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3

不要命的自負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13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台灣比去年退步4名,降到第11名。評比的4大標準:「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和「基礎建設」的排名都比去年下跌。

忘了角色過度干預

大前天行政院提出振興經濟4大措施,像中央計劃經濟那樣過於細微末節,忘掉了政府在自由市場經濟中的原則性與基礎性的角色,沒作好自己的功課,卻過度干預市場,導致競爭力排名下滑,全年經濟成長保三可能落空。

從振興經濟措施的內容來看,台灣朝野的經濟思想都還陷在政府計劃經濟的泥淖裡。中國傳統的儒家經濟思想和西方19世紀社會主義的經濟思想不謀而合,都主張中央計劃經濟(或部分)。這是海耶克所宣稱的「不要命的自負」,即相信人類有能力規劃和掌控自己的命運。然而事實卻不然。根據經濟史的經驗觀察,國家絕對不可實施中央計劃經濟,否則經濟將會凋敝(前蘇聯、改革前的中國)。

理由有六:一、計劃人員不知該做什麼來有效協調現代經濟生產。像振興措施中的許多項目公務員就不知怎麼進行;二、摸著石頭過河之後,執行者不知達到什麼效果,只好鑽漏洞並欺騙督導人員;三、計劃官員不知道上千萬人的不同需要,以致按計劃推出的政策讓人民仍舊無感;四、由於是政治決定,無法計算出價格與成本,以及生產作業必須增加什麼和減少什麼;五、執行官員會發現這些新生事物充滿麻煩和不方便。任何創新會自動瓦解計劃,也帶來額外的不確定性。實務上,計劃經濟會阻礙創新,而市場經濟容易走向創新;六、對外貿易無法與計劃做成功的整合,除非計劃官員能控制外國人。

計劃經濟注定失敗

政府的角色應是後勤型,而非前鋒型,亦即打造一個適於經濟成長的良好投資環境,不是鉅細靡遺的計劃經濟,因為那注定會失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