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2013

Youtube創辦人為迷茫韓國青年指路

朝鮮日報
崔寶允

“請對韓國20多歲年輕人說點兒什麼。”

在首爾喜來登華克山莊酒店舉行的“第四屆亞洲領導力會議”上,一位女大學生用顫抖的聲音向受邀發表演講的Youtube創辦人之一陳士駿提出了這個問題。為了在這次會議上聽到陳士駿的建議,這名女大學生花光了在超市打工賺的錢。陳士駿沉思片刻後做出了回答。

他說:“在紙上寫一個創意,然後反復地檢討一下這個創意是否會成功。還要仔細考慮這個創意是否值得你為其做出犧牲。”

陳士駿還詳細介紹了如何選擇創意。他說:“仔細觀察人們喜歡什麼、有什麼習慣,認真計算怎樣做才能成功,然後付出一切進行投資。”
陳士駿被稱為典型的“矽谷人”。前谷歌中國總裁李開複對其評價稱:“不斷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對創業充滿熱情和執著,對用戶和技術開發具有敏銳的目光。”對於他來說,挑戰已經成為習慣,但對韓國20多歲年輕人來說卻並非易事。

對於這個疑問,陳士駿表示:“當我對父母說要離開Paypal(網上結算公司)時,媽媽哭著對我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原來上得好好的大學也中途退學(伊利諾伊大學),好好的工作說辭就辭,在父母心裏我恐怕是一個很大的包袱吧。尤其是亞洲父母,對子女的事情更操心。”

陳士駿2005年和Paypal同事共同創辦了Youtube。創業初期,Youtube每天的用戶不超過100人,他背負的債務增加到3萬美元,但是現在Youtube已經成為一個超大型網站,每天有8億人在使用,每天視頻流覽量達40億次。陳士駿在創業一年半後以16.4億美元的價格將Youtube轉讓給谷歌,成為一大富豪。陳士駿出生在臺灣,8歲時隨父母移民到美國。他當天在會議上將自己的成功概括為“以卓越創意(brilliant idea)為基礎的冒險精神(risk taking)。”

“要有信心值得為其放棄一切”

陳士駿表示:“‘挑戰’說起來容易。但放棄一個穩定職業投身於新環境是最讓人花費心血的事情。這需要瘋狂的勇氣(out rageous courage)、對創意堅定不移的信心,還有敢冒險。我認為是這三個因素讓我有了今天。大家要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究竟有多麼迫切、多麼希望。”

在當天進行的“和陳士駿共進午餐”的活動中,陳士駿率先提到了卓越的創意。

他表示:“看似最簡單的東西會成為卓越的創意。如果一味追求完美的創意,最後什麼也做不成。應該瞭解人們最需要什麼,怎樣做才能在最簡單的地方獲得最大的快樂。只要找到能令人愉悅的要素,語言壁壘自然會倒塌。以《江南Style》為例,我的孩子雖然不懂韓語,但只要聽到這首歌就會跟著跳舞。所謂創意就是如此。”

對“死亡”的恐懼帶來變化

陳士駿當天再次講述了自己經歷的死亡威脅。他說:“2007年飛往亞特蘭大時在飛機上發作。在飛機上幾次失去意識,不知死神何時降臨的時候,我就想,賺那麼多錢有什麼用。”

和蘋果創始人史蒂夫•約伯斯一樣,走近死亡的經歷讓陳士駿意識到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2008年認識韓國人朴智賢(音),第二年兩人喜結連理,並接受了腦瘤切除手術。陳士駿說,如果沒有妻子,自己很難鼓起勇氣。

陳士駿最近在矽谷附近聖馬蒂奧地區的一個簡陋辦公室內創辦了個人網路雜誌平臺“AVOS”。他想重新回到只有200美元和一條毛毯的創業初期。他說:“我現在做這個網路雜誌最初是因為我在思考如何才能輕易找到‘我想看到的資訊’。創業並不一定都是複雜的。大家要認真思考人們需要什麼。那裏會看到要走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