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2013

逃離霧霾的北京

英國金融時報
吉密歐 , 何麗
一些高管、外交官以及為外國僑民服務的企業表示,在北京經歷了一個冬天的嚴重空氣污染之後,外國僑民中間可能會掀起一股逃離中國首都的浪潮。

不過,打算離開北京的並不限於外國僑民。促使人們下決心離開的,也不只是為期幾個月的有害霧霾。

中國許多大城市的居民多數來自全國其他地區,在這點上,北京和廣州、上海等其他城市一樣。隨著人們逐漸得以更多地瞭解長期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許多人對於濃重霧霾下的生活有了新的看法。

在中國最大的類似推特(Twitter)的微博平臺——新浪微博(Weibo),至少在受教育程度較高、較為富有的群體中,離開北京已成為熱門話題。

一位微博用戶寫道:“一個合作無間的同事辭職逃離北京了。高房價高物價高污染上學難看病貴。於是他們去了‘壓力小多了’的城市——倫敦。”

中國大城市的空氣污染一直很嚴重,而最近幾個月,在中國北方,危害最大的有毒污染物含量已經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水平的40倍。

更重要的是,由於如今人們可以查到實時的信息,任何人只要有電腦或智能手機,就能夠將冰冷的數據與他們正在呼吸的嗆人煙霧聯系起來。

2009年,美國大使館開始自行採集一種細顆粒物數據,稱做PM2.5,這種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由此引發的一場公眾運動最終迫使北京市政府也實行了同樣的措施。如今,來自雙方的每小時更新的數據都可以在網上查到。

空氣質量信息的公開,加上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有害影響也逐漸明朗化,使得兩年前還沒有被視作問題的空氣污染成為引發公眾憤懣的源頭之一。

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估計,中國每年有40萬人因為戶外空氣污染而早亡。這一發現極具爆炸性,當時中國政府設法壓下了這個消息。然而,曾參與這項研究的一位科學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潘小川表示,由於該報告中採用的方法偏於保守,真實的數據可能要高得多。

日前發布的一項全世界致死原因調查發現,2010年戶外空氣污染在中國導致了120萬人早亡,差不多占全球總數的40%。這項研究是由多所大學和WHO共同開展的。

潘教授表示:“中國正開始感受到污染在長期內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害,而過去10年就像是一段集中爆發期。”他提到了中國各地肺癌和消化系統疾病不斷增多的趨勢。

潘教授表示,由於缺乏數據,科學家們無法精確測算華東嚴重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真正影響。

“信息真空”主要是政府保密措施造成的。

根據近日發表的一份權威年度報告,多數中國城市都拒不披露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環境信息,比如污染排放數據以及對污染製造者的行政處罰記錄。

自2009年以來,位於北京的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與位於美國的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每年都會發布一份涵蓋中國113座城市的污染透明度指數。

在今年發布的報告中,約35%城市的透明度得分出現下降,首次扭轉了持續多年的上升趨勢,調查的組織者們稱這一現象“令人心驚”。

他們認為,保密程度增加主要源於地方保護主義,以及地方政府犧牲環境、追求經濟增長的短視行為,這種行為最終將適得其反。

在近期一份由中國國家媒體發布的報告中,中國政府估計,2010年環境惡化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達2300億美元(這是根據不完整資料估算的結果),約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這一損失額是2004年估計數字的三倍。

在最近有關中國空氣污染問題的一份詳盡研究報告中,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經濟學家馬駿寫道:“(中國)現行政策的一個根本問題在於,這些政策不符合在可接受時間內將污染降低到政治上可接受水平的需要。”

根據德意志銀行的估計,如果政策不變,按照現有趨勢,到2025年,預計中國煤炭燃燒量將增加60%,汽車保有量將增加三倍,這將導致中國空氣污染程度加重70%,而目前的空氣質量已經時常令人難以忍受了。

然而,民憤越來越大,寧可放棄經濟發展機遇而離開中國首都的外國僑民和本國人越來越多,這些都表明,對非民選的中國領導人來說,空氣污染已成為一個令人不安的政治問題。

由於中共對任何可能削弱其執政合法性的問題都極為敏感,許多環保活動人士希望,中國政府最終會將環境保護列為優先任務。

如今已初現積極信號,李克強在3月中旬首次以新任總理身份出席記者招待會時,就承諾要採取更多措施治理污染。

李克強表示:“政府應當鐵腕執法,鐵面問責。”

他說:“綠水青山貧窮落後不行,但殷實富裕環境惡化也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