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2013

風險管理再次盛行

金融時報
艾倫•凱萊赫

當市場變動頻繁時,風險管理就流行起來。

人們私下的閑聊顯示,對於參加上周在香港舉行的行業會議——亞洲基金論壇(Fund Forum Asia)的基金經理而言,為投資組合規避風險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業界人士之所以願意投資於創新性的風險管理方法,是因為他們必須遵守大量監管新規,並在市場波動期間採取防範措施。

正如參加此次會議的巴黎證券服務公司(BNP Paribas Securities Services)亞太投資報告和績效主管瑪德胡•蓋爾(Madhu Gayer)所言:“對於資產所有者和資產管理者而言,風險理念——如何定義風險、如何衡量風險、如何迅速並徹底地評估和監控風險——都是一個重要問題。”
隨著市場對風險管理的需求不斷升溫,提供這一體系服務的機構正將目光聚焦於領先風險管理體系的優勢。巴黎銀行的一項研究展示了來自“世界兩級”的兩種風險衡量方法(歐洲綜合風險與回報指數(European Synthetic Risk and Reward Indicator)和澳大利亞標準風險指標(Australian Standard Risk Measure))的優缺點。

這兩種體系存在很多不同點。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歐洲體系明顯關註於過去,利用已實現的歷史回報率,而澳大利亞體系則註重“面向未來”。例如,歐洲建模體系考慮了5年的歷史表現來計算波動性,而澳大利亞體系則展望未來一年的表現,來推知出20年的情況。

所謂的事後風險依賴於歷史,利用一個投資組合已實現的回報率以建構其波動性。巴黎銀行表示:“這高度依賴於所選擇的時間段,即便衡量的是3年至5年的表現。”

相比之下,所謂的事前分析則面向未來,利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在相關性和波動性方面的歷史聯系,以建構面向未來的資產組合配置。

“根據定義,事後風險發生在事實出現之後,因此借助歷史分析,我們就可以對已經發生的事實進行解讀,但無論如何不能改變既定事實,”巴黎銀行的研究稱,“另一方面,事前風險則允許主動採取措施,因為我們可以在建立投資組合的當前日進行分析。”

另一個區別在於,歐洲體系關註於未來20年的波動性,而澳大利亞體系則考察的是未來20年出現負回報的可能性。

巴黎銀行的研究清晰地表明:“這兩種體系都可以被視為有效衡量投資組合內在風險的工具,但在回報率變動(歐洲體系)和損失可能性(澳大利亞體系)這兩種背景的對照下解讀風險,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

最後一個區別在於,澳大利亞模型更清楚地揭示了風險區間,列出了某一種投資策略帶來負回報的可能性,從“非常低”到“非常高”。同時,歐洲模型給投資者提供的指引較小,它僅僅指出,你所處的風險等級越高,“一般回報越高,風險也越高”。

這兩種體系也存在一些相似之處。

最關鍵的是,這兩種體系都違反了行業慣例,在計算過程使用的是凈回報率。而風險統計一般使用總回報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