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12

文化的自信和創造力

知識通訊評論

對大多數我們文化中人來說,近代歷史是一個巨變演進的過程,我們無可避免受到近代世界歷史發展中,對我人文化的衝擊,簡要言之,就是西風東漸,就是奮力圖存,就是以他山之石為本。

對於我們文化的長久傳統來說,這其實是一個難以想像的經驗,我人文化與其他文化最大的一個差異,是自主且連綿不斷的一個挺統一文化承傳,文字語言的一致性,歷兩千年未變,中心自主的思維,根深蒂固,若非十九世紀以降的西力東凌,要這個傳統改變,可說是難乎其事的。

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後,雖說文化餘緒仍盛,但畢竟形勢迫人,忝顏力拒,亦不得不低頭認輸,此一過程,可說一步一躓,迄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達於高朝,可謂千百年心態之巨變,一言以蔽之,乃是以西方思潮為尚,認為吾人的失敗屈辱,皆源於傳統文化之不合時宜,自此以降,以西學為典範,以及一種骨子裏對自我文化的輕視甚或自卑,可說是沁髓入骨。

西力東漸的根源,固然有西學思維的新起境界,所謂啟蒙主義的價值理念,但究其根本,實出於其強大實質力量之彰顯和凌掠,歐西殖民擴張雖說自恃其真神信仰而來的理性驕傲,但是如非利砲強兵,斷不可為,也就是說,由拉美到亞非,百年來面對歐西文化殖民之臣服,斷非嚮往歐西所謂理性思維境界而欣羨景從,而是迫於亡國滅種之武力威脅,不得不然之舉。

回顧兩百年左右歐西文明的大起勃興,究其根源,可說正來自萌生於歐洲的近代科學,此一講究實徵致面對宇宙自然的思維,大不同於歐西往昔的自然神本傳統,所謂「神旨若昭,人不可違」,亦在其文化內部,大起論辯。然而科學實徵致用引起工業革命以及封建社制度挑戰,加上殖民擴張帶來的社會繁盛和財富累積,導致一個以國家資本擴張為思想根源的近代體系成形,此一發展,歷十九世紀擴張,到二十世紀達於頂峰。

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戰爭,一方面彰顯出科學潛在力量的驚人,一方面亦暴露出科學力量背後簡近思維的困境,雖然有一戰之後歐洲的科學悲觀氣氛,二戰之後依然不免科學樂觀發展的憧憬,然而歐西文化長久來對科學的質疑傳統,仍蓄勢待發,於今尤烈。

如果以一個整體局面來看,歐西近代思維發展,可說已窘態畢現,如果以具體社會經濟現象來看,在一個以國家力量支持的商業市場經濟體系發展中,目前最大問題是債務與償債能力的失衡,以及市場價值的過度超越技術水準所必須的生產成本,尤其在自由主義市場的資本機制中,造就出一個新金融寡頭階級,以及整個國家社會被這個階級綁架來承擔其風險的公義倫喪,如此諸般現象在今日歐美此起彼落,甚有全面崩潰之虞。

面對如此之世紀變局,吾人更應重新檢視傳統文化的人本倫理價值,走出百年來以西學為尚的文化殖民思維。其實如果看當今我人社會上活力充沛的文化藝術創造,由京劇、書法到傳統工藝文化設計,多有令人驚豔的佳構,然而,自認是上層結構的學術文化階層,由於受限於長久浸潤及所承習的歐西傳統,既無得諸社會資源的責任體認,又妥協於既得利益的均霑,自難有能夠走出文化傳承的創新之路。

由過去經驗來看,缺乏對自我文化的信心,以及評斷標準旁落彼邦造成的價值虛空及承傳斷裂,是文化創造諸多問題的根源。如不認真面對此些問題,只汲汲於資源的投入,並對一些表象數據沾沾自喜,造就的將會是一個日益封建僵化的學術文化體制,並錯失我人文化在當前世紀變局中動見觀瞻的歷史契機。

(完整內容請見知識通訊評論月刊12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