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2014

經濟學人解讀「謎樣中國」:「追憶天安門」(Remembering Tiananmen)

5月底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表一篇「追憶天安門」(Remembering Tiananmen)專評文章指出,從北京天安門事件到25年來政治發展軌跡,中國政局總是呈現互為因果的有機關聯性,而且最特別的是,每每呈現出人意表的驚人發展;不過,最後總以「強權領導」贏佔上風,做為「鬥爭完成」的終結。

以1989年六四天安門要求政治民主改革的事件為例,西方觀察家事前評估,中國將因此陷入政變與反政變的內戰,不過,讓西方社會跌破眼鏡的情況出現了,軍方內部的強硬派穩居上風;至於,同情社運、學運的黨政及軍方人士,則遭到一併鏟除。前中共黨委總書記趙紫陽的命運,就是個顯著例證。趙紫陽於1987年接任黨總書記一職,隨即開放西方媒體,前往中國採訪;對於西方國家而言,這是了不起的大事,因為先前中國是「禁閉國度」。當時的趙先生,以總書記之尊,於北京天安門西側人民大會堂,開放中外記者進行不受拘束的即席問答。當時任職《經濟學人》的北京通訊員憶往時表示,那是個前所未有「令人狂喜」機緣。隨後,主張民主改革的趙紫陽,因同情學運,反對六四進行軍事鎮壓,其總書記一職被拔除,並遭到在家軟禁(Home Arrest),直到2005年去世為止。

理解中國政權的便利之鑰,即認識馬克思共產主義所主張的階級鬥爭。所謂的鬥爭,乃建設共產理想國度的必經過程。透過不斷的鬥爭,距離理想目標就越來越接近。中國將朋友,改稱之為同志,也就透露了其背後隱藏的思想邏輯;同志一辭所代表的「有志一同」,意思是遇到鬥爭關頭,要口徑一致,槍口對外,將彼此綁成利益一致的共同體。一個將鬥爭視為核心價值的政權,只能靠下一個鬥爭存活下去,所謂的「以戰養戰」,因此其政權的存續,具有相對的不穩定性。

《經濟學人》專文,引述中國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於1992年退位時的看法指出,僅管,經過了1989年六四天安門的外部鎮壓,以及領導高層內部的整肅清掃,中國政治的穩定性並沒有因此獲得確保。對於前蘇聯的瓦解,鄧小平曾發表一項總結性看法指出,蘇聯未能讓人民富裕起來,因此崩解了。所以,鄧小平任內,召喚一個全新的經濟改革,展開著名的「南方之旅」,大力推銷頗具經改成效的「重慶經驗」。但是,經改的成效,並不能掩蓋,中國政權不斷面臨高層內鬥的「脆弱本質」。鄧小平就曾表示,中國內部問題,皆由共產黨內部紛爭所引發。經濟學人認為,這個看法,一直到現在,都還相當貼近中國的現實情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上臺,一樣重演中共慣有的鬥爭清算路子。《經濟學人》專文指出,習近平向來被視為,繼鄧小平以降中國近20年來最為強硬的領導人,所有國家安全以及經濟改革,全部移交他個人手下,直接下令監管。早在習近平上台8個月前,中共就對中央政治局成員薄熙來下達清算令,接下來,薄氏的幕後軍師周永康,前中國公安部部長,也一併遭到整肅判刑,原因為,北京當局謠傳著,周氏與薄氏,夥同一批中共退休元老,背後策動密謀反習。

《經濟學人》指出,習近平認為,中國經濟改革的大船已經開抵深水區,接下來的任務,就要上山打老虎。正如鄧小平享有經濟改革開放之父的美名,習近平也加以仿效,想在締造中國經濟高成長議題,保有一席之地。為了達成此一目標,習氏首先佈署2條平行鎮壓路線,藉此擊虎。所指二虎,一為「貪腐」,另一為「異議人士」之虎。分析中指出,許多人認為,打貪是為了驅趕貪污行徑官員,進一步向黨中央宣誓效忠,同時也可以澆息異議人士,藉機「扇風點火」的燒旺效應。

《經濟學人》指出,習近平為了樹立個人黨內威信及贏取國人支持,近來,大加嶄露軍事肌肉;此一路線與鄧小平向來主張的治國格言:「養精蓄銳,以待時變」(Hide its capacities and bide its time),有所違背,然而習個人不以為意。專文中也指出,天安門事件後,中國加緊對國內學生,施以愛國教育,企圖將共產黨形塑為「愛國者化身」,近來此一教育策略效果出現褪色;然而,習的強硬外交政策,對抗日本作風,又把這股愛國熱潮找了回來,習近平自己成就了「愛國者化身」。

至於,習近平政權所遭遇的危機挑戰,《經濟學人》列舉指出,包括有1.)國內龐大中產階級的誕生。2.)來自農村地區廣大中下階層勞工移民,所帶來的盲流,激化社會不安效應。3.)新興網路關心時事人口的大量增升,僅管中國網路持續遭到強力審查,甚至封鎖。不過,經濟學人也認為,在習氏雷厲掃蕩異議人士的政策之下,中國公民社會想要集結成為1989年六四天安門百萬抗議規模,恐成歷史往事,不復可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