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在採訪和私下交談中,北京居民表示,2015年是等待的一年,等待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前景逐漸明朗起來。
「整個國家處於一種等待狀態,」中國南方的商人和雜誌出版商歐陽勁說。他在造訪北京期間接受了採訪。
「誰都不清楚未來會走向什麼方向,」歐陽勁說。「目前的狀況很複雜,大家的心情也很複雜——焦慮、希望、害怕——所以我們只能等待。」
投資者為經濟放緩和股市動蕩而懸心,等着看增長是否會有起色。官員們等着看習近平堅定的反腐運動會影響他們的工作多長時間。學者和作家等着看共產黨對知識界活動的冷峻鉗制是否會有所鬆動。人權律師和異見人士等着看下一個被拘留或逮捕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北京以及其他北方城市的居民則等着霧霾來而復去。
「可以說很多人都在等着呼口氣——雖然北京最近的空氣很糟,這麼說似乎有點不恰當,」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華志堅(Jeffrey Wasserstrom)說。
中國當前面臨的不確定性,已經超出了這個如此巨大而複雜的國家的通常程度。
習近平推行的議程大刀闊斧而又自相矛盾,想通過重建共產黨和儒家傳統、增進中央集權,來推動中國走向未來。習近平似乎相信,中國要實現劇變,就必須恢復過去的傳統。但在他可能擁有的10年任期中,如今已經到了第三年,這個議程已經讓很多公民感到不安,不知道習近平將帶他們走向何方。
對中國來說,2015年是「充斥着矛盾信號的一年,或許也可以說,是矛盾激化的一年,」華志堅說。他指出,習近平似乎正在「求諸於內」和「求諸於外」之間搖擺。
「一方面,我們看到習近平倍加努力地展示,中國能走自己的路,而且引經據典,無論這些經典出自共產黨掌權之前還是之後,」他說。「但另一方面,他出訪國外的次數比這幾十年來的歷任中國領導人都多,而且也走得更遠。」
幾名要求匿名的商人和官員表示,這種不安感滲入了中國的官僚階層,影響到中國經濟。他們表示,由於擔心被控徇私,就連沒有腐敗行為的官員,也越來越不願做出重要決定。反腐行動導致「灰色收入」消失,這削弱了基層行政人員的士氣。
「當官兒的都不知道這個反腐運動、學習會議等等會什麼時候結束,之前也不知道誰可能是下一個落馬的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者張鳴說。張鳴經常撰文討論時事。
「上下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感,」他說。「以前,在八九十年代,事情要簡單得多——改革,建立市場經濟等等。但現在對於官員和老百姓來講,政策變得更難以解讀。」
包括嚴厲打擊腐敗、壓制政治自由主義在內的政策,削弱了官員的士氣,並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經濟的不確定性——共產黨領導人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他們認為,收穫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果,需要時間和耐心。
但清華大學知名社會學家孫立平最近演講時警告說,對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感,可能會發展成為危險的隱患。
他表示,2015年底的感覺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困惑」。
孫立平表示,「這一次有點像我們在沙漠和戈壁上開車。」
「前面的路都是很明確的。但是走着走着,路沒有了,前面是個沙丘,」他說。「最後哪條路能走通它就是一條路,哪條走不通,那就不是路呢,我們現在可能就不知道。」
但清華大學知名社會學家孫立平最近演講時警告說,對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感,可能會發展成為危險的隱患。
他表示,2015年底的感覺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困惑」。
孫立平表示,「這一次有點像我們在沙漠和戈壁上開車。」
「前面的路都是很明確的。但是走着走着,路沒有了,前面是個沙丘,」他說。「最後哪條路能走通它就是一條路,哪條走不通,那就不是路呢,我們現在可能就不知道。」
儲百亮(Chris Buckley)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