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金錢或許買不到幸福﹐但能買到地位﹐而身份地位的確能讓我們更幸福一些。
《時代》(Time)雜志的一篇文章描述了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博伊斯(Chris Boyce)和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摩爾(Simon Moore)這兩位心理學家的最新研究。二人試圖瞭解為什麼更加富裕的社會卻沒有實現集體幸福感的增強。畢竟﹐收入和財富的增加當然會在一定程度上讓一個人更幸福。
因此研究人員決定深入挖掘所謂的“相對收入假定”。這是說明財富相對論的一種假想方式。如果整個國家同時變得更富裕﹐個人並不一定會感到更富有﹐因為他們在社會中的相對地位並未發生改變。
大多數人不會拿自己和抽象的全國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博伊斯和摩爾決定設法弄清人們如何拿自己與左鄰右舍、工作中的同事或大學時的朋友相比較。他們的排名越高﹐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意識也可能越強。
作者寫道﹐例如﹐人們可能會在意在進行比較的所有人中﹐他們的薪水究竟是排在第二位﹐還是排在第八位。
他們發現﹐人們在比較中的排名比其絕對財富更能預示他的幸福程度。博伊斯說﹐如果絕對收入與幸福有關﹐當收入增加時﹐全國每一個人都應該更幸福﹐但看來並非如此。因此我們認為﹐排名比絕對財富更能預示一個人的生活滿意度。
這一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過去20年間﹐縱然許多社會低層人員的生活標準也得到改善﹐人們還是對貧富不均感到如此的恐慌。
Robert Fra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