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2016

美國大選的台灣啟示錄

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總統,在聯邦參眾兩院及州長選舉也都掌有過半席次,形成完全執政局面。川普勝出,大出各方意料之外,一向對政經變局過度反應的金融市場因此一度動盪不安。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友人,政經外交關係密切,觀察並積極因應美國大選結果,特別是川普當選的意義及新局發展,是我國必要的課題。

從競選過程看,川普最大的特色是充滿不確定性。他是政治素人,沒有公職或軍職經歷,商人從政,反體制而顛覆傳統政治,常惹爭議,被指為不適格或甚至「可悲之人」。儘管投票前各方不看好,選戰辯論也居下風,他終於勝出,反映美國人民對現狀充滿憤懣而亟思改變的心態,白人藍領族群尤其普遍。這一思變的民心,充滿民粹且未必理性,卻強而有力,足以讓新聞媒體、專家學者及政客跌破眼鏡。必須強調,不僅川普個人勝選,共和黨也出人意外地全面獲勝,顯示美國有向右偏移轉而更保守內向的政治變局。

如今當選,各界所最關心的,是「候選人川普」與「川普總統」之間,會有多少差異。「候選人川普」在防杜非法移民、對富人降稅、削減歐巴馬健保、放棄TPP、撤銷巴黎氣候協定、要求盟國分擔防衛費用、放棄北約盟邦、對中國進行貿易戰…主張,加上侮辱女性、威脅穆斯林及移民的言論,在在引發關切。各方擔心,「候選人川普」的「美國第一」倡議一旦實施,戰後至今兩黨執行的國際主義逆轉,經貿全球化受阻、保護主義盛行;其結果有如經濟學者克魯曼所說,全球將陷入經濟衰退,或如《紐約時報》所宣稱,美國因此墮入險境。

不過,由於「候選人川普」的立場多變,政策主張未必一貫,對「川普總統」的未來施政作為,現今僅止於揣測,各方解讀不一;金融市場從乍聞川普開票領先的驚慌下挫到後來的拉升回穩,就是顯例。同時,川普的勝選演說中規中矩,一改選戰中的口無遮攔,矢言做「全民總統」,也有選民走向街頭抗議其勝選,展現美國民主特色;「川普總統」即令恣意妄為,獨斷獨行,仍受制衡。

對我國來說,共和黨一向相對友善,大選期間其政綱納入雷根總統當年的「六項保證」,不會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如今共和黨掌控國會兩院,對我友好議員大都連任,台灣連線共同主席也不變,國會及美國新政府國安外交團隊,是我應著力的重點。另一方面,美國對我國國防經費偏低不無質疑,面對川普強調友邦承擔較多軍費的新局,我國自應以行動展現對自我防衛的決心,並強化自衛能量。

至於美中經貿可能的衝突,或將殃及中國台商,也不免拖累我國經濟,這也正是蔡英文政府致力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的道理。從而,新南向及拓展國際經貿的努力更須確實推動。尤其川普曾點名台灣,「搶美國人的工作」,在TPP前景多艱之際,加緊經貿自由化腳步,增進對美投資或「新東向」,避免一再被指干預匯率,都是面對新挑戰應有的作為。

另外,美國大選對我國的啟發,還在其同一天選舉的州檢察官及公民投票;台灣司法公信力有問題,選舉檢察官或可列為司法改革的議題。公投是美國選舉一大亮點,在州及地方政府由公民發動,今年比較受矚目的是加州、麻州等幾個州通過開放「休閒用」吸食大麻;其他如提高最低工資、廢除死刑、增設賭場、增稅、強化槍枝管制等措施也經公民直接議決。華盛頓特區還把成第五十一州的倡議,交付公投。

台灣實行公投已十多年,但這一直接民權受到諸多框限,門檻太高,審議委員會濫權尤受詬病。旨在打破公投「鳥籠」的修正法案正在立院待審,掌國會多數的民進黨就此有不容推卸的責任。美國總統大選吸引全球關注,我國也不例外;但把公投法修好,使台灣早日如美國那般,行公投有如家常便飯,應是許多國人的期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