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3

供應衝擊與中國、日本

日本經濟新聞
竹中平藏

近年來,全球一直頻繁發生經濟危機,而且是全球規模的危機。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韓國、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均遭受沉重打擊。2000年代初期IT泡沫崩潰,以美國經濟為中心,全球均遭受重創。而從這一打擊中復甦不久,美國的次貸危機浮出水面,2008年9月,「雷曼危機」襲擊全球。近年來,歐元區的財政金融危機明顯拖了全球經濟的後腿。有分析指出,這些危機的原因在於由於經濟全球化和IT革命所象徵的技術革新,經濟社會的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

但仔細思考可以發現,全球化和數字革命等現象本來應該帶來經濟在整體上實現發展的機遇。也就是說這些因素並非馬上帶來經濟危機。作為將經濟變化和危機聯絡起來的主要因素,必須提到積極的「供應衝擊」和泡沫經濟這些概念。

「供應衝擊」這一表述成為具有實際意義的現實經濟理論,是在1973年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時。作為解釋這一史無前例的事態的理論,當時哈佛大學教授傑弗裏•薩克斯(Jeffrey Sachs)等人提出的「供應衝擊分析」理論受到關注。這一理論利用了「要素價格邊界」概念,認為由於石油這一要素的價格出現上升,價格邊界發生改變,進而導致供給能力下降。而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的機制是,如果企業採取收益最大化行動,價格的上升將促使生產要素投入減少,結果生產將減少。這種現象作為負面「供應衝擊」受到廣泛關注。上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就是負面供應衝擊的典型。

我們發現全球化和數字革命正是與石油危機相反的供應衝擊、即「積極供應衝擊」。此外,人口增加這一因素也可納入這一范疇。

可以說,日本面對負面供應衝擊進行了最為勇敢的挑戰,並成功取勝。通過實施徹底的節能投資,將國民生活方式轉變為節能型(例如相比汽車更加重視鐵路等)。此外,簡化夏裝等正在迅速普及。

與此相對,中國可以說是正在最大限度發揮積極供應衝擊效應的國家。中國一直積極利用龐大人口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此外,在全球化浪潮中,還積極引進外國資本,同時擴大對全球市場的出口,從而確立了高增長機制。

中日在應對供應衝擊方面擁有值得相互學習的地方。負面衝擊今後仍會發生。例如中東局勢變化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以及亞洲少子化帶來的人口減少壓力等。另一方面,技術革新等積極衝擊依在推進,而美國頁岩氣革命也蘊藏著帶來新的積極衝擊的可能性。

在克服負面衝擊、有效利用積極衝擊這一點上,中日合作的空間非常巨大。

竹中平藏 簡歷:1973年進入日本開發銀行,歷任大阪大學副教授、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等,2001起進入日本內閣,曾任經濟財政及IT擔當相,2002年擔任經濟財政及金融相。2004年當選參議員。先後擔任經濟財政及郵政民營化擔當相、總務及郵政民營化擔當相、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兼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長。2009年任保聖那(Pasona)集團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