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3

來一場徹底的結構性改革

馬政府上任以來,屢屢破功的經濟牛皮秀,果然又再上演一次。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測的三.五九%下修至二.四%,正式宣告「保三」夢碎。對照起去年由信誓旦旦掛保證的「保四」,一路連九次下修,最後勉強「保一」,馬政府不思檢討反省,今年竟重施故技,年初宣布GDP三.五九%的高標,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甚至高唱「黃金交叉」(即GDP四%以上,失業率四%以下),想不到言猶在耳,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立刻腰斬,而全年則保三無望

「笨蛋,問題在經濟!」這句話用來形容馬總統的表現,實在很傳神。馬總統被英國經濟學人冠上「bumbler」的稱號,名聞遐邇,舉世皆知;而經濟是馬英九施政最弱的一環,也是現階段台灣發展最大的困境,因此「笨蛋,問題在經濟!」既清楚描繪當前台灣執政者的無能,亦反映問題癥結所在。不過,馬總統自我感覺良好,常常推卸責任,聲望低怪人民抗拒改革;經濟搞不好,則怪罪前朝留下爛攤子。

其實,陳前總統的功過姑且不論,但二○○八年第二季政權交出時,經濟成長率是五.六六%,馬英九執政至今平均經濟成長率二.六八%,顯然台灣經濟是在其執政後走下坡,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然而,馬英九最近受訪卻仍宣稱未放棄「六三三」,依舊在努力之中,但以其就任至今每年平均不及三%的經濟成長率,難道未來三年平均能超過九%,否則怎會有六%?顯然,這又是馬政府說謊不臉紅,一路騙到底的惡劣作風

我們一再指出馬政府施政最大的錯誤在於向中國傾斜,以為中國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誠然,中國曾以世界工廠的角色,成為許多跨國企業的生產基地,但近年來新興市場、邊境市場崛起,許多先進國家紛紛把生產基地轉移,例如智慧型手機市佔率全球第一的三星,生產重心已遷到越南,績效超越以中國製造為主的蘋果。最近因為中國投資環境惡化,「遠離中國」已蔚為潮流,全世界的製造業,正慢慢移往東南亞湄公河流域。三星正是掌握這股風潮的成功者

反觀台灣的製造業,幾乎是在逆勢而為;別人是在出走中國,我們則在擁抱中國。更嚴重的是,我國多數產業缺乏品牌與創新,無法開發高附加價值的區塊,只能困守組裝代工的堡壘,因此導致兩大問題︰一是,代工的利潤日趨微薄,但中國的生產成本卻快速暴增,基本上將中國當成生產基地已不具經濟效益。其二,出口外銷的海外生產比逾半,意味出口再好,對解決本國之失業與提升薪資水準,恐皆難有助益。而失業率降不下來、薪資升不上去的國家,民眾為了未來生計打算,根本不敢有多餘消費,如此內需必然不振,國內生產毛額如何能有成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擬以「三支箭」振興日本經濟︰第一箭是貨幣政策;第二箭是財政政策;第三箭是結構性改革。第一箭、第二箭是過去應付經濟蕭條的傳統藥方,有救急的效果,像是打強心針把病人救醒,卻無法治癒惡疾;而歐美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固然確保了金融市場流動性,卻無法帶動實體經濟的復甦,確實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打通任督二脈,脫胎換骨,恢復勇健的體質。因此,安倍前二箭目前固然成效顯著,但能否讓日本經濟回春,第三箭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振興台灣經濟,同樣必須在政策與產業上,來一場徹底的結構性改革。然而,推動結構改革,必須具有遠見與執行力,否則再好的藍圖也只是空談。檢視馬政府執政五年多以來,不是沒有建設藍圖,卻往往光說不練,例如桃園航空城建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在馬政府任內恐怕是見不到了。而公共工程,不僅速度比人家慢,品質不堪聞問,貪瀆弊端更屢見不鮮。其實,馬英九任期剩下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不想當歷史罪人,此時奮起仍來得及,若把握最後三年推動經濟的結構性改革,或許會讓他的歷史定位重新得到正面評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