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013

中國地球工程計劃遭質疑



上月初,為了給久旱的中國西南部地區帶來降雨,一架架飛機載著催雨劑在空中盤桓著,成千上萬枚火箭、一排排高炮嚴陣以待,準備隨時捕捉天空中不經意間出現的雲團。

三月中旬,雲南省零零星星地降下了一場小雨,終於讓這里連續四年飽受乾旱之苦的農民和市民舒了口氣。當地報紙紛紛報道,稱該省今年首次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取得成功。

然而,這不過是中國上演的人工影響天氣大戲中最近的一幕而已。

作為缺水國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氣象工程項目規模最大的國家,並且還有計劃進一步擴大這些項目的規模。今年二月,中國最高經濟計劃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宣佈,為了應對乾旱、促進農業發展,將加強人工增雨及其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開展。
人工增雨是使用時間最長也最常見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是乾旱時期緩解旱情的常用手段。人工增雨是指利用軍用飛機、大炮或火箭向雲層中播撒冰凍二氧化碳(乾冰)或碘化銀,從而加快降雨過程的方法。

2008年奧運會期間,為了確保天氣晴朗,中國便曾採用人工消雨技術。此舉令世界矚目。然而,中國的“造雨”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歷史學家詹姆斯·R·弗萊明在他的著作《搞定天空》中指出,馬可∙波羅從古中國回到歐洲時,據說曾帶回來一種“黃色粉末狀爆炸物”,並且書中還講述了中國人是如何用這種粉末造雨的。

如今,中國幾乎每個省份在增雨防雹、撲火、治理沙塵暴的過程中都採用了人工手段進行乾預。全國花在人工氣候影響作業上的資金一年達到一億美元。

而這一數字預計還會進一步增長。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2012年曾對《中國日報》表示,“人工氣候影響技術對中國非常重要” 。 “十二五”期間,我們的目標是將氣候災害損失GDP占比從去年的 3%降低到1%。

有效性遭質疑

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試圖通過技術手段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國家。過去十年,隨著各國政府、企業、科研人員大舉介入地球氣候體系——即人們所說的地球工程,並將其作為一種應對水源短缺、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人工增雨技術迅速得到普及。

美國也利用人工手段在春耕時節增雨防雹,增加洛基山脈的雪蓋厚度、引導颶風的走向和減弱其風力等。阿布扎比政府聘請的科研人員曾經表示, 2010年七八月間,他們曾在艾恩製造了50多場暴雨,是該地區夏季降雨次數最多的一年。印度尼西亞近期也聲稱利用人工消雨技術,避免首都雅加達遭受更多的洪水侵襲。伊拉克、也門、印度、墨西哥也都紛紛開展了人工天氣影響項目。

“全世界有超過四五十個國家正在開展人工增、消雨技術,”世界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知名專家之一、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羅勞夫∙布魯因切斯說道。他曾幫助設計、完善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人工天氣影響項目。

“有這麽多國家都在搞這個項目,那麽,這門科學的正確與否就十分重要。”

中國錯誤地寄希望於地球工程

盡管布魯因切斯大力提倡人工影響天氣,但是對於中國所採用的方式卻持批評態度。雖然決策層對人工增雨寄予厚望,但是,卻 “並不能將其作為解決乾旱的工具,”並且他還指出,一般而言,乾旱意味著雲量較少,或者無雲。這種情況下,就不能進行人工增雨。此類技術應當作為水資源長期管理的手段,而不是應急之策。

牛津大學水資源專家保羅·塞耶斯則建議中國政府開展抗旱規劃。同時,他也並不看好將人工增雨作為抗旱手段。他認為,當局需要更好地維持供需平衡。“抗旱規劃不僅僅是強化基礎設施——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中國需要從更加戰略的角度思考如何解決乾旱的問題。”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找到旱期優化水資源配給的方法,從而避免對環境造成不可輓回的破壞,他說道。

對於人工增雨技術的效果,專家們的意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中國氣象局稱,2002年到2012年間通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增加降水4900億噸,是三峽工程蓄水量的12倍。然而,對於這麽高的一個數字,以及中國近期高調表示將要開展更多人工影響天氣項目的做法,卻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

“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與其說這是一個從技術角度提出的有效方案,倒不如說是一場公關活動,”緬因州科爾比大學科學、技術、社會學教授弗雷明說。盡管採取的方法收效甚微,但是卻能夠讓人們看到中國正在應對不斷惡化的旱情,至少通過這種方式向世人表明瞭他們設法解決問題的姿態。

隨著世界各國在地球工程領域投入的加大,中國可能也希望能夠成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他說道:“如果中國在經濟領域及某些軍事領域正逐漸成為世界領先國家的話,那麽,他們將不得不把自己定位於地球工程這一領域的參與者,即便是在我看來,這多少有些是在做夢。”

有用嗎?

弗雷明認為,倚重人工影響天氣的危險之處就在於它轉移了人們對於生活方式改變的註意。而改變生活方式才是真正能夠改善我們所處環境的辦法。他認為,讓北京奧運會受益最多的並不是那些大張旗鼓用來驅走雲層的“各色炮彈”,而是那些低調的城市交通管制措施。正是這些措施,碳氫化合物排放才得以降低,空氣才變得潔凈,再加上“難得的好氣候”,才讓奧運會沒有受到降雨的困擾。

而這正抓住了問題的核心,即如何衡量人工增雨是否有效,也就是說,很難證明人工增雨與降雨之間的因果關系。氣候是一個非常復雜、不斷變化、很難搞清楚的問題。將降雨歸功於增雨炮彈雖然從政治的角度容易讓人接受,但是卻很難在科學上站住腳。

目前為止所做的一些研究也持質疑態度。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研究委員會2003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對人工增雨的有效性及局部地區以外的影響程度提出了質疑。報告呼籲加強實踐研究,從而加深對人工增雨技術有效性的理解和完善。

布魯因切斯認為,更復雜的是,大氣中污染物含量的不斷增加有可能會降低人工增雨的有效性。他正在研究非故意人工影響天氣,如煙霧和污染對雲層和降雨的影響。其研究表明,在無污染地區有效的手段在污染嚴重地區並不一定有效。

他表示,中國的做法不僅毫無章法,而且也缺乏科學性。因此,中國迫切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中國聲稱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卻沒有相應的評估能夠支持他們的說法,”他說,“盡管中國已投入了一定的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方法評估,但成效不會立刻顯現”。

布魯因切斯承認研究的成本很高。但是,如果能將10%-15%的雲層水量轉化為降雨的話,從成本收益的角度而言還是劃算的——比修建水庫、建設海水淡化設施、或者開展調水項目等任何節水措施都要“便宜5到15倍”。

擔心引發地區及地域沖突

然而,人們擔心的不僅僅是人工影響天氣的有效性和成本。弗雷明指出,這個過程中,商業因素才是背後的推手。他對美國乾旱地區進行研究後發現,人工增雨的資金來源並非政府,而是自來水公司、灌溉企業及水力發電公司。

中國政府官員也已表示,要將人工增雨作為一項服務提供給私營部門。而企業花錢為某一地區買雨就意味著其他地區的降水可能會受到影響,就會不可避免地引發用水權和公共資源使用權等非常復雜的問題。

一些評論人士也擔心,人工影響天氣手段的頻繁使用會引發國內外沖突。

其發展也與軍事諜報工作產生了緊密的聯系。冷戰期間,美國科學家曾探討過以人工影響天氣手段破壞蘇聯農業豐收,從而引起國內不滿。美國軍方還曾在越戰期間利用人工增雨切斷了胡志明市的軍用物資供給,引發了洪災和大規模的飢荒。

華盛頓美國大學教授、《氣候變化與武裝沖突》一書作者詹姆斯∙李甚至建議美國軍方借人工增雨之名投資發展無人機。同時,他也擔心人工影響天氣手段的廣泛使用幾乎會無可避免地引發資源沖突:“這麽做的國家太多了。我想,總有一天,某個國家會對另外一個國家說,‘嗨,你把屬於我們的降水給偷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