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2013

你覺得幸福嗎?

為了配合馬英九的政見,主計總處花了一年多時間,終於彙編完成「國民幸福指數」,透過二十四項國際指標及三十八項在地指標,要讓人民衡量幸福感。只是,馬政府執政以來,物價高漲、實質薪資倒退、失業率居高,人民痛苦指數居高不下,還奢談什麼幸福? 主計總處公布的幸福指數,將馬桶數、房間數、投票率等都納入,能否衡量民眾的幸福感本身就是很大的疑問,「幸福指數」還因此被戲稱為「馬桶指數」,很多民眾恐怕都想反問,難道家裡有馬桶就幸福?難道投票率高就比較幸福? 主計總處強調,「幸福指數」的國際指標是參考OECD「美好生活指數」,但OECD的指數是為了衡量各國發展程度,可沒有冠上「幸福」之名,馬政府卻逕自稱為「幸福指數」,用心不言可喻。 何況,有了「幸福指數」後,人民就會幸福嗎?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幸福是一種抽象的內在感受,且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如何量化?主計總處公布我國幸福指數在三十七國中排名十九,稱為「中等幸福」,到底何謂「中等幸福」?難道幸福還可以分等? 馬政府執政五年多來,許多人不僅不幸福,反而愈來愈痛苦,以失業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加的「民生痛苦指數」,於二○○八年飆升至七.六七,創下二十七年新高,近幾年物價高漲、實質薪資倒退、失業率居高,庶民有何幸福可言? 馬政府與其大費周章搞一些不切實際的指數,還不如用心執政,努力降低人民的痛苦,若以為編了一個新指數,再冠上「幸福」之名,就可粉飾太平,恐怕是太輕忽執政者的責任了。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首度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在三十七個國家中排名十九,屬於「中等幸福」。不過,我國「環境品質」、「主觀幸福感」、「教育與技能」等排名落後,被稱為「馬桶指數」的「無基本衛生設備比率」則排名第一,與民眾認知的幸福有落差,主計總處自行調查的民眾「主觀幸福感」排名三十四,顯示多數民眾不覺得幸福。 主計長石素梅表示,總統宣示今年起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因此參考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美好生活指數」,統計國民幸福指數國際指標綜合指數六.六四分,與OECD三十四個會員國及兩個夥伴國相較,排名十九,高於同屬亞洲的日本二十二名、南韓二十八名。 這樣算幸福嗎?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表示,排名第一的澳洲七.九五分、排名最後的土耳其二.七二分,台灣六.六四分排名中間,可稱為「中等幸福」。至於個人覺得幸不幸福?石素梅說:「主觀上我是覺得還不錯」。 主計總處公布的「國民幸福指數」國際指標涵蓋十一個領域、二十四項指標,又分成「物質生活條件」及「生活品質」兩大面向。其中,「物質生活條件」表現較佳,「所得與財富」排名第四,主要是國人儲蓄率高,「每人金融性財富」排名第二,但以購買力計算的「每人可支配所得」排名二十。 此外,我國「居住條件」排名第九,其中「平均每人房間數」僅一.六間,排名二十;但「無基本衛生設備比率」趨近於零,排名第一,這項指標是統計住宅無馬桶的比率,我國排名竟優於英國、瑞士、盧森堡等,受到質疑。 環境品質 表現最差 至於「生活品質」方面,以「人身安全」排名第三最佳,因「自述暴力受害比率」及「故意殺人致死案件被害人口率」排名較佳;但「環境品質」落居三十五名,在十一個領域中表現最差,主要是「空氣污染」及「水質滿意度」分別為三十六及三十四名。 另外,我國「主觀幸福感」排名二十五,該指標參考蓋洛普調查的各國「自評生活狀況」,若是主計總處自辦調查,國人「主觀幸福感」落至三十四名。 主計總處官員說,「主觀幸福感」有文化偏差,東亞民眾傾向選擇中庸答案,所以台、日、韓在這項指標的排名都不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