國開花結果,這讓人感覺氣憤,但重視獨創性的美國社會也值得讚賞。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要想培養獨創性,就有必要儘快改變人才和業績評價體系。
不論怎麼説,在不遠的將來,日本人和中國人競相獲得諾貝爾獎的時代將到來。到那時,美國媒體肯定又會大肆宣揚另一種奇談怪論:「由於有了漢字,日本人和中國人才獲得了獨創性」。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亞洲部副部長。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
想要成功,任何時候都不晚
紐約時報
想要成功,任何時候都不晚科學BENEDICT CAREY2016年11月4日
From left: Popperfoto/Getty Images;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Lambert/Keystone/Getty Images
莫扎特、瑪麗·居裡和愛因斯坦都在30歲之前取得了成功。研究人員發現,許多職業科學家更有可能在職業生涯早期而非晚期發表「有影響力的」論文,但這和他們的年齡無關。
對所有雄心勃勃的人來說,總有一個問題貫穿其職業生涯:還有時間去取得傲人成就嗎?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29歲琢磨出了自然選擇學說。愛因斯坦在26歲迎來了他的奇蹟之年。瑪麗·居裡(Marie Curie)在不到30歲的時候做出了關於放射性的重大發現。莫扎特八歲寫出了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
多年來,一些致力於成就問題研究的科學家一直認為,在很多領域裡,最為激動人心的成就往往誕生於職業生涯早期而非晚期。畢竟,年輕人能夠以年長者無法企及的方式投身到一項事業中去,而且冉冉升起的新星會引來支持、良師益友以及重要的任命。
現在,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篇關於科研生涯的大數據分析報告給出了一系列與年齡或者少年成名無關的因素。作者稱,讓人取得重大成功的,其實是個性、毅力、運氣以及智力的結合體,不論在哪個年齡段都是如此。
「歸根結底的一點:永遠不要放棄,兄弟。一旦放棄,就意味著創造力的衰竭,」和羅伯塔·西納特拉(Roberta Sinatra)共同領導研究團隊開展相關分析工作的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aszlo Barabasi)說。兩人當時都是波士頓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西納特拉隨後去了布達佩斯的中歐大學(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以往的研究顯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所取得的成功背後都存在一組類似的因素。這項新研究發現,同樣的因素在一門學科的各個層面發揮著作用:從學生、年輕的職場人士、進入職業生涯中期的奮鬥者,到那些年紀大到不禁自問是否還有餘力的老人。
「他們的工作,包括樣本的規模,是相當出色的,」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知名榮休教授迪安·西蒙頓(Dean Simonton)說。「我研究過較高層次的成就;他們則是自下而上,得出了類似結論,」且適用於這整個職業。西蒙頓表示,同樣的關聯會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顯現出來,包括音樂創作、電影製作、心理學研究、技術發明等。
這個研究團隊先是把重點放在職業物理學家身上。他們仔細查找了1893年以後的文獻,鎖定了2856名至少擁有20年從業經驗、每五年至少會發表一篇論文——而且是受到廣泛引用,被認為「有影響力」的論文——的物理學家,並就其論文發表於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做了分析。
顯然,這些物理學家更有可能在職業生涯早期而非晚期取得成功。但分析報告顯示,這跟他們的年齡無關。
生產率才是原因所在:年輕的科學家會做更多實驗,他們取得重大成果的可能性也就更高。「無關年齡或者論文的排序,」巴拉巴西說,他和王大舜(音)、皮埃爾·德維爾(Pierre Deville)、宋超明(音)以及西納特拉一同撰寫了該報告。參與者都來自東北大學。
這意味著:如果讓生產率保持恆定,科學家在50歲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與在25歲時沒有差別。分佈是隨機的;能否在對的時間選擇對的項目要看運氣。
不過,要把偶然的選擇轉化為有影響力的、得到廣泛認可的論文,還得看另一個要素,研究人員稱之為Q。
Q可以被粗略地理解為「技能」,它基本上混合了各種因素,比如智商、魄力、幹勁、對新觀念的開放態度以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或者簡單地說,是讓手頭的工作產生最大成效的能力:要在單調的實驗中找出某種相關性,要讓上好的點子熠熠生輝。
「Q這個因素非常有趣,因為它可能涵蓋了一些人們的確擁有但並不那麼重視的能力,」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扎克·漢布裡克(Zach Hambrick)說。「比如明晰的文字表述。就說數學心理學領域吧。你或許發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論文,但如果文章不好讀——這種情況很常見——你就無法獲得廣泛的影響力,因為誰也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研究人員說,Q這種資質的令人吃驚之處在於,它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與公認的觀點相反,經驗並不能顯著提高某人在既定項目中取得最大成果的能力。「這樣一想會感到震驚,」巴拉巴西說。「我們發現了三個互不相干的因素——Q、生產率和運氣。」
研究人員還搜集了其他科學領域的職業信息,從中發現了同樣的關聯。
綜合所有這些發現,分析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大獲成功的論文是Q、一個人特有的優勢與運氣相結合的產物。也就是說,要找到一個重要的項目,讓它在由所有這些能力構成的熔爐裡綻放光彩。科學家要找到對口的實驗,或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講,作家與題材、音樂家與音樂作品、舞蹈家與舞蹈需要對口。
我們的計劃不成功是因為沒有目標。Our plans miscarry because they have no aim.
我們的計劃不成功是因為沒有目標。Our plans miscarry because they have no aim.
古羅馬哲學家 塞內卡 Lucius Annaeus Seneca
古羅馬哲學家 塞內卡 Lucius Annaeus Seneca
11/06/2016
11/05/2016
沒有人的記憶好到可以當成功的說謊者。No man has a good enough memory to be a successful liar.
沒有人的記憶好到可以當成功的說謊者。No man has a good enough memory to be a successful liar.
美國前總統 林肯 Abraham Lincoln
11/02/2016
11/01/2016
鹽水—汗水、淚水或海洋,能治療一切。 The cure for anything is salt water -- sweat, tears, or the sea.
鹽水—汗水、淚水或海洋,能治療一切。 The cure for anything is salt water -- sweat, tears, or the sea.
丹麥作家 丹尼森 Isak Dinesen
丹麥作家 丹尼森 Isak Dinesen
羅15:13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 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羅15:13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 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10/31/2016
2016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巴布・狄倫是泰戈爾的接班人
猶裔美國呤遊詩人巴布・狄倫(Bob Dylan)獲2016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最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大都頒獎給,我們從來沒有聼過的名字,例如去年文學奬得主白俄人權記者亞歷塞維奇就是一例,想不到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是我們在大學時代就非常熟悉,經常唱他的詩歌的天才民歌詩人,在美國民歌手中,JoanBaez 是我當時心目中的天后,巴布・狄倫是我當時心目中的民歌王子,他是以抒情取勝的民歌手,而且他的詩歌充滿了人生哲理,並且平易近人而又朗朗上口,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與廣大的平民站在一起,而且五十年如一日,他是近代美國抒情歌壇的長青樹,他的37張唱片和珍貴的詩集,撫慰了數代美國甚至全球歌迷的心靈,因此他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雖然讓大家跌破眼鏡,確實是名至實歸的榮耀,得之無愧,事實上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他是1913年第一位亞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的接班人,泰戈爾一生創作了二千多首詩歌,其中有三首分別成為印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國歌,他的詩歌也是充滿人生的哲理,歌頌人生、大自然以及和平的信息,與甘地的和平主義遙相呼應,當泰戈爾在1924年來中國訪問時,由徐志摩和林徽音負責招待,備受禮遇,五年前巴布・狄倫來臺灣演唱時,也是轟動一時的歌壇盛會,臺灣民歌手幾乎全部到齊,向他致敬。
巴布・狄倫和瓊拜茲是六十年代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的代言人
巴布・狄倫可以説是現代美國民歌之先驅,他所創作的抒情歌曲,其影響力甚至超越英國的披頭四合唱團,沒有他也許就不會有後續的波諾(Bono)和史普林斯汀(Springsteen),巴布・狄倫可以說是第一位真正把複雜的隱喻放進他的抒情歌曲裡,因此在60年代,巴布・狄倫就和美墨混血的民歌手瓊・拜茲(Joan Baez)成為反戰運動、民權運動與追求個人自由的代表性人物。
今年75歲的巴布・狄倫據說他已經被提名八次,今年才首次達陣,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學院宣布他得獎時,在場記者先是發出深長的驚嘆,繼而報以熱烈而長久的掌聲,瑞典學院發表聲明說:「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他創造富有詩意的新穎表現手法」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接著學院的主任秘書戴紐斯説:「狄倫的歌曲是聼者耳中的詩篇,狄倫是英國大文豪威廉・布雷克以降,英語傳統中的一位偉大詩人,是文學的集大成者。」也許一般學院的文評家,祗把葉滋、艾略特、佛洛斯特等當作詩人,而巴布・狄倫不在詩人之列,但是今年的瑞典學院已經改變了傳統觀念,把巴布・狄倫當做雅俗共賞的詩人看待。
一般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聼到獲得這個全球矚目的大奬,通常的反應都是大喜過望,趕快準備一篇文情並茂的得獎感言,高高興興地準備12月10日到瑞典去接受瑞典國王的寵重頒獎典禮,但是巴布・狄倫這位獨立特行的歌手詩人,對得獎的反應是非常的淡定,他也不回瑞典學院打來的電話,到目前為止,諾貝爾文學奬被拒絕領獎祗有一次,1964年文學奨得主存在主義大師沙特,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全球文學界的最高榮譽,沙特並没有說明他拒絕的理由,我個人的解釋是,1957年法國作家卡謬以創作「異鄉人」而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沙特與卡謬本來是親密的文化戰友,後來因意見不同而分道揚鑣,沙特認為他比卡謬偉大,諾貝爾文學奬應該由他先得才對,反而比卡謬晚了七年才得諾貝爾文學奬,因此他以拒絕奬金,展現他的文人傲骨。
當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公佈時,巴布・狄倫正在加州進行「從不休止的巡演」途中,他每年平均演出一百場,五十年來他不斷地創作新作品,今年年初才出版生平第37張專輯,仍然風迷遍及全球的聼眾,但是他不想親近聼眾,他也拒絕以表演熱門曲目討好聼眾,他曾在「滾石」雜誌中的訪問中說:「我活在我的夢裡,我其實並不活在這個真實世界。」巴布・狄倫早就名利雙收,2001年並以電影「天才接班人」主題曲「今非昔比」(ThingsHaveChanged)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而1980年啓程的全球巡演,成為他一生的人生目標:「永無休止的巡迴演唱。」因此諾貝爾文學獎,對他而言,已經成為身外之物,吟唱詩人的角色仍然是上帝賜給他的天使角色,貝多芬晚年創作第九交響曲時,他為了忠告世人:發揚「四海一家皆兄弟的精神」,才能創造人類的幸福,因此他才把席勒的歡樂頌放在第九的終樂章。我們也期待巴布・狄倫也能在今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創作一首新曲,呼籲全球人類和平相處不要再戰爭,以他全球性的影響力,相信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與效果。
諾貝爾文學獎也頒發給哲學家、政治家、法學家和記者
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頒發至今,産生的110位得主,並非都是純文學作家或詩人,其中也包括了哲學家、法學家、政治家和記者;巴布・狄倫是第一位以「歌詞」獲獎的得主,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今年瑞典學院為更多領域的藝術創作者開啓大門,值得肯定,他是代表他那個世代的所有「歌詞」作者包括披頭四、斯普林斯汀、瓊拜滋等而得獎,因此他不應該拒絕此奬,並給後代的「歌詞」作者立下典範,而有超越前進的機會。在傳記文學的領域裡,就沒有這麼幸運,20世紀三大傳記作家中,英國的史特拉屈、法國的莫洛亞和德國的魯德威克都沒有得獎機會,唯一因傳記而得獎的反而是政治家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他不但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抗納粹的政治領袖,1953年因創作二百萬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不但是第一流的演說家,也是業餘畫家,更是多產的暢銷作家,難怪英國歷史學家Paul Johnson曾説:「邱吉爾是懂得把戰爭化成語言,再把語言化成鈔票的人。」在20世紀哲學家中,有三位獲獎: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倭鏗在1908年首先得獎,接著1927年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以「創造進化論」得獎;195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以他暢銷的深入淺出的散文集和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學史」而獲獎,羅素的學生詩人艾略特(T・S・Eliot)反而比他早二年,就以「荒原」一詩得獎,但是羅素仍然高高興興地去領獎,因為那時他極需要這筆獎金,而且可以發表一篇呼籲世界和平的宣言。德國法學家兼歷史學家蒙森以「羅馬史」一書獲得1902年文學奬,他在羅馬法和債法方面的研究,影響了後來的德國民法典。至於純粹以記者身分得文學奬者,2015年白俄羅斯女記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以記錄車諾比核災的「車諾比的悲鳴」而獲獎。
諾貝爾文學獎也錯過了不少真正偉大的作家,例如「戰爭與和平」作者俄羅斯小說大師托爾斯泰活到1910年,卻始終沒有得奨;影響20世紀深遠的愛爾蘭小說大師喬伊斯JamesJoyce(1882-1941),他在1922年創作的小說「尤利西斯」(Ulysses)公認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説,而且活到1941年才在瑞士蘇黎世逝世,也始終與諾貝爾文學獎無緣;另一位與喬伊斯齊名的意識流女英國小説大師維奇尼亜・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也創作無數小說、傳記名著,又是倫敦布魯姆斯貝利文人團體的召集人,也無緣諾貝爾文學獎。波蘭裔英語小說大作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他的無數小説都搬上銀幕,小説的深度、廣度和高度都足以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沒有得過獎。1938年賽珍珠以描述中國農民的三部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是當時魯迅和沈從文的小說都沒有英文和瑞典文翻譯本之故,賽珍珠才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中國作家高行健和莫言之所以得獎,主要是馬悅然這位唯一懂華語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把他們兩位作品翻譯成瑞典文,加上他的人際關係的工夫,因此沒有馬悅然,大概就不會有兩位中國作家的得奨。高行健因在文革脫離中國共產黨,放棄中國籍,因此他是以華裔法國人的身份去領獎,連當時的中共總理朱榕基都說高行健不是中國人,因為學者馬森的推薦,高行健的作品才有機會在臺灣出版,在中國他的書都是禁書,因此很自然的高行健把台灣當作精神上的祖國,因為真正的祖國並不歡迎他;那麼什麼時候台灣作家才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否因為台灣作家的創作水準不夠?還是因為台灣還未成為國際公認的獨立國家?我想後者的因素比前者更重要,1922年南愛爾蘭獲得獨立,1923年愛爾蘭偉大詩人葉滋立刻贏得1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愛爾蘭獨立運動的熱心推動者,我們台灣的處境與中東的巴勒斯坦很像,巴勒斯坦裔作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Edward Said 1935-2003),父親是富有的巴勒斯坦基督徒而且擁有美國公民身分,母親也是巴勒斯坦的基督徒,年輕時在開羅受英式教育,後來先後畢業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他是國際知名的文化評論家,也是後殖民理論的創始人,他始終支持巴勒斯坦建國運動,同時他也是一位樂評家、歌劇學者和鋼琴家,他可以説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評論大師,他之所以沒有得獎,是因為巴勒斯坦在他生前始終因以色列的阻擋而無法建國,看來臺灣作家想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大概也要台灣人獨立建國之後才有可能。
早年受美國詩人Woody Guthrie和威爾斯詩人Dylan Thomas的影響
現年75歲的巴布・狄倫在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杜魯斯(Duluth)小鎭,原名叫羅伯・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長大後因對威爾斯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 1914-1953)特別崇拜,因此才把他的藝名改為Bob Dylan。他出生於猶太中產階級家庭中成長,他的祖父母是猶太裔移民,十九世紀末才從立陶宛和烏克蘭移民到美國,青少年時期就靠自學學會玩多種樂器:如吉他、口琴和鋼琴等,他在高中時就有自己的樂團,他最早的錄音「John Buckley Tape」,是他在1958年與高中好友JohnBucklen在狄倫家中翻唱Little Richard和Richard Rodgers等人的歌曲而來;而他對音樂的熱情也與日俱增,尤其喜愛美國的民歌、民謠和藍調,狄倫14歲時才開始擁有自己的吉他,因受抗議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啓發而走上成功的音樂路,1959年他高中畢業後,狄倫唸了一年明尼蘇達大學就輟學,1960年搬來紐約,1961年起他開始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和咖啡館表演,從這裡發跡,當他在著名的葛狄斯民歌城表演時,獲得樂評家薛頓(Robert Shelton)在「紐約時報」的公開肯定,接著他為民謠歌手赫斯特錄製專輯的口琴演出,更受到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傳奇星探約翰・哈蒙德青睞,於是1962年他替狄倫出版首張專輯,名稱叫作「巴布・狄倫」,這張專輯祗有二首原創歌曲,因此銷路平平;1963年第二張專輯:「自由自在的巴布狄倫」才真正呈現狄倫「抗議民謠」的風格,這張專輯收錄13首他的原創歌曲,包括他那最有名的反戰經典之作「隨風而逝」(Blowin' in the Wind),這首抒情民歌,喚起當時智識份子良心的覺醒,對當時的反戰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久他又出版第三張專輯:「變革年代」,再度引起共鳴,因此他被媒體封為「年輕世代的代言人」,1966年他出版了平易近人的專輯:「金髮美女」,這𥚃面的詩歌,狄倫把押韻、疊句和思想圖像化,顯示他與眾不同的風格,是極佳的入門唱片。這時的巴布・狄倫帶著他心愛的吉他,唱出他對社會不公不義的吶喊、反對越戰、以及美國的種族歧視,不久他就成為知名的人道主義民權運動家,出道頭三年即灌製了驚人的300首歌曲,樹立了他一代宗師的民謠歌手地位。
巴布・狄倫與瓊拜茲的短暫革命感情以及二段婚姻
巴布狄倫曾經有二段婚姻的記錄:1965年11月22日他與莎拉・勞登結婚,1977年6月29日宣布離異,在將近12年的婚姻期間,他們有三男一女:傑西・拜倫・狄倫、安娜・莉亞、伊薩克・亞伯拉罕和雅各布・盧克;其中傑西是知名的電影導演,幼子雅各布則繼承他的依缽成為「牆花樂團」主唱。1986年6月4日狄倫與他的伴唱歌手卡洛琳・鄧尼斯結婚,兩人在1992年10月離異,他們兩人生有一女,這段婚姻狄倫保持低調,直到2001年他的自傳:「搖滾記」出版,才正式向外界透露。
民歌歌后瓊・拜茲(Joan Baez 1941-)第一次碰到巴布狄倫,是在1961年紐約格林威治村的葛第民歌城(Gerde Folk City),那時歌后的第一張唱片已經出版,聲譽扶搖直上,遠比初出道的狄倫有名,而且她的歌喉與唱腔也比狄倫高明,因此很多狄倫的早期作品:「Song to Woody」和「Blowin' in the Wind」等,都是被瓊拜茲唱紅的,起先狄倫對她的年輕妹妹Mimi更有興趣,但是因為歌后和歌王經常有機會同台演出,加上媒體的渲染,他們確實成為舞台上和舞台下的甜蜜情侶,1963年他們兩人分別在「新港民歌節」和馬丁・路德・金恩領導的25萬人民權大遊行中,共同演出,那是他們做為舞台情侶的高潮,他們整整有二年的密月期,1965年狄倫到英國演唱,加上他的第二張唱片讓他爆紅,他也不必再靠她推廣他的作品,於是倆人的感情迅速冷淡下來。1968年瓊拜茲與反越戰英雄哈里斯(David Harris)結婚,婚後第二年生了一子Gabriel,他是樂團鼓手,偶而也會跟媽媽同台演出。1973年她跟哈里斯和平分離,1980年初她甚至跟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有一段姊弟戀,直到他去逝之前都維持美好的友誼。瓊拜茲與狄倫最大的不同點是,她五十年如一日,到世界各地去爭取人權,而且身體力行,因此國際特赦組織特別為她設立「瓊拜茲人權奬」;而狄倫在七十年代開始就完全退出政治活動,雖然政治立場上兩人漸行漸遠,但是仍然保持職業上的友誼,直到八十年代他們偶爾也會同台演出。
1965年7月25日在當年的新港民謠音樂節中,狄倫第一次在舞台表演中使用電吉他,他僅僅演唱了三首歌曲,就被憤怒的聼眾趕下台,這是狄倫他有意由民謠歌手轉向搖滾樂的轉折點,但是聼眾似乎喜歡原來的抒情吉他歌手。1965年狄倫發行第一張搖滾專輯「重訪61號公路」,其中的一曲「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迅速登上美國排名榜第二名,英國排行榜第四名,後來被「Rolling Stone」雜誌列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曲,專輯出版之後,狄倫開始在美國國內巡演,仍然有不少歌迷要求他放棄搖滾樂,回到民謠的抒情吉他中。1966年春,狄倫開始到歐洲與澳洲巡迴演出,每場演唱會都分成二部份:上半場使用木吉他的民謠表演;下半場是用電吉他的搖滾樂表演。巡迴演出後回到紐約,卻依然面臨巨大的壓力。同年7月29日,他在紐約的Woodstock附近因騎摩托車受傷,休息一年多,直到1968年1月20日在伍迪・蓋瑟瑞的紀念音樂會中才再次在公眾場所出現;六十年代晚期,狄倫因受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鄉村音樂的影響,開始向更具思考型發展。
70和80年代的狄倫
1973年狄倫與哥倫比亞终止合約,與格芬唱片簽約,並發行新專輯「Planet Waves」,為了推銷此唱片,狄倫在1974年與多年老朋友The Band一起進行北美巡迴演出。1975年狄倫到獄中探望,因種族歧視蒙受不白之冤的黑人拳王「颶風」羅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並創作了一首長達八分鐘的「Hurricane」為他聲援。同年10月30日,他展開一場名為「Rolling Thunder Revue」的巡迴演唱,這時他與瓊尼・米歇爾、RogerMcGuinn、Allen Ginsberg,甚至老情人瓊拜茲,都參加巡迴的陣容。1979年本來是猶太教徒的狄倫,成為一名再生基督徒(Born Again Christian),影響到他從1979年到1982年的創作,這段時間他出版的三張專輯:「Slow Train Coming」、「Saved」、「Shot of Love」都帶有濃厚的基督宗教福音的信息。1988年6月7日,狄倫從美國北加州的Concord出發,開始展開一場名為「Never Ending Tour」的巡迴演唱會,他似乎要「活到老唱到老」,此後他以每年一百場上下的次數,在全球各地演出,至2010年底,這場巡迴己演出超過兩千三百場。
90年代至今:晚期的巴布・狄倫
進入90年代,狄倫出版唱片的速度開始變得緩慢,他在1992年推出的「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出版的「World Gone Wrong」,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謠,並且唱出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歌曲。1992年10月16日,他在林書豪創造「林來瘋」奇蹟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辦了一場盛大的「狄倫踏入歌壇三十年演唱會」,其中包括Neil Young、Eric Clapton、以及前坡頭四吉他手George Harrison都來共襄盛舉;1997年初,由於突然心臟病發作,使他不得不取消歐洲巡迴演出,但他很快就康復出院,同年9月27日,他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表演。1997年9月30日,狄倫發行了由Daniel Lanois製的「Time out of Mind」,距離他上一張的原創專輯「Oh Mercy」己有八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狄倫發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Chronicles Vol.1」台灣的大塊文化出版社,已經有漢譯本「搖滾記」。2005年好萊塢著名的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執導狄倫的自傳性電影「No Direction Home」,描述他從出生到摩托車事故之前的生命故事,片中有大量的訪談與實況演出的影像,包括訪問狄倫當時的親密盟友瓊・拜茲等人。2006年8月,他發行了轟動一時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此專輯一出,馬上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一名,距離他上一張冠軍專輯「Desire」,己經有30年之久,可見他的寶刀未老。2011年狄倫終於在上海的「上海大舞台」和台北的「小巨蛋」,那時台灣的巴布・狄倫迷齊聚一堂,共同向他致敬,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亞洲巡迴演出。
巴布・狄倫的生平得獎記錄
在狄倫超過半世紀的音樂生涯中,他的得獎記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包括12座葛萊美獎、1尊金球奬、1尊奧斯卡金像獎、2000年5月,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頒獎給他「保拉音樂獎」,這個奬可以稱為諾貝爾音樂獎;2012年5月狄倫獲得歐巴馬總統的自由勲章;2013年11月,法國教育部長安瑞莉・菲里佩提授予他榮譽軍團勳章。2015年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授予狄倫音樂関懷年度人物獎,以表彰他在慈善事業及藝術領域做出的社會貢獻。2008年巴布狄倫獲頒普立茲奬特殊貢獻奬時,很多人都説巴布狄倫不需要普立茲奬,是普立茲獎需要巴布狄倫。但是以上所有的奬他都親自出席領獎,不知何故。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巴布狄倫卻反而不做回應繼續跑他的行程,對諾貝爾獎這次錦上添花之舉,百分之90以上都認為他把搖滾樂提升到文學詩的境界而且與群眾共享他的詩的意境,得獎是名至實歸,當然也有人批評他的沒有回應瑞典學院,顯得有點傲慢與無禮,終於在得獎後二週,他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終於打破沈默,坦言很意外,能獲得這項殊榮令他很開心,若時間允許,他將會親自出席頒獎典禮;瑞典學院的秘書:Sara Darius終於在10月25日連絡上巴布・狄倫,並且親切地聊了十五分鐘,她稱讚狄倫是位「謙虛、友善、幽默」的人,他也順便解釋,第一時間沒有回應,是因為激動到說不出話來。對瑞典學院稱他的歌曲有如古希臘吟遊詩人荷馬和女詩人莎芙的史詩,狄倫也告訴每日電訊報:「可能吧!我的一些歌曲例如「霍利斯布朗之歌」、「苦雨將至」、「颶風」等確實有一點像荷馬式的風格。」當年他的經典名曲:「隨風而逝」,激勵美國年輕人,反越戰風潮,確實對越戰的提早結束,做出貢獻,目前的世界並不比四十年前和平,我個人期待巴布・狄倫再度以諾貝爾獎為平台,再創作一首有助廿一世紀人類和平的經典歌曲,傳唱全球,讓世界變成更美好的地方。
結語
我在大學時代透過電影:「阿甘正傳」,聼了瓊拜茲撩亮的歌聲,才認識巴布・狄倫的歌,事實上我最欣賞的美國民歌手是瓊拜茲的好友Judy Collins,在1970年代曾經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聼過她的獨唱會,最近瓊拜茲出版了紀念七十五歲生日專輯,最重要的伙伴就是Judy Collins;就巴布・狄倫而言,瓊拜茲是他早期生涯的恩人和謬思,他替她創作了六首歌曲,都是他一生的精品,他們一度是具有革命感情的情侶,他們曾經一起參加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恩發表「我有一個夢」的25萬人民權大遊行,他們一起在這場歷史性的聚會中演唱十分鐘,留下永恆的回憶,他們也一起參加:新港民歌音樂節,留下不少甜蜜的回憶,但不知何故,1965年一次旅英巡迴演唱會中,他突然拋棄了她,不讓她同台演出,44年之後,在一次多倫多瓊拜茲國際電影節時,狄倫才首次向瓊拜茲公開道歉,就純粹歌喉而言,巴布狄倫不算高明,但是以歌曲的內涵和深度以及詩的品質而言,的確西方的歌手沒有一個會超越狄倫,這位難以捉摸且不愛與世界打交道的狄倫,很謙虛地不自認為詩人,他曾經說過:「我不説自己是詩人,因為我不喜歡那個字眼。」但是最瞭解他的詩歌品質的老情人瓊拜茲説:「我認為他的得獎是令人感到振奮的一件事,我並不瞭解詩的技巧與語言學的問題,但是他的詩歌絕對有資格贏得諾貝爾獎。」
即使他不認為自己是詩人,2016年12月10日之後全世界都會稱讚他是:「詩人巴布・狄倫。」
(2016年10月30日林衡哲完稿於淡水)
猶裔美國呤遊詩人巴布・狄倫(Bob Dylan)獲2016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林衡哲
最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大都頒獎給,我們從來沒有聼過的名字,例如去年文學奬得主白俄人權記者亞歷塞維奇就是一例,想不到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是我們在大學時代就非常熟悉,經常唱他的詩歌的天才民歌詩人,在美國民歌手中,JoanBaez 是我當時心目中的天后,巴布・狄倫是我當時心目中的民歌王子,他是以抒情取勝的民歌手,而且他的詩歌充滿了人生哲理,並且平易近人而又朗朗上口,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與廣大的平民站在一起,而且五十年如一日,他是近代美國抒情歌壇的長青樹,他的37張唱片和珍貴的詩集,撫慰了數代美國甚至全球歌迷的心靈,因此他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雖然讓大家跌破眼鏡,確實是名至實歸的榮耀,得之無愧,事實上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他是1913年第一位亞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的接班人,泰戈爾一生創作了二千多首詩歌,其中有三首分別成為印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國歌,他的詩歌也是充滿人生的哲理,歌頌人生、大自然以及和平的信息,與甘地的和平主義遙相呼應,當泰戈爾在1924年來中國訪問時,由徐志摩和林徽音負責招待,備受禮遇,五年前巴布・狄倫來臺灣演唱時,也是轟動一時的歌壇盛會,臺灣民歌手幾乎全部到齊,向他致敬。
巴布・狄倫和瓊拜茲是六十年代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的代言人
巴布・狄倫可以説是現代美國民歌之先驅,他所創作的抒情歌曲,其影響力甚至超越英國的披頭四合唱團,沒有他也許就不會有後續的波諾(Bono)和史普林斯汀(Springsteen),巴布・狄倫可以說是第一位真正把複雜的隱喻放進他的抒情歌曲裡,因此在60年代,巴布・狄倫就和美墨混血的民歌手瓊・拜茲(Joan Baez)成為反戰運動、民權運動與追求個人自由的代表性人物。
今年75歲的巴布・狄倫據說他已經被提名八次,今年才首次達陣,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學院宣布他得獎時,在場記者先是發出深長的驚嘆,繼而報以熱烈而長久的掌聲,瑞典學院發表聲明說:「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他創造富有詩意的新穎表現手法」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接著學院的主任秘書戴紐斯説:「狄倫的歌曲是聼者耳中的詩篇,狄倫是英國大文豪威廉・布雷克以降,英語傳統中的一位偉大詩人,是文學的集大成者。」也許一般學院的文評家,祗把葉滋、艾略特、佛洛斯特等當作詩人,而巴布・狄倫不在詩人之列,但是今年的瑞典學院已經改變了傳統觀念,把巴布・狄倫當做雅俗共賞的詩人看待。
一般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聼到獲得這個全球矚目的大奬,通常的反應都是大喜過望,趕快準備一篇文情並茂的得獎感言,高高興興地準備12月10日到瑞典去接受瑞典國王的寵重頒獎典禮,但是巴布・狄倫這位獨立特行的歌手詩人,對得獎的反應是非常的淡定,他也不回瑞典學院打來的電話,到目前為止,諾貝爾文學奬被拒絕領獎祗有一次,1964年文學奨得主存在主義大師沙特,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全球文學界的最高榮譽,沙特並没有說明他拒絕的理由,我個人的解釋是,1957年法國作家卡謬以創作「異鄉人」而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沙特與卡謬本來是親密的文化戰友,後來因意見不同而分道揚鑣,沙特認為他比卡謬偉大,諾貝爾文學奬應該由他先得才對,反而比卡謬晚了七年才得諾貝爾文學奬,因此他以拒絕奬金,展現他的文人傲骨。
當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公佈時,巴布・狄倫正在加州進行「從不休止的巡演」途中,他每年平均演出一百場,五十年來他不斷地創作新作品,今年年初才出版生平第37張專輯,仍然風迷遍及全球的聼眾,但是他不想親近聼眾,他也拒絕以表演熱門曲目討好聼眾,他曾在「滾石」雜誌中的訪問中說:「我活在我的夢裡,我其實並不活在這個真實世界。」巴布・狄倫早就名利雙收,2001年並以電影「天才接班人」主題曲「今非昔比」(ThingsHaveChanged)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而1980年啓程的全球巡演,成為他一生的人生目標:「永無休止的巡迴演唱。」因此諾貝爾文學獎,對他而言,已經成為身外之物,吟唱詩人的角色仍然是上帝賜給他的天使角色,貝多芬晚年創作第九交響曲時,他為了忠告世人:發揚「四海一家皆兄弟的精神」,才能創造人類的幸福,因此他才把席勒的歡樂頌放在第九的終樂章。我們也期待巴布・狄倫也能在今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創作一首新曲,呼籲全球人類和平相處不要再戰爭,以他全球性的影響力,相信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與效果。
諾貝爾文學獎也頒發給哲學家、政治家、法學家和記者
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頒發至今,産生的110位得主,並非都是純文學作家或詩人,其中也包括了哲學家、法學家、政治家和記者;巴布・狄倫是第一位以「歌詞」獲獎的得主,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今年瑞典學院為更多領域的藝術創作者開啓大門,值得肯定,他是代表他那個世代的所有「歌詞」作者包括披頭四、斯普林斯汀、瓊拜滋等而得獎,因此他不應該拒絕此奬,並給後代的「歌詞」作者立下典範,而有超越前進的機會。在傳記文學的領域裡,就沒有這麼幸運,20世紀三大傳記作家中,英國的史特拉屈、法國的莫洛亞和德國的魯德威克都沒有得獎機會,唯一因傳記而得獎的反而是政治家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他不但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抗納粹的政治領袖,1953年因創作二百萬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不但是第一流的演說家,也是業餘畫家,更是多產的暢銷作家,難怪英國歷史學家Paul Johnson曾説:「邱吉爾是懂得把戰爭化成語言,再把語言化成鈔票的人。」在20世紀哲學家中,有三位獲獎: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倭鏗在1908年首先得獎,接著1927年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以「創造進化論」得獎;195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以他暢銷的深入淺出的散文集和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學史」而獲獎,羅素的學生詩人艾略特(T・S・Eliot)反而比他早二年,就以「荒原」一詩得獎,但是羅素仍然高高興興地去領獎,因為那時他極需要這筆獎金,而且可以發表一篇呼籲世界和平的宣言。德國法學家兼歷史學家蒙森以「羅馬史」一書獲得1902年文學奬,他在羅馬法和債法方面的研究,影響了後來的德國民法典。至於純粹以記者身分得文學奬者,2015年白俄羅斯女記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以記錄車諾比核災的「車諾比的悲鳴」而獲獎。
諾貝爾文學獎也錯過了不少真正偉大的作家,例如「戰爭與和平」作者俄羅斯小說大師托爾斯泰活到1910年,卻始終沒有得奨;影響20世紀深遠的愛爾蘭小說大師喬伊斯JamesJoyce(1882-1941),他在1922年創作的小說「尤利西斯」(Ulysses)公認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説,而且活到1941年才在瑞士蘇黎世逝世,也始終與諾貝爾文學獎無緣;另一位與喬伊斯齊名的意識流女英國小説大師維奇尼亜・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也創作無數小說、傳記名著,又是倫敦布魯姆斯貝利文人團體的召集人,也無緣諾貝爾文學獎。波蘭裔英語小說大作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他的無數小説都搬上銀幕,小説的深度、廣度和高度都足以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沒有得過獎。1938年賽珍珠以描述中國農民的三部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是當時魯迅和沈從文的小說都沒有英文和瑞典文翻譯本之故,賽珍珠才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中國作家高行健和莫言之所以得獎,主要是馬悅然這位唯一懂華語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把他們兩位作品翻譯成瑞典文,加上他的人際關係的工夫,因此沒有馬悅然,大概就不會有兩位中國作家的得奨。高行健因在文革脫離中國共產黨,放棄中國籍,因此他是以華裔法國人的身份去領獎,連當時的中共總理朱榕基都說高行健不是中國人,因為學者馬森的推薦,高行健的作品才有機會在臺灣出版,在中國他的書都是禁書,因此很自然的高行健把台灣當作精神上的祖國,因為真正的祖國並不歡迎他;那麼什麼時候台灣作家才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否因為台灣作家的創作水準不夠?還是因為台灣還未成為國際公認的獨立國家?我想後者的因素比前者更重要,1922年南愛爾蘭獲得獨立,1923年愛爾蘭偉大詩人葉滋立刻贏得1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愛爾蘭獨立運動的熱心推動者,我們台灣的處境與中東的巴勒斯坦很像,巴勒斯坦裔作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Edward Said 1935-2003),父親是富有的巴勒斯坦基督徒而且擁有美國公民身分,母親也是巴勒斯坦的基督徒,年輕時在開羅受英式教育,後來先後畢業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他是國際知名的文化評論家,也是後殖民理論的創始人,他始終支持巴勒斯坦建國運動,同時他也是一位樂評家、歌劇學者和鋼琴家,他可以説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評論大師,他之所以沒有得獎,是因為巴勒斯坦在他生前始終因以色列的阻擋而無法建國,看來臺灣作家想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大概也要台灣人獨立建國之後才有可能。
早年受美國詩人Woody Guthrie和威爾斯詩人Dylan Thomas的影響
現年75歲的巴布・狄倫在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杜魯斯(Duluth)小鎭,原名叫羅伯・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長大後因對威爾斯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 1914-1953)特別崇拜,因此才把他的藝名改為Bob Dylan。他出生於猶太中產階級家庭中成長,他的祖父母是猶太裔移民,十九世紀末才從立陶宛和烏克蘭移民到美國,青少年時期就靠自學學會玩多種樂器:如吉他、口琴和鋼琴等,他在高中時就有自己的樂團,他最早的錄音「John Buckley Tape」,是他在1958年與高中好友JohnBucklen在狄倫家中翻唱Little Richard和Richard Rodgers等人的歌曲而來;而他對音樂的熱情也與日俱增,尤其喜愛美國的民歌、民謠和藍調,狄倫14歲時才開始擁有自己的吉他,因受抗議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啓發而走上成功的音樂路,1959年他高中畢業後,狄倫唸了一年明尼蘇達大學就輟學,1960年搬來紐約,1961年起他開始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和咖啡館表演,從這裡發跡,當他在著名的葛狄斯民歌城表演時,獲得樂評家薛頓(Robert Shelton)在「紐約時報」的公開肯定,接著他為民謠歌手赫斯特錄製專輯的口琴演出,更受到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傳奇星探約翰・哈蒙德青睞,於是1962年他替狄倫出版首張專輯,名稱叫作「巴布・狄倫」,這張專輯祗有二首原創歌曲,因此銷路平平;1963年第二張專輯:「自由自在的巴布狄倫」才真正呈現狄倫「抗議民謠」的風格,這張專輯收錄13首他的原創歌曲,包括他那最有名的反戰經典之作「隨風而逝」(Blowin' in the Wind),這首抒情民歌,喚起當時智識份子良心的覺醒,對當時的反戰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久他又出版第三張專輯:「變革年代」,再度引起共鳴,因此他被媒體封為「年輕世代的代言人」,1966年他出版了平易近人的專輯:「金髮美女」,這𥚃面的詩歌,狄倫把押韻、疊句和思想圖像化,顯示他與眾不同的風格,是極佳的入門唱片。這時的巴布・狄倫帶著他心愛的吉他,唱出他對社會不公不義的吶喊、反對越戰、以及美國的種族歧視,不久他就成為知名的人道主義民權運動家,出道頭三年即灌製了驚人的300首歌曲,樹立了他一代宗師的民謠歌手地位。
巴布・狄倫與瓊拜茲的短暫革命感情以及二段婚姻
巴布狄倫曾經有二段婚姻的記錄:1965年11月22日他與莎拉・勞登結婚,1977年6月29日宣布離異,在將近12年的婚姻期間,他們有三男一女:傑西・拜倫・狄倫、安娜・莉亞、伊薩克・亞伯拉罕和雅各布・盧克;其中傑西是知名的電影導演,幼子雅各布則繼承他的依缽成為「牆花樂團」主唱。1986年6月4日狄倫與他的伴唱歌手卡洛琳・鄧尼斯結婚,兩人在1992年10月離異,他們兩人生有一女,這段婚姻狄倫保持低調,直到2001年他的自傳:「搖滾記」出版,才正式向外界透露。
民歌歌后瓊・拜茲(Joan Baez 1941-)第一次碰到巴布狄倫,是在1961年紐約格林威治村的葛第民歌城(Gerde Folk City),那時歌后的第一張唱片已經出版,聲譽扶搖直上,遠比初出道的狄倫有名,而且她的歌喉與唱腔也比狄倫高明,因此很多狄倫的早期作品:「Song to Woody」和「Blowin' in the Wind」等,都是被瓊拜茲唱紅的,起先狄倫對她的年輕妹妹Mimi更有興趣,但是因為歌后和歌王經常有機會同台演出,加上媒體的渲染,他們確實成為舞台上和舞台下的甜蜜情侶,1963年他們兩人分別在「新港民歌節」和馬丁・路德・金恩領導的25萬人民權大遊行中,共同演出,那是他們做為舞台情侶的高潮,他們整整有二年的密月期,1965年狄倫到英國演唱,加上他的第二張唱片讓他爆紅,他也不必再靠她推廣他的作品,於是倆人的感情迅速冷淡下來。1968年瓊拜茲與反越戰英雄哈里斯(David Harris)結婚,婚後第二年生了一子Gabriel,他是樂團鼓手,偶而也會跟媽媽同台演出。1973年她跟哈里斯和平分離,1980年初她甚至跟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有一段姊弟戀,直到他去逝之前都維持美好的友誼。瓊拜茲與狄倫最大的不同點是,她五十年如一日,到世界各地去爭取人權,而且身體力行,因此國際特赦組織特別為她設立「瓊拜茲人權奬」;而狄倫在七十年代開始就完全退出政治活動,雖然政治立場上兩人漸行漸遠,但是仍然保持職業上的友誼,直到八十年代他們偶爾也會同台演出。
1965年7月25日在當年的新港民謠音樂節中,狄倫第一次在舞台表演中使用電吉他,他僅僅演唱了三首歌曲,就被憤怒的聼眾趕下台,這是狄倫他有意由民謠歌手轉向搖滾樂的轉折點,但是聼眾似乎喜歡原來的抒情吉他歌手。1965年狄倫發行第一張搖滾專輯「重訪61號公路」,其中的一曲「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迅速登上美國排名榜第二名,英國排行榜第四名,後來被「Rolling Stone」雜誌列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曲,專輯出版之後,狄倫開始在美國國內巡演,仍然有不少歌迷要求他放棄搖滾樂,回到民謠的抒情吉他中。1966年春,狄倫開始到歐洲與澳洲巡迴演出,每場演唱會都分成二部份:上半場使用木吉他的民謠表演;下半場是用電吉他的搖滾樂表演。巡迴演出後回到紐約,卻依然面臨巨大的壓力。同年7月29日,他在紐約的Woodstock附近因騎摩托車受傷,休息一年多,直到1968年1月20日在伍迪・蓋瑟瑞的紀念音樂會中才再次在公眾場所出現;六十年代晚期,狄倫因受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鄉村音樂的影響,開始向更具思考型發展。
70和80年代的狄倫
1973年狄倫與哥倫比亞终止合約,與格芬唱片簽約,並發行新專輯「Planet Waves」,為了推銷此唱片,狄倫在1974年與多年老朋友The Band一起進行北美巡迴演出。1975年狄倫到獄中探望,因種族歧視蒙受不白之冤的黑人拳王「颶風」羅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並創作了一首長達八分鐘的「Hurricane」為他聲援。同年10月30日,他展開一場名為「Rolling Thunder Revue」的巡迴演唱,這時他與瓊尼・米歇爾、RogerMcGuinn、Allen Ginsberg,甚至老情人瓊拜茲,都參加巡迴的陣容。1979年本來是猶太教徒的狄倫,成為一名再生基督徒(Born Again Christian),影響到他從1979年到1982年的創作,這段時間他出版的三張專輯:「Slow Train Coming」、「Saved」、「Shot of Love」都帶有濃厚的基督宗教福音的信息。1988年6月7日,狄倫從美國北加州的Concord出發,開始展開一場名為「Never Ending Tour」的巡迴演唱會,他似乎要「活到老唱到老」,此後他以每年一百場上下的次數,在全球各地演出,至2010年底,這場巡迴己演出超過兩千三百場。
90年代至今:晚期的巴布・狄倫
進入90年代,狄倫出版唱片的速度開始變得緩慢,他在1992年推出的「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出版的「World Gone Wrong」,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謠,並且唱出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歌曲。1992年10月16日,他在林書豪創造「林來瘋」奇蹟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辦了一場盛大的「狄倫踏入歌壇三十年演唱會」,其中包括Neil Young、Eric Clapton、以及前坡頭四吉他手George Harrison都來共襄盛舉;1997年初,由於突然心臟病發作,使他不得不取消歐洲巡迴演出,但他很快就康復出院,同年9月27日,他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表演。1997年9月30日,狄倫發行了由Daniel Lanois製的「Time out of Mind」,距離他上一張的原創專輯「Oh Mercy」己有八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狄倫發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Chronicles Vol.1」台灣的大塊文化出版社,已經有漢譯本「搖滾記」。2005年好萊塢著名的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執導狄倫的自傳性電影「No Direction Home」,描述他從出生到摩托車事故之前的生命故事,片中有大量的訪談與實況演出的影像,包括訪問狄倫當時的親密盟友瓊・拜茲等人。2006年8月,他發行了轟動一時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此專輯一出,馬上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一名,距離他上一張冠軍專輯「Desire」,己經有30年之久,可見他的寶刀未老。2011年狄倫終於在上海的「上海大舞台」和台北的「小巨蛋」,那時台灣的巴布・狄倫迷齊聚一堂,共同向他致敬,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亞洲巡迴演出。
巴布・狄倫的生平得獎記錄
在狄倫超過半世紀的音樂生涯中,他的得獎記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包括12座葛萊美獎、1尊金球奬、1尊奧斯卡金像獎、2000年5月,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頒獎給他「保拉音樂獎」,這個奬可以稱為諾貝爾音樂獎;2012年5月狄倫獲得歐巴馬總統的自由勲章;2013年11月,法國教育部長安瑞莉・菲里佩提授予他榮譽軍團勳章。2015年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授予狄倫音樂関懷年度人物獎,以表彰他在慈善事業及藝術領域做出的社會貢獻。2008年巴布狄倫獲頒普立茲奬特殊貢獻奬時,很多人都説巴布狄倫不需要普立茲奬,是普立茲獎需要巴布狄倫。但是以上所有的奬他都親自出席領獎,不知何故。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巴布狄倫卻反而不做回應繼續跑他的行程,對諾貝爾獎這次錦上添花之舉,百分之90以上都認為他把搖滾樂提升到文學詩的境界而且與群眾共享他的詩的意境,得獎是名至實歸,當然也有人批評他的沒有回應瑞典學院,顯得有點傲慢與無禮,終於在得獎後二週,他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終於打破沈默,坦言很意外,能獲得這項殊榮令他很開心,若時間允許,他將會親自出席頒獎典禮;瑞典學院的秘書:Sara Darius終於在10月25日連絡上巴布・狄倫,並且親切地聊了十五分鐘,她稱讚狄倫是位「謙虛、友善、幽默」的人,他也順便解釋,第一時間沒有回應,是因為激動到說不出話來。對瑞典學院稱他的歌曲有如古希臘吟遊詩人荷馬和女詩人莎芙的史詩,狄倫也告訴每日電訊報:「可能吧!我的一些歌曲例如「霍利斯布朗之歌」、「苦雨將至」、「颶風」等確實有一點像荷馬式的風格。」當年他的經典名曲:「隨風而逝」,激勵美國年輕人,反越戰風潮,確實對越戰的提早結束,做出貢獻,目前的世界並不比四十年前和平,我個人期待巴布・狄倫再度以諾貝爾獎為平台,再創作一首有助廿一世紀人類和平的經典歌曲,傳唱全球,讓世界變成更美好的地方。
結語
我在大學時代透過電影:「阿甘正傳」,聼了瓊拜茲撩亮的歌聲,才認識巴布・狄倫的歌,事實上我最欣賞的美國民歌手是瓊拜茲的好友Judy Collins,在1970年代曾經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聼過她的獨唱會,最近瓊拜茲出版了紀念七十五歲生日專輯,最重要的伙伴就是Judy Collins;就巴布・狄倫而言,瓊拜茲是他早期生涯的恩人和謬思,他替她創作了六首歌曲,都是他一生的精品,他們一度是具有革命感情的情侶,他們曾經一起參加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恩發表「我有一個夢」的25萬人民權大遊行,他們一起在這場歷史性的聚會中演唱十分鐘,留下永恆的回憶,他們也一起參加:新港民歌音樂節,留下不少甜蜜的回憶,但不知何故,1965年一次旅英巡迴演唱會中,他突然拋棄了她,不讓她同台演出,44年之後,在一次多倫多瓊拜茲國際電影節時,狄倫才首次向瓊拜茲公開道歉,就純粹歌喉而言,巴布狄倫不算高明,但是以歌曲的內涵和深度以及詩的品質而言,的確西方的歌手沒有一個會超越狄倫,這位難以捉摸且不愛與世界打交道的狄倫,很謙虛地不自認為詩人,他曾經說過:「我不説自己是詩人,因為我不喜歡那個字眼。」但是最瞭解他的詩歌品質的老情人瓊拜茲説:「我認為他的得獎是令人感到振奮的一件事,我並不瞭解詩的技巧與語言學的問題,但是他的詩歌絕對有資格贏得諾貝爾獎。」
即使他不認為自己是詩人,2016年12月10日之後全世界都會稱讚他是:「詩人巴布・狄倫。」
(2016年10月30日林衡哲完稿於淡水)
10/30/2016
不斷前進的原動力
不斷前進的原動力—永不停止追求真理的西洋人
哲學與科舉的對比
哲學與科舉的對比
張正修
中國人最喜歡炫耀的中國文化之一=科舉在中國持續了1300多年,中國人喜歡自誇說科舉是依能力取才,並認為這影響了世界各國,尤其影響西洋先進諸國,使得考試制度成為教育制度中的學習手段與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的確,日新月異的知識是能夠透過考試制度而廣泛流傳於社會,加速知識的傳播與深化,並帶動社會的進步,但問題就在於傳統的中國科舉制度所考試的科目都是繞在四書五經上面,就有人曾經把四書五經的總字數做過如下的統計:
論語:11705字
孟子:34685字
易經:24107字
書經:25700字
詩經:39234字
禮記(含大學、中庸):99010字
左傳:196845字
合計:431286字
換句話說,1300多年當中,無數的學子就在43萬多的漢字中打滾,結果中國人所學到的就是要用唯一的真理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任何新的知識只要與四書五經有所不同,就會如同基督教的異端一般,被儒家這個名教攻擊至消失為止。
然而,各位可否知道,有一個文明也是在追求真理,但它卻是使得真理不斷的擴大,這就是西洋的哲學。
哲學這個字是由來於philosophia這個希臘文字,它是由philos(愛)與sophia(智、智慧)這兩個字所合成的,其意為「愛智」。但「愛智」的「愛」究竟是什麼意義呢?柏拉圖這些有一篇名為「饗宴」的對話錄,蘇格拉底就在這篇對話錄中,對「愛」(eros,音譯為艾洛斯)做了如下的敘述:
艾洛斯(eros)是希臘神話中的「愛之神」,他的父親是波羅斯(Poros),母親是佩尼亞(Penia)。波羅斯非常有才能,也非常富有,不曾貧困或走頭無路,他是「富裕或是精神的象徵」;相對地,佩尼亞是「貧困、窮乏或是物質的象徵」。根據神話故事的傳說,阿芙洛黛蒂(Aphrodite,就是維納斯Venus,她是愛與美的女神)出生的時候,眾神為了祝賀她的生日召開了賀宴。波羅斯也和其他神一齊被邀請去參加這場賀宴,結果波羅斯喝醉酒,就跑到宙斯宮廷的庭院中睡覺;這個時候,佩尼亞為了乞討食物來到這裡,看到了正在睡覺的波羅斯,她為了想要有一個像波羅斯一樣富裕的小孩,於是就睡在波羅斯的旁邊,不久就生下了艾洛斯。
而這樣子出生的艾洛斯,就成為美麗的阿芙洛黛蒂的侍從。艾洛斯本身非常窮困,連裹腳之物都沒有,也沒有家,睡覺也是躺在地上睡,艾洛斯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稟承了母親的性格,無法脫離貧窮。但是另一方面,艾洛斯的身上流著父親的血液,他勇敢地追求真、善、美的事物而絕不停止。但是他努力所得到的東西,在到手之際,又會從手中的縫隙漏掉。
換句話說,艾洛斯一方面雖然有著肉體,但另一方面他的本性卻是徹徹底底的精神,他在貧困與富裕中間,在無知與知中間,追求著富裕,戀慕著知慧,而這種艾洛斯的性格其實就是一心一意熱愛著更高價值之物,並不斷追求更高價值之物的精神。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知道,愛智具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自覺自己之無知」,也就是對「知」抱持謙虛的態度;第二個層面則是正因為自覺到自己的無知,所以激烈地追求真實而不懈,自己以為追求到了真理,但卻又從手邊漏掉,但仍不氣餒地再次熱烈追求而永無止境。
古代希臘人認為人並沒有神一般的智慧,可以看到真理,他們認為人經常會犯錯,而古代希臘哲學的出發點就是自覺到人具有這樣的界限。正因為人沒有智慧,所以要反過頭來愛智慧;人因為會犯錯,所以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並抱持懷疑的態度,不斷批判所有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務必去追求到只有神才看得到的真理為止。
事實上,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於查理曼大帝統一西歐起,在歐洲與西亞的廣大世界中,就形成了西歐的基督教世界、東羅馬的拜占庭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三個勢力鼎立的局面。當時的西歐是最弱的、最窮的,但是西歐在11、12世紀以後繼承古希臘羅馬文明之後,就甩開了拜占庭帝國與阿拉伯世界而獨步全球,從文藝復興以後,人們所可看到的就是各種知識的爆發,每一個影響西方思想發展的思想家就好像在蓋宮殿一般地建立起自己的學問體系。西歐世界甚至在與其他文明的接觸中,不斷深化對其他文化的了解,把認為值得吸收的文明思想不斷變成自己的骨與肉,這種源源不斷的動力就來自於希臘的哲學=追求真理不懈的精神。
面對西洋人的這種精神,已經進入21世紀的台灣人是否還在懵懵懂懂之間,摸不著自己的路呢?看清自己的無知,深徹地反省,就好像明治維新的日本人勇敢面對歐美的文明時,才能真正去面對巨大浩瀚的西歐文明。
中國人最喜歡炫耀的中國文化之一=科舉在中國持續了1300多年,中國人喜歡自誇說科舉是依能力取才,並認為這影響了世界各國,尤其影響西洋先進諸國,使得考試制度成為教育制度中的學習手段與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的確,日新月異的知識是能夠透過考試制度而廣泛流傳於社會,加速知識的傳播與深化,並帶動社會的進步,但問題就在於傳統的中國科舉制度所考試的科目都是繞在四書五經上面,就有人曾經把四書五經的總字數做過如下的統計:
論語:11705字
孟子:34685字
易經:24107字
書經:25700字
詩經:39234字
禮記(含大學、中庸):99010字
左傳:196845字
合計:431286字
換句話說,1300多年當中,無數的學子就在43萬多的漢字中打滾,結果中國人所學到的就是要用唯一的真理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任何新的知識只要與四書五經有所不同,就會如同基督教的異端一般,被儒家這個名教攻擊至消失為止。
然而,各位可否知道,有一個文明也是在追求真理,但它卻是使得真理不斷的擴大,這就是西洋的哲學。
哲學這個字是由來於philosophia這個希臘文字,它是由philos(愛)與sophia(智、智慧)這兩個字所合成的,其意為「愛智」。但「愛智」的「愛」究竟是什麼意義呢?柏拉圖這些有一篇名為「饗宴」的對話錄,蘇格拉底就在這篇對話錄中,對「愛」(eros,音譯為艾洛斯)做了如下的敘述:
艾洛斯(eros)是希臘神話中的「愛之神」,他的父親是波羅斯(Poros),母親是佩尼亞(Penia)。波羅斯非常有才能,也非常富有,不曾貧困或走頭無路,他是「富裕或是精神的象徵」;相對地,佩尼亞是「貧困、窮乏或是物質的象徵」。根據神話故事的傳說,阿芙洛黛蒂(Aphrodite,就是維納斯Venus,她是愛與美的女神)出生的時候,眾神為了祝賀她的生日召開了賀宴。波羅斯也和其他神一齊被邀請去參加這場賀宴,結果波羅斯喝醉酒,就跑到宙斯宮廷的庭院中睡覺;這個時候,佩尼亞為了乞討食物來到這裡,看到了正在睡覺的波羅斯,她為了想要有一個像波羅斯一樣富裕的小孩,於是就睡在波羅斯的旁邊,不久就生下了艾洛斯。
而這樣子出生的艾洛斯,就成為美麗的阿芙洛黛蒂的侍從。艾洛斯本身非常窮困,連裹腳之物都沒有,也沒有家,睡覺也是躺在地上睡,艾洛斯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稟承了母親的性格,無法脫離貧窮。但是另一方面,艾洛斯的身上流著父親的血液,他勇敢地追求真、善、美的事物而絕不停止。但是他努力所得到的東西,在到手之際,又會從手中的縫隙漏掉。
換句話說,艾洛斯一方面雖然有著肉體,但另一方面他的本性卻是徹徹底底的精神,他在貧困與富裕中間,在無知與知中間,追求著富裕,戀慕著知慧,而這種艾洛斯的性格其實就是一心一意熱愛著更高價值之物,並不斷追求更高價值之物的精神。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知道,愛智具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自覺自己之無知」,也就是對「知」抱持謙虛的態度;第二個層面則是正因為自覺到自己的無知,所以激烈地追求真實而不懈,自己以為追求到了真理,但卻又從手邊漏掉,但仍不氣餒地再次熱烈追求而永無止境。
古代希臘人認為人並沒有神一般的智慧,可以看到真理,他們認為人經常會犯錯,而古代希臘哲學的出發點就是自覺到人具有這樣的界限。正因為人沒有智慧,所以要反過頭來愛智慧;人因為會犯錯,所以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並抱持懷疑的態度,不斷批判所有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務必去追求到只有神才看得到的真理為止。
事實上,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於查理曼大帝統一西歐起,在歐洲與西亞的廣大世界中,就形成了西歐的基督教世界、東羅馬的拜占庭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三個勢力鼎立的局面。當時的西歐是最弱的、最窮的,但是西歐在11、12世紀以後繼承古希臘羅馬文明之後,就甩開了拜占庭帝國與阿拉伯世界而獨步全球,從文藝復興以後,人們所可看到的就是各種知識的爆發,每一個影響西方思想發展的思想家就好像在蓋宮殿一般地建立起自己的學問體系。西歐世界甚至在與其他文明的接觸中,不斷深化對其他文化的了解,把認為值得吸收的文明思想不斷變成自己的骨與肉,這種源源不斷的動力就來自於希臘的哲學=追求真理不懈的精神。
面對西洋人的這種精神,已經進入21世紀的台灣人是否還在懵懵懂懂之間,摸不著自己的路呢?看清自己的無知,深徹地反省,就好像明治維新的日本人勇敢面對歐美的文明時,才能真正去面對巨大浩瀚的西歐文明。
無所作為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 To do nothing is also a good remedy.
無所作為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 To do nothing is also a good remedy.
古希臘名醫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古希臘名醫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10/29/2016
希拉里·克林頓的領袖氣質是如何煉成的?
希拉里·克林頓發布了名為Getting Started的宣傳視頻,宣布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自8年前首次參選美國總統以來,希拉里的領導力已在多方面變得更爐火純青。有一部分要歸功於時間,而另一部分則源於希拉里對自身弱項的刻意訓練。今天就來看看希拉里已經具備了哪些競選法寶:
Hillary Clinton's announcement on Sunday that she will seek the presidency for a second time centered on helping the middle class prosper and described herself as a 'tenacious fighter,' able to get the job done. The theme and characterization are the same to when she announced her first run for president 8 years ago. But beyo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illary today is a better communicator with a better message, in a better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re's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a couple of areas.
希拉里•克林頓宣布將第二次競選美國總統,本次競選綱領的核心是幫助中產階層走向繁榮,她自稱為一個“頑強的鬥士”,必能完成使命。這個宣傳口號和八年前希拉里首次參選時別無二致。但是除此之外,有很多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今時今日,希拉里已成為一個更好的溝通者,她傳達出一個更美好的理念,而且其身處的競選環境儘管個別領域還待改善,但現在也比過去好多了。
Clinton has always had good executive presence — certainly since I interviewed her in the 1990s and saw her on her listening tour before her run for the US Senate in 2000. After viewing dozens of tapes of her over the past decade, it has improved. Executive presence is essential for leaders — what is it? It's that special mix of gravitas; how you come across; how you communicate; how you speak and appear; how you look.
上世紀90年代,我曾採訪過希拉里,2000年在她競選參議員前的傾聽之旅中我也見過她,希拉里一直很有領袖氣質。看了十幾盤過去10年她的錄像帶後,我覺得希拉里的領導風範在提升。對領導者來說,領袖氣質是必不可少的。那麼什麼是領袖氣質呢?那是一種莊嚴得體的氣場;待人接物,與人溝通,言談舉止,以及外表都包含在內。
We look at three measures of executive presence, and how Clinton stacks up on each today versus her last run for the White House in 2008.
我們就從衡量領袖氣質的三個標准入手,來看看今天的希拉里和2008年她競選總統時分別有了哪些長足的進步。
Gravitas
舉止莊嚴
Studies show gravit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gredient for any leader. It involves the appearance of having confidence — key to winning others' confidence. Gravitas also involves the ability to show "grace under fire." The latter has been more of a problem for Clinton . In her first run for the White House, she appeared confident but edgier than today, more desperate to have the final word. When battered with questions on her record (for instance, her 2008 interview with journalist Tim Russert) she often interrupted and appeared aggressive and angry. Back then she no doubt had people cautioning her to lighten up and laugh more. So she often came out with a loud laugh dubbed a cackle by detractors that seemed misplaced and inauthentic.
研究顯示,舉止莊嚴是所有領導者最重要的素質。它包括外表充滿自信——這是讓別人對你有信心的關鍵。還包括“受到攻擊和批評時展現出優雅姿態”的能力。對希拉里來說,後者一直有些問題。第一次參加總統大選時,她表現得很有信心,但比現在急躁,在辯論中更咄咄逼人。如果有人用過往經歷刺激她(比如2008年記者蒂姆•魯賽特對她的採訪),她經常會打斷對方,氣勢洶洶又惱怒。當時她身邊應該有人在提醒她要放輕鬆,多笑一笑。所以她經常放聲大笑,但攻擊者戲稱為“咯咯笑”,說她笑得不合時宜而且虛情假意。
Reacting poorly to reporters' tough, prolonged questioning is hardly peculiar to Clinton. Witness Rand Paul's recent tirade at a couple of female reporters, even shushing one mid question. But like it or not, it can affect one's like-ability factor, especially for women. On this score, Clinton has improved over the years. When challenged over her emails recently she looked irritated like she shouldn't have to answer. She has to watch that. If there is a chorus wanting an answer she has to respect that . Still, she waited for questions to be asked, and calmly, firmly responded, with occasional smiles but no guffaws.
說起回答記者冗長尖銳的問題時表現不佳,還真不止希拉里一個人。共和黨方面的候選人蘭德•保羅最近就和幾位女記者發生了言語衝突,甚至在其中一位記者提問時讓她“住嘴”。無論你喜不喜歡,但這會影響一個人的受歡迎程度,尤其是受女性歡迎的程度。就這一點而言,希拉里這幾年已取得進步。當有人就最近的電郵事件向她發難時,希拉里看起來像被激怒了,好像在說這個問題沒必要回答。但她意識到了應該注意這一點。如果人們都想知道答案,她就必須尊重這種需求。這次她等著別人問完問題,回答得鎮定而堅決,偶爾露出笑容但沒有大笑。
Communication
溝通力
Communication i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quality in executive presence. It involves connecting to people with what you say and how you say it. Hilary's message in 2008 was focused on strength and fitness. Close advisers later acknowledged she should have done more to connect emotionally. There is no doubt she will try to do that this time, and it should be easier for several reasons.
溝通力是領袖氣質中第二重要的品質。它包括向別人傳達什麼信息以及如何傳達。2008年,希拉里重點強調自己的優勢以及她為何是合適人選。她的貼身顧問後來承認,希拉里應該在情感溝通方面下更多力氣。這次她肯定會加強情感交流,而且這事應該不難,具體來說有幾個原因。
First, she has less to prove and more muted enemies. Having been US Secretary of State is huge and most agree she did a fine job on the world stage. Secondly, as she is more confident, she is more relaxed and has become more spontaneous . At a recent interview at Google headquarters, she noticed someone fall ill in the back, and she noted it on stage trying to ensure the person got help. Unscripted kindness is worth dozens of handshakes.
首先,她要證明的東西少了,反對者也沒那麼多話可說。擔任國務卿這一要職對她來說意義重大,而且多數人都認為她在國際舞台上表現良好。其次,由於她更有自信,更加放鬆和自然。最近在谷歌總部接受采訪時,她發現身後有人生病了,雖然身在台上,她還是立刻提出並堅持讓那人去看病。這種突發情況下表露出善良,抵得上跟人握幾十次手。
And finally, there is Charlotte, her granddaughter. In 2008, Hillary rarely mentioned motherhood or family. The New York Times recently reported Hillary had hired a new coach to get her beyond how Obama characterized her in 2008 , “just likable enough.” Critics now expect to see and hear a grandmother's perspective and the importance of shaping the futur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最後,希拉里有了外孫女夏洛特。2008年時,她很少提到母親身份或者家庭。當時奧巴馬對希拉里的描述是“還算討人喜歡”,《紐約時報》最近報導稱,希拉里聘請了一位教練訓練自己,打算提高親和力。目前,評論期待她站在一位祖母的立場上發表某些觀點,聽她講述為後代塑造未來的重要性。
Appearance
外表
Appearance is a small but important part of executive presence and this is an area where Clinton has an edge over her first run. Comparing anyone from almost a decade earlier will yield softer facial lines, and a more rounded figure. While unwelcome for most of us baby boomers, it could be a boon to Hillary who is looking to literally soften her image. Who knows what a new value placed on a few gray hairs on a woman will do for all of us.
外表是構成領袖氣質的很小但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方面,希拉里比首次參加競選時優勢更明顯。時間過去近10年,她的面部曲線變得更柔和,體態也有些發福。對我們這代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老去的現實自然沒人樂意接受,但對希拉里來說,伴隨著衰老而變柔和的形像或許是件好事。有誰知道一位女士的幾根白髮會帶來什麼樣的新價值?又有誰知道這樣的價值對所有美國選民有什麼影響呢?
愛的相反
朵朵
愛的相反是恨嗎?不是。是冷漠嗎?也不是。
親愛的,愛的相反,是恐懼。
恐懼是一種內縮、塌陷的能量,但愛是擴張。
恐懼是冰冷的,愛卻帶來溫暖與融化。
恐懼是黑暗的,而愛是光。
愛與恐懼完全相反,不可能同時存在,因此當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那其中不會有恐懼。
也因為愛與恐懼完全相反,所以,親愛的,當你知道你的恐懼是假的,你的愛才會成為真的。
愛的相反是恨嗎?不是。是冷漠嗎?也不是。
親愛的,愛的相反,是恐懼。
恐懼是一種內縮、塌陷的能量,但愛是擴張。
恐懼是冰冷的,愛卻帶來溫暖與融化。
恐懼是黑暗的,而愛是光。
愛與恐懼完全相反,不可能同時存在,因此當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那其中不會有恐懼。
也因為愛與恐懼完全相反,所以,親愛的,當你知道你的恐懼是假的,你的愛才會成為真的。
每一個你閃躲的困難,將來都會如鬼魂般打擾你的安寧。 Every difficulty slurred over will be a ghost to disturb your repose later on.
每一個你閃躲的困難,將來都會如鬼魂般打擾你的安寧。 Every difficulty slurred over will be a ghost to disturb your repose later on.
印度哲學家 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
印度哲學家 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
10/27/2016
有愛的地方就有生命 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life.
“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life.” – Mahatma Gandhi, Statesman
「有愛的地方就有生命」– 甘地 (政治家)
「有愛的地方就有生命」– 甘地 (政治家)
你曾否駐足思考,而忘了再次起身行動?Did you ever stop to think, and forget to start again?
“Did you ever stop to think, and forget to start again?”
– A. A. Milne, Writer
「你曾否駐足思考,而忘了再次起身行動?」– 艾倫·亞歷山大·米恩 (作家)
艾倫·亞歷山大·米恩 (1882-1956) 是英國詩人、劇作家,受到兒子的啟發,在 1926 年出版小熊維尼的故事,為英國服役,參與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 A. A. Milne, Writer
「你曾否駐足思考,而忘了再次起身行動?」– 艾倫·亞歷山大·米恩 (作家)
艾倫·亞歷山大·米恩 (1882-1956) 是英國詩人、劇作家,受到兒子的啟發,在 1926 年出版小熊維尼的故事,為英國服役,參與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別再浪費一刻為不幸哭泣!它如果不是賜福 – 就是教訓。Don’t waste another moment crying over what went wrong! If it wasn’t a blessing – it was a lesson.
“Don’t waste another moment crying over what went wrong! If it wasn’t a blessing – it was a lesson.” – Paula White, Pastor 「別再浪費一刻為不幸哭泣!它如果不是賜福 – 就是教訓。」– 寶拉·懷特 (牧師)
日本怎麼教出諾貝爾獎得主?
蔡慶玉—日本怎麼教出諾貝爾獎得主?
2015年日本梶田隆章教授榮獲諾貝爾獎,我不禁開始思考,為什麼日本人常常獲得諾貝爾獎呢?從教育現場,我發現日本是一個自主學習風氣相當興盛的國家,而且他們還有著「堅持到最後」的研究精神。
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諾貝爾獎,大概是為人父母者最欣慰的事。日本的梶田隆章教授在榮獲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後,他高齡80歲的爸爸接受媒體採訪,欣喜之情,難以言表。
「您從小是怎麼教的啊?」記者問。
梶田老爸靦腆的回答:「隆章從小就喜歡原子小金剛,夢想將來跟御茶水博士一樣會發明,他做事很專心,玩的時候盡情玩,讀書的時候認真讀。我很少管他,呵呵!」
每當諾貝爾獎名單發表時,日本全國上下都籠罩著興奮期待的氣氛。看著報章媒體大篇幅專題報導,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日本人常常得諾貝爾獎呢?
此外,最近媒體常評論說,東京大學是最高學府,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卻比較少?我好奇的問身旁這位慵懶橫躺在沙發上,邊剪指甲邊看電視的把拔,他畢業自「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京都大學。
他語帶得意的說,東大是培養未來官僚及企業精英的學府,而京都大學一向有著「自由開放」的學風。我笑了笑,心想,喔,那就是「放牛吃草」囉?把牛兒們帶到牧草豐美的原野後,就放任牠們自由奔跑,拘束愈少,愈能激發創意?
國中小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
的確,我在教育現場觀察到,日本很鼓勵自由研究,自主學習的風氣很盛。日本全國從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每年暑假作業都被規定要做「自由研究」。如其名,研究的主題完全是學生自由選擇。例如,「香蕉晒太陽」,把幾根香蕉分別用報紙包、保鮮膜、鋁箔紙、塗防晒油,觀察香蕉晒傷的情形。
因此,各大公私立博物館紛紛推出各項活動,協助學童找到想自由研究的主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數據。日本《經濟新聞》每年會在暑假開始時,刊登大篇報導,介紹小朋友可以去找靈感的企業博物館。Panasonic數理體驗博物館、三菱未來科技館、日清拉麵博物館、TOYOTA汽車博物館等。這些精心設計的企業博物館所被賦予的神聖使命,除了保存企業歷史成就,另外就是從互動的展覽中,啟發下一代的潛能。
國立研究單位也是引導學童科學研究精神最直接的地方。每年暑假期間固定有「一般公開」,會規劃活潑有趣的活動,讓平日忙得不得了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面對面和孩子接觸,一起做實驗。
我家居住的筑波市喊出的教育口號是:「本物(來真的)!」讓學童參觀太空總署,一起做水火箭發射;或到國家地圖中心,一起從衛星畫自家附近的地圖;到產業技術研究所跟機器人做朋友,一起去散步。筑波市有規劃機器人實驗專用人行道區,就像是自行車專用道一樣。
動手做,才能感受存在感
日本平常課堂的理化課很生活化,特別注重「動手做實驗」,並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有一天,四年級的哥哥回家跟我說,今天在學校學點火柴,他試了三次才點成。我聽了嚇一跳,好危險喔!老師為什麼會這樣?
但後來想想,若因為怕風險,會錯失真正學習的機會,難怪很多大人不知道如何點火柴。摩擦生熱點火,觀察火焰及蠟燭的變化,正因為親手接觸,印象特別深刻,而真正學習到科學的基本觀念。
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村修二教授接受專訪時,曾特別強調,他許多實驗並沒有委託助理,都是親自動手做。雖是因為預算短缺,卻能藉此觀察到實驗過程中,其他研究者沒發現的細微變化。
我很認同中村教授說的:「動手做,才能感受到人類的成就感和存在感。」自己動手做得來的知識,比課堂上老師教的更容易理解,而且馬上就牢牢記住。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日本在教育理念中,強調實驗研究的精神,也因此衍生出觀察入微、追求細膩完美的民族性。
不到最後不放棄的精神
2015諾貝爾生理醫學大村智教授的名言:「堅持到底」,最近在日本企業管理階層非常風行,這是讓他獲獎的關鍵。
孩子在研究學習過程,難免會碰到挫折。日本小學每學期舉行類似小小馬拉松的「持久跑」。小一的兒子悅生告訴我,「老師說,這是跟自己比賽,跑完到終點,每個人都是第一名,可以得到小金牌。」我聽了對他微笑,並且贊同的點點頭。日本教育中,非常強調「不到最後不放棄」的精神,從小鍛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和堅韌的生命力。
2001年,日本的文部科學省(教育部)頒布「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強調基礎科學的重要及培養人才的迫切,希望在50年內,有30人獲諾貝爾獎。這個目標到2015年已經快完成一半,有12人得獎。年年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不僅鼓勵許多年輕研究人員,也讓小學生們懷有夢想,播下希望的種子,相信只要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相信就是力量,即使知道自己過的橋比他們走的路還多,我們也得放手,讓孩子自由思考、親自動手,從跌倒中站起來、從失敗中累積經驗,勇敢的堅持夢想,到最後成功的那一刻。如此一來,相信每位孩子都會是快樂的諾貝爾「人生獎」得主。
2015年日本梶田隆章教授榮獲諾貝爾獎,我不禁開始思考,為什麼日本人常常獲得諾貝爾獎呢?從教育現場,我發現日本是一個自主學習風氣相當興盛的國家,而且他們還有著「堅持到最後」的研究精神。
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諾貝爾獎,大概是為人父母者最欣慰的事。日本的梶田隆章教授在榮獲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後,他高齡80歲的爸爸接受媒體採訪,欣喜之情,難以言表。
「您從小是怎麼教的啊?」記者問。
梶田老爸靦腆的回答:「隆章從小就喜歡原子小金剛,夢想將來跟御茶水博士一樣會發明,他做事很專心,玩的時候盡情玩,讀書的時候認真讀。我很少管他,呵呵!」
每當諾貝爾獎名單發表時,日本全國上下都籠罩著興奮期待的氣氛。看著報章媒體大篇幅專題報導,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日本人常常得諾貝爾獎呢?
此外,最近媒體常評論說,東京大學是最高學府,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卻比較少?我好奇的問身旁這位慵懶橫躺在沙發上,邊剪指甲邊看電視的把拔,他畢業自「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京都大學。
他語帶得意的說,東大是培養未來官僚及企業精英的學府,而京都大學一向有著「自由開放」的學風。我笑了笑,心想,喔,那就是「放牛吃草」囉?把牛兒們帶到牧草豐美的原野後,就放任牠們自由奔跑,拘束愈少,愈能激發創意?
國中小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
的確,我在教育現場觀察到,日本很鼓勵自由研究,自主學習的風氣很盛。日本全國從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每年暑假作業都被規定要做「自由研究」。如其名,研究的主題完全是學生自由選擇。例如,「香蕉晒太陽」,把幾根香蕉分別用報紙包、保鮮膜、鋁箔紙、塗防晒油,觀察香蕉晒傷的情形。
因此,各大公私立博物館紛紛推出各項活動,協助學童找到想自由研究的主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數據。日本《經濟新聞》每年會在暑假開始時,刊登大篇報導,介紹小朋友可以去找靈感的企業博物館。Panasonic數理體驗博物館、三菱未來科技館、日清拉麵博物館、TOYOTA汽車博物館等。這些精心設計的企業博物館所被賦予的神聖使命,除了保存企業歷史成就,另外就是從互動的展覽中,啟發下一代的潛能。
國立研究單位也是引導學童科學研究精神最直接的地方。每年暑假期間固定有「一般公開」,會規劃活潑有趣的活動,讓平日忙得不得了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面對面和孩子接觸,一起做實驗。
我家居住的筑波市喊出的教育口號是:「本物(來真的)!」讓學童參觀太空總署,一起做水火箭發射;或到國家地圖中心,一起從衛星畫自家附近的地圖;到產業技術研究所跟機器人做朋友,一起去散步。筑波市有規劃機器人實驗專用人行道區,就像是自行車專用道一樣。
動手做,才能感受存在感
日本平常課堂的理化課很生活化,特別注重「動手做實驗」,並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有一天,四年級的哥哥回家跟我說,今天在學校學點火柴,他試了三次才點成。我聽了嚇一跳,好危險喔!老師為什麼會這樣?
但後來想想,若因為怕風險,會錯失真正學習的機會,難怪很多大人不知道如何點火柴。摩擦生熱點火,觀察火焰及蠟燭的變化,正因為親手接觸,印象特別深刻,而真正學習到科學的基本觀念。
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村修二教授接受專訪時,曾特別強調,他許多實驗並沒有委託助理,都是親自動手做。雖是因為預算短缺,卻能藉此觀察到實驗過程中,其他研究者沒發現的細微變化。
我很認同中村教授說的:「動手做,才能感受到人類的成就感和存在感。」自己動手做得來的知識,比課堂上老師教的更容易理解,而且馬上就牢牢記住。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日本在教育理念中,強調實驗研究的精神,也因此衍生出觀察入微、追求細膩完美的民族性。
不到最後不放棄的精神
2015諾貝爾生理醫學大村智教授的名言:「堅持到底」,最近在日本企業管理階層非常風行,這是讓他獲獎的關鍵。
孩子在研究學習過程,難免會碰到挫折。日本小學每學期舉行類似小小馬拉松的「持久跑」。小一的兒子悅生告訴我,「老師說,這是跟自己比賽,跑完到終點,每個人都是第一名,可以得到小金牌。」我聽了對他微笑,並且贊同的點點頭。日本教育中,非常強調「不到最後不放棄」的精神,從小鍛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和堅韌的生命力。
2001年,日本的文部科學省(教育部)頒布「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強調基礎科學的重要及培養人才的迫切,希望在50年內,有30人獲諾貝爾獎。這個目標到2015年已經快完成一半,有12人得獎。年年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不僅鼓勵許多年輕研究人員,也讓小學生們懷有夢想,播下希望的種子,相信只要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相信就是力量,即使知道自己過的橋比他們走的路還多,我們也得放手,讓孩子自由思考、親自動手,從跌倒中站起來、從失敗中累積經驗,勇敢的堅持夢想,到最後成功的那一刻。如此一來,相信每位孩子都會是快樂的諾貝爾「人生獎」得主。
我們常以困難當託辭,做為懶惰的藉口。We excuse our sloth under the pretext of difficulty.
我們常以困難當託辭,做為懶惰的藉口。We excuse our sloth under the pretext of difficulty.
古羅馬雄辯家 昆體良 Quintilian
古羅馬雄辯家 昆體良 Quintilian
10/24/2016
對夢想的完全投入不會限制或束縛一個人,而是解脫。 Profound commitment to a dream does not confine or constrain, it liberates.
對夢想的完全投入不會限制或束縛一個人,而是解脫。 Profound commitment to a dream does not confine or constrain, it liberates.
巴西作家 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巴西作家 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10/22/2016
只要一個人透過愛、友誼、義憤或憐憫,為他人的生活創造價值,他的生活就有價值。One’s life has value so long as one attributes value to the life of others, by means of love, friendship, indignation and compassion.
“One’s life has value so long as one attributes value to the life of others, by means of love, friendship, indignation and compassion.”
– Simone de Beauvoir, Writer
「只要一個人透過愛、友誼、義憤或憐憫,為他人的生活創造價值,他的生活就有價值。」– 西蒙·波娃 (作家)
西蒙·波娃 (1908-1986) 法國作家、1970 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著有小說、議論文、傳記等,代表作有《女客》及《名士風流》及《第二性》。
– Simone de Beauvoir, Writer
「只要一個人透過愛、友誼、義憤或憐憫,為他人的生活創造價值,他的生活就有價值。」– 西蒙·波娃 (作家)
西蒙·波娃 (1908-1986) 法國作家、1970 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著有小說、議論文、傳記等,代表作有《女客》及《名士風流》及《第二性》。
無論所有的困境、氣餒及不可能,保有永恆、堅持及持續的特質:是這些,在諸事裡,分別強者與弱者。Permanence, perseverance and persistence in spite of all obstacles, discouragements, and impossibilities: It is this, that in all things distinguishes the strong soul from the weak.
“Permanence, perseverance and persistence in spite of all obstacles, discouragements, and impossibilities: It is this, that in all things distinguishes the strong soul from the weak.”
– Thomas Carlyle, Writer
「無論所有的困境、氣餒及不可能,保有永恆、堅持及持續的特質:是這些,在諸事裡,分別強者與弱者。」– 湯瑪斯‧卡萊爾 (作家)
湯瑪斯‧卡萊爾 (1795-1881) 出生蘇格蘭,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評論、諷刺作家及歷史學家,重要著作有《衣裳哲學》、《法國大革命》、《過去與現在》等。
– Thomas Carlyle, Writer
「無論所有的困境、氣餒及不可能,保有永恆、堅持及持續的特質:是這些,在諸事裡,分別強者與弱者。」– 湯瑪斯‧卡萊爾 (作家)
湯瑪斯‧卡萊爾 (1795-1881) 出生蘇格蘭,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評論、諷刺作家及歷史學家,重要著作有《衣裳哲學》、《法國大革命》、《過去與現在》等。
對於使我們高興的人,讓我們心懷感恩,他們是有魅力的植栽者,讓我們的靈魂綻放。Let us be grateful to people who make us happy, they are the charming gardeners who make our souls blossom.
“Let us be grateful to people who make us happy, they are the charming gardeners who make our souls blossom.”
– Marcel Proust, Novelist
「對於使我們高興的人,讓我們心懷感恩,他們是有魅力的植栽者,讓我們的靈魂綻放。」– 馬塞爾·普魯斯特 (小說家)
馬塞爾·普魯斯特 (1871-1922) 是法國小說家,其代表作《追憶逝水年華》描繪貴族的沒落與中產階級的興起,細膩的刻畫故事人物意識的流動狀態,西方文學經典。
– Marcel Proust, Novelist
「對於使我們高興的人,讓我們心懷感恩,他們是有魅力的植栽者,讓我們的靈魂綻放。」– 馬塞爾·普魯斯特 (小說家)
馬塞爾·普魯斯特 (1871-1922) 是法國小說家,其代表作《追憶逝水年華》描繪貴族的沒落與中產階級的興起,細膩的刻畫故事人物意識的流動狀態,西方文學經典。
不要問這世界需要什麼,問什麼事會讓你充滿活力,然後去做,因為這世界需要充滿活力的人。Don’t ask what the world needs. Ask what makes you come alive and go do that, because what the world needs is people who have come alive.
“Don’t ask what the world needs. Ask what makes you come alive and go do that, because what the world needs is people who have come alive.”
– Howard Thurman,Theologian
「不要問這世界需要什麼,問什麼事會讓你充滿活力,然後去做,因為這世界需要充滿活力的人。」– 霍華德·瑟曼 (神學家)
霍華德·瑟曼 (1899-1981) 是美國黑人作家、哲學家、牧師及公民運動領導人,他的非暴力主張影響後世無數民運人士,包括馬丁路德, 1944 年協助建立美國第一個跨種族、跨教派的教堂。
– Howard Thurman,Theologian
「不要問這世界需要什麼,問什麼事會讓你充滿活力,然後去做,因為這世界需要充滿活力的人。」– 霍華德·瑟曼 (神學家)
霍華德·瑟曼 (1899-1981) 是美國黑人作家、哲學家、牧師及公民運動領導人,他的非暴力主張影響後世無數民運人士,包括馬丁路德, 1944 年協助建立美國第一個跨種族、跨教派的教堂。
真正的快樂不是因為舒適、財富或別人的讚賞,而是做了有意義的事。Real joy comes not from ease or riches or from the praise of men, but from doing something worthwhile.
“Real joy comes not from ease or riches or from the praise of men, but from doing something worthwhile.”
– Wilfred Grenfell, Missionary
「真正的快樂不是因為舒適、財富或別人的讚賞,而是做了有意義的事。」– 威爾弗雷德·格倫費爾 (傳教士)
威爾弗雷德·格倫費爾 (1865-1940) 是英國醫務傳教士,他將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貢獻給紐芬蘭的斯基摩人,和沿海地區的漁民,並建立醫院、療養院、學校和孤兒院。
– Wilfred Grenfell, Missionary
「真正的快樂不是因為舒適、財富或別人的讚賞,而是做了有意義的事。」– 威爾弗雷德·格倫費爾 (傳教士)
威爾弗雷德·格倫費爾 (1865-1940) 是英國醫務傳教士,他將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貢獻給紐芬蘭的斯基摩人,和沿海地區的漁民,並建立醫院、療養院、學校和孤兒院。
一個人實際上等同他的想法,他的性格反映他所有想法的總和。A person is literally what they think, their character being the complete sum of all their thoughts.
“A person is literally what they think, their character being the complete sum of all their thoughts.”
– James Allen, Author
「一個人實際上等同他的想法,他的性格反映他所有想法的總和。」– 詹姆士‧艾倫 (作家)
詹姆士‧艾倫 (1864-1912) 是英國籍的勵志作家,最有名的作品《人如其所思》(As a Man Thinketh) 自 1903 年已發行無數,為許多 20 及 21 世紀心靈勵志作家提供啟蒙。
– James Allen, Author
「一個人實際上等同他的想法,他的性格反映他所有想法的總和。」– 詹姆士‧艾倫 (作家)
詹姆士‧艾倫 (1864-1912) 是英國籍的勵志作家,最有名的作品《人如其所思》(As a Man Thinketh) 自 1903 年已發行無數,為許多 20 及 21 世紀心靈勵志作家提供啟蒙。
人生不是有關找到自我,而是創造自我。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 George Bernard Shaw, Playwright
「人生不是有關找到自我,而是創造自我。」– 喬治‧蕭伯納 (劇作家)
喬治‧蕭伯納 (1856-1950) 是愛爾蘭人,在 1925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賣花女》在 1935 年拍為電影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是倫敦大學的倫敦經濟學院創辦人之一。
– George Bernard Shaw, Playwright
「人生不是有關找到自我,而是創造自我。」– 喬治‧蕭伯納 (劇作家)
喬治‧蕭伯納 (1856-1950) 是愛爾蘭人,在 1925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賣花女》在 1935 年拍為電影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是倫敦大學的倫敦經濟學院創辦人之一。
我們得學會向一些機會說不,好讓我們可以做真正重要的事。We must learn to say no to some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say yes to our priorities.
We must learn to say no to some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say yes to our priorities.
– Jocelyn K. Glei, Writer
我們得學會向一些機會說不,好讓我們可以做真正重要的事。
– Jocelyn K. Glei, Writer
我們得學會向一些機會說不,好讓我們可以做真正重要的事。
– 美國作家 約瑟琳‧葛雷
人類必須記住,和平不是上帝賜予人的禮物,而是我們互相贈與的禮物。 Mankind must remember that peace is not God’s gift to his creatures; peace is our gift to each other.
人類必須記住,和平不是上帝賜予人的禮物,而是我們互相贈與的禮物。 Mankind must remember that peace is not God’s gift to his creatures; peace is our gift to each other.
美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魏瑟爾 Elie Wiesel
10/20/2016
數以千萬的人看過蘋果落地,只有牛頓問了為什麼。 Millions saw the apple fall, but Newton was the one who asked why.
數以千萬的人看過蘋果落地,只有牛頓問了為什麼。 Millions saw the apple fall, but Newton was the one who asked why.
美國金融家 巴魯克 Bernard M. Baruch
美國金融家 巴魯克 Bernard M. Baruch
10/18/2016
比起虛晃的人生,犯錯的人生更令人尊敬,也更有益處。 A life spent making mistakes is not only more honorable, but more useful than a life spent doing nothing.
比起虛晃的人生,犯錯的人生更令人尊敬,也更有益處。 A life spent making mistakes is not only more honorable, but more useful than a life spent doing nothing.
英國作家 蕭伯納 George Bernard Shaw
英國作家 蕭伯納 George Bernard Shaw
10/16/2016
你的名字。飛驒巡禮尋找同一幀美好
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日文為:君の名は。,新海誠執導)的票房收入已經突破百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億4500萬元),作為其背景原型地之一岐阜縣飛驒市,慕名到訪的人們正在急劇增加。
JR高山線的飛驒古川站。週末及節假日上午10點前,車站大樓北側的跨線橋便會聚集眾多手持相機與手機的人們。
這裡被視作影片中男主角瀧從東京出發,在尋找女主角三葉的旅途中所抵達車站的原型,影片中對車站大樓、站台、以及周邊建築等均進行了真實再現。
從上午9點57分開始的僅4分鐘內,從跨線橋向下俯視停在左側2號站台的列車,可以拍到與作品中相同構圖的照片。
動畫迷探訪作品原型地的行為,被稱為“聖地巡禮”。
影片中三葉所在的糸守町雖為虛構,但導演新海誠曾在宣傳活動中提到“是以飛驒市為參考的”。電影在8月末上映後,飛驒市便迅速躥升為“聖地”。該片中真實描繪了這裡的自然風景與城市面貌,因此“巡禮”者們便一直熱情地尋找著影片中出現過的地點。
JR高山線的飛驒古川站。週末及節假日上午10點前,車站大樓北側的跨線橋便會聚集眾多手持相機與手機的人們。
這裡被視作影片中男主角瀧從東京出發,在尋找女主角三葉的旅途中所抵達車站的原型,影片中對車站大樓、站台、以及周邊建築等均進行了真實再現。
從上午9點57分開始的僅4分鐘內,從跨線橋向下俯視停在左側2號站台的列車,可以拍到與作品中相同構圖的照片。
動畫迷探訪作品原型地的行為,被稱為“聖地巡禮”。
影片中三葉所在的糸守町雖為虛構,但導演新海誠曾在宣傳活動中提到“是以飛驒市為參考的”。電影在8月末上映後,飛驒市便迅速躥升為“聖地”。該片中真實描繪了這裡的自然風景與城市面貌,因此“巡禮”者們便一直熱情地尋找著影片中出現過的地點。
Turn the other cheek | 轉過左臉
Cheek 臉頰。(用在成語 turn the other cheek 中)
如果你也有那種明明身在祖國,卻永遠被當作二等公民的感受,你一定能體會《紐約時報》編輯Michael Luo在曼哈頓遭到的種族主義傷害。當時,Luo和他的家人在街頭被一個陌生人斥罵。「滾回中國!」那人叫嚷,「滾回你們那個該死的國家!」
感覺受到侮辱的Luo選擇了抗議,而不是逆來順受,turn the other cheek ——
「也許我應該釋懷,選擇容忍,」Luo回憶自己的遭遇時這樣說。但是,「說老實話,當時我頗為震驚。」
Maybe I should have let it go. Turned the other cheek...But I was, honestly, stunned.
這個英語成語出自《聖經·新約》。在《馬太福音》中,耶穌基督對他的門徒說:But I tell you, do not resist an evil person. If anyone slaps you on the right cheek, turn to them the other cheek also.(但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把左臉也轉給他。)
這句話一向有多種解讀,但在日常的用法中,「轉過左臉給人打」已經成了遭遇冒犯和傷害時不尋求報復,不以暴易暴的簡潔表達。
Luo的故事立即引發了華裔和其他亞裔美國人的強烈共鳴。他們紛紛給時報寫信,講述他們所經歷的種族主義傷害。和Luo一樣,他們很多人生在美國,卻從來不被當作「真正的美國人」。對於他們來說,歧視像一道高牆,牢不可破。在種族問題更多時候突顯為非裔問題的美國,亞裔群體也決定不再「轉過左臉」,而是打破沉默,大聲表達他們的抗議。
在中國,歷史悠久的歧視有一個新名字:「地圖炮」。無論在海外聽到遇到怎樣或真實、或臆想的針對華人的歧視,也無論那會讓他們怎樣忿忿然,都毫不妨礙一些中國人繼續在國內把自己的同胞劃分為三六九等。
在中國,這種歧視不是基於膚色或者血統,而是基於戶口制度。就在川普指責中國人偷走了美國人工作的時候,北京人正在指責外地人造成了這個城市的各種問題。一場新的排外運動正在掀起,網約車行業對非北京戶口的北京居民關閉了大門(上海也一樣);北京高校招收外地生源的規模也將繼續縮減。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中有這樣的思考:人類是一種極其仇外的動物。進化在我們的頭腦中建立了一種「我們」和「他們」的對立式思維,這種思維根深蒂固;「外來者」即使經歷幾代人的努力,也無法真正被接納......
如果你也有那種明明身在祖國,卻永遠被當作二等公民的感受,你一定能體會《紐約時報》編輯Michael Luo在曼哈頓遭到的種族主義傷害。當時,Luo和他的家人在街頭被一個陌生人斥罵。「滾回中國!」那人叫嚷,「滾回你們那個該死的國家!」
感覺受到侮辱的Luo選擇了抗議,而不是逆來順受,turn the other cheek ——
「也許我應該釋懷,選擇容忍,」Luo回憶自己的遭遇時這樣說。但是,「說老實話,當時我頗為震驚。」
Maybe I should have let it go. Turned the other cheek...But I was, honestly, stunned.
這個英語成語出自《聖經·新約》。在《馬太福音》中,耶穌基督對他的門徒說:But I tell you, do not resist an evil person. If anyone slaps you on the right cheek, turn to them the other cheek also.(但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把左臉也轉給他。)
這句話一向有多種解讀,但在日常的用法中,「轉過左臉給人打」已經成了遭遇冒犯和傷害時不尋求報復,不以暴易暴的簡潔表達。
Luo的故事立即引發了華裔和其他亞裔美國人的強烈共鳴。他們紛紛給時報寫信,講述他們所經歷的種族主義傷害。和Luo一樣,他們很多人生在美國,卻從來不被當作「真正的美國人」。對於他們來說,歧視像一道高牆,牢不可破。在種族問題更多時候突顯為非裔問題的美國,亞裔群體也決定不再「轉過左臉」,而是打破沉默,大聲表達他們的抗議。
在中國,歷史悠久的歧視有一個新名字:「地圖炮」。無論在海外聽到遇到怎樣或真實、或臆想的針對華人的歧視,也無論那會讓他們怎樣忿忿然,都毫不妨礙一些中國人繼續在國內把自己的同胞劃分為三六九等。
在中國,這種歧視不是基於膚色或者血統,而是基於戶口制度。就在川普指責中國人偷走了美國人工作的時候,北京人正在指責外地人造成了這個城市的各種問題。一場新的排外運動正在掀起,網約車行業對非北京戶口的北京居民關閉了大門(上海也一樣);北京高校招收外地生源的規模也將繼續縮減。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中有這樣的思考:人類是一種極其仇外的動物。進化在我們的頭腦中建立了一種「我們」和「他們」的對立式思維,這種思維根深蒂固;「外來者」即使經歷幾代人的努力,也無法真正被接納......
像設計iPhone那樣設計人生
史丹佛最火的課程:像設計iPhone那樣設計人生
STEVEN KURUTZ2016年9月21日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史丹佛大學的比爾·伯內特(左)與戴維·埃文斯教授。二人教授一門名為《設計人生》的課程,其中將設計理念運用於人生選擇。
加州史丹佛——拿出你寫的禪境日記吧,我們要來談談那些身與意合、物我兩忘的時刻。
你將學習如何找到一個能帶來充實感的職業,學習如何更好地做出生命中的重大決策,終結那些「煩人的問題」。
究竟該怎麼做呢?答案是:訓練自己像設計師那樣思考。
至少,這便是史丹佛大學教授的《設計人生》課程(根據《快公司》雜誌[Fast Company]的報導,它是該校「最熱門的課程」)給出的前提。脫胎於這門課的新書《設計人生:如何打造美好快樂生活》(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Knopf出版社)也是這麼說的。
開設這門課並著書立說的是曾經在矽谷打拚的比爾·伯內特(Bill Burnett)與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兩人相信,他們無意間找到了能幫助大家應對幾乎所有挑戰的辦法。
「怎麼找到另一半——我們不涉及,」伯內特說。「我們也不會給出減肥建議。」
至於其他事情呢?兩位教授宣稱能按照喬納森·艾夫(Jonathan Ive)設計iPhone的方式來設計美妙人生。他們表示,課上和書中傳授的辦法可以幫助大家(從設計人生的角度來說)「重新定義」困擾著人生與職業決策的無用信念,通過崇尚行動、原型設計、團隊建設等設計界的信條,協助你在紛亂的世界中「找到路徑」。
在過去九年時間裡,伯內特與埃文斯向未來的谷歌(Google)產品經理與創業天才傳授自己的秘訣,現在他們要把這門課開放給所有人。二人表示,「我長大之後想要成為什麼樣?」、「我目前的生活有意義嗎?」這些話題並非僅會出現在深夜由大麻驅動的宿舍閑聊裡。
「『我那美妙而混亂的餘生,要拿來做什麼?』的問題印在每個人的腦海里 ,」埃文斯說。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設計人生》課上的學生。據稱這是史丹佛最熱門的一門課。
伯內特回憶起與史丹佛工學系主任在主任退休之前的一段對話。「伯內特說:他說『我能來上你的課嗎?』我不當主任了,現在不知道自己要變成什麼樣。」
伯內特還說:「市面上存在著一種說法,你應該在25歲之前想清楚,或者現在大概說的是27歲。後來又出現了騰空失敗、千禧一代是懶鬼之類的說法。我們允許大家做的其中一件事是:重新定義。本來就不需要想清楚。」
伯內特與埃文斯的大約50名學生拿出他們的禪境日記,念誦起來,而二人在一旁觀察。接下來,他們把課堂分為六七個討論組。
此時是5月初,學生們還有幾週就會上完《設計人生》課。伯內特與埃文斯站在教室前方,開始講解播放著的幻燈片。
「你什麼時候看起來最充滿活力?最投入?」伯內特這樣引導討論組。
藝術史專業的學生西爾維婭娜·伊爾庫斯(Silviana Ilcus)在史丹佛完成了逾230個學分,卻還沒有打定主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她在同組其他成員面前講了話。
「我搞藝術史的時候體會不到物我兩忘,」伊爾庫斯說。「我討厭寫作。」其他人耐心地聽著。「我搞數學的時候才會進入那種狀態」她說,看上去像是突然大徹大悟了。「我奇怪它怎麼沒有指導我選擇專業。」
課後,伯內特和埃文斯坐在校園裡的一處露天就餐區,對這樣的交流點頭讚許。「這個課程能讓人們尚未解決的問題浮出水面,這些問題幾乎是普遍的。」埃文斯說道。
伯內特說,「我們在這裡進行這樣的對話,因為沒有人會問他們這樣的問題,他們也不會問自己這些問題。」
大學生們是沒有盛放任何東西的器皿,充滿希望,那些讓我們其他人夜間輾轉反側的權衡與妥協也不會困擾他們——比如一方面討厭自己在企業的工作,一方面又喜歡用這個工作賺的錢買的房子;或者心裡一直夢想著背著包漫遊歐洲,可是家裡還有兩個在上學的孩子。為了讓《設計人生》同樣適用於那些處於事業生涯中期的人,兩個教授得重新設置這門課程。
書中包括了課上沒有講過的內容,比如被伯內特和埃文斯稱為「錨問題」的東西——過分受束縛的人生選擇,讓人們動彈不得,悶悶不樂。他們說,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假定人生中只有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案或一個樂觀的版本,如果你選錯了,一切就都搞砸了。
這太荒謬了,埃文斯說:「你有很多種可能性。人生也有很多正確答案。」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比爾·伯內特(左)與埃文斯在史丹佛教授《設計人生》課程。
作為自我實現的傳播者,這兩人堪稱一個奇怪的組合。伯內特59歲,是個內向、尖刻的存在主義無神論者,戴著一隻耳環;63歲的埃文斯則是個外向、滔滔不絕的基督徒,留著一把哲學家式的花白鬍子。
兩人都畢業於史丹佛,都有漂亮的履歷(伯內特在成為史丹佛的設計項目執行總監之前,曾經參與設計過最早的《星球大戰》[Star Wars]玩具,還在蘋果公司工作過;埃文斯也在蘋果工作過,還是電玩遊戲公司藝電[Electronic Art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但他們都說,假如自己年輕時上過這門課,將會獲益良多。
埃文斯說,他曾經努力成為一個生物系學生,他選擇這門專業是因為小時候看過雅克·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的電視特別節目,後來堅持這個專業則是因為「我覺得當時的我無法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他轉到了機械工程專業,於70年代中期研究生畢業。但是當蘋果公司的招聘人員打來電話時,他一開始掛斷了,因為他厭煩電腦。現在,埃文斯懊悔地說,他當時的做法違背了「設計你的人生」中的若干原則,比如說,要對「潛在的精彩」保持開放心態。
「如果你是錯的,你會說:『啊,計算機真沒勁,好吧,我回家了』,」埃文斯解釋說。「說『好』容易。說『不』可就很難挽回了。」
在加入史丹佛的這個設計項目,並得到一份終身職業的歷程中,伯內特的經歷看上去要容易些。通過一個教授導師,他開始做一份玩具設計師的工作,之後獲得了更大的成功。
但是,他說:「我的方式就像摸索著行走。我沒有任何戰略。我相信自己的直覺,但是我也擔心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兩人合作這個計劃之前,曾經在波托拉谷名叫Zott』s(Rissotti』s的縮寫,如今名叫Alpine Inn)的啤酒花園就著兩紮啤酒吃午餐時詳細討論過相關概念,他們想使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作為這項課程的素材。
在史丹佛這樣的地方,每年的正式學費大約需要5萬美元,他們覺得,讓學生掌握尋找滿意工作並且能在崗位上出色發揮的實踐知識,是非常有價值的。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的天井。
幾年前,他們就開始為成年人主辦座談會,其中包括谷歌的僱員。這個座談和這本書是他們試圖衝破校園範疇的努力。
正如埃文斯說的,「我們試著把這件事傳播開來。」
如果你能掌握充滿各種術語的語言,並且是矽谷需要的人才,《設計人生》中的許多原則對你來說是有幫助的。這本書中提出的設計思維就是以一種更加即興的方式來對待人生。這對於當今充滿數據導向和工程意識的文化來說,是一種受歡迎的平衡力量。
聽了伯內特和埃文斯的教導,充滿焦慮的決策過程一下子變得好玩多了。他們的方法是實驗式的,並且把失敗視為過程的一部分。
這種哲學的核心是原型設計(prototyping),這個概念是從產品設計中借鑒而來的。這麼說吧,如果你在考慮改變自己的事業生涯,可以去拜訪某些正在做你想做的工作的人。更好的辦法是要求跟他們一天,或者周末去實地做這項工作。如果感覺很好,那就繼續向前一步;如果感覺不好,那就忘了這回事吧。
「這是設計的經典模式,」伯內特說。「你建造一大堆東西,嘗試一大堆東西。但都還不是最後的產品。」
在進行轉換職業這樣的重大決策時進行原型設計,可以避免你一頭衝進誘人的未知,從而毀掉你的生活,還可以避免更糟的情況:年復一年不採取任何行動,同時又悶悶不樂。
25歲的史丹佛畢業生、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顧問愛瑪·伍德(Emma Wood)在讀本科時上過《設計人生》這門課,她說,這門課幫助她釋放了面對畢業生活時所感到的壓力。
「你的整個未來和幸福並不維繫在這一項正在進行的計劃之上,」她說。「你可以犯錯。失敗是好事。」
史丹佛這門課程的頂點,也是這本書的核心部分,就是一項包含三項「奧德賽方案」的作業,要以各種極為不同的方式,描繪出接下來五年內你的生活。
這項活動是用來進一步加強你擁有多種可能性選擇的意識,釋放想像力,消解未知選項的誘人魅力。
去年畢業於史丹佛的孫靈通(Lingtong Sun,音)說,他仍在繼續使用「奧德賽方案」以及這門課上的其他概念,來規劃自己的長期事業生涯。
「在更大的層面上,我還沒有找到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如今在灣區一家初創技術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的孫說道。「但是我對嘗試其他事物變得更加開放,願意看到它如何發展。這就是行動的傾向。你無法只靠思考走進未來。」
埃文斯像設計師那樣,把系統拆解為最基本的零件,「我們在課堂上只教兩樣東西:觀念和工具。」
他補充說,「如果你使用這些觀念來思考,而不是你以前的那些觀念,並且使用了我們教授的這些工具,我們相信,你會更有機會確立和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STEVEN KURUTZ2016年9月21日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史丹佛大學的比爾·伯內特(左)與戴維·埃文斯教授。二人教授一門名為《設計人生》的課程,其中將設計理念運用於人生選擇。
加州史丹佛——拿出你寫的禪境日記吧,我們要來談談那些身與意合、物我兩忘的時刻。
你將學習如何找到一個能帶來充實感的職業,學習如何更好地做出生命中的重大決策,終結那些「煩人的問題」。
究竟該怎麼做呢?答案是:訓練自己像設計師那樣思考。
至少,這便是史丹佛大學教授的《設計人生》課程(根據《快公司》雜誌[Fast Company]的報導,它是該校「最熱門的課程」)給出的前提。脫胎於這門課的新書《設計人生:如何打造美好快樂生活》(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Knopf出版社)也是這麼說的。
開設這門課並著書立說的是曾經在矽谷打拚的比爾·伯內特(Bill Burnett)與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兩人相信,他們無意間找到了能幫助大家應對幾乎所有挑戰的辦法。
「怎麼找到另一半——我們不涉及,」伯內特說。「我們也不會給出減肥建議。」
至於其他事情呢?兩位教授宣稱能按照喬納森·艾夫(Jonathan Ive)設計iPhone的方式來設計美妙人生。他們表示,課上和書中傳授的辦法可以幫助大家(從設計人生的角度來說)「重新定義」困擾著人生與職業決策的無用信念,通過崇尚行動、原型設計、團隊建設等設計界的信條,協助你在紛亂的世界中「找到路徑」。
在過去九年時間裡,伯內特與埃文斯向未來的谷歌(Google)產品經理與創業天才傳授自己的秘訣,現在他們要把這門課開放給所有人。二人表示,「我長大之後想要成為什麼樣?」、「我目前的生活有意義嗎?」這些話題並非僅會出現在深夜由大麻驅動的宿舍閑聊裡。
「『我那美妙而混亂的餘生,要拿來做什麼?』的問題印在每個人的腦海里 ,」埃文斯說。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設計人生》課上的學生。據稱這是史丹佛最熱門的一門課。
伯內特回憶起與史丹佛工學系主任在主任退休之前的一段對話。「伯內特說:他說『我能來上你的課嗎?』我不當主任了,現在不知道自己要變成什麼樣。」
伯內特還說:「市面上存在著一種說法,你應該在25歲之前想清楚,或者現在大概說的是27歲。後來又出現了騰空失敗、千禧一代是懶鬼之類的說法。我們允許大家做的其中一件事是:重新定義。本來就不需要想清楚。」
伯內特與埃文斯的大約50名學生拿出他們的禪境日記,念誦起來,而二人在一旁觀察。接下來,他們把課堂分為六七個討論組。
此時是5月初,學生們還有幾週就會上完《設計人生》課。伯內特與埃文斯站在教室前方,開始講解播放著的幻燈片。
「你什麼時候看起來最充滿活力?最投入?」伯內特這樣引導討論組。
藝術史專業的學生西爾維婭娜·伊爾庫斯(Silviana Ilcus)在史丹佛完成了逾230個學分,卻還沒有打定主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她在同組其他成員面前講了話。
「我搞藝術史的時候體會不到物我兩忘,」伊爾庫斯說。「我討厭寫作。」其他人耐心地聽著。「我搞數學的時候才會進入那種狀態」她說,看上去像是突然大徹大悟了。「我奇怪它怎麼沒有指導我選擇專業。」
課後,伯內特和埃文斯坐在校園裡的一處露天就餐區,對這樣的交流點頭讚許。「這個課程能讓人們尚未解決的問題浮出水面,這些問題幾乎是普遍的。」埃文斯說道。
伯內特說,「我們在這裡進行這樣的對話,因為沒有人會問他們這樣的問題,他們也不會問自己這些問題。」
大學生們是沒有盛放任何東西的器皿,充滿希望,那些讓我們其他人夜間輾轉反側的權衡與妥協也不會困擾他們——比如一方面討厭自己在企業的工作,一方面又喜歡用這個工作賺的錢買的房子;或者心裡一直夢想著背著包漫遊歐洲,可是家裡還有兩個在上學的孩子。為了讓《設計人生》同樣適用於那些處於事業生涯中期的人,兩個教授得重新設置這門課程。
書中包括了課上沒有講過的內容,比如被伯內特和埃文斯稱為「錨問題」的東西——過分受束縛的人生選擇,讓人們動彈不得,悶悶不樂。他們說,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假定人生中只有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案或一個樂觀的版本,如果你選錯了,一切就都搞砸了。
這太荒謬了,埃文斯說:「你有很多種可能性。人生也有很多正確答案。」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比爾·伯內特(左)與埃文斯在史丹佛教授《設計人生》課程。
作為自我實現的傳播者,這兩人堪稱一個奇怪的組合。伯內特59歲,是個內向、尖刻的存在主義無神論者,戴著一隻耳環;63歲的埃文斯則是個外向、滔滔不絕的基督徒,留著一把哲學家式的花白鬍子。
兩人都畢業於史丹佛,都有漂亮的履歷(伯內特在成為史丹佛的設計項目執行總監之前,曾經參與設計過最早的《星球大戰》[Star Wars]玩具,還在蘋果公司工作過;埃文斯也在蘋果工作過,還是電玩遊戲公司藝電[Electronic Art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但他們都說,假如自己年輕時上過這門課,將會獲益良多。
埃文斯說,他曾經努力成為一個生物系學生,他選擇這門專業是因為小時候看過雅克·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的電視特別節目,後來堅持這個專業則是因為「我覺得當時的我無法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他轉到了機械工程專業,於70年代中期研究生畢業。但是當蘋果公司的招聘人員打來電話時,他一開始掛斷了,因為他厭煩電腦。現在,埃文斯懊悔地說,他當時的做法違背了「設計你的人生」中的若干原則,比如說,要對「潛在的精彩」保持開放心態。
「如果你是錯的,你會說:『啊,計算機真沒勁,好吧,我回家了』,」埃文斯解釋說。「說『好』容易。說『不』可就很難挽回了。」
在加入史丹佛的這個設計項目,並得到一份終身職業的歷程中,伯內特的經歷看上去要容易些。通過一個教授導師,他開始做一份玩具設計師的工作,之後獲得了更大的成功。
但是,他說:「我的方式就像摸索著行走。我沒有任何戰略。我相信自己的直覺,但是我也擔心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兩人合作這個計劃之前,曾經在波托拉谷名叫Zott』s(Rissotti』s的縮寫,如今名叫Alpine Inn)的啤酒花園就著兩紮啤酒吃午餐時詳細討論過相關概念,他們想使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作為這項課程的素材。
在史丹佛這樣的地方,每年的正式學費大約需要5萬美元,他們覺得,讓學生掌握尋找滿意工作並且能在崗位上出色發揮的實踐知識,是非常有價值的。
Jason Henr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的天井。
幾年前,他們就開始為成年人主辦座談會,其中包括谷歌的僱員。這個座談和這本書是他們試圖衝破校園範疇的努力。
正如埃文斯說的,「我們試著把這件事傳播開來。」
如果你能掌握充滿各種術語的語言,並且是矽谷需要的人才,《設計人生》中的許多原則對你來說是有幫助的。這本書中提出的設計思維就是以一種更加即興的方式來對待人生。這對於當今充滿數據導向和工程意識的文化來說,是一種受歡迎的平衡力量。
聽了伯內特和埃文斯的教導,充滿焦慮的決策過程一下子變得好玩多了。他們的方法是實驗式的,並且把失敗視為過程的一部分。
這種哲學的核心是原型設計(prototyping),這個概念是從產品設計中借鑒而來的。這麼說吧,如果你在考慮改變自己的事業生涯,可以去拜訪某些正在做你想做的工作的人。更好的辦法是要求跟他們一天,或者周末去實地做這項工作。如果感覺很好,那就繼續向前一步;如果感覺不好,那就忘了這回事吧。
「這是設計的經典模式,」伯內特說。「你建造一大堆東西,嘗試一大堆東西。但都還不是最後的產品。」
在進行轉換職業這樣的重大決策時進行原型設計,可以避免你一頭衝進誘人的未知,從而毀掉你的生活,還可以避免更糟的情況:年復一年不採取任何行動,同時又悶悶不樂。
25歲的史丹佛畢業生、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顧問愛瑪·伍德(Emma Wood)在讀本科時上過《設計人生》這門課,她說,這門課幫助她釋放了面對畢業生活時所感到的壓力。
「你的整個未來和幸福並不維繫在這一項正在進行的計劃之上,」她說。「你可以犯錯。失敗是好事。」
史丹佛這門課程的頂點,也是這本書的核心部分,就是一項包含三項「奧德賽方案」的作業,要以各種極為不同的方式,描繪出接下來五年內你的生活。
這項活動是用來進一步加強你擁有多種可能性選擇的意識,釋放想像力,消解未知選項的誘人魅力。
去年畢業於史丹佛的孫靈通(Lingtong Sun,音)說,他仍在繼續使用「奧德賽方案」以及這門課上的其他概念,來規劃自己的長期事業生涯。
「在更大的層面上,我還沒有找到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如今在灣區一家初創技術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的孫說道。「但是我對嘗試其他事物變得更加開放,願意看到它如何發展。這就是行動的傾向。你無法只靠思考走進未來。」
埃文斯像設計師那樣,把系統拆解為最基本的零件,「我們在課堂上只教兩樣東西:觀念和工具。」
他補充說,「如果你使用這些觀念來思考,而不是你以前的那些觀念,並且使用了我們教授的這些工具,我們相信,你會更有機會確立和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