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013

台灣企業投資相繼從中國回流

台灣企業返回本土進行投資的趨勢正在擴大。以電子零部件等IT係企業為中心,向當局申請援助的企業正在急劇增加。原因不僅是因中國的人工費不斷上漲,而且企業對台灣生產和人才空洞化的擔憂日趨加劇。這一趨勢有助於擴大今後的就業,深受支持率低迷困擾的馬英九政府也正積極提供援助。
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和測試企業、台灣日月光半導體製造公司(ASE)最快將在今後5年裏在台灣投資500億新台幣以上。以總部工廠所在的台灣南部的高雄市為中心建設新工廠。日月光集團首席運營官吳田玉表示將來的員工數要從目前的約3萬人增加至6萬人。

此外,以美國蘋果公司為大客戶的大型零部件廠商也在積極返回台灣。智慧手機光學鏡頭大型生產商大立光電將在台灣中部新建工廠,而個人電腦等金屬機箱大型生產商可成科技將以台灣地區南部為中心建設新工廠。

各企業正在積極響應台灣當局自去年11月啟動的製造業回流投資扶持政策。如果在獲批3年以內進行投資,可以享受上限為100億新台幣的銀行融資、土地徵用信息以及員工職業培訓等優惠措施。此外,一般上限為10~35%的外籍勞工雇用比率最大可提高至40%。

該政策將在截至2014年底的約兩年裏有效。目標是吸引總額為2000億新台幣的投資,如果能夠實現,有望每年將民間投資推高5%左右。截至3月15日已經獲批的26個項目的總金額已經達到1740億新台幣,已經實現目標的約9成,同時有望為台灣人創造約2萬6000個新就業崗位。由於企業的積極反應超出預期,台灣當局有意提高引資目標。

台灣企業自2000年代起,加快投資人工費低廉的中國。2008年上台的馬英九政府也曾鼓勵台灣企業赴中國投資。另一方面,台灣2012年的民間投資額約為566億美元,自2008年以來一直低迷。除了生產的空洞化之外,優秀技術人才等為了就業而遠赴海外的問題也沒有改觀。

最近,中國的人工費開始上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甚至指出在位於中國大陸的子公司富士康,2012年的工資水平有可能超過台灣的最低工資。

受此影響,台灣2012年的對中國投資額同比減少16.6%,為109億美元,3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馬英九政府也在修正過度依賴大陸的經濟政策。馬英九政府目前的支持率已經降低至10~14%,馬英九希望利用吸引投資回歸的政績來鞏固政權。

鴻海也在本月表示2013年將重點投資台灣。與旗下的液晶面板巨頭群創光電一起,合計將新增雇用5千~1萬人。

當然,投資回歸也面臨有待解決的問題。已響應回流投資號召的可成科技的洪水樹董事長對台灣當局的高官表示,即使進行招聘也難以招到優秀人才。將重心轉移到大陸的生產和人才的空洞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在台灣的產業界呈現,這需要政府和民間積極採取應對之策。

(山下和成 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