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近日刊文“明天,節約”文章,探討了一個國家國民的消費習慣和語言結構之間的關係,文章的主要內容編譯如下:
為什麼德國人崇尚節約,希臘人卻好似明天不存在一樣花錢如流水?美國人為什麼勸不動中國人多消費少存錢?耶魯的經濟學家凱斯認為,其中的奧秘之一可能與語言有關,尤其與語言如何量化時間相關。
語言學家把語言分為兩類:“未來時間參數值強”的語言和“未來時間參數值弱”的語言。“未來時間參數值強”的語言包括英語、希臘語、俄語、西班牙語等。而德語、漢語、日語和斯堪的納維亞語則屬于“未來時間參數值弱”的語言。
“未來時間參數值強”的語言特點是,用更多的文字明確表明說話者在討論未來。比如:明天要下雨,英語的表達是:“It will rain tomorrow”,德語就會說,“Morgen regnet es”,字面意思是“Tomorrow, it rains”。
凱斯的假設是,“未來時間參數值弱”的語言,覺得未來迫在眉睫,所以盡量減少未來會導致惡果的行為。反之,“未來時間參數值強” 的語言,反復提醒人們現在和未來的區別,讓人感覺未來還很遙遠。不同語言關于時間概念的細微差別造成了人們當下行為的不同。
凱斯對幾個教育、收入、宗教相近的歐洲家庭進行了追蹤對比,結果顯示:使用“未來時間參數值弱”語言的家庭存錢多、抽煙少、不易大手大腳。
所以,中國人和北歐人更善于計劃未來。
凱斯的假設是,“未來時間參數值弱”的語言,覺得未來迫在眉睫,所以盡量減少未來會導致惡果的行為。反之,“未來時間參數值強” 的語言,反復提醒人們現在和未來的區別,讓人感覺未來還很遙遠。不同語言關於時間概念的細微差別造成了人們當下行為的不同。
凱斯•陳對幾個教育、收入、宗教相近的歐洲家庭進行了追蹤對比,結果顯示:使用“未來時間參數值弱”語言的家庭存錢多、抽煙少、不易大手大腳。
所以,中國人和北歐人更善于計劃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