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2013

沒有危機感才是真正危機

朝鮮日報
朴宗世

<!!--bodystart-->每次發生經濟危機時,韓國都和日本交惡。16年前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時,日本政府在最後階段回收220億美元短期資金,成為韓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救援貸款的決定性推手。

5年前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後,源自華爾街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日本也讓韓國吃了苦頭。由於當時難以籌集美元,韓國政府對日本政府表示希望能擴大貨幣互換規模,但日方回絕稱:“大幅擴大有些困難。”後來韓國政府先與中國簽署了3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並以此為根據向日本施壓,這才讓日本改變態度同意擴大貨幣互換規模。與日方接觸的韓國政府官員鬱悶地說:“雖然平時在業務上合作得很好,但遇到危機時就另當別論。”

韓國經濟最近兩年裡出現了罕見的零增長,處境十分艱難。但日本卻推行以日元貶值為核心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令韓國企業雪上加霜。不只是汽車行業,電子行業的韓國出口企業也在競爭中不敵價格下降的日本產品,收益也大幅減少。雖然韓國和中國抗議稱“這樣會困擾周邊國家並引發匯率戰爭”,但日本依然沒有停止日元貶值的步伐。

很多人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採取日元貶值政策實際上是因為他別無選擇。也就是說,對於經歷“失落的20年”且至今飽受通貨緊縮困擾的日本經濟而言,這一措施相當於最後的救命稻草。由於採取寬鬆財政政策仍無法擺脫通貨緊縮局面,日本乾脆確立通貨緊縮目標,同時大量印刷鈔票。但也有人擔心,日本的國家債務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0%,繼續無限量印刷鈔票購買國債是一次非常危險的賭博,如果物價上漲導致利率提高,國家債務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拋開安倍經濟學的成敗不談,韓國還是有必要關注安倍經濟學。雖然日元貶值給韓國帶來痛苦,但韓國也不能效仿日本的極端量化寬鬆政策,畢竟有很多副作用。安倍經濟學給韓國帶來困擾的同時也暴露了日本在推行這一政策過程中體現的對危機的認識、領導力以及速度感。

安倍就任前就編制了追加預算,不顧爭議更換了過去曾與自己對抗的日本央行行長,還破例讓經濟界人士參與決策並將他們討論的政策直接公佈,這和過去的日本完全不同。這種速度感過去曾是韓國的特點。

跨國諮詢公司麥肯錫全球研究所負責人理查德‧多布斯形容韓國經濟就像“在小火加熱的水中痲木死去的青蛙”。他指出:“韓國人在面臨危機時擅於團結起來共同克服危機,但沒有面臨沖擊或危機時能否妥善應對令人懷疑。”韓國新政府已經上台兩個月,但追加預算、房地產政策至今仍未在國會通過。副總理舉債編制了追加更正預算,但韓國銀行行長凍結利率,導致政策無法迅速落實。

過去發生的兩次經濟危機中,韓國最快、最明智地克服了危機。但現在韓國面臨着完全不同的危機。雖然沒有看到燃燒的火苗,但看到腳下正在加熱的熱水就應該感覺到“真正的危機”。現在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所以更加危險。

朴宗世,<!!--bodyend-->朝鮮日報經濟部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