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
即便你對吉娜•萊因哈特(Gina Rinehart)不是太熟悉,你也會知道,她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人物。她是澳大利亞的礦業巨頭,掌控著其父親創立的漢考克勘探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她在處理生意和家庭關系時的咄咄逼人促使其四名子女中的三名將她告上了法庭。
近日,這場官司所涉及的電子郵件和書信被公之於眾。它們引起了人們的強烈興趣。大致來說,萊因哈特的子女聲稱,她給他們一個工作日的時間來考慮是否同意延長她對家族信托基金的控制,不同意的話將會面臨“經濟上的毀滅”。而萊因哈特則認為子女們“顯然不適合”掌控該基金。她在信中表示,基金的破產——“從有利於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也許符合其子女的最佳利益,這麽說是“有道理的”:這會“促使他們出去工作,並讓他們對自身悠閑安逸的生活方式及態度進行反思”。
這原本只是一場不太體面的家庭矛盾,只是事件的主角萊因哈特是這個星球上最有錢的人之一——並且財富還在不斷增加。在亞洲需求不斷增長之際恰好擁有一座巨型鐵礦石礦場,這的確大有好處,但在我看來,她在這場官司以及家族其他矛盾中(她在父親晚年時與他有過嚴重的不和)展示出的那種冷酷無情的“魄力”,也是她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關於家族企業的資料中,人們往往認為企業的掌管者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出現家庭內訌。內鬥使家族經營模式原本所具有的大部分優勢都盪然無存。當親人反目,牢固的企業文化、團結協作的傾向以及願意以長遠眼光考慮問題這種良好的固有傾向統統被甩到了一旁。充滿怨恨、勞命傷神的爭鬥破壞了這類企業的價值——不管是對於繼承人,還是不幸捲入爭端的任何外部投資者來說,都是如此。這種家族內部的你爭我奪產生的破壞性影響將持續數代人之久,而且還將消耗大量的資金。
所有這些說的都沒錯。不過,學者們恐怕低估了家族內鬥所能帶來的動力。有時,刻薄的語言加上毒辣的手段就像是火箭燃料,為某些無情、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家族成員提供動力,激勵他們奪取控制權,並帶領家族企業走上業內頂尖位置。
正是這種驅動力有望使大眾汽車(Volkswagen)在董事長、奧地利人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ëch)的打造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近日,皮耶希的妻子烏蘇拉(Ursula)被提名加入大眾汽車董事會。這一提議顯然是對正統公司治理理念的蔑視,著實令人倍感意外。然而,這也反映出皮耶希試圖掌管及擴大家族業務的決心。作為保時捷(Porsche)創始人的外孫,皮耶希2009年促成了這家跑車製造商與大眾汽車的合並。他的這場勝利也令其表親沃爾夫岡•保時捷(Wolfgang Porsche)潸然淚下。
盡管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女繼承人與奧地利汽車大亨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在對待他們不顧一切想要獲取的企業遺產方面,二人似乎有著類似的態度。後者過去曾將“大眾汽車、家庭、金錢”列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而前者據稱曾經說過:“無論我做什麽,漢考克永遠排在第一位。”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是他們。已故瑞典電信及媒體大亨揚•斯滕貝克(Jan Stenbeck)上世紀80年代在爭奪家族投資控制權的過程中擊敗了他的兩個姊妹,從而使自己的地位得到鞏固。隨後,這位野心勃勃的企業家不僅大舉增加了家族投資規模,投資範圍也比以往擴大了很多。
然而,要進行這種家族內鬥,同時也不至於使自己喪失繼承權,這非一般人能做到。若想強行獲得統治權,這樣的家族成員必須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和一副厚臉皮——還必須會耍手段。根據大多數人的描述,萊因哈特和皮耶希都是冷酷無情、但頗有能力的管理者。
據說,家族企業往往會在第三代人手中走向分崩離析,因為許多軟弱的繼承人那時會開始爭吵。而冷眼旁觀的生意人則可以利用這些局面從中漁利:伯納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就曾利用這種機會擴大了其路易威登(LVMH)奢侈品帝國的版圖。不過,冷酷無情的家族成員在擺平了不那麽能乾、或是不那麽有野心的親戚之後,就會成為防止這類機會主義者趁火打劫的一道屏障。
處心積慮、竭盡全力想要在家族鬥爭中徹底取勝,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已經一目瞭然。然而,盡管外人也許會因為有些家族成員淪為這種不受控制的野心的犧牲品,而對他們報以同情,但那種對商業天生的執著所釋放出的強大能量讓你無法不感到震撼。
近日,這場官司所涉及的電子郵件和書信被公之於眾。它們引起了人們的強烈興趣。大致來說,萊因哈特的子女聲稱,她給他們一個工作日的時間來考慮是否同意延長她對家族信托基金的控制,不同意的話將會面臨“經濟上的毀滅”。而萊因哈特則認為子女們“顯然不適合”掌控該基金。她在信中表示,基金的破產——“從有利於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也許符合其子女的最佳利益,這麽說是“有道理的”:這會“促使他們出去工作,並讓他們對自身悠閑安逸的生活方式及態度進行反思”。
這原本只是一場不太體面的家庭矛盾,只是事件的主角萊因哈特是這個星球上最有錢的人之一——並且財富還在不斷增加。在亞洲需求不斷增長之際恰好擁有一座巨型鐵礦石礦場,這的確大有好處,但在我看來,她在這場官司以及家族其他矛盾中(她在父親晚年時與他有過嚴重的不和)展示出的那種冷酷無情的“魄力”,也是她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關於家族企業的資料中,人們往往認為企業的掌管者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出現家庭內訌。內鬥使家族經營模式原本所具有的大部分優勢都盪然無存。當親人反目,牢固的企業文化、團結協作的傾向以及願意以長遠眼光考慮問題這種良好的固有傾向統統被甩到了一旁。充滿怨恨、勞命傷神的爭鬥破壞了這類企業的價值——不管是對於繼承人,還是不幸捲入爭端的任何外部投資者來說,都是如此。這種家族內部的你爭我奪產生的破壞性影響將持續數代人之久,而且還將消耗大量的資金。
所有這些說的都沒錯。不過,學者們恐怕低估了家族內鬥所能帶來的動力。有時,刻薄的語言加上毒辣的手段就像是火箭燃料,為某些無情、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家族成員提供動力,激勵他們奪取控制權,並帶領家族企業走上業內頂尖位置。
正是這種驅動力有望使大眾汽車(Volkswagen)在董事長、奧地利人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ëch)的打造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近日,皮耶希的妻子烏蘇拉(Ursula)被提名加入大眾汽車董事會。這一提議顯然是對正統公司治理理念的蔑視,著實令人倍感意外。然而,這也反映出皮耶希試圖掌管及擴大家族業務的決心。作為保時捷(Porsche)創始人的外孫,皮耶希2009年促成了這家跑車製造商與大眾汽車的合並。他的這場勝利也令其表親沃爾夫岡•保時捷(Wolfgang Porsche)潸然淚下。
盡管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女繼承人與奧地利汽車大亨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在對待他們不顧一切想要獲取的企業遺產方面,二人似乎有著類似的態度。後者過去曾將“大眾汽車、家庭、金錢”列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而前者據稱曾經說過:“無論我做什麽,漢考克永遠排在第一位。”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是他們。已故瑞典電信及媒體大亨揚•斯滕貝克(Jan Stenbeck)上世紀80年代在爭奪家族投資控制權的過程中擊敗了他的兩個姊妹,從而使自己的地位得到鞏固。隨後,這位野心勃勃的企業家不僅大舉增加了家族投資規模,投資範圍也比以往擴大了很多。
然而,要進行這種家族內鬥,同時也不至於使自己喪失繼承權,這非一般人能做到。若想強行獲得統治權,這樣的家族成員必須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和一副厚臉皮——還必須會耍手段。根據大多數人的描述,萊因哈特和皮耶希都是冷酷無情、但頗有能力的管理者。
據說,家族企業往往會在第三代人手中走向分崩離析,因為許多軟弱的繼承人那時會開始爭吵。而冷眼旁觀的生意人則可以利用這些局面從中漁利:伯納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就曾利用這種機會擴大了其路易威登(LVMH)奢侈品帝國的版圖。不過,冷酷無情的家族成員在擺平了不那麽能乾、或是不那麽有野心的親戚之後,就會成為防止這類機會主義者趁火打劫的一道屏障。
處心積慮、竭盡全力想要在家族鬥爭中徹底取勝,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已經一目瞭然。然而,盡管外人也許會因為有些家族成員淪為這種不受控制的野心的犧牲品,而對他們報以同情,但那種對商業天生的執著所釋放出的強大能量讓你無法不感到震撼。
Andrew Hill
安德魯•希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