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013

H5N1病毒研究的危險性

2012年08月20日
英國金融時報


在人類已知的病原體當中,沒有比H5N1禽流感病毒更為危險的了。在報告的600個感染病例中,死亡率接近60%。英國和加拿大將這種病毒視為極度危險的病毒,只能在生物安全級別最高的實驗室——所謂的BSL-4實驗室開展研究。如果這種病毒變得易於在人際間傳播(目前它只在鳥類之間傳播),就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全球流行病,使全球人口大量減少。

1918年西班牙流感是由一種致死率不到2%的病毒引發的,結果卻在全世界導致5000萬人死亡。高致病性H5N1病毒如果變得易於在人際間傳染,可能導致數億人死亡

正因為這一點,暫時禁止對H5N1病毒的相關研究非常重要。這種研究包括進行危險的試驗,以瞭解這種病毒“需要什麽條件”才能在空氣中傳播,從而像季節性流感一樣在人類間傳播。

當去年12月公眾得知相關機構正在進行此類試驗時,全球一片嘩然,研究人員被迫宣佈暫停相關研究,直到國際科學界能夠對該研究的道德和安全性進行重新評估。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此類研究超越了合法而負責任的科學探索的界限。增進我們對病毒傳播方式的瞭解很重要我們瞭解的越多,就越有能力阻止病毒傳播然而,認為所有實驗都可以開展的想法是錯誤的。創造一種比自然界現有病菌更為致命的病原體就屬於此類。假如一種變異的H5N1病毒從實驗室泄露並引發範圍廣泛的流行病,那將是一場噩夢,所有相關人員以及整個生命科學都將受到譴責

如果讓一種致命病菌變異的行為變得“合法”,我們就會看到此類研究出現爆炸式增長。目前禽流感病毒比人流感病毒多得多。如果這種有爭議的研究獲準繼續開展,更多的實驗室參與進來,變異的H5N1病毒偶然泄露的風險就會成指數增長

意外的確會發生。我們只需看看H1N1病毒在沉寂20年後於1977年捲土重來就會明白這一點。一群美國科學家對1977年H1N1病毒爆發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病毒是從一家正在研製減毒活H1N1病毒疫苗的俄羅斯實驗室泄露的

歷史數據也並不令人鼓舞。從1978年到1999年期間,發生了逾1200起人類被BSL-4實驗室病毒感染的案例自1999年以來,許多實驗室工作人員因感染各種各樣的病毒而死亡,包括埃博拉病毒(Ebola)和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SARS)病毒

科學家們在道義上有責任公開說明實施此類研究的基本知識並質疑它在道德和社會上是否明智。這包括質疑“雙重用途擔憂”研究的科學依據,即便這意味著與當權者作對或導致自己陷入孤立境地。

在國際科學界有時間討論這種科學研究是否負責任之前,處於爭議核心的H5N1研究應該無限期地暫停。我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研究,永遠不應該開展,不應該恢復。

如果這種研究被認為非常重要,那麽國際社會應該就此類研究制定指導原則,並就允許在何種條件下恢復研究達成共識。與此同時,我們有必要在公眾參與的情況下,與生命科學各領域的專家,就從事旨在創造潛在致命病菌的生物醫學研究在科學、社會和道德上是否明智以及相應的後果,進行更廣泛的、真正國際化的討論

註:彼得•赫爾(Peter Hale)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疫苗研究基金會(Foundation for Vaccine Research)的創始人;西蒙•韋恩-霍布森(Simon Wain-Hobson)是巴黎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分子逆轉錄病毒部的教授;羅伯特•梅(Robert  May)是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動物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