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紅、黃、藍「3」種原色;晴、陰、雨「3」種天氣;生活中,點選飲料有大、中、小「3」種選擇;位置有前、中、後「3」種排列——任何現象與事物進行初步分類時,分為「3類」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見「3」這個數字好記又好用。事實上,不論是邏輯思考、解決問題或溝通聆聽,也都能應用「3」的架構力。
「3」的思考技巧:結論、事實與根據
本書作者野口吉昭表示,他過去擔任管理顧問時,都會以結論、事實與根據這3個要素,建立起最基本的邏輯思考架構,並且繪製成邏輯樹(logic tree),以迅速釐清思緒。
例如,在聆聽客戶面臨的問題之後,他會先明確地做出一個結論;接著提出可以證明此一結論的3種根據;最後再針對每一個根據,分別提出可以證明根據無誤的3個事實,總計得出9項事實。
野口建議,除了「結論、事實與根據」這3個要素構成的邏輯思考架構之外,遇到任何問題時,也可以進行3種提問,以構思解決方案:問「為什麼」(why),從問題找到原因;問「如何」(how),從課題推論解決方法;問「什麼」(what),從大的因素分解成小的因素。
「3」的溝通技巧:排序、節奏與重複
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在競選期間的口號「Yes, we can.」,短短3個字,簡潔有力。為什麼「3個字」具有如此強大的溝通力量?
野口表示,第一個原因是3個字能排列出1、2、3的「優先順序」,突顯3個字之間的相關程度,如果只有兩個字,就很難表現先後順序。
以「Yes, we can.」為例,「Yes」表示由衷的肯定、「we」表示認同感、「can」表示決心,先肯定、再認同、最後表示決心,顯示歐巴馬將肯定選民列為首要之務。
又如,知名的牛丼連鎖店吉野家(Yoshinoya)的企業標語——「好吃、便宜、快速」,代表吉野家將「好吃」當成首要之務,視為比「便宜、快速」更重要的因素。
第二個原因是,3個字的「節奏」可以讓聽眾增加印象。
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任內,出席相撲選手貴乃花獲勝的頒獎典禮時,說了一句讓日本國民印象深刻的名言:「你做得很好,我很感動!恭喜恭喜!」如果只有「我很感動!恭喜恭喜!」就失去原來3個句子的節奏感。
第三個原因是,3句話比兩句話更有「餘韻」,說3次比說兩次更有想像空間。
例如,有人問創業成功者生意興隆的祕訣,回答的人總會說「地點、地點、地點」,特意將「地點」重複3次的原因,就是為了強調「地點」的重要性,也讓聽者更有反覆思索的餘韻。
「3」的傾聽技巧:自己、對方與第三者的立場
傾聽也能善用「3」的架構力,例如,從自己、對方與第三者的立場傾聽。
「自己的立場」指的是擁有自己的主張與理念;「對方的立場」指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了解他們所具備的能力、面臨的問題與現有的想法是什麼;「第三者的立場」指的是以「靈魂出竅」的方式,站在自己與對方之間來思考,取得平衡的觀點。
「3」的架構也可以應用在撰寫e-mail或商業文書。目前多數人仍沿用學生時代寫作文的方式,以「起、承、轉、合」做為文章架構,但對於閱讀者來說,通常要看到最後一段,才知道結論是什麼。
野口主張,可以應用「結、承、起」3個架構,文章從結論開始寫起,只要有「結、承、起」3段即可,或將內容分為3項,並以條列方式呈現,讓閱讀者很快就能掌握溝通重點。
凡事分成「3項」「3類」「3步驟」,讓思考、寫作與溝通更能簡潔有力、脈絡分明、得心應手,這就是「3」的魔法。
可以再加以解说关于「結、承、起」3個架構吗? 非常感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