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禮詩
中國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此刻,來談談陳錕山教授「落跑」中國對我軍事安全的威脅,或許有助國人對兩岸關係進一步思考。
日前媒體報導,曾任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為亞洲遙測研究領域權威的陳錕山教授長期曠職,經由「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簡稱「千人計畫」)吸收,在中國科學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任職;陳錕山長期接受國安局、中科院及國防部電訊發展室的研究計畫,敏感度甚高,與一般教授退休赴大陸任職完全不可一概而論!
更令人疑惑的,是中國從國家主席到地方官員在各種場合異口同聲的要「寄望於台灣人民」,但此舉卻明明白白的破壞台灣人民情感,豈不自相矛盾?莫非陳錕山的研究,對中國改良「實踐」和「遙感」兩大系列電子情報衛星系統或空中預警機、海洋巡邏機及無人載具等,具有極高的價值,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分析陳錕山1999年迄投共前的研究,皆與合成孔徑雷達相關;合成孔徑雷達為一種高分辨率的成像雷達,不受天候及光線的影響,故可全天候與全天時的執行監視與偵察。
然若歸納其研究方向,約略可分為三大領域:一為海洋風場的觀測,其次為反偵照及自動化的目標辨視,再者為衛星參考點的校正與目標垂直高度、移動方向及位置等資訊的獲得。
而以上研究成果的價值在於:部署於衛星、空中預警機、海洋巡邏機或無人載具的合成孔徑雷達可以從海洋風場及洋流的觀測,獲得與風場、洋流不一致的艦隊尾跡,從而獲得海上艦隊的動向,並能進行自動化的辨識,減少人員的投入或誤判;進一步能從目標高度中篩選出我海軍基隆級驅逐艦及美軍航空母艦等大型艦艇,作為攻船彈道飛彈(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ASBM)的目標獲得及指示。
且近年來各國透過水動力學的研究,探討潛艦水下運動及尾跡對海水表層流場與波紋所產生的改變,並與合成孔徑雷達遙感探測的結果進行比對,而偵知潛艦的存在與動向;若此為真,解放軍貧弱反潛作戰能力的大幅改善,將指日可待。
另近年來由中國軍事學術期刊的論文中發現:解放軍在不對稱的軍事研究中,對海洋風場及洋流的觀測,從不尋常的尾跡及雷達訊號中,過濾一般雷達所無法偵知卻高速航行的匿蹤艦艇;這極可能是近來已不見解放軍022導彈艇下水服役,及美軍減少瀕海戰鬥艦造艦數量背後所說不出的理由。
而甫下水、艤裝中的沱江軍艦,其構型與022導彈艇相仿,為具有雷達匿蹤功能的飛彈巡邏艦,海軍亦將其定位為不對稱作戰的打擊利器;惟陳錕山教授所研究的衛星或機載遙測技術,勢必對沱江艦所強調的匿蹤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是否仍符合投資建案時的作戰需求,值得國防部及海軍相關單位深入探討。
曾委託陳錕山研究計畫的國安及國防單位,截至目前為止皆對可能外洩的機密語焉不詳;既然國安會秘書長日前不顧行政分際與外界質疑,大剌剌的視導調查局、移民署及警政署等情治系統,何不也查清楚陳錕山落跑對軍事安全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給全民一個清楚的交待!
(作者為前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前新江軍艦艦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