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3

年輕人需要「發明」工作

紐約時報
托馬斯·弗里德曼

哈佛教育專家托尼·瓦格納(Tony Wagner)這樣形容自己如今扮演的角色,他說他是“兩個敵對部落之間的翻譯官”——教育界和商界,就是那些教育我們孩子的人和給我們工作的人。在他的《創造創新者: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是如何出現的》(Creating Innovators: The Making of Young People Who Will Change the World)一書中,瓦格納認為,中小學和大學系統沒能持續性地“注入價值,並傳授在市場中最需要的技能”。

在一個中等技能拿高薪——上一代中產階級賴以維持的東西——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能的年代,這種情況是危險的。現在只有高等技能可以拿到高等薪水。所有中產階級工作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提升、淘汰或降級了。就是說,要麼需要比以往更多的技能,要麼可以交給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做,要麼被埋葬——成為過時的東西——而這變化之快是空前的。瓦格納認為,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教育不能再以讓每一個孩子“準備好上大學”為己任,而是應該“準備好創造”——不管他們做什麼,都能將價值加入到裡面。
這是個難以企及的目標。我找到瓦格納,希望他說的更具體一些。他在電子郵件中說,“在今天,知識可以通過任何一台接入互聯網的設備獲取,你用自己知道的東西能做點什麼,遠比你知道些什麼更重要。創新的能力——用創造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或給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性的能力——以及審辯式思維、溝通和合作等技能,遠比學術知識更重要。一位企業管理人士曾告訴我,‘我們可以讓新僱員學習內容,內容不斷在變,所以必須得教,但是我們沒法教他們如何去思考——提出正確的問題——以及如何積極主動地做事。’”

我這一代人挺好混。我們可以去“找”一份工作。但是將來我們的孩子要比以往更需要“發明”一份工作。(幸運地是,如今要發明工作的成本和難度都下降了許多。)當然,運氣好的還是能找到第一份工作,只是以今日世界的變化之快,如果想更進一步,他們中也有不少人要對那份工作進行再發明、再策劃和再設想,遠不像他們的父母輩那麼輕鬆。我問瓦格納,如果真是這樣,今天的年輕人應該知道些什麼?

“每個年輕人當然都一樣還是需要基礎知識,”他說,“但是他們比以往更需要技能和積極性。這三個教育目標里,積極是最關鍵的。積極主動的年輕人——好奇、堅韌,願意冒險——會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他們會樂意去尋找新機會或自己創造機會——隨着傳統職業的消失,這種特質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那麼當今的教育改革應該專註什麼?

我們教授並考試的東西,多數學生是沒有興趣的,對他們也沒有用處,他們可以用谷歌(Google)搜索到,而且考試完什麼都忘了,”瓦格納說,“因此一個孩子在學校里待的時間越長,人就越不積極。蓋洛普(Gallup)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年級學生的學習進取心是80%,到高中變成40%。一個多世紀前,我們‘重新發明’了一個共聚一室的學校教育,為產業經濟創造了工廠式學校。為21世紀重新構想教育模式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們的教育要多重視技能的傳授,增強學習和做出改變的意願,把內在動力的三個最強因素放到課堂里去,就是遊戲、激情和意願。

教師和校長應該怎麼做?

他說,“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達到優異的表現,校長應該是一個教學領導人,創造一種創新所需要的協作文化。但是,考什麼內容,就會教什麼內容,所以我們需要“問責制2.0”。所有的學生都應該有一份數碼檔案,記錄對各項技能的掌握情況,如審辯性思維和溝通能力,這些技能是他們在從幼兒園到高等教育的過程中獲得的。選擇性地運用一些高質量的測試是很重要的,比如大學和工作準備狀態評估(college and work readiness assessment)。最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全年的學業進步表現做出評判——而不是靠5月份的一場卷面考試。我們需要實驗室學校,學生只要在諸如“企業經營”等領域獲得一系列基於技能的“榮譽勳章”,就可以拿到高中文憑。教育性學校里所有新教師應該跟隨老教師完成一個實習期,應該將學習表現標準——而非內容標準——作為整個教育系統的新規範。

現在有什麼成功的案例嗎?

“芬蘭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之一,”他說,“他們是唯一一個讓學生在高中畢業時‘做好創新準備’的國家。他們更多地在學習概念和創造力,而非事實,他們有很多選修課程——而且教學日更短、家庭作業更少,幾乎不考試。全美有500家中小學加入了休利特基金會深度學習倡議組織(Hewlett Foundation’s Deeper Learning Initiative),還有一個由100個學區組成的團體Edleader21正在開發全新的教學方法,用於傳授21世紀的技能。“被重新發明”的大學也越來越多,比如歐林工程學院(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和斯坦福大學(Stanford)的‘D學校’(D-school),都在教學生如何創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