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013

口號不能治國 唸經不能成佛


最近媒體報導兩個專題︰一是三星「滅台」計畫;一是以製襪聞名的彰化社頭在「滅鎮」危機中掙扎求生的實錄。前者描繪台韓企業零和式競爭,台灣因為缺乏正確的產業策略,幾項重點產業被韓國三星一家公司擊潰的慘狀,凸顯我科技業發展的隱憂;後者係台灣傳統製造業在世界貿易市場上被邊緣化,競爭力嚴重下滑,面臨訂單消失、倒閉的危機。兩者一是高科技產業,一是傳統製造業,看似沒有關連,但皆同樣反映企業與政府無法掌握外在環境變遷,提升競爭力,導致產業式微的宿命。

「滅台」與「滅鎮」的字眼,固然帶有聳動、誇大的意味,卻點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大警訊。若是政府及早提出因應對策,或許仍可亡羊補牢,挽救經濟於危亡崩壞之際;若充耳不聞,因循苟且,警訊可能化為事實,台灣經濟從此走上不歸路,那就離「滅台」與「滅鎮」不遠了。故而,吾人於此有深入討論之必要。

據媒體披露,三星在二○○八年金融危機時訂下(KILL TAIWAN)滅台四部曲,依序是狙殺台灣DRAM產業,其次是台灣面板產業,接著是台灣之光宏達電,最後是擊潰台積電、鴻海。此一計畫如屬實,目前顯然已得到豐碩成果,只待完成最後一部曲,即可大功告成。其實,所謂滅台計畫云云,並不一定是主觀的設計,卻是客觀呈現的事實,亦即台韓重點扶植的產業重壘,且皆以出口為主,彼此是國際市場的主要競爭者,因此台韓高科技產業,特別是DRAM與面板、手機的對決,勢不可免。

令人感嘆的是,台灣這些產業各有據守一方的重量級玩家,卻不敵三星一家公司,挫敗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三星打敗了部分台廠後,快速茁壯為一龐然巨獸,集手機、面板、半導體、電視於一身,全球每四個人就有一人使用三星手機與電視,市值約六兆台幣。相較之下,台灣全力扶植的產業如兩兆雙星,集眾家之力竟然不堪一擊,不但無法與三星競爭,反而虧損累累,這兩、三年即累積數千億元的損失,造成DRAM廠一家家被迫退出市場,而面板廠至今猶在為轉虧為盈奮戰。我們必須檢討的是,政府當初規劃的兩兆雙星產業策略是否得當?科技產業應著重研發、創新與技術提升,以及培植品牌,方可突破重圍;但政府顯然好大喜功,以講究規模與數量為主,加上執行上欠缺效率,因此在相關產業陷入低迷時,無法有效整合,幫助企業在困境中蛻變,種下台灣產業在這場對決中潰敗的悲劇。

社頭的悲歌,癥結在於韓國與美國簽訂FTA,其紡織品以零關稅進軍美國市場,較我方十至十九%關稅,優劣立判,導致我紡織品訂單的流失,跳票、關廠時有所聞,讓織襪重鎮社頭的未來,充滿了愁雲慘霧。其實,製造業僱用人力比率最高,所以美國總統歐巴馬以製造業回流為訴求,欲達成美國的復興;而台灣的傳統製造業雖然曾為經濟奇蹟獻出血汗,但長期以來面臨的挑戰,政府卻不重視,並未建構良好的產業再興的環境,坐視產業外移,或者自我艱辛的轉型,造成地方的凋敝。

台灣高科技業遭到三星的重擊,以及各地響起社頭式的哀歌,反映政府產業政策的失敗。它再次印證,台灣經濟只有靠個別企業的打拚,政府沒有正確的產業政策,更欠缺執行力,因此助力極微,甚至變成絆腳石。馬政府執政近五年,愛台十二項建設等施政計畫,全部淪為口號與演講稿,以為像唸經般不斷唸唸有詞,就會修成正果,導致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四年前水準,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向下沉淪。總之,口號不能治國,唸經不能成佛,解決台灣經濟困局,馬總統必須提出具體的執行方法與步驟,腳踏實地去做,才能繳出一番成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