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3

睡眠品質和治理品質 互為因果

南方朔

自然界有日有夜,人生則有清醒與睡眠,那是自然與人生之道理,清醒時就要絕對清醒,睡眠時則要沉沉入睡,醒與睡之間,必須絕對清楚,不容混淆。

但人卻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人有太多非自然的個人慾望,它破壞了自然的醒睡之道,那就是半睡半醒、昏昏欲睡、打瞌睡、渾渾噩噩的狀態。英文字裡有個通俗字Doze、有個文雅字Slumber,它就有打盹、打瞌睡、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多重涵意。英國人在字辭形成的過程中,對睡與醒之道非常的講究,英國人從來不會在文字上去美化打瞌睡這種昏昏沉沉的狀態。

英國的文學宗師莎士比亞是個對睡與醒之道非常講究、也寫得非常細膩的大師。例如在他的悲劇《馬克白》裡,馬克白是個戰功彪炳的大將,後來權力慾望高漲,竟然弒君篡位。當他有了非份的慾望,他就再也睡不安穩,於是莎士比亞遂寫道:「馬克白自己謀殺了睡眠。」莎士比亞說,睡眠是療癒人類心靈的油膏,當馬克白謀殺了睡眠,他就只好渾渾噩噩像白痴一樣被最壞的命運拖著走;謀殺了睡眠,等於是謀殺了清明的理智!

莎士比亞在許多劇本裡,都對醒睡問題做了深刻的討論,以他的歷史劇《亨利四世》討論得最多也最深刻。亨利四世是一三九九至一四一三年間的英王。他原是蘭卡斯特公爵,後來與英王理察二世敵對,於是夥同其他封建貴族,以宮廷政變的方式廢掉國王,將國王抓進倫敦塔監獄,最後凌虐致死,亨利四世篡位為王。由於他的王位得來不正,所以他的任內叛變不斷,莎士比亞說「這個戴了皇冠的頭顱睡不安穩」,除了罪惡帶來的不安全感使他睡不安穩外,亨利四世還有癲癇、梅毒、溼疹、嚴重的痛風,這些身體的疾病更惡化了他的生活品質和思想行動,所以他的國政搞得亂七八糟。睡眠品質和治理品質是互為因果的,如果不是反叛的勢力無法團結,他的政權早就被推翻了。在《亨利四世》裡,亨利四世對老百姓都能安穩的在陋室中睡眠,而他在高貴的臥榻上卻輾轉反側、不能入睡憤怒萬分。他後來認為他的罪惡必將使國家潰爛而亡,但他的笨兒子亨利五世命好,敗亡並未發生;但他的篡位弒君,一生無法安穩入睡,國政也亂七八糟,終究是事實。

因此,莎士比亞有一套生命的價值觀,人活著就要自然節制,不做惡事,不要有非份之想,做得正,睡得才會穩,私事公事國事才會井然有序,不致於像亨利四世那樣,全都亂成了一團。莎士比亞的這種睡與醒之道,後來影響到了現代。例如浪漫啟蒙時代的大詩人華滋華斯主張崇尚自然、追隨自然循環的道理,他有一首〈無眠詠〉,詩中就說,無眠會使人失去清晨的瑰寶和對生命的啟示。

而更重要的乃是西方從十九世紀後出現了一句名言:「死亡和睡覺是一對兄弟」。這句名言的典故出處是浪漫大詩人雪萊的詩句。雪萊和他的元配產下長女伊安瑟後,雪萊愛之甚深,寫了一首詩給女兒。其中有段句子說,打瞌睡會偷走人們的知覺,使人從白天一直麻痺到晚上。因此看著愛女幸福的打著瞌睡,他希望愛女醒來,去抓住生命快樂的節奏。「死亡和睡覺是一對兄弟」,其中所說的睡覺,雪萊指的其實就是打瞌睡。打瞌睡會使人麻木無感,會使人渾渾噩噩的只知道過日子。雪萊的名言真義是「死亡和打瞌睡是一對兄弟」!

對於打瞌睡,近代人講得最深刻的是葡萄牙文豪佩索亞(Fernando Pessoa),他在《憂愁書》裡說道─「某些感覺在打瞌睡,它塞住了我們的心,它像一陣霧,使得我們不會想、不會動,使我們無法成為清楚而單純的存在。就像是我們沒有入睡,但某種非夢之夢卻縈繞徘徊在我們身側,我們感官的表面已停滯,新的一天溫暖的太陽也刺激不動這種麻痺!」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