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得有個起點;等你爬上第一座小山的山頂,就可以看到下一座山了。
亞馬遜(Amazon.com)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不斷地對員工耳提面命:「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只能自己開闢一條新路。」他了解亞馬遜必須把自己定義為一家技術公司,而非零售商,於是他積極招攬技術人員,而且故意給他們曖昧不明的工作職稱。
2001年,貝佐斯從蘋果公司(Apple)那裡挖來知名的使用者介面專家賴瑞‧泰斯勒(Larry Tesler),任命他為「購物體驗副總裁」。翌年,他又雇用機器學習教授韋思岸(Andreas Weigend),讓他在亞馬遜任職「科學長」。
儘管貝佐斯對他們寄予厚望,他們還是沒什麼特別表現,而且不久就厭倦西雅圖的生活。韋思岸在亞馬遜待了一年四個月就離職了,而泰斯勒則做了三年多。後來,貝佐斯還是找到了他的千里馬,此人與他一樣有遠大的眼界,將帶領亞馬遜開拓新的領域。
這個人是烏迪‧曼博(Udi Manber),生於以色列北部的小城基維特海姆(Kiryat Haim),在華盛頓大學取得電腦科學博士學位。1989年,他出版一本關於解決複雜數學公式的專書《演算法》(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此書後來成為權威之作,也引起矽谷高手的注意。
曼博的任務就是利用技術提高亞馬遜的營運效率,並開發新的特色。他每週和貝佐斯見一次面,兩人一起研究進行中的案子,並為了新點子進行腦力激盪——由於貝佐斯已不再和屬下進行一對一的討論,這已是特例。即使他們是在亞馬遜盈餘公告的幾個小時前見面,貝佐斯還是會全神貫注地聽他解說。
曼博在亞馬遜推動的第一個案子即因野心遠大,引來媒體和紐約出版圈的關注。在曼博來到之前,亞馬遜已推出「線上試閱」(Look Inside the Book)的試讀工具,讓亞馬遜的顧客也能體驗在實體書店翻看一本書前幾頁的感覺。曼博更進一步發揮這樣的構想:提議加上「內文檢索」(Search Inside the Book)的服務,讓顧客可以在想買的任何一本書搜尋某個字或某個語詞。貝佐斯覺得這個點子太棒了,甚至願意讓顧客可以搜尋亞馬遜網站上任何一本書的內文。他給曼博一個目標:希望可搜尋內文的書籍達10萬冊。
曼博說:「我們的論點很簡單。試想有兩家書店,一家把所有的書都用透明膠膜緊緊封起來,另一家則可以任意翻閱。你認為哪一家賣得比較多?」
出版社擔心「內文檢索」的功能可能會為網路盜版大開後門。但大多數的出版社還是同意試試看,給亞馬遜實體書以供掃瞄。亞馬遜把書運到菲律賓的承包商,讓他們負責掃瞄。接著,曼博的團隊利用光學文字辨識軟體,把掃瞄檔案轉換為文字檔,亞馬遜的搜尋運算系統便可進行導覽、設置索引。
為了避免顧客在網站上讀完全書,亞馬遜只提供一小部分的內文,也就是搜尋字詞的前後一、兩頁,而且只有信用卡資料留在亞馬遜的顧客才得以享受這樣的服務。亞馬遜也在你瀏覽書籍內文後,在你的電腦留下一些小檔案,也就是所謂的cookie(暫存檔),等你再度瀏覽同一本書,亞馬遜的系統就會讀取這些cookie檔,不讓你藉由不斷搜尋免費看完全書。
2003年10月,亞馬遜正式推出「內文檢索」的服務——3年半來,因為此次重要的創新之舉,亞馬遜首次登上《連線》的封面故事。這篇文章再度燃起貝佐斯在90年代末期對書店的夢想——亦即把每一本書儲存起來的「亞歷山大計畫」:也許這麼一座無所不包的圖書館可以數位化,那這個夢想就可以實踐,不再遙不可及?貝佐斯用保守的語氣告訴《連線》雜誌(Wired):「我們總得有個起點。等你爬上第一座小山的山頂,就可以看到下一座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