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12
打破「碗公」
成為一個政治人物,先決條件就是不畏威權,充滿企圖心與勇氣,衝決網羅,打造自己的一片天,但這個規則在台灣政壇卻不一定適用。
綠營出身草莽,由街頭起家,在還未得到天下,進入廟堂之前,並無朝儀可言,也沒有論資排輩的傳統,自然就不會有什麼「蔣公」、「伯公」、「碗公」之類的東西,當老大要靠自己的實力,不是上面的恩寵賞賜。因此有意參選黨主席,或競逐黨的各項選舉候選人,必須主動表態,扭扭捏捏,只會斷送出頭的機會。
藍營的政治文化卻完全不同,即使到了民主時代,絕大多數藍營政治人物仍受到威權遺傳基因的強烈制約,尚未蛻變出獨立自主的行為風格。這是因為黨仍掌握龐大黨產,任何人在政治路途上要走得一路順風,必須得到黨的庇蔭,因此敢於反叛的闖將幾乎絕種,而愛吃假細禮則形成一種潛規則。因此,再優秀的人才都失去對抗領導中心的勇氣。
像馬英九這種民調滿意度不滿兩成的領導人,若是在綠營,不是被能人異士起而代之,就是被派系逼退下野了。但在藍營中,其領導地位卻穩如泰山,無人敢出面挑戰。馬表明要選黨主席,黨內要角人人噤若寒蟬,不敢有二心,若是偶爾不小心吐露意圖,便像犯了天條,趕緊改口,乖得跟龜孫子一樣。
現在慢慢有人開始敢對馬英九說三道四,站在馬的對立面,這是好的開始。這種挑戰馬的動作,只是其個人的一小步,如果敢再向前一步,揭穿國王的新衣,打破「碗公」,那才是台灣政治發展的一大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