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1994年,中國政府和歐盟共同成立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今天它已發展成為一所亞洲一流的國際商學院,躋身於世界前列,被譽為"商學院發展的一個奇跡"。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商學院領域,中歐國際如何做到這一點?在全球化浪潮迭起、中國經濟騰飛、經濟變革不斷演進的今天,它能給求學者、企業家、管理者們帶來什麼?
第一節 對商學院排名需冷靜看待
[商學院教育是國外舶來品,最初起源於美國興於歐美,中國直到1990年才有自己的大學商學院,也是在那之後國內商學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中歐國際的成立,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飛速迅猛的時期,但當時管理教育體系卻一片空白,如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培養商業領袖成了當時社會面臨的一大難題?或許這也正是中歐國際等一批商學院不斷出現的原因。]
網易財經:我們知道中歐國際商學院是中國政府跟歐盟創辦的一所非營利性的高等學府,您能不能給網易的網友簡單介紹一下?
朱曉明:這個學校是1994年的時候,中國政府和歐盟政府洽談的一個國際合作的教育項目。到目前為止這個學校建立應該說有18周年了,我們正在中國經濟改革發展過程當中起了這樣一個作用,就是培養一些企業家,把他需要的這些管理知識,從國際化視野當中能夠得到提高,以適應這種國際的競爭的態勢。目前這個規模來說,一年培養180名MBA和720名的EMBA,每年以1000名在增長。
到目前為止,我們每年還承擔著培養將近1萬名左右的各種培訓班的學員,這些短期培訓班讓企業選擇有些課叫公開課,就是大家都認為這些課程蠻好的,比如說財務、人力資源管理、金融等等。還有一些短期培訓班是讓學員選擇本企業或者本機構所需要特種的,特定的這種培訓。由於我們一直追求卓越和追求創新,所以這個目標在這裡,我們在不斷地取得進步。所以國際上很多企業家們也紛紛到中歐來加盟。
網易財經:我們知道中歐的成立也就僅僅10幾年這樣的過程,但是我看到現在的一個排名,就是咱們已經在全球排到前30位,您認為咱們是怎樣的努力能夠做到這樣的成績?
朱曉明:做到這個成績,跟我們學校的定位是有關系的,過去一些年代當中,我們把這種定位描述為兩句話,就是最國際化的中國商學院,最中國化的國際商學院。最近我們的定位叫做中國深度,全球廣度。那就是說我們要在本土化當中不斷地開掘它的深度;在國際化當中不斷地開拓它的廣度。這也就是說我們要在差異化競爭當中不斷地進取,而在自我差異當中不斷地提升。
網易財經:最近福布斯發布了一個榜,咱們學院連續5年蟬聯這個榜的榜首,對這個榜單您是怎麼看的,他對我們學校的影響有什麼作用?
朱曉明:國際化競爭當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排名。對於這種排名,我們用辯證的方法去對待它,既要看到這種排名對競爭來說有它積極的意義,從正面說它鼓勵每個學校不斷地超越自己,跟國際上有名的商學院進行差異化的競爭。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排名不說明這所學校絕對的好與壞,優與劣,這只是表明你在某些角度看起來表現不錯。我們每個學校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和別的商學院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所以我們就非常冷靜的、客觀的、同時也是積極的去看待這種排名。
第二節 移動互聯網時代商學院更要隨變
20多年來,商學院教育發展迅速,但跟國外相比差距還很大,近些年國內商學院不斷推出自己的改革,中歐國際也不例外。朱曉明認為,全球經濟格局、形勢變化之下,商學院的教學方法必須隨之變革,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企業家們才能更好的去迎接各種挑戰。
網易財經:您剛才說的這種差距,國內的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哪兒?如果就我們國內的商學院來講的話,我們跟國外頂尖的商學院的主要差距體現在哪兒?
朱曉明:我想我們在國際範圍當中進行比較的話,我們可能在師資上和管理教育的經驗上跟這些世界名校相比還是有差距的。至於在國內來說,像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長江等等這些商學院,這些頂尖的商學院的學校比起來,我們還是有值得向他們學習的很多的地方。我們應該在本土化方面還要做出努力的,他們的這些教學經驗讓我們無論在師資,在學院的招收,在教授的招聘以及開設的課程當中都必須不斷地吸取他們的一些長處,取長補短。
網易財經:中歐有哪些具體的改革措施推出,效果如何?
朱曉明:以一個商學院來說,在某一個年代當中,它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有領先優勢的,可是如果不改革的話,會碰到很多問題,比方過去我們所教的管理學、經濟學都是過去年代所需要的知識和經驗,可是現在全球的形勢發生變化了,比方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你的生產組織方式、人員管理、投融資的辦法、企業的轉型,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時候我們的管理學教學,管理學和經濟學都應當有所變革,來適應這樣的一種形勢。
比如在國內來說,改革開放初期,也就是大概在30年之前,我們不斷地引進外資,加工貿易上去了,可是現在這個年代,這些企業的成本優勢正在喪失,應該要追趕世界形勢發展的潮流,同時要針對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它的管理學和經濟學也會有必須改觀的這種任務,因此我們想這些方面都必須帶著這種不斷變革的這種思想准備去迎接這種挑戰。
第三節 商學院是一個價值交流平台
企業家現在已越來越離不開商學院這個平台。朱曉明認為,企業家們在這裡不僅能學到管理知識,還能找到更多的資源交換、意見交流,甚至是直接的項目合作。
網易財經:萬科的總裁說過一句話,核心競爭力是騙人的,唯一有價值的地方是在商學院,您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朱曉明:企業會有它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我們在教學和同學交換意見當中、互動當中都會體會到,商學院可能是在經濟變革當中起到一些給我們的MBA、EMBA企業家一些管理的基礎知識的這樣一些作用,引導他們去追趕最新的管理理念,我們力爭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一點。
你看現在我們學院當中有來自於國有企業的,也有來自於三資企業的,也有來自於民營企業的。民營企業的學員占的比例在最近幾年當中有所上升,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成長得很快,政府也很支持,他們迫切需要有各種知識來支持他們不斷地升級換代,去實現走出去,進行參與國際競爭等等。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其實也有不少傑出的人物,我相信這些企業家如果在自身努力的基礎上,又通過商學院的這種集中性的進行教學,教授授予知識,同學們之間相互啟發、相互促進,會出一批傑出的企業家的,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第四節 創新理念全球都一致 心態最重要
對於創新,朱曉明認為必須先學會有包容、寬容的心態,創新的理念全球都是一致的,每個人都能完成這個過程,但是如果不關注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的世界潮流,創新只能會迷失它的方向,是不對路的。
網易財經:您覺得在中國的話,民營企業這個領域,就是他這個群體有沒有可能出現像美國或者歐洲這些非常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家,比如說喬布斯或者蓋茨?
朱曉明:我想完全有可能的,只是時間問題,看我們這些企業家怎麼應用他的知識,怎麼去用最先進的理念管理他的團隊。而商學院就肩負這種使命,兩者結合得好的話,同時政府又非常支持這些民營企業家的創業和創新,當然,創業是不容易的,要成為一個很偉大的企業家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當對這些創業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們要有包容他犯錯,寬容他的失敗,同時也要能夠容忍在某些領域他們會出局。
你想喬布斯、比爾蓋茨、戴爾還有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等這些企業家,在大學還沒有完成學業就去創業了,按照我們現在傳統的觀念認為,他們是出局的人,是沒有好好讀書的人,按照傳統的觀念他們不是好小孩,可是他們成功了,所以要有這種包容和寬容,以及容忍這種心態,社會各界大家都支持它,它會長得很好,我們應該有這樣的心態。
網易財經:您覺得我們的創新跟國外的創新有哪些具體的不一樣?
朱曉明:我想創新它的理念其實在全球都是一致的,就是無論是系科學技術的創新,還是管理技術的創新,商學院所教授的知識在國際上是通用的,我想中歐這所學校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它因為是中方和歐方聯合起來辦的這樣一所學校,我們會把國內國外兩方面最先進的管理理念教授給學生的。對大公司來說,我們所謂的自主創新,這需要有巨大的勇氣去做一些資金上的安排,人力上的安排等等。中小公司如果在條件不太具備的情況下,微創新也是可取的,雖然這個創新在當時看來不太有巨大的這種推動作用和意義,可是如果培養得好,支持得好,這種微創新是有它的價值的,所以我在想,不在於中國和外國在創新方面的這個不同,而在於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當中的創新的不同,都要有自己明確的定位,這樣這個創新就可以從各類企業當中進行展開,我們大家都珍視這種創新的機會。
網易財經:我們中歐的課程裡面有這種相關的專業嗎?
朱曉明:中歐已經開設了創意學這門課程,我們而且還成立了創意中心,創新中心,我們還有企業家們的培訓營,各種措施來鼓勵創意和創新。我們這裡的教學方法是希望大家有智商、情商,還有膽商,還有德商。
就我個人來說,我因為當過企業家,當過政府官員,現在在從事一門教學的工作,我有體會,就是企業的成長過程當中創意和創新是至關重要的,要說企業轉型吧,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都非常重要。要是不關注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的世界潮流的變化的話,你可能這種創新會迷失方向。
網易財經:我在材料上看到黃怒波先生好像是中歐的學員?
朱曉明:黃怒波早先是一名政府官員,好像他是在中央的某個部門工作的,也是有相當級別的這樣的幹部,可是他很早就出來創業了,當一位民營企業家,他是非常有膽識的。他在創業初期也會碰到很多困難,但堅持下來了,他現在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有藝術人文底蘊的這樣一個企業家,他所從事的這些產業,現在正在轉型,下決心轉型到服務業上去,所以這個就是說明他的睿智。
黃怒波給我的啟示是什麼?商學院培養的這些學生要會做生意,要會談項目,要會組織一個團隊去攻堅,爭取更大的市場,要會賺錢,贏取利潤,但是比它還要高的一個境界那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所以黃怒波無論是對待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還是對整個社會,他都能夠出一份力,這種境界是值得我們贊賞的。
網易財經:對我們的學員來說,中歐能給予他們的最大的財富您覺得是什麼?
朱曉明:知識和經驗。
網易財經:就是知識和經驗?
朱曉明:對,在這個課堂當中知識和經驗都十分重要,如果說教授給學生的是知識的話,學員和學員之間相互啟發的,相互激勵的就是經驗,這兩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商學院有別於其他的高等學校,或者其他的高等學校的學科,一般我們在讀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往往是直線式的這種教育,就是教授,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互動的這種教學方式在商學院當中是首先得到提倡,得到推廣。現在學生來學習,他們很看重是哪些品牌教授給他們以什麼最新的管理學和經濟學的知識,但是他們也十分看重商學院這個平台,這個平台是能造就很多傑出的企業家的,他們會在學習期間,任何一次論壇和課程組織討論的時候,不放棄機會,把自己的觀念,自己的想法以及我們所提倡的叫Total solution,就是一整套的方案拿出來進行比試。
網易財經:我們的學員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或者特質是您最希望的?
朱曉明:第一個必須有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感,能夠去為全社會著想。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能不能幫助弱小的企業,如果你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你的財富能不能為社會分擔一些責任;第二個應該是非常好的把管理學和經濟學的知識應用到你的實踐當中去,讓你爭取有更大的市場,更大的客戶,能夠及早的收回成本和投資,及早的贏取利潤,然後再生產,再發展第二個、第三個企業,從而能夠走出去;第三個是個人的稟賦,你的道德,你的思維能力,你能不能影響到整個的團隊的建設,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校友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心的一個企業家,是讓他有藝術人文的底蘊,所謂叫中西合璧,文理雙通、技貿兩全這樣的一個企業家,這樣他們就能夠更好地為全社會服務,更好地適應國際競爭這樣一個態勢。
第五節 應學習蘋果提升我們的管理理念
朱曉明認為,物流成本高,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集成化管理不夠好,諸多地方沒有做到人盡其用;供應鏈環節也出現很多問題,使效率沒有提高。而現在的供應鏈模式已發生很大變化,比如蘋果就已將服務和制造組合起來開發,這是一種新的管理理念。
網易財經:比如說像您研究的領域可能在管理,現在的企業,他們可能有很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做得,有的可能,怎麼說呢,在供應鏈這個環節,可能中國企業做得不是很好,或者說他們只是做得一般。您認為企業的哪些供應鏈,哪些企業的供應鏈建設是比較好的?
朱曉明:正如您所說的,如果它(企業)在管理學、經濟學當中學得不夠好的話,或許它(企業)的供應鏈組織的就不好,它(企業)的物流成本可能就比較高。從1995年到2003年,我是上海的外經貿委主任,外資委主任,對出口貿易等等做了一些研究,跟一些國外的比較先進的企業相比,我們的物流成本高,其原因主要是什麼呢?
這些跨國公司,它在物流的整個組織和供應鏈的組織當中,會有集成化的進行資金的調度、融資等等,這樣它的財務成本就低了,它可能集成化的進行運輸,從運籌學的角度來說,它找到最便捷的方法,可以省掉很多成本,它也可能集成化的去培訓一些人才,這樣不至於使每個崗位,它的人才不符合這個崗位職責所需,或者他的能力不能覆蓋他所擔負的責任,所以這樣一比,好像我們某些企業的物流成本真的還是要比一些發達國家的成本高,盡管好像粗看上去我們的勞動力成本比發達國家的要低。所以這是需要避免的。
而商學院應當提供給他們最新的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和物流的一些理念,現在稱之為叫物聯網,就是還有一些智慧城市這些概念,而供應鏈也發生了變化,過去的供應鏈恐怕在整個的產品制造環節當中,你如何組織得好,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可是現在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已經是沒有明確的邊界了,比方像蘋果,喬布斯說,我們是一個生產性的公司,制造業的公司,但其實蘋果的產品是把服務業和制造業組合在一起進行開發的,它的產品做得非常漂亮,但是它的服務是盡善盡美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供應鏈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了,不能完全按照原來的制造業,從一端做到另一端。你想有好多的大片,是吧,它可能是在某一個發達國家寫劇本,也可能是在中國做模型,但有可能是在某個國家進行配音,某個國家進行音樂的制作,它的整個生產和服務的供應鏈其實是跨國界、跨行業的,因此面對這樣一些新型的服務業和制造業產生的時候,商學院應當把最新的理念告訴他們,你應該適應這個年代當中的一些新的產業組織的方式。
第六節 中國的古人比我們想像的厲害
網易財經:除了工作之外,您個人的業餘愛好有哪些?
朱曉明:我的業余愛好比較少,但是都可以從工作這個角度出發。比方我有一個愛好是攝影,大概數碼攝影我在上海算最早的其中之一。這個數碼攝影有一個好處,如果我要編寫我的教材,做我的(35:22英)的話,你用的比較好的數碼技術的話,你的上課就比較生動,容易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當中接受你最大的信息量。
比方原來我對音樂不是太感興趣,可是這次做了藝術和人文這個課程以後,我就感覺到應當向我們的學生們教授那些最前沿的音樂的一些理論,於是我就去鑽研這方面的理論,就看到了這個音樂的最高深的理論,發明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歐洲人。本來傳說當中巴赫好像發明了十二平均律,巴赫音樂的理論傳遍全世界,可是現在這次上課,在整個的教材的編寫過程當中,我就發現這個十二平均律起源於我們明代的朱載堉 ,這是朱元璋的第九代的某個親王的兒子,他寫的這本十二平均律的書,有這麼厚,恐怕現在博士研究生都寫不出這麼好的論文,他對十二平均律怎麼計算,寫得非常科學,對每一種樂器,特別是他自己制作的樂器,怎麼發聲,每一個動作都寫得非常明白,於是我就對這個十二平均律做了一次研究。總而言之,朱院長沒有過多的個人的興趣愛好,我都是從工作實際出發。
網易財經:您能對想上商學院的人說點什麼,或者有什麼建議嗎?
朱曉明:我想商學院的MBA、EMBA,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那就是中國經濟正在從發展中國家的起步階段,到達了起飛的階段。我們應當珍惜這麼好的一個年代,努力的去學習各種知識,同時大膽的去創業和創新,未來的全球的競爭,這個擔子就留給我們這些年輕的企業家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