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013

泰國正成為東盟「心臟」

日本經濟新聞

東盟(ASEAN)的經濟表現強勁。去年東盟整體的增長率為5.2%,高於2011年的4.6%。如果僅關注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東盟主要五國,則高達5.6%。中國去年的增長率為7.8%,依然超過東盟,但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增長率正在持續放緩,從中長期趨勢來看,「東盟上升,中國下降」這一趨勢似乎正日趨明顯。
而正在拉動東盟實現增長的則是泰國。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規模來看,印度尼西亞佔東盟的40%,顯示出壓倒性的存在感。而從人均GDP來看,超過5萬美元的新加坡則獨佔鰲頭。但印度尼西亞的人口為泰國的3.5倍,而新加坡的人口卻只有500多萬人,無法成為其他東盟國家的樣板。而泰國在汽車、電機與電子、食品等出口產業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內需也表現堅挺,政治和社會等國內局勢也一直保持穩定。泰國如今已經成為「東盟的心臟」。這是因為泰國的增長為東盟經濟注入了增長的節奏和勢頭,而且承擔了提供各國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以及技術的作用。

泰國為何能夠成為東盟的「心臟」?

地理位置具有突出優勢

打開亞洲的地圖。在亞洲國家中,日本是國土沿著太平洋延伸的海洋國家,中國是佔據歐亞大陸東部的大陸國家,而印度則位於歐亞大陸南端,可以說是國土伸入海洋的次大陸國家。在這幅地圖上觀察泰國的位置可以發現,泰國位於亞洲的正中央,同時擁有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出海口,也就是所謂的「亞洲的肚臍」。在地理位置上,泰國可以同時連接日本、中國和印度這3個經濟大國,因此這是泰國在商業方面最重要的武器。
泰國可以從中國大陸、韓國和台灣進口零部件,利用周邊國家柬埔寨和緬甸的勞動力,還可以自由地向東西兩個方向出口。曼谷到中國內陸雲南昆明建成了1800公里的高速公路,形成了南北走廊,並可連接中國內陸地區。

中國反日提升泰國的價值

另一方面,由於受去年秋季中國發生的「反日」的影響,日本企業深切感受到在華業務存在風險。中國只要繼續將反日作為緩解不滿的武器,日本企業在中國到任何時候都將承受反日的風險。而這則提升了泰國的價值。泰國也會發生要求漲工資等的工人罷工,但發生針對日本企業的遊行、打砸搶燒以及抵制運動的可能性很小。在中國不少日本人都會時常提醒自己不可麻痹大意,而在泰國這種程度的緊張感和戒備之心卻毫無必要。以製造業來說,在中國為了防止技術和產品被盜、為了避免員工辭職,企業總是需要想盡各種方法。而在泰國,盜用日本企業的技術和創意的倣冒品廠商卻極為少見。日本企業再次關注泰國的重要原因在於泰國的社會雰圍和業務環境。

當然,泰國也並非全是優點。從最近數年來看,泰國前總理他信派和反他信派之間的激烈鬥爭在曼谷中心地區已經發展到類似內戰的程度。在前年的嚴重洪災中,以本田為代表的眾多日本企業旗下的工廠都遭受了災害。從生產基礎設施和內需規模來看,如今中國依然遠遠優於泰國。但東盟今後將全面迎來區域內個人消費擴大,印度和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也日趨增長。與共產黨一黨專政的體制風險開始逐漸凸顯的中國不同,東盟的大部分國家都已經走完發展型獨裁的階段,通過選舉產生的政府正在對國家進行有效治理。日本企業的亞洲戰略已經迎來從「中國季節」向新階段過渡的時期,對日本企業而言,泰國正在逐漸成為新的亞洲戰略根據地。

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 後藤康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