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2014

25年後的反思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25年前,兩起重大的政治事件震撼了世界。發生在不同大洲的這兩起事件,粉碎了戰後的確定性,並幫助塑造了我們現在所處的全球體系。

在波蘭,在與僵硬但仍凶殘的共產黨政權談判數月後,自由選舉得以舉行,使百折不撓的列赫•瓦文薩(Lech Walesa)所創立的團結工會運動獲得大勝。在中國,當局對天安門廣場上由學生主導的示威進行了血腥鎮壓。坦克出動,數百人喪生。

這兩起重大事件推動歐洲和中國走上不同的路徑。在波蘭,自由獲得勢頭。波蘭的選舉在那個令人欣慰的秋天在東歐各國點燃了一條火藥痕跡,柏林牆的倒塌和歐洲大陸重新團結在自由之下是這一變化的高潮。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中國走上了倒退之路。當政者在繼續嘗試擴大經濟自由的同時,對同情抗議者願望的體制內人士進行了清洗。學生們的民主訴求遭到一口拒絕。

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這一命運轉折的結果清晰可見。經濟上,兩國都享有20世紀80年代不可想象的繁榮。波蘭的人均國民收入增長至原有水平的三倍多,從6000美元增至21000美元。中國的崛起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還重塑了世界經濟,使“中央王國”再度成為一個貿易大國。


但在政治上,差異仍然像當初一樣明顯。沒錯,推翻蘇聯在歐洲的統治,以及蘇聯本身的解體,並非沒有流血和悲劇。超過10萬人在南斯拉夫解體的過程中喪生。但對歐洲乃至世界來說,蘇聯解體仍是一件大好事。第二次世界大戰留下的陣營界線被消除。歐洲前共產黨國家的人民在歐盟成員國的支撐下,推進自由前沿,打造民主制度。盡管有危機的蹂躪,近年還有恢復元氣之後的莫斯科的武力恫嚇,但那些成果看上去相當穩固。

中國的快速發展有時導致西方觀察人士質疑民主體制帶來卓越繁榮的能力。但是中國的經濟自由化和僵化政治制度之間的失衡仍引人註目。

中國領導層堅持要求實現非常高的增長率,既反映了讓數以千萬計的農民遷入城鎮的巨大挑戰,也反映了對於社會不安定的擔憂,而後者正是天安門事件的後遺症。

然而,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己承認的,旋風般的擴張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的發展模式正在產生沉重的環境和社會成本。依靠嚴重腐敗的地方政府來推動投資,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加劇了腐敗。

很難知道共產黨政權如何調和政治與經濟自由,或者這個概念與一黨制是否相容。黨為了保持其對權力的壟斷,常常祭出民族主義的大旗。在民族主義情緒往往易於爆發的亞洲其它國家,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

歐洲的經驗提供了產生希望的理由。中國也許缺乏言論自由,但它並不是極權主義國家。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嘗到了貿易、旅行和互聯網帶來的好處。共產黨的賭註是,這些經濟自由和壓倒一切的對穩定的追求,將足以保證其生存和中國的崛起。這是一場豪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