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塗發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經濟學博士。現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新台灣國策智庫顧問、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所)兼任教授。曾任國立台北大學教務長、經濟學系(所)教授兼系主任、行政院政務顧問、第六屆立法委員(經濟及能源委員會召集委員)、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總會會長、台灣教授協會會長。研究專長為產業關聯分析、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能源與環境經濟學、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
台灣與中國之經貿關係,在兩蔣時代「漢賊不兩立」與「三不政策」下,完全沒有交流的空間。台灣政府在1990年8月發布「對大陸地區從事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管理辦法」之後,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才重新展開,很快就形成一股中國投資熱潮。在1996年發生台海飛彈危機,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採取「戒急用忍」政策,以顯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經濟主權操之在我,台灣的中國投資熱才稍微降溫。
2000年政黨輪替後,由於國會朝小野大,陳水扁總統的施政頻遭掣肘。為了因應當時爆發的國際網路泡沫危機,並化解在野黨(國、親、新泛藍陣營)的抵制,民進黨政府乃在2001年召開「全國經濟發展會議」(簡稱經發會),幾乎是全盤接受主張西進的蕭萬長與產業界的意見,決定對中國採取「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放棄「戒急用忍」政策,大幅放寬製造業對中國投資,而掀起另一波中國投資熱潮。但因仍未對中國「全面開放」,而被中國國民黨批評為「鎖國」政策。
2008年再度政黨輪替,中國國民黨的馬政府上台後,馬上對中國採取「全面開放」政策,並開放金融服務業與中國交流,且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而造成另一波更大的中國投資熱潮。台灣與中國的經貿交流乃更加深化。馬政府積極建構「兩岸共同市場」(即「一中市場」),要與中國經濟整合(迎合中國的「經濟一體化」統戰策略),為其政治上的「終極統一」鋪路,目前更急欲通過「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
由表一的資料可以看出,在陳水扁「積極開放」期,經濟部核准台商投資中國,平均每年金額大幅提高到68.23億美元,是李登輝「戒急用忍」期每年25.57億美元的2.67倍;在馬英九「大幅開放」(全面開放)期,平均每年金額更大幅提高到117.07億美元,是「戒急用忍」期的4.58倍、「積極開放」期的1.72倍。比較研究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的演變與台灣長期經濟發展的軌跡(參照表一與表二),不難發現,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和台灣的經濟成長呈現高度負相關;即兩國的經貿關係愈密切,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就愈低!早期台灣與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發展密切的經貿關係時,台灣的經濟發展很輕易的被這些大經濟體先進國家往上拉升(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達8%以上)。相反的,當台灣自2001年逐漸「脫美入中」,與中國經貿關係愈緊密結合後,經濟成長就愈緩慢(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在4.5%以下),甚至被開發中的大經濟體中國拉下來而向下沉淪。
台灣早期採取「出口擴張」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政策,走「國際化」路線,以美國與日本為主的國際市場來帶動台灣的經濟發展。在1980年代,台灣對美國的「出口依存度」曾高達40%以上,還一度接近50%,但自1990年代以來就逐年下降,目前已降至11%左右;相反的,自1990年代開始與中國經貿交流以來,對中國的「出口依存度」就逐年上升,目前已高達40%以上。台灣的經濟發展顯然是在走「脫美入中」的歧途。目前投資中國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八成以上,對中國「出口依存度」達四成以上,等於在經濟上「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台灣實已步入經濟「中國化」的陷阱,已被鎖入中國。這也無異是將台灣的經濟命脈置於中國的掌握中,台灣的經濟安全風險非常大。
註:本表取自吳榮義,2012.09,「台灣的中國政策與亞太區域和平」。
表二、 台灣經濟發展簡表
年 期 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
1950-1959 8.4%
1960-1969 9.2%
1970-1979 10.2%
1980-1989 8.1%
1990-1999 6.5%
2000-2009 3.4%
2000Q3-2008Q2
2008Q3-2012Q2 4.4%
2.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台灣與中國是兩個非常不對等的經濟體。在2013年,中國GDP高達9.2兆美元,僅次於美國的16.8兆美元,居全球第二,而台灣僅將近0.5兆美元,兩者經濟規模相差非常懸殊;台灣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的自由競爭市場經濟,中國則是國(公)營企業佔重要地位,且各級政府介入市場甚深的非自由競爭市場經濟。台灣一廂情願依自由市場競爭原則與中國經貿交流,不僅自陷於自由市場的迷思,更已為台灣帶來諸多不利的後果,包括:1. 國內投資不振,產業升級速度減慢;2. 產業空洞化,失業率居高不下;3. 出口品被中國產品取代的危機;4. 經濟成長動能不斷流失;5. 所得分配持續惡化;6. 經濟發展受制於中國,經濟安全堪憂。
馬政府為了建構「一中市場」,而與中國簽訂ECFA和「服貿協議」,將導致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完全消失,而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庸。而最大在野的民進黨內竟還有一大票主張「自信西進」者,為了重返執政而不惜競相取悅中國政府!台灣想依賴中國來發展經濟,無異是與虎謀皮、自掘墳墓。台灣如果還是執迷不悟,繼續採取「依賴中國,降低成本」的發展策略,而不改採「投資國內,提升價值,佈局全球」的發展策略,則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將完全由中國來宰制,台灣人民未來的命運將掌握在中國獨裁政府的手中!
台灣與中國之經貿關係,在兩蔣時代「漢賊不兩立」與「三不政策」下,完全沒有交流的空間。台灣政府在1990年8月發布「對大陸地區從事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管理辦法」之後,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才重新展開,很快就形成一股中國投資熱潮。在1996年發生台海飛彈危機,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採取「戒急用忍」政策,以顯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經濟主權操之在我,台灣的中國投資熱才稍微降溫。
2000年政黨輪替後,由於國會朝小野大,陳水扁總統的施政頻遭掣肘。為了因應當時爆發的國際網路泡沫危機,並化解在野黨(國、親、新泛藍陣營)的抵制,民進黨政府乃在2001年召開「全國經濟發展會議」(簡稱經發會),幾乎是全盤接受主張西進的蕭萬長與產業界的意見,決定對中國採取「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放棄「戒急用忍」政策,大幅放寬製造業對中國投資,而掀起另一波中國投資熱潮。但因仍未對中國「全面開放」,而被中國國民黨批評為「鎖國」政策。
2008年再度政黨輪替,中國國民黨的馬政府上台後,馬上對中國採取「全面開放」政策,並開放金融服務業與中國交流,且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而造成另一波更大的中國投資熱潮。台灣與中國的經貿交流乃更加深化。馬政府積極建構「兩岸共同市場」(即「一中市場」),要與中國經濟整合(迎合中國的「經濟一體化」統戰策略),為其政治上的「終極統一」鋪路,目前更急欲通過「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
由表一的資料可以看出,在陳水扁「積極開放」期,經濟部核准台商投資中國,平均每年金額大幅提高到68.23億美元,是李登輝「戒急用忍」期每年25.57億美元的2.67倍;在馬英九「大幅開放」(全面開放)期,平均每年金額更大幅提高到117.07億美元,是「戒急用忍」期的4.58倍、「積極開放」期的1.72倍。比較研究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的演變與台灣長期經濟發展的軌跡(參照表一與表二),不難發現,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和台灣的經濟成長呈現高度負相關;即兩國的經貿關係愈密切,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就愈低!早期台灣與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發展密切的經貿關係時,台灣的經濟發展很輕易的被這些大經濟體先進國家往上拉升(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達8%以上)。相反的,當台灣自2001年逐漸「脫美入中」,與中國經貿關係愈緊密結合後,經濟成長就愈緩慢(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在4.5%以下),甚至被開發中的大經濟體中國拉下來而向下沉淪。
台灣早期採取「出口擴張」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政策,走「國際化」路線,以美國與日本為主的國際市場來帶動台灣的經濟發展。在1980年代,台灣對美國的「出口依存度」曾高達40%以上,還一度接近50%,但自1990年代以來就逐年下降,目前已降至11%左右;相反的,自1990年代開始與中國經貿交流以來,對中國的「出口依存度」就逐年上升,目前已高達40%以上。台灣的經濟發展顯然是在走「脫美入中」的歧途。目前投資中國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八成以上,對中國「出口依存度」達四成以上,等於在經濟上「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台灣實已步入經濟「中國化」的陷阱,已被鎖入中國。這也無異是將台灣的經濟命脈置於中國的掌握中,台灣的經濟安全風險非常大。
註:本表取自吳榮義,2012.09,「台灣的中國政策與亞太區域和平」。
表二、 台灣經濟發展簡表
年 期 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
1950-1959 8.4%
1960-1969 9.2%
1970-1979 10.2%
1980-1989 8.1%
1990-1999 6.5%
2000-2009 3.4%
2000Q3-2008Q2
2008Q3-2012Q2 4.4%
2.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台灣與中國是兩個非常不對等的經濟體。在2013年,中國GDP高達9.2兆美元,僅次於美國的16.8兆美元,居全球第二,而台灣僅將近0.5兆美元,兩者經濟規模相差非常懸殊;台灣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的自由競爭市場經濟,中國則是國(公)營企業佔重要地位,且各級政府介入市場甚深的非自由競爭市場經濟。台灣一廂情願依自由市場競爭原則與中國經貿交流,不僅自陷於自由市場的迷思,更已為台灣帶來諸多不利的後果,包括:1. 國內投資不振,產業升級速度減慢;2. 產業空洞化,失業率居高不下;3. 出口品被中國產品取代的危機;4. 經濟成長動能不斷流失;5. 所得分配持續惡化;6. 經濟發展受制於中國,經濟安全堪憂。
馬政府為了建構「一中市場」,而與中國簽訂ECFA和「服貿協議」,將導致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完全消失,而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庸。而最大在野的民進黨內竟還有一大票主張「自信西進」者,為了重返執政而不惜競相取悅中國政府!台灣想依賴中國來發展經濟,無異是與虎謀皮、自掘墳墓。台灣如果還是執迷不悟,繼續採取「依賴中國,降低成本」的發展策略,而不改採「投資國內,提升價值,佈局全球」的發展策略,則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將完全由中國來宰制,台灣人民未來的命運將掌握在中國獨裁政府的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