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13

食物安全與浪費的兩難

潘翰聲

義美爆發小泡芙使用過期原料,同一天,餐飲食材供應商銘哲行負責人則因變造有效日期依《詐欺罪》被羈押。從幾年前毒奶粉的三聚氰胺、塑化劑,到這次的毒澱粉和毒醬油,則是將不應出現的工業原料混入食品,屬於較高層次的黑心食品犯罪。

基因改造食品和美國牛肉的狂牛症風險,則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毀壞人類與地球的健康,更是制度性劫貧濟富,此時全世界正有數百萬人同步抗議基改的孟山都壟斷集團。對於情節較輕的義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既然都嚴斥為犯罪行為,政府當以適當比例的標準自我期許,並同等要求統一企業等更大規模的食品通路業者負起社會責任,捍衛國民健康。
一些媒體跟著鄉民起鬨「還有什麼可以吃」,其實混淆了不同層次的風險。食品工業評論家特拉姆.史都華在《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一書說道:「恐懼代替科學常識為我們做日常選擇,實行過分嚴苛的標準而造成普遍性浪費」,談的雖是「賞味期限」的迷思,但他也提醒「沒有人有能力衡量究竟是公共食品安全重要,或是垃圾問題重要」。

危機處理傷害誠信

義美事件震撼國人,主要是他「做餅是老實人的行業,良心的事業」的形象深植人心,其危機處理失當,傷害了台灣社會極為難得的誠信資產。卻少有人討論其「犯意」,會不會是因為珍惜食物的企業文化,反而身陷風暴。

一般食品廠商的蛋糕邊等「垃圾」,被他留下來以較低折扣出售「NG蛋糕」,因為價格效益比高、數量又有限反而搶手;或是將土司切邊以巧思再製為條狀餅乾,甚至暢銷的巧克力脆片其實也是來自另項產品的廢料,一步步往循環型社會的理想邁進。當年「會斷貨的鮮奶才是好鮮奶」等策略,避免不當迎合消費者需求,反而引導消費者思考食物生產方式,都是化劣勢為優勢的經典行銷。

義美自設6000萬元的實驗室檢驗所有原料,讓他在塑化劑事件中毫髮無傷。但是,模範生既沒有法律豁免權,也沒有犯錯的特權,義美過度自滿於科學技術的倚賴,自以為標籤上過期的原料,只因檢驗後沒有實質腐壞,就大膽使用,輕忽了法律食品安全的標準,以致重創商譽。

幸而其生產履歷,規規矩矩連使用過期原料都清楚記錄,如果真的沒問題,應可以在承認錯誤的前提下,公布各批過期原料的檢驗紀錄報告,讓消費者安心。至於受害消費者的賠償與補償,業者不妨發揮其影響力,支持消基會所主張的立法設置「消費者保護基金」,以追討業者不當利得。

「吃食物不吃食品」

公民團體以高標準監督企業是天經地義,但風險判準得避免抓小放大。一般人依著新聞節奏,不吃被熱門報導的黑心食品,卻大啖另一樣毒性更高的食品,理性失控對健康傷害更大;而阿Q且虛無的說「反正沒有一樣安全的」,自暴自棄正是黑心商人最希望你做出的反應。

現代政府很少令人安心,黑心政客的社會信任度也敬陪末座,我們很難相信政府可以為食品把關,但我們可以要求國會趕快制定《飲食教育基本法》,讓每個孩子建立「吃食物不吃食品」的正確觀念,才是從根守護健康、環境與文化。

作者為綠黨前發言人,社會服務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