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2013

貪腐是結構難題,未爆彈仍多

殷乃平

自去年520馬總統連任之後,周邊重要核心班底接二連三的發生貪瀆連環爆,從去年6月27日行政院祕書長,國民黨青年團團長林益世收賄案開始;去年底11月30日被馬、吳選舉時保證清廉的南投縣長李朝卿涉入風災重建索賄案被檢調徵詢;今年1月29日彰化縣長卓伯源因涉弟卓伯仲弊案被調查;今年3月27日馬辦公室主任,馬英九的辯護律師,台北市議員賴素如涉收賄案被收押。對以清廉自居的馬總統而言,不僅僅是形象受重創,其於國民黨內的掌控力亦受挫頗深。坊間傳言國民黨內政治鬥爭尖銳化,尤其是2014年五都選舉、2016年總統選舉,派系提前卡位布局,時機湊巧,難免啟人疑竇。台灣禁得起社會放大鏡考驗的地方性政治人物不多,未來恐還會有更多的未爆彈相繼引爆,預計產生的政治地震效應不會小。

其實,貪腐是隱藏在台灣政治結構深層的難解問題,如財團或利益團體或明或暗的政治獻金,其中,在上者強取硬要,變相攤派之不樂之捐,過去有之;兩面押寶,在兩黨間游走逢源者有之,更有的是針對特定法案或利益,從事交換者,如公共工程這一塊,一直存在權、錢糾葛不清的現象

行政體系無法除弊
台灣的地方政治黑暗面更多,地方派系生存靠甚麼?選舉宣傳、印傳單、動員、拉票……無不要錢,而大型政治造勢活動,中央動動口,地方出人、出錢,如包遊覽車、發便當、付走路工……錢從何來?何況,有時還要顯示財力,回饋黨中央?因此,上下勾串,官商沆瀣一氣,以權謀私,地方公共工程自然成為肥肉一塊,大家分而食之,心狠一點的,工程是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壞了,正好趁天災再度請款去修。當地方政治人物入主中央,地方取財之惡習亦隨之入主,後宮門納四方財,上行下效,貪腐無法可擋

馬政權走馬上任,以清廉自許,對軍中將官買官案,責成國防部3個月提報告,最後卻船過水無痕,不了了之。對前朝檢調司法系統內的買官傳言,亦未採取任何行動,整個行政體系無法除其弊,缺乏一清吏治的魄力,清廉自守只能律己,不能律人,政權危機自然四伏。此外,國民黨內過去結構性的腐敗,亦未能消除,而地方派系出身的新興幹部進入中央,收賄貪瀆之舊習未改,最後禍生肘腋,終食其果。若當前危機不能好好的處理,恐提前成為一匹跛腳馬。

為今之計,如能趁機建立嚴格的廉能機制,提升廉政署位階,拿出魄力,全面的打貪清腐,民意自然回歸。若是對諸般貪瀆,仍然採取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做法,則在民主政治下,不但是司法,所有的高層政治人物面對的可能是「全民公審」,最後要接受全體選民的檢視。

作者為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